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5张PPT。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说课过程教 材 分 析教 法 学 法教 学 过 程教 材 地 位教 学 目 标教学重点难点一、教材分析二、教法、学法学情分析教法与学法课前准备:把全班同学分成三组:
第一小组:查阅有关“闭关锁国的表现”的资料,课堂上展示
第二小组:查阅有关“明清经济发展状况”的资料,课堂上展示
第三小组:分成正方、反方,为“闭关锁国利大还是弊大”做准备
Company Logo一、再现历史(是什么)二、探究历史(为什么)三、分析历史(怎么样)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猜谜激趣)导入新课(猜谜激趣) 根据以上两幅图猜一清朝的政策
——闭关锁国导入新课(猜谜激趣)一、再现历史:
请第一小组的同学给同学们讲讲清朝的闭关锁国是什么样的?是不是象那两幅漫画表现的一样装上笼子,砌起围墙还锁上锁头?
闭关锁国的表现:澳门漳州宁波云台山⑴ 清初40年——⑵ 清统一台湾后——⑶ 1757年后——严厉的 禁海政策开放 四个港口 作为对外通商口岸;但有严格限制。广州清初为打击郑成功等沿海抗清力量
“片板不准下海”只开放广州,特许“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闭关锁国”政策的过程:广州通商口岸十三行商人和外商洽谈贸易只能住指定会馆,不能在广东过冬,
不能向中国商人借款,不能打听商业行情。
——《防夷五事》考考你:
1、在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仅留一地与外国通商,该地是( )
A.广州 B.上海 C.南京 D.武汉
2、清朝政府规定:外国商船只准在广州一处口岸通商贸易;对中国出海的商民限期返回,如逾期不归则不准回国。该规定说明清朝( )
A.加强民族交往 B.实行闭关锁国
C.加强思想控制 D.鼓励对外贸易真的懂了吗?考考你:3、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的含义是( )
A 禁绝中国对外贸易 B 严格限制对外贸
C 一概排斥西方商品 D封闭边界,固守疆域
真的懂了吗?怎样记:请用一句话来简记“闭关锁国”政策对比历代的对外政策:二、探究历史:清朝为什么要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假(借助)外夷(外国)货物以通有无。
——1793年乾隆致英国国王书小样,爷这里什么都有,还想用你们那点破玩意跟我经商,白送你们两筐衣服和瓶子,自己回家偷着乐去吧~自大自给自足“设禁之意,特恐吾民作奸勾夷(勾结外国人),以窥中土” ——(道光《重篹福建通志》) 自卫自大、自给自足“闭关锁国”的原因说一说:乾隆皇帝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假(借助)外夷(外国)货物以通有无”
果真如此吗?请你以课本中明清经济的发展状况来说明。(农业、手工业、商业)
第二小组展示明
朝农业发展——新品种的传入材料一 甘薯“每亩可得数千斤,胜种五谷几倍”材料二 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青花折枝花纹八方烛台 青花海水云龙瓷扁瓶北京前门商业区东 西 两 洋 货 物 俱 全 西 北 两 口 皮 货 发 客南京商业区祁县乔氏乔家的商业字号有200多处,流动资金就有白银700-1000万两,再加上各地房产,乔家的资产相当于现在的八、九十个亿。 【乔家大院】是清代赫赫有名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院,原名“在中堂”,乔家大院始建于清乾隆、嘉庆年间,共有6个大院,20个小院,313间房屋,具有很高的建筑美学和居住民俗研究价值,故有“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之说。胡雪岩:著名的徽商,早年在各省设立银号20多处,并经营中药、丝茶生意,操纵江南商业,资产最高达2000万两以上。后又入朝为官,所以历史上称“红顶商人”明清经济的发展(学生填写竞赛)引进推广新农作物棉织业丝织业制瓷业商贸城市商人群体明清经济的发展引进推广新农作物棉织业从南方推广到北方丝织业苏州(明)、南京(清)制瓷业景德镇 青花瓷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向日葵商贸城市商人群体北京 南京晋商 徽商明清商品经济的活跃,促使一些行业出现新的变化说一说:随着明清经济的发展,在生产关系方面出现了什么新的变化?施复夫妇经营丝织业的机房机
户机
工雇 用 被雇用早期资本家早期雇佣工人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明代中后期苏州、松江等地纺织业 的新变化——资本主义的萌芽时间:
地点:
部门:
表现:明中后期苏州、松江等地纺织业“机户出资,
机工出力”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三、分析历史: 英国18世纪政治家、杰出的外交家,是欧洲众多崇拜中国的“中国迷”一员。 马戛尔尼“满清王朝是封建闭关社会的典型,最终它将重新堕落到野蛮和贫困的状态。”
1793年,以庆贺乾隆八十寿辰为名出使中国,带来了英国的毛瑟枪等武器、望远镜、地球仪等天文学仪器、钟表和一艘英国最先进的110门炮舰模型,提出要与中国进行正常的贸易并要求开放宁波、舟山、天津、广州之中一地或数地为贸易口岸。但乾隆帝对这些却毫无兴趣,说了这样一句话:“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这次失败访问后,改变了他以及整个欧洲对待中国的态度:由羡慕到鄙视。
论一论:诚如马戛尔尼所说的那样, 满清王朝是因为闭关锁国最终重新堕落到野蛮和贫困的状态吗?
闭关锁国到底是利大还是弊大?正方:“闭关锁国”政策利大于弊
反方:“闭关锁国”政策弊大于利
唇枪舌战,我来辩论唇枪舌剑:材料补充:材料一、清朝严格限制贸易。上海大商人张元隆曾经广买船只,设想打造远洋船100艘与外国商船竞争,但江苏巡抚诬陷他结交海盗,下了大狱,并且严刑逼供,夹毙贸易船户12人。
材料二、南洋海禁之前,福建、广东一带的人民靠对外贸易生活,生活富足,社会安定。清初实行严厉的海禁,规定:出海商船所带的货物不能超过500石,只准带铁锅一口,每人只许带铁斧一把……;外商不得在广州自由出入,……凡外来的一切人员、船只、货物及纳税等事宜皆由政府委派的人员担保……。海禁之后,人民生计阻断,许多以海外贸易为生的商人和渔民破产。闭关锁国政策保护了自然经济免遭外来冲击,具有一定程度的民族自卫作用。但是它严重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直接影响到东南沿海地区人民的生活,导致社会动荡不安。 材料补充:材料三、清朝之所以闭关锁国,是因为终究他是一个由少数民族统治的王朝。正所谓“攘外必先安内”,闭关锁国是为了加强清政府初期的统治地位。只有这样做,他们的统治地位才能更加稳固。如果不这样做,一旦有外国势力干扰,清政府很有可能在还没有扎稳脚跟的情况下,就土崩瓦解。所以闭关锁国是有道理的,但是他们应该在康雍乾三代盛世中找出一个恰当的时机,打开国门,面向世界。材料补充:材料四:
《复兴之路·千年变局》中记载:在鸦片战争爆发之前,汪仲洋这样描述西方人:“他们的长腿不能弯曲,因而他们不能奔跑和跳跃,他们碧蓝的眼睛畏惧阳光,甚至在中午不敢睁开”。就连在广东抗敌前线的林则徐也相信“只要断绝了对西方人茶叶和大黄的供应,他们就会因为消化不良而死。” “闭关锁国”政策弊大于利利: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有一定的自卫作用 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弊:评一评:谁是最佳辩手?唐朝 外国使者进贡 郑和下西洋清 闭关锁国 改革开发30周年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今天 ……“闭关锁国”带来的启示课堂小结:闭关锁国(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表现:禁海——四口通商——一口通商闭关锁国前闭关锁国后明清经济的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促进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粮食产量不及美国的1/5铁的产量不及法国的1/10,英国的1/40造船业、航海业衰落科学技术全面落后阻碍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中国落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