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7.21.1 人的生殖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7.21.1 人的生殖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5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6-05 17:23: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7单元第21章第1节《人的生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说出男、女性生殖系统的主要结构和功能,描述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分娩过程,初步建立结构与功能是相互适应的这一生命观念。
2. 在小组合作上网查阅人体受精、分娩等资料的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分享、搜集整理、语言表达等科学思维能力。
3. 利用教育云平台的教学助手、教师空间、云校家app、同屏上传、制作微课等技术和资源,搜集孕妇妊娠期资料,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主动探究的能力。
4. 在角色扮演等体验活动中,培养学生感恩父母,珍爱生命的情感。
二、内容与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学习了动植物的有性生殖,知道受精的概念,为本课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本节课学习的“受精过程”为后面学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做铺垫。
学生进入青春期后,逐渐产生性意识,对人的生殖充满了好奇,但又有羞怯心理,其中的受精、胚胎发育更是微观过程,较为抽象,教学中可利用教育云平台的教学助手、教师空间、云校家app、网络资源等,以图片、视频、动图(画)等形式将微观过程形象化、动态化,既能激发学习兴趣、缓解羞怯心理,还能帮助学生建构“人的生殖”过程这一知识体系,在润物细无声中巧妙地突破重点,化解难点。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说出男、女性生殖系统的主要结构和功能
解决策略:教学助手“翻牌”工具展示两性生殖系统结构,引导学生在观察对比的基础上自学初识各器官;小组合作在彩图标出主要器官名称,明确生殖细胞产生运输途径,上传至云校家,教师调取学生成果,组织自评、互评;“连线”工具及时巩固、区分生殖系统各结构及功能。
难点:描述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过程。
解决策略:播放趣味视频资源,学生初识受精过程;问题抢答,细化受精中的各阶段;同伴协作,一人在白板拖放模拟受精时精子、卵细胞的活动,一人同步描述,全面认识受精过程。课前在云校家发布“讲故事”导学任务,筛选学生故事中与胚胎发育有关的问题,课堂在白板投放问题,组织学生上网查阅资料、解决问题,从而局部认识胚胎发育;播放自制的微课,引导学生从整体认识胚胎发育;展示流程图,引导学生科学描述胚胎发育的过程。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
教师的组织与引导 学生的活动 信息技术和数字化资源的使用及设计意图
趣味漫画 激趣导入展示学生画的搞笑漫画“我从哪里来” 课前画漫画上交,课上观看漫画。 “画廊”呈现方式新颖,有趣的漫画、轻快的背景音乐,活跃课堂气氛,缓解学生的羞怯心理,激发求知欲。
区分系统 辨认结构“你我本不同”展示两性生殖系统图片,向学生云校家app推送任务,组织学生自学后小组探讨完成任务。设置连线题,引导学生在白板完成。展示生殖细胞图片,调用表格,引导学生比较精子和卵细胞。 先自主阅读,初步认识两性生殖系统。合作探讨,标注彩图小组探讨区分人体男、女性生殖系统各器官的结构功能,在彩图上标出主要器官。上传彩图,汇报交流对照上传的彩图,说出生殖细胞产生和运输的路径,区分男、女性主要生殖器官的名称及功能。互动连线,巩固知识快速判断各结构及对应功能,在白板上完成连线题。从大小、数量、形态、结构等方面比较两性生殖细胞的异同;在白板完成表格,进一步巩固知识点。 “翻牌”增强对照,便于区别男、女性生殖系统,理解精、卵细胞的异同。课堂推送,学生在app端完成任务,反馈交流,增强师生、人机互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协作和表达交流能力。“连线”工具有利于区分各结构的功能,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引用云平台的表格资源,直观比较两性细胞的异同。
观看视频 描述受精“亿里挑一,只为遇见你”播放视频,引导学生认识受精过程和受精卵形成的场所。组织学生合作完成白板拖拽任务,描述受精过程。 观看视频“外貌协会的卵细胞”,回答问题,了解受精过程。精子“爬雪山过草地”经过哪些部位?精子与卵细胞“爱的相遇”发生在哪里?为什么说卵细胞是“外貌协会”的?同伴协作,描述受精一人描述,一人操作:将生殖细胞按顺序拖放到白板的相应位置。 幽默风趣的视频资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从微观角度直观地认识受精过程,意识到自己是“亿里挑一”的胜利者,树立自信心。白板拖拽细胞图片,达到人机、师生、生生互动,同时巩固知识,加深印象。
分享故事 描述发育“在妈妈肚子的那些事儿”展示学生的课前导学作业,引导学生分享母亲孕期小事并提出疑惑,从中找出有探讨价值的问题。组织小组查阅资料,展开讨论,为同伴答疑。播放微课,引导学生从整体认识胚胎发育。展示流程图,引导学生描述胚胎发育。 提出问题,查阅答疑分享妈妈孕期小故事,提出疑问。1.戴凤:化验单中的“我”为什么有时被称为“胚芽”有时被称为“胎儿”?2.马朝栋:脐带和与之相连的胎盘有什么用?3.刘仲福:羊水有什么用?4.吴鲁宁:孕妇长期在高辐射下或者乱用药会导致什么后果?用手机或平板查阅资料,保存资料,将资料同屏上传,探讨交流。观看微课,整体描述观看微课“人类的胚胎发育”,全面认识胚胎发育各时期的特点。根据前面的讨论以及微课内容,在流程图引导下描述胚胎发育过程。 利用教学助手“课前导学”,在云校家布置课前任务,以讲故事的形式展开学习,把学生的问题用于开展课堂讨论,让学生有参与课堂的意识,培养使命感。学生查阅资料并上传,参与讨论交流,增强获取、提取信息和表达交流的能力。自制微课,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宏观了解胚胎发育。
描述分娩 感悟升华“痛并快乐着”展示教师空间文章里的分娩动图资源。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共同描述分娩过程。组织学生角色扮演,进行课堂体验活动。引导学生说说孕妈妊娠期间的艰辛。 小组分工,结合教材内容,每人一图合作描述分娩的全过程,在交流中相互补充。课堂体验,拟当孕妈男生体验当孕妇的感觉,听指令做动作。学生分享 器官动图将自己的白板屏幕投放到课堂白板上,共享课前查阅的资料:孕妇体内器官位置变化过程动图。 调用”教育云平台”个人空间-文章里的分娩动图资源,解决教学设备与部分动图不兼容问题,通过动图认识胎儿娩出的动态过程。白板投屏展示课前查阅到的动图资料,学生深刻认识到母亲妊娠期身心承受着巨大压力,体会到孕育生命的艰辛,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珍爱生命的情感。
课堂总结 课后延伸展示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总结本课内容。完善“人”形板书。布置课后探究,提供二维码资料。展示姚明婴儿期到成年期图片,设置悬念:婴儿如何进一步发育? 跟随思维导图梳理知识,完成重难点知识的回顾与总结。各组课后选择题目进行探究,组长在“云平台-课后作业”提交讨论结果。试管婴儿形成过程双胞胎成因“胎盘大补”是否科学观察姚明不同时期的照片,内心留有悬念和期待。 思维导图结构清晰、层次分明,促进对知识的回忆梳理,使教学内容系统化。二维码提供资料简洁方便,既拓展了知识面,又为开展探究指明了方向。用篮球明星姚明的照片唤起学生的好奇心,为下节课的学习做铺垫。
板书设计
本节亮点1.巧用“云校家”的“导学检测”,布置课前导学,将学生的疑惑反向推送给学生,鼓励学生解决问题,使其成为课堂的生成者,唤起学生参与课堂的意识。随堂推送功能使学生查阅的文字、图片、动图等资料同步传输至电子白板,实现课堂的资源共享。2.以“教学助手”为学习主阵地,恰当运用各项功能。“画廊”播放搞笑漫画图导入新课,运用“翻牌”直观对照两性生殖系统和两性生殖细胞,“互动试题”及时巩固知识、增强理解,“小组点评”功能调动积极性;“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3.课堂资源获取方式多样,既有学生的绘画作品、查阅的网络资源,又有教育云平台的优质资源,还有教师个人空间文章中的动图资源,以及自制微课和二维码资料,丰富的课堂资源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帮助他们在脑海建构“人的生殖”这一微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