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2022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1.(2022·硚口) 请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读语文书,我了解到北京过春节时会给孩子做新鞋新衣,好在新年时显出wàn xiàng gēng xīn 的气象,而初的光景与除夕也是jié rán bù tóng 的;明白了过去的日子会被初阳zhēng róng ,我们不能pái huái ,要珍惜眼下的时光;知道了无数革命志士在当时yán jùn 的形势下,不畏kù xíng ,不惧xī shēng ,和mó guǐ 般残暴的敌人做斗争。
2.(2022·硚口)下列读音和注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间断(jiān) 烈火焚烧若等闲(平常)
B.和面(huó) 终日不成章 (文章)
C.栖息(qī) 纤纤擢素手(伸出)
3.(2022·硚口)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我读书时囫囵吞枣,所以对内容的理解很深刻。
B.银河系对宇宙来说是沧海一粟。
C.小店老板每逢元宵节总能独出心裁,制成各样的冰灯,把顾客招来。
4.(2022·硚口)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爱读书的人说话有____,掷地有声;为人有____,豁达淡泊;生命有____,深远厚重。恰如季羡林所言:“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A.质量 分量 雅量 B.分量 雅量 质量 C.雅量 分量 质量
5.(2022·硚口) 下列语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我的心中,语文课本就是一座百花园,里面色彩缤纷,生机无限。
B.通过读书,让我体会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C.我们在读书之旅中,赏沿途风光,品学习之趣。
6.(2022·硚口) 下列句子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型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
B.水渠里流水潺潺,树上嫩芽满枝,小鸟在耳边欢唱。
C.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7.(2022·硚口) 下列与“他人吼声,大山都抖了三抖。”这句使用相同修辞手法的句子是( )
A.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B.我们学校的操场非常小,只有巴掌那么大。
C.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
8.(2022·硚口) 下列诗句描写的事物中,没有被赋予人的志向和品格的一项是( )
A.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B.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请白在人间。
C.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9.(2022·硚口)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狱中联欢》里的革命者在狱中表演歌舞迎接新年,展现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B.课文《为人民服务》围绕中心论点论述。遣词用语准确严谨。
C.《腊八粥》一课详写了八儿吃粥的过程,略写了八儿等粥的过程。
10.(2022·硚口)请将本学期所学的古诗文进行整理,完成下列整理单。
诗文整理单
摘 抄积累 法 洗手的时候, ;吃饭的时候, ;默默时,便从 ……(《匆匆》) 人总是要死的, 。 (《为人民服务》)
品 读赏析 法 王建在《十五夜望月》中用“ , 。”表达了因思念家乡、亲友而孤独寂寞的情感。李贺在《马诗》中,运用比喻的手法,写边塞战场景色的句子是“ , 。”
主 题归类 法 “树欲静而风不止, ”这是劝诫人们及时孝敬、陪伴父母。“ ,老大徒伤悲!”这是劝诫年轻人要珍惜时光。
11.(2022·硚口) 本学期我们阅读了《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以下不属于他在荒岛进行的创造性劳动的是( )
A.驯养山羊 B.培育麦子 C.修建教堂
12.(2022·硚口) 这学期,班上要开展“好书推荐会”的活动,请你从《鲁滨逊漂流记》《骑鹅旅行记》《汤姆 索亚历险记》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本书写推荐语。(推荐理由不少于两条)
我要推荐《 》这本书,
二、阅读
(2022·硚口)现代文阅读
选文一:匆匆(节选)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选文二:金色花
①偶尔看见人家阳台上五彩缤纷,煞是艳羡,激起我养花的兴致。我从朋友家里陆续弄了一些花草来,海棠、月季、文竹 ……开始还能记着浇水、松土,但到底很难始终不渝。我才意识到,养花并非什么闲情逸致,完全是勤快人的事。
②只有仙人掌活下来了。不论阴晴雨雪,也不论那一小盆泥土如何枯涸龟裂,它总是绿而挺拔,每一根刺都伸出渴求的喙,贪婪地啄食着阳光、空气。
③可这并未给我带来欢欣。它既不美,也不雅。我只是不无遗憾地想,为什么美的总是那么娇弱,而不美的却总是那么倔强呢?要是海棠、月季、文竹也是这样易于生活该有多好啊。对于它的存在,我却不再关心。
④许久后的黄昏,我倚着阳台望远,无意瞥见了这盆仙人掌。它竟横竖添了许多新节,刀戟般凛凛叉开,待细看时,我都忍不住大笑起来。
⑤不是吗,且不说它的大小掌节是怎样歪歪斜斜,怪模怪样,只是那绿色的掌面吧,竟皱皱巴巴,细纹密布,像一张老人的脸。我越看越觉得它丑 ……我真不知道,它会怎样疯长下去。也许叫它死去比叫它活着困难一百倍。这可怕的东西!
⑥我的养花历史就此告 一 段落,自然是没有养出一朵花来。谁想夏天以后,竟发生了奇迹。
⑦久雨后的清晨,推开阳台门,蛋青色的光亮和泉水般的空气扑面而来。我感到那盆仙人掌上有一大团很耀眼的东西。是霞光吗?是雨水折射的太阳吗?我定睛一看,什么,是花?
⑧是的,是一朵花,并且是一朵异常漂亮的花。金黄色的绸缎般富有光泽的花瓣敏感地轻颤着流苏般柔软的花穗,细密地遍布着雪乳般滋润的花粉。它凝然静立,却闪烁着宫殿般辉煌灿烂的光芒……
⑨这是我看过的最美的花!此刻,仙人掌骄傲地高擎着它。仙人掌的皱纹是愈加深刻了。是啊,它赖以立身的不过是一捧泥土。要开出这样震撼人心的金色花,它不能不倾注全部的心血。
⑩我面对这皱纹满面的仙人掌和它的美丽辉煌的金色花,竟酸楚地流下了眼泪。我想起过去曾无所顾忌地痛笑过它的丑陋,深为自己的浅薄庸俗而感到惭愧。
可以想象,这仙人掌,它曾经有过柔软的叶,窈窕的枝。但为了抗拒沙漠的压榨,它才变得冷峻而坚强,我们才有机会欣赏到它开出的美丽的金色花。
它并非只是一朵宁静亮丽的花,它的不甘泯灭的美令弱者也令强者肃然起敬。
____
13.【选文一】中,一连串的问句写出了时光“ ”的特点(用句中的词语回答),表达了作者对时光匆匆的 之情。
14.请根据情节提示,写出作者对仙人掌的态度的四种变化。
情节 只有仙人掌活下来了 添了许多新节 开出花朵
态度 →惭愧
15.文中画线句中,作者从 、 和 三个方面详细描写仙人掌上开出的金色花的美。
16.仙人掌到底经历了什么才变得冷峻而坚强?请你发挥想象,用几句话写一写。
例:面对炎炎烈日的炙烤,仙人掌用它那柔软的脚紧紧抓牢滚烫的沙子;
面对 ,仙人掌 ;
面对 ,仙人掌 。
17.作者为什么说金色花“令弱者也令强者肃然起敬”?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尽管作者不关心仙人掌,但它依然顽强地生长,并开出了这多金色花。
B.因为这朵花是仙人掌倾注全部心血开出来的。
C.因为这朵金色花比海棠、月季、文竹等开出的花朵美丽。
18.给文章补上一个揭示本文主旨的结尾,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苦难与美丽是人生的两道风景。
B.美,一旦与顽强结合,就能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C.奉献与娇美更让人感慨,令人难忘。
19.关于【选文二】,下列赏析不正确的是( )
A.作者将仙人掌与海棠、月季、文竹等进行对比,凸显了仙人掌的“不甘泯灭”。
B.联系上下文,朗读“不论阴晴雨雪,也不论那一小盆泥土如何枯涸龟裂,它总是绿而挺拔,每一根刺都伸出渴求的喙,贪婪地啄食着阳光、空气。”这一句时,应该读出赞美的情感。
C.仙人掌虽然外表丑陋,但它用自己的坚强赢得了作者的尊重。
20.关于【选文一】和【选文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这两篇文章看出,直接抒情不如间接抒情表达得朴实真切。
B.这两篇文章都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的手法,语言生动形象。
C.从这两篇文章可以看出,运用感叹句、设问句等句式,可以更好地抒发情感。
(2022·硚口)现代文阅读
【材料一】
“天宫课堂”是中国首个太空科普教育品牌。它结合载人飞行任务、中国空间站建造和在轨运营,以系列化的形式推出。“天宫课堂”由中国航天员担任太空授课教师以青少年为主要对象,采取天地协同互动方式开展。2021年12月9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开启“天宫课堂”第一课。2022年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邀请到一位“特约嘉宾”——人气王冰墩墩,用来演示牛顿定律。在太空中抛物,并不会像地球上一样下落,而是沿原有方向匀速前进。“天宫课堂”第三课则在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进行。“天宫课堂”已在一代人心中播下追逐航天梦想的种子。
【材料二】
2022年7月24日14时22分,搭载问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3运载火箭成功点火发射!问天实验舱与火箭成功分离并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是中国空间站的首个实验舱,也是国家太空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舱内配置了多台科学实验柜,将推动我国在生命生态、生物技术和变重力科学等科技领域的相关研究,全新的太空授课也将在问天实验舱开展!中国实现了在载人航天领域的华丽“弯道超车”这是无数的“幕后英雄”把中国自信写入浩瀚太空。
【材料三】“天宫课堂”的海报:
海报1 海报2
21.同们想以“天宫课堂”为标题,布置一次航空航天展览。大家从书法作品中收集单个汉字,制作展板标题。其中“宫”字大家没有确定用哪一个好。为了体现书法作品“字体一致,和谐美观”的特点,你建议使用( )
A. B. C. D.
22.阅读三则材料,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A.“天宫课堂”是中国首个太空科普教育品牌,由中国航天员担任授课教师。
B.“天宫课堂”的三次授课都在问天实验舱中进行。
C.问天实验舱的成功发射,实现了中国在载人航天领域的华丽“弯道超车”。
23.自古以来,人们对浩瀚无边的宇宙就充满了无限向往。屈原在《楚辞 天问》中问道:“天何所沓?”意为:天在哪里与地交会?实验舱为何取名为“问天”,请谈谈你的看法。
24.为推广“天宫课堂”第二课征选海报时,同学们最终决定选择“海报2”,请你结合材料内容,说说这样选的理由。(分条列举出两条理由)
理由一:
理由二:
三、写作题
25.(2022·硚口) 五月,我们迎来了第133个“五一”国际劳动节。劳动最光荣,奋斗最幸福。习总书记强调全社会要 进一步形成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的良好氛围。在我们身边,我们的家人、老师、校园的保安伯伯、班级小小岗位员 ……大家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事;甚至是我们自己,也有过劳动的经历和体验。请以“劳动者赞歌”为主题,夸夸身边最美的一位劳动者或写写自己别样的劳动体验,不少于500字,题目自拟,注意书写工整。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万象更新;截然不同;蒸融;徘徊;严峻;酷刑;牺牲;魔鬼
【知识点】拼音;词形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汉字即可,书写完要检查所填的词语是否符合语境。“徘徊”中“徘”容易写错为“排”,注意“截、融、峻、魔”等字的书写。
故答案为:万象更新;截然不同;蒸融;徘徊;严峻;酷刑;牺牲;魔鬼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看拼音写词语。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一是要正确拼读所给音节,二是要会正确书写相应的生字。
2.【答案】C
【知识点】拼音;字义
【解析】【分析】A.间:读“jiàn”时,意思是空隙;隔开,不连接;挑拨使人不和;拔去,除去。读“jiān”时,意思为两段时间相接的地方,或介于两桩事物当中及其相互关系;在一定空间或时间内;房子内隔成的部分;量词,房屋的最小单位;一会儿,顷刻。故“间断”的“间”读音为“jiàn”。“烈火焚烧若等闲”的意思是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等闲:平常。有误。
B.和:读“huò”时,意思是粉状或粒状物掺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使成较稀的东西。读“huó”时,意思是在粉状物中加水或其他液体,通过搅拌、揉弄使粘在一起。读“hé”时,意思是平和;和缓;和谐;和睦;结束战争或争执;(下棋或赛球)不分胜负。读“hè”时,意思是声音相应;和谐地伴唱或伴奏;附随;响应。故“和面”的“和”读音为“huó”。“终日不成章”的意思是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段布。章;布匹。有误。
C.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多音字和诗歌词句的理解。多音字是指具有固定字形的一个字有多个读音,其读音、用法和词性各有区别。作答此类题要求我们在日常学习中要多加积累,识记字音字义。
3.【答案】A
【知识点】词汇运用
【解析】【分析】A.囫囵吞枣:原指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本词与后面语境“对内容的理解很深刻”不符。有误。
B、C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词语的理解与辨析的能力。对各选项中的词语进行辨析理解,然后结合题目中的释义选择即可。
4.【答案】B
【知识点】词汇运用
【解析】【分析】质量: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分量:重量。雅量:宽宏的气量。结合语境依次应选:分量、雅量、质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选词填空完成时要注意辨析每组词的不同,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选择填空。
5.【答案】B
【知识点】修改病句
【解析】【分析】A、C正确。
B项,“通过”“让”介词使用不当造成主语的缺失,去掉“让”字即可,有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修改病句。修改病句是对句子的结构和含义理解的综合能力的考查。完成时要细心分析所给句子,找出病因后对症下药,进行修改。
6.【答案】B
【知识点】标点符号
【解析】【分析】A.“各型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都是句子间的一般停顿,后面都应为逗号。有误。
B.正确。
C.“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与“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之间是并列关系,之间应为分号。有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了标点符号。根据句子中的关键词提示判断标点符号的用法是否恰当即可。平时要多练习,多总结,作答时才能得心应手。
7.【答案】B
【知识点】修辞手法
【解析】【分析】通过分析可知,例句这是夸张的手法,用“抖了三抖”表现声音气势大。A、C不是夸张手法;
B.用夸张手法表现操场的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
8.【答案】C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诗文朗读、默写、翻译
【解析】【分析】A.“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出自元代诗人王冕的《墨梅》,意思是不需要别人夸它的颜色好看,只需要梅花的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诗句中的梅花被赋予人的品格和志向。
B.“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出自明代于谦的《石灰吟》,意思是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诗句中的石灰被赋予人的品格和志向。
C.“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出自清代高鼎的《村居》,意思是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诗句中的事物没有被赋予人的品格和志向。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诗歌情感主旨。诗歌的情感是指诗歌的感情基调即写作诗歌的感情推动力,正是这种力量推动了诗歌创作,奠定了全篇基调。
9.【答案】C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A、B正确;
C项,《腊八粥》详写了八儿等粥的过程,略写了八儿吃粥的过程。详写等粥,略写喝粥,是为了突出八儿苦苦等待吃妈妈煮的腊八粥的情景,充分表现八儿对腊八粥的渴望与喜爱,突出文章中心。有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课文理解、文章结构及详略安排。课文理解是对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
10.【答案】日子从水盆里过去;日子从饭碗里过去;凝然的双眼前过去;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子欲养而亲不待;少壮不努力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诗文朗读、默写、翻译
【解析】【分析】根据朱自清的《匆匆》,结合部分原文“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补充完整即可,注意不要写错别字和漏字。根据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和语句“人总是要死的”可知后一句应该填的是“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出自唐代诗人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意思是今夜,明月当空,人们都在赏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家?“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出自唐代诗人李贺《马诗》,意思是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谚语,意思是树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刮,要静也静不下来;儿女想要孝敬父母了,父母却已过世。多用来劝诫人们及时孝敬、陪伴父母。“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自汉乐府的《长歌行》,意思是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再悲伤也没用了。
故答案为:日子从水盆里过去;日子从饭碗里过去;凝然的双眼前过去;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子欲养而亲不待;少壮不努力
【点评】本题考查了古诗文默写、名言警句、现代诗文默写。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优美包段及诗歌名句的积累与诵读,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11.【答案】C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文学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通过阅读可知,鲁滨逊的创造性劳动有:①岛上有不少野果树,把它晒成葡萄干。②培育并播下大麦和稻子的种子。③挖了几个地窖以备贮存淡水。④花了四十二天时间,才把一棵大树砍劈成第一块长木板。⑤制挖空了一大块木头,造一个捣小麦的木臼。⑥花了五个月工夫,砍倒一棵大铁树,又劈又削,让它成了一只很像样的独木舟,以备用来逃离这个小岛。⑦馆养温驯的山羊,然后杀了吃,又熏又腌的。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课外读物的阅读,培养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作品内容非常熟悉。
12.【答案】《鲁滨逊漂流记》;情节真实具体、亲切自然,让人不忍释卷,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部不朽的名著。故事中的情节引人入胜,叙事的语言通俗易懂,是一部雅俗共赏的好作品,值得我们阅读。
【知识点】文学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名著推荐, 从《鲁滨逊漂流记》《骑鹅旅行记》《汤姆 索亚历险记》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本书,将推荐的理由介绍清楚,可以是它带给你的人生道理,并且选择其中一个让你印象深刻的情节简单介绍一下即可。
故答案为:《鲁滨逊漂流记》;情节真实具体、亲切自然,让人不忍释卷,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部不朽的名著。故事中的情节引人入胜,叙事的语言通俗易懂,是一部雅俗共赏的好作品,值得我们阅读。
【点评】本题考查了推荐介绍。完成此类题目要注意分析所给材料,明确交际的内容,然后组织语言。
【答案】13.一去不复返;无奈和惋惜
14.不关心;不喜欢;赞叹
15.颜色;光泽;花穗的质感
16.咄咄逼人的沙漠;用它那柔软的外衣抵御风沙的袭击;酷暑难耐的环境;用它那坚硬的长刺为无垠的沙海带来些许生命的气息
17.C
18.B
19.A
20.C
【知识点】图文信息阅读
【解析】【点评】阅读分析题目是小学语文中高年级中常见的题目类型,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所表示的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
13.本题考查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体会思想感情。一连串的问句层层递进,使文章达到高潮,写出了时光“一去不复返”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匆匆的无奈和惋惜之情。
故答案为:一去不复返;无奈和惋惜
14.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根据“对于它的存在,我却不再关心”可知第一空应为不关心。根据第⑤段“我真不知道,它还会怎样疯长下去。也许叫它死去比叫它活着困难一百倍,这可怕的东西!”可知第二空应为不喜欢。根据第9段“这是我看过的最美的花!”可知第三空应为赞叹。
故答案为:不关心;不喜欢;赞叹
15.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从句中“金黄色”“富有光泽的花瓣”“流苏般柔软的花穗”“雪乳般滋润的花粉”可知,作者是从花的颜色和光泽、花穗的质感和对花粉的感觉等三个方面描述仙人掌上开出的金色花的。
故答案为:颜色;光泽;花穗的质感
16.本题考查了句子仿写。仿照例句特点,写出仙人掌在面对恶劣的环境,它是怎么做到冷峻而坚强的。答案不唯一。
故答案为:咄咄逼人的沙漠;用它那柔软的外衣抵御风沙的袭击;酷暑难耐的环境;用它那坚硬的长刺为无垠的沙海带来些许生命的气息
17.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A、B正确。C.有误,文中没有说仙人掌开出的金色花比海棠、月季、文竹开出的花朵美。
故答案为:C
18.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金色花》是一篇状物寓理的散文,作者通过对“金色花”的描写,揭示了美,一旦与顽强结合,就能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的道理。
故答案为:B
19.本题考查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A.有误,文章写仙人掌外表丑陋却倔强;海棠、月季、文竹等外表美却娇弱,起着一个反衬的作用,衬托出仙人掌顽强的生命力。故题干说法错误。B、C正确。
故答案为:A
20.本题考查了写作手法。A.有误,这两篇文章都运用了直接抒情的方法抒发了作者的感情。B.有误,选文一没有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C.正确。
故答案为:C
【答案】21.C
22.B
23.“问天”名字的含义是探索宇宙,寓意要敢于探索更广阔的宇宙,探索未知,探索更大的自然奥秘,一方面我们会在探索中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我们会了解自然中更多的奥秘。
24.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开启第一课,在图片上方,冰墩墩是第二课的特约嘉宾,在图片下方,一上一下,有承上启下的意思。;冰墩墩是第二课的特邀嘉宾。
【知识点】图文信息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为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所表示的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
21.本题考查汉字的字体演变。观察图片可知,“天口课堂”的字体是小篆,为了体现书法作品“字体一致,和谐美观”的特点,只有选项C的字体是小篆。
故答案为:C
2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由“2021年12月9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开启“天宫课堂”第一课。”可知,B项“'天宫课堂’的三次授课都在问天实验舱中进行”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
23.本题考查看法建议。“问天”名字的含义是探索宇宙,寓意要敢于探索更广阔的宇宙,探索未知,探索更大的自然奥秘,一方面我们会在探索中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我们会了解自然中更多的奥秘。
故答案为:“问天”名字的含义是探索宇宙,寓意要敢于探索更广阔的宇宙,探索未知,探索更大的自然奥秘,一方面我们会在探索中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我们会了解自然中更多的奥秘。
24.本题考查开放探究。结合“2021年12月9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开启'天宫课堂’第一课。2022年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邀请到一位“特约嘉宾”——人气王冰墩墩,用来演示“牛顿定律”可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开启第一课,在图片上方,冰墩墩是第二课的特约嘉宾,在图片下方,一上一下,有承上启下的意思。结合“'天宫课堂’第二课邀请到一位“特约嘉宾”——人气王冰墩墩,用来演示“牛顿定律”可知,冰墩墩是第二课的特邀嘉宾。
故答案为: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开启第一课,在图片上方,冰墩墩是第二课的特约嘉宾,在图片下方,一上一下,有承上启下的意思;冰墩墩是第二课的特邀嘉宾。
25.【答案】范文:
劳动者赞歌
在我们身边总有一群默默无闻的劳动者,无论刮风下雨,无论严寒酷暑,都默默的付出。
春天,万物复苏,一大早的微风凉凉的吹在人们的脸上,冷得只打哆嗦。可有一群这样的人,他们已经拿着扫把和铲子在街上打扫卫生了,在夕阳下,他们默默的付出,虽然还不停地打着哈欠,显得有些疲惫,但是他们还是坚持不懈,从不喊累。这就是比春天更美的劳动者。
夏天,骄阳似火,正当人们在家吹着空调,吃着雪糕时,有一群劳动者却手拿扫把在炎炎夏日里工作。不一会儿,他们已经是大汗淋漓,汗如雨下了。可就算这样,他们也还是不辞辛苦的埋头工作。这就是比夏天更热情的劳动者。
秋天,落叶缤纷,我们都认为秋天的落叶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可又有谁想过,那么多的落叶是被谁打扫的呢?记得有一次,我正坐在座椅上吹着风,看见一片片的叶子随风飘舞,美丽极了,正当我高兴时,来了一位阿姨对我说:麻烦你抬一下你的脚”,我下意识的抬了一下,发现他们把我脚旁边的落叶清扫干净了。她刚走,树上又“哗哗”飘落下几片树叶,刚好落在我脚边。我下意识弯下腰捡起落叶,心想:清洁工们真辛苦,我们帮帮他们也应该!这就是比秋天更淳朴的劳动者。
冬天,北风呼呼。大家穿的跟皮球似的出门。一群身穿工作服的劳动者们却在孤零的大街上独自清洁我们的城市。当我们在家烤火时,为我们付出的劳动者却感受不到一丝丝温暖。最令人佩服的是,那群清洁工阿姨叔叔们,在肮脏的垃圾箱旁,左手拿着扫把,右手把垃圾扔进车里,最后还用手帕擦洗箱子,确认好一切后离开。这就是比冬天更沉默的劳动者。
清洁工人用艰苦的劳动,为我们默默的付出,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劳动者。
【知识点】叙事
【解析】【分析】【题干分析】本题为命题作文,要求以“劳动者赞歌”为题,写一篇习作。在我们身边,有无数的劳动者,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事;甚至是我们自己,也有过劳动的经历和体验。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夸夸身边最美的一位劳动者或写写自己别样的劳动体验。
【立意角度】写作时,要注意体现对劳动者的赞美及对劳动的热爱。注意把内容写具体、写生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
【点评】本文小作者赞美了身边的清洁工人,语句通顺,结构合理,是一篇不错的习作。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2022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1.(2022·硚口) 请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读语文书,我了解到北京过春节时会给孩子做新鞋新衣,好在新年时显出wàn xiàng gēng xīn 的气象,而初的光景与除夕也是jié rán bù tóng 的;明白了过去的日子会被初阳zhēng róng ,我们不能pái huái ,要珍惜眼下的时光;知道了无数革命志士在当时yán jùn 的形势下,不畏kù xíng ,不惧xī shēng ,和mó guǐ 般残暴的敌人做斗争。
【答案】万象更新;截然不同;蒸融;徘徊;严峻;酷刑;牺牲;魔鬼
【知识点】拼音;词形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汉字即可,书写完要检查所填的词语是否符合语境。“徘徊”中“徘”容易写错为“排”,注意“截、融、峻、魔”等字的书写。
故答案为:万象更新;截然不同;蒸融;徘徊;严峻;酷刑;牺牲;魔鬼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看拼音写词语。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一是要正确拼读所给音节,二是要会正确书写相应的生字。
2.(2022·硚口)下列读音和注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间断(jiān) 烈火焚烧若等闲(平常)
B.和面(huó) 终日不成章 (文章)
C.栖息(qī) 纤纤擢素手(伸出)
【答案】C
【知识点】拼音;字义
【解析】【分析】A.间:读“jiàn”时,意思是空隙;隔开,不连接;挑拨使人不和;拔去,除去。读“jiān”时,意思为两段时间相接的地方,或介于两桩事物当中及其相互关系;在一定空间或时间内;房子内隔成的部分;量词,房屋的最小单位;一会儿,顷刻。故“间断”的“间”读音为“jiàn”。“烈火焚烧若等闲”的意思是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等闲:平常。有误。
B.和:读“huò”时,意思是粉状或粒状物掺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使成较稀的东西。读“huó”时,意思是在粉状物中加水或其他液体,通过搅拌、揉弄使粘在一起。读“hé”时,意思是平和;和缓;和谐;和睦;结束战争或争执;(下棋或赛球)不分胜负。读“hè”时,意思是声音相应;和谐地伴唱或伴奏;附随;响应。故“和面”的“和”读音为“huó”。“终日不成章”的意思是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段布。章;布匹。有误。
C.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多音字和诗歌词句的理解。多音字是指具有固定字形的一个字有多个读音,其读音、用法和词性各有区别。作答此类题要求我们在日常学习中要多加积累,识记字音字义。
3.(2022·硚口)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我读书时囫囵吞枣,所以对内容的理解很深刻。
B.银河系对宇宙来说是沧海一粟。
C.小店老板每逢元宵节总能独出心裁,制成各样的冰灯,把顾客招来。
【答案】A
【知识点】词汇运用
【解析】【分析】A.囫囵吞枣:原指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本词与后面语境“对内容的理解很深刻”不符。有误。
B、C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词语的理解与辨析的能力。对各选项中的词语进行辨析理解,然后结合题目中的释义选择即可。
4.(2022·硚口)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爱读书的人说话有____,掷地有声;为人有____,豁达淡泊;生命有____,深远厚重。恰如季羡林所言:“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A.质量 分量 雅量 B.分量 雅量 质量 C.雅量 分量 质量
【答案】B
【知识点】词汇运用
【解析】【分析】质量: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分量:重量。雅量:宽宏的气量。结合语境依次应选:分量、雅量、质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选词填空完成时要注意辨析每组词的不同,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选择填空。
5.(2022·硚口) 下列语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我的心中,语文课本就是一座百花园,里面色彩缤纷,生机无限。
B.通过读书,让我体会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C.我们在读书之旅中,赏沿途风光,品学习之趣。
【答案】B
【知识点】修改病句
【解析】【分析】A、C正确。
B项,“通过”“让”介词使用不当造成主语的缺失,去掉“让”字即可,有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修改病句。修改病句是对句子的结构和含义理解的综合能力的考查。完成时要细心分析所给句子,找出病因后对症下药,进行修改。
6.(2022·硚口) 下列句子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型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
B.水渠里流水潺潺,树上嫩芽满枝,小鸟在耳边欢唱。
C.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答案】B
【知识点】标点符号
【解析】【分析】A.“各型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都是句子间的一般停顿,后面都应为逗号。有误。
B.正确。
C.“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与“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之间是并列关系,之间应为分号。有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了标点符号。根据句子中的关键词提示判断标点符号的用法是否恰当即可。平时要多练习,多总结,作答时才能得心应手。
7.(2022·硚口) 下列与“他人吼声,大山都抖了三抖。”这句使用相同修辞手法的句子是( )
A.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B.我们学校的操场非常小,只有巴掌那么大。
C.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
【答案】B
【知识点】修辞手法
【解析】【分析】通过分析可知,例句这是夸张的手法,用“抖了三抖”表现声音气势大。A、C不是夸张手法;
B.用夸张手法表现操场的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
8.(2022·硚口) 下列诗句描写的事物中,没有被赋予人的志向和品格的一项是( )
A.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B.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请白在人间。
C.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答案】C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诗文朗读、默写、翻译
【解析】【分析】A.“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出自元代诗人王冕的《墨梅》,意思是不需要别人夸它的颜色好看,只需要梅花的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诗句中的梅花被赋予人的品格和志向。
B.“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出自明代于谦的《石灰吟》,意思是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诗句中的石灰被赋予人的品格和志向。
C.“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出自清代高鼎的《村居》,意思是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诗句中的事物没有被赋予人的品格和志向。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诗歌情感主旨。诗歌的情感是指诗歌的感情基调即写作诗歌的感情推动力,正是这种力量推动了诗歌创作,奠定了全篇基调。
9.(2022·硚口)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狱中联欢》里的革命者在狱中表演歌舞迎接新年,展现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B.课文《为人民服务》围绕中心论点论述。遣词用语准确严谨。
C.《腊八粥》一课详写了八儿吃粥的过程,略写了八儿等粥的过程。
【答案】C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A、B正确;
C项,《腊八粥》详写了八儿等粥的过程,略写了八儿吃粥的过程。详写等粥,略写喝粥,是为了突出八儿苦苦等待吃妈妈煮的腊八粥的情景,充分表现八儿对腊八粥的渴望与喜爱,突出文章中心。有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课文理解、文章结构及详略安排。课文理解是对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
10.(2022·硚口)请将本学期所学的古诗文进行整理,完成下列整理单。
诗文整理单
摘 抄积累 法 洗手的时候, ;吃饭的时候, ;默默时,便从 ……(《匆匆》) 人总是要死的, 。 (《为人民服务》)
品 读赏析 法 王建在《十五夜望月》中用“ , 。”表达了因思念家乡、亲友而孤独寂寞的情感。李贺在《马诗》中,运用比喻的手法,写边塞战场景色的句子是“ , 。”
主 题归类 法 “树欲静而风不止, ”这是劝诫人们及时孝敬、陪伴父母。“ ,老大徒伤悲!”这是劝诫年轻人要珍惜时光。
【答案】日子从水盆里过去;日子从饭碗里过去;凝然的双眼前过去;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子欲养而亲不待;少壮不努力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诗文朗读、默写、翻译
【解析】【分析】根据朱自清的《匆匆》,结合部分原文“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补充完整即可,注意不要写错别字和漏字。根据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和语句“人总是要死的”可知后一句应该填的是“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出自唐代诗人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意思是今夜,明月当空,人们都在赏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家?“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出自唐代诗人李贺《马诗》,意思是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谚语,意思是树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刮,要静也静不下来;儿女想要孝敬父母了,父母却已过世。多用来劝诫人们及时孝敬、陪伴父母。“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自汉乐府的《长歌行》,意思是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再悲伤也没用了。
故答案为:日子从水盆里过去;日子从饭碗里过去;凝然的双眼前过去;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子欲养而亲不待;少壮不努力
【点评】本题考查了古诗文默写、名言警句、现代诗文默写。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优美包段及诗歌名句的积累与诵读,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11.(2022·硚口) 本学期我们阅读了《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以下不属于他在荒岛进行的创造性劳动的是( )
A.驯养山羊 B.培育麦子 C.修建教堂
【答案】C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文学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通过阅读可知,鲁滨逊的创造性劳动有:①岛上有不少野果树,把它晒成葡萄干。②培育并播下大麦和稻子的种子。③挖了几个地窖以备贮存淡水。④花了四十二天时间,才把一棵大树砍劈成第一块长木板。⑤制挖空了一大块木头,造一个捣小麦的木臼。⑥花了五个月工夫,砍倒一棵大铁树,又劈又削,让它成了一只很像样的独木舟,以备用来逃离这个小岛。⑦馆养温驯的山羊,然后杀了吃,又熏又腌的。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课外读物的阅读,培养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作品内容非常熟悉。
12.(2022·硚口) 这学期,班上要开展“好书推荐会”的活动,请你从《鲁滨逊漂流记》《骑鹅旅行记》《汤姆 索亚历险记》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本书写推荐语。(推荐理由不少于两条)
我要推荐《 》这本书,
【答案】《鲁滨逊漂流记》;情节真实具体、亲切自然,让人不忍释卷,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部不朽的名著。故事中的情节引人入胜,叙事的语言通俗易懂,是一部雅俗共赏的好作品,值得我们阅读。
【知识点】文学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名著推荐, 从《鲁滨逊漂流记》《骑鹅旅行记》《汤姆 索亚历险记》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本书,将推荐的理由介绍清楚,可以是它带给你的人生道理,并且选择其中一个让你印象深刻的情节简单介绍一下即可。
故答案为:《鲁滨逊漂流记》;情节真实具体、亲切自然,让人不忍释卷,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部不朽的名著。故事中的情节引人入胜,叙事的语言通俗易懂,是一部雅俗共赏的好作品,值得我们阅读。
【点评】本题考查了推荐介绍。完成此类题目要注意分析所给材料,明确交际的内容,然后组织语言。
二、阅读
(2022·硚口)现代文阅读
选文一:匆匆(节选)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选文二:金色花
①偶尔看见人家阳台上五彩缤纷,煞是艳羡,激起我养花的兴致。我从朋友家里陆续弄了一些花草来,海棠、月季、文竹 ……开始还能记着浇水、松土,但到底很难始终不渝。我才意识到,养花并非什么闲情逸致,完全是勤快人的事。
②只有仙人掌活下来了。不论阴晴雨雪,也不论那一小盆泥土如何枯涸龟裂,它总是绿而挺拔,每一根刺都伸出渴求的喙,贪婪地啄食着阳光、空气。
③可这并未给我带来欢欣。它既不美,也不雅。我只是不无遗憾地想,为什么美的总是那么娇弱,而不美的却总是那么倔强呢?要是海棠、月季、文竹也是这样易于生活该有多好啊。对于它的存在,我却不再关心。
④许久后的黄昏,我倚着阳台望远,无意瞥见了这盆仙人掌。它竟横竖添了许多新节,刀戟般凛凛叉开,待细看时,我都忍不住大笑起来。
⑤不是吗,且不说它的大小掌节是怎样歪歪斜斜,怪模怪样,只是那绿色的掌面吧,竟皱皱巴巴,细纹密布,像一张老人的脸。我越看越觉得它丑 ……我真不知道,它会怎样疯长下去。也许叫它死去比叫它活着困难一百倍。这可怕的东西!
⑥我的养花历史就此告 一 段落,自然是没有养出一朵花来。谁想夏天以后,竟发生了奇迹。
⑦久雨后的清晨,推开阳台门,蛋青色的光亮和泉水般的空气扑面而来。我感到那盆仙人掌上有一大团很耀眼的东西。是霞光吗?是雨水折射的太阳吗?我定睛一看,什么,是花?
⑧是的,是一朵花,并且是一朵异常漂亮的花。金黄色的绸缎般富有光泽的花瓣敏感地轻颤着流苏般柔软的花穗,细密地遍布着雪乳般滋润的花粉。它凝然静立,却闪烁着宫殿般辉煌灿烂的光芒……
⑨这是我看过的最美的花!此刻,仙人掌骄傲地高擎着它。仙人掌的皱纹是愈加深刻了。是啊,它赖以立身的不过是一捧泥土。要开出这样震撼人心的金色花,它不能不倾注全部的心血。
⑩我面对这皱纹满面的仙人掌和它的美丽辉煌的金色花,竟酸楚地流下了眼泪。我想起过去曾无所顾忌地痛笑过它的丑陋,深为自己的浅薄庸俗而感到惭愧。
可以想象,这仙人掌,它曾经有过柔软的叶,窈窕的枝。但为了抗拒沙漠的压榨,它才变得冷峻而坚强,我们才有机会欣赏到它开出的美丽的金色花。
它并非只是一朵宁静亮丽的花,它的不甘泯灭的美令弱者也令强者肃然起敬。
____
13.【选文一】中,一连串的问句写出了时光“ ”的特点(用句中的词语回答),表达了作者对时光匆匆的 之情。
14.请根据情节提示,写出作者对仙人掌的态度的四种变化。
情节 只有仙人掌活下来了 添了许多新节 开出花朵
态度 →惭愧
15.文中画线句中,作者从 、 和 三个方面详细描写仙人掌上开出的金色花的美。
16.仙人掌到底经历了什么才变得冷峻而坚强?请你发挥想象,用几句话写一写。
例:面对炎炎烈日的炙烤,仙人掌用它那柔软的脚紧紧抓牢滚烫的沙子;
面对 ,仙人掌 ;
面对 ,仙人掌 。
17.作者为什么说金色花“令弱者也令强者肃然起敬”?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尽管作者不关心仙人掌,但它依然顽强地生长,并开出了这多金色花。
B.因为这朵花是仙人掌倾注全部心血开出来的。
C.因为这朵金色花比海棠、月季、文竹等开出的花朵美丽。
18.给文章补上一个揭示本文主旨的结尾,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苦难与美丽是人生的两道风景。
B.美,一旦与顽强结合,就能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C.奉献与娇美更让人感慨,令人难忘。
19.关于【选文二】,下列赏析不正确的是( )
A.作者将仙人掌与海棠、月季、文竹等进行对比,凸显了仙人掌的“不甘泯灭”。
B.联系上下文,朗读“不论阴晴雨雪,也不论那一小盆泥土如何枯涸龟裂,它总是绿而挺拔,每一根刺都伸出渴求的喙,贪婪地啄食着阳光、空气。”这一句时,应该读出赞美的情感。
C.仙人掌虽然外表丑陋,但它用自己的坚强赢得了作者的尊重。
20.关于【选文一】和【选文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这两篇文章看出,直接抒情不如间接抒情表达得朴实真切。
B.这两篇文章都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的手法,语言生动形象。
C.从这两篇文章可以看出,运用感叹句、设问句等句式,可以更好地抒发情感。
【答案】13.一去不复返;无奈和惋惜
14.不关心;不喜欢;赞叹
15.颜色;光泽;花穗的质感
16.咄咄逼人的沙漠;用它那柔软的外衣抵御风沙的袭击;酷暑难耐的环境;用它那坚硬的长刺为无垠的沙海带来些许生命的气息
17.C
18.B
19.A
20.C
【知识点】图文信息阅读
【解析】【点评】阅读分析题目是小学语文中高年级中常见的题目类型,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所表示的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
13.本题考查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体会思想感情。一连串的问句层层递进,使文章达到高潮,写出了时光“一去不复返”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匆匆的无奈和惋惜之情。
故答案为:一去不复返;无奈和惋惜
14.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根据“对于它的存在,我却不再关心”可知第一空应为不关心。根据第⑤段“我真不知道,它还会怎样疯长下去。也许叫它死去比叫它活着困难一百倍,这可怕的东西!”可知第二空应为不喜欢。根据第9段“这是我看过的最美的花!”可知第三空应为赞叹。
故答案为:不关心;不喜欢;赞叹
15.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从句中“金黄色”“富有光泽的花瓣”“流苏般柔软的花穗”“雪乳般滋润的花粉”可知,作者是从花的颜色和光泽、花穗的质感和对花粉的感觉等三个方面描述仙人掌上开出的金色花的。
故答案为:颜色;光泽;花穗的质感
16.本题考查了句子仿写。仿照例句特点,写出仙人掌在面对恶劣的环境,它是怎么做到冷峻而坚强的。答案不唯一。
故答案为:咄咄逼人的沙漠;用它那柔软的外衣抵御风沙的袭击;酷暑难耐的环境;用它那坚硬的长刺为无垠的沙海带来些许生命的气息
17.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A、B正确。C.有误,文中没有说仙人掌开出的金色花比海棠、月季、文竹开出的花朵美。
故答案为:C
18.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金色花》是一篇状物寓理的散文,作者通过对“金色花”的描写,揭示了美,一旦与顽强结合,就能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的道理。
故答案为:B
19.本题考查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A.有误,文章写仙人掌外表丑陋却倔强;海棠、月季、文竹等外表美却娇弱,起着一个反衬的作用,衬托出仙人掌顽强的生命力。故题干说法错误。B、C正确。
故答案为:A
20.本题考查了写作手法。A.有误,这两篇文章都运用了直接抒情的方法抒发了作者的感情。B.有误,选文一没有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C.正确。
故答案为:C
(2022·硚口)现代文阅读
【材料一】
“天宫课堂”是中国首个太空科普教育品牌。它结合载人飞行任务、中国空间站建造和在轨运营,以系列化的形式推出。“天宫课堂”由中国航天员担任太空授课教师以青少年为主要对象,采取天地协同互动方式开展。2021年12月9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开启“天宫课堂”第一课。2022年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邀请到一位“特约嘉宾”——人气王冰墩墩,用来演示牛顿定律。在太空中抛物,并不会像地球上一样下落,而是沿原有方向匀速前进。“天宫课堂”第三课则在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进行。“天宫课堂”已在一代人心中播下追逐航天梦想的种子。
【材料二】
2022年7月24日14时22分,搭载问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3运载火箭成功点火发射!问天实验舱与火箭成功分离并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是中国空间站的首个实验舱,也是国家太空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舱内配置了多台科学实验柜,将推动我国在生命生态、生物技术和变重力科学等科技领域的相关研究,全新的太空授课也将在问天实验舱开展!中国实现了在载人航天领域的华丽“弯道超车”这是无数的“幕后英雄”把中国自信写入浩瀚太空。
【材料三】“天宫课堂”的海报:
海报1 海报2
21.同们想以“天宫课堂”为标题,布置一次航空航天展览。大家从书法作品中收集单个汉字,制作展板标题。其中“宫”字大家没有确定用哪一个好。为了体现书法作品“字体一致,和谐美观”的特点,你建议使用( )
A. B. C. D.
22.阅读三则材料,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A.“天宫课堂”是中国首个太空科普教育品牌,由中国航天员担任授课教师。
B.“天宫课堂”的三次授课都在问天实验舱中进行。
C.问天实验舱的成功发射,实现了中国在载人航天领域的华丽“弯道超车”。
23.自古以来,人们对浩瀚无边的宇宙就充满了无限向往。屈原在《楚辞 天问》中问道:“天何所沓?”意为:天在哪里与地交会?实验舱为何取名为“问天”,请谈谈你的看法。
24.为推广“天宫课堂”第二课征选海报时,同学们最终决定选择“海报2”,请你结合材料内容,说说这样选的理由。(分条列举出两条理由)
理由一:
理由二:
【答案】21.C
22.B
23.“问天”名字的含义是探索宇宙,寓意要敢于探索更广阔的宇宙,探索未知,探索更大的自然奥秘,一方面我们会在探索中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我们会了解自然中更多的奥秘。
24.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开启第一课,在图片上方,冰墩墩是第二课的特约嘉宾,在图片下方,一上一下,有承上启下的意思。;冰墩墩是第二课的特邀嘉宾。
【知识点】图文信息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为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所表示的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
21.本题考查汉字的字体演变。观察图片可知,“天口课堂”的字体是小篆,为了体现书法作品“字体一致,和谐美观”的特点,只有选项C的字体是小篆。
故答案为:C
2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由“2021年12月9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开启“天宫课堂”第一课。”可知,B项“'天宫课堂’的三次授课都在问天实验舱中进行”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
23.本题考查看法建议。“问天”名字的含义是探索宇宙,寓意要敢于探索更广阔的宇宙,探索未知,探索更大的自然奥秘,一方面我们会在探索中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我们会了解自然中更多的奥秘。
故答案为:“问天”名字的含义是探索宇宙,寓意要敢于探索更广阔的宇宙,探索未知,探索更大的自然奥秘,一方面我们会在探索中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我们会了解自然中更多的奥秘。
24.本题考查开放探究。结合“2021年12月9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开启'天宫课堂’第一课。2022年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邀请到一位“特约嘉宾”——人气王冰墩墩,用来演示“牛顿定律”可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开启第一课,在图片上方,冰墩墩是第二课的特约嘉宾,在图片下方,一上一下,有承上启下的意思。结合“'天宫课堂’第二课邀请到一位“特约嘉宾”——人气王冰墩墩,用来演示“牛顿定律”可知,冰墩墩是第二课的特邀嘉宾。
故答案为: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开启第一课,在图片上方,冰墩墩是第二课的特约嘉宾,在图片下方,一上一下,有承上启下的意思;冰墩墩是第二课的特邀嘉宾。
三、写作题
25.(2022·硚口) 五月,我们迎来了第133个“五一”国际劳动节。劳动最光荣,奋斗最幸福。习总书记强调全社会要 进一步形成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的良好氛围。在我们身边,我们的家人、老师、校园的保安伯伯、班级小小岗位员 ……大家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事;甚至是我们自己,也有过劳动的经历和体验。请以“劳动者赞歌”为主题,夸夸身边最美的一位劳动者或写写自己别样的劳动体验,不少于500字,题目自拟,注意书写工整。
【答案】范文:
劳动者赞歌
在我们身边总有一群默默无闻的劳动者,无论刮风下雨,无论严寒酷暑,都默默的付出。
春天,万物复苏,一大早的微风凉凉的吹在人们的脸上,冷得只打哆嗦。可有一群这样的人,他们已经拿着扫把和铲子在街上打扫卫生了,在夕阳下,他们默默的付出,虽然还不停地打着哈欠,显得有些疲惫,但是他们还是坚持不懈,从不喊累。这就是比春天更美的劳动者。
夏天,骄阳似火,正当人们在家吹着空调,吃着雪糕时,有一群劳动者却手拿扫把在炎炎夏日里工作。不一会儿,他们已经是大汗淋漓,汗如雨下了。可就算这样,他们也还是不辞辛苦的埋头工作。这就是比夏天更热情的劳动者。
秋天,落叶缤纷,我们都认为秋天的落叶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可又有谁想过,那么多的落叶是被谁打扫的呢?记得有一次,我正坐在座椅上吹着风,看见一片片的叶子随风飘舞,美丽极了,正当我高兴时,来了一位阿姨对我说:麻烦你抬一下你的脚”,我下意识的抬了一下,发现他们把我脚旁边的落叶清扫干净了。她刚走,树上又“哗哗”飘落下几片树叶,刚好落在我脚边。我下意识弯下腰捡起落叶,心想:清洁工们真辛苦,我们帮帮他们也应该!这就是比秋天更淳朴的劳动者。
冬天,北风呼呼。大家穿的跟皮球似的出门。一群身穿工作服的劳动者们却在孤零的大街上独自清洁我们的城市。当我们在家烤火时,为我们付出的劳动者却感受不到一丝丝温暖。最令人佩服的是,那群清洁工阿姨叔叔们,在肮脏的垃圾箱旁,左手拿着扫把,右手把垃圾扔进车里,最后还用手帕擦洗箱子,确认好一切后离开。这就是比冬天更沉默的劳动者。
清洁工人用艰苦的劳动,为我们默默的付出,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劳动者。
【知识点】叙事
【解析】【分析】【题干分析】本题为命题作文,要求以“劳动者赞歌”为题,写一篇习作。在我们身边,有无数的劳动者,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事;甚至是我们自己,也有过劳动的经历和体验。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夸夸身边最美的一位劳动者或写写自己别样的劳动体验。
【立意角度】写作时,要注意体现对劳动者的赞美及对劳动的热爱。注意把内容写具体、写生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
【点评】本文小作者赞美了身边的清洁工人,语句通顺,结构合理,是一篇不错的习作。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