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1.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人民生活发生根本变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状况;
2.知道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发生的变化,理解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
3.了解我国交通、通信事业的发展状况,分析交通、通信的发展对我国人民生活的影响。
我国很多地方在姑娘出嫁时往往娘家要陪送嫁妆,嫁妆在改革开放前,社会上流传着所谓“四大件”的说法,它们是一般家庭中的高级消费品,被看作是当时高生活水平的标志
改革开放前的“四大件”
新世纪四大件
①新中国成立前,物价飞涨,民生凋敝。
②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做主,经济恢复,物价稳定,人民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③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旧中国的难民
新中国成立后,农民分到了土地
改革开放后的深圳
20世纪40年代到今我国经济发展变化
一、日常生活的变化
衣的变化
改革开放前,数量有限,凭布票供应,色彩样式单调,只有中山装和解放装。蓝灰色的海洋
衣的变化
改革开放后,衣着日益丰富多彩,服饰展示风度和个性衣。
经济快速发展和思想观念的解放。
1989-1999年港台风来袭
巩俐1993年戛纳电影节
港台明星
垫肩服装
时尚风潮
运动系列
贝贝裙
千禧年后服饰凸显个性化和国际化
民族元素渗透时尚界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21世纪世界服装艺术中的中国元素开始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体现。唐装旗袍走俏世界,中国服装作为一种文化潮流和商业主流受到世界尊重。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新世纪
5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新时代
照片中的服饰变迁
穿在身上的历史画卷
改革开放前:饮食结构比较单一,有些农村甚至没有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
改革开放前的饮食
1982年,一个寒冷的冬天,人们在上海市中心的国营南市区第72号粮店门口排队买米。排队的人们把冻僵的双手塞进口袋里或缩到袖子里。队伍很长。
饮食的变化
60年代,包饺子过春节的场景
食
匮乏、单调→吃饱、讲究
“饿”的年代
“低指标,瓜菜代,吃得饱,饿得快,肿了大腿,肿脑袋”。在那个物质匮乏的时代,人民的感觉就是一个字“饿”。那个时候买东西,光有钱还不行,需要票,什么布票、粮票、油票、煤球票……
推开不同的门,每张餐桌上的菜肴是相似的;每个房间的家居摆设是相似的;人们的穿戴是相似的。他们的理想很简单:吃得像个人样!
早餐:玉米面 、红薯面稀饭
午餐:玉米面、红薯面面条汤
晚餐:玉米面 、红薯面稀饭和窝窝头
史料实证
.日常生活的变化——食
“排着长队购物,勒紧肠子度日”
改革开放后:不仅“吃饱”,还要“吃好”
营养均衡,绿色食品等科学健康的概念
日益深入人心
住
拥挤、简陋→环境改善
住
中国第一村——华西村
率先进入小康社会
行
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
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除了自行车、公交车、出租车,还有方便快捷的地铁,私家汽车也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长途旅行时,人们可以选择火车、汽车、飞机、轮船等多种交通工具。
行
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
2010年,我国铁路营运里程已居世界第二位;
中国高铁技术领先世界并不断走出国门。
铁路、公路、民用航空、水运和地下轨道交通建设飞速发展,已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
通信
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
1、新中国成立后,废除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旧制度,建立了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制度,使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2、实施改革开放政策,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
社会生活的变迁
日常生活
的变化
交通、通信
的不断发展
衣:
有限、单调
丰富多彩
食:
结构单一
吃饱、吃好、健康绿色
住:
拥挤、实施简单
居住条件改善
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交通
铁路
公路
民用航空
轨道交通
综合交通
运输网
人们的出
行方式发
生很大变化
通信
改革开放后,电信产业快速发展
互联网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本课小结
1.下面两幅图片反映了新中国的服饰变迁,决定这一变迁的根本因素是( )
A.经济的发展
B.生活习惯的改变
C.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
D.思想观念的变化
A
检测提升
2.京沪高铁的时速为350千米,从北京到上海最快4个多小时就能到达。这主要反映了我国( )
A.科技文化的成就 B.社会生活的变迁
C.交通条件的改善 D.通信事业的发展
3.观察下面漫画《三代赶集》,三代人赶集方式的变化给人们最深的感受是( )
A.交通方式革新,城乡差距已消除
B.科技的进步,丰富了人们的娱乐生活
C.互联网的运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
D.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方式变化
C
D
4.20世纪60年代,为了尽可能地节约,衣服一般“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现在,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呈现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新中国成立后人们服装的变化( )
A.体现了社会经济的倒退 B.表明国际局势发生巨变
C.反映了思想观念的变化 D.说明社会风气逐渐恶化
C
5.下面漫画《吃的变迁》反映了我国国民( )
A.科学卫生概念深入人心
B.饮食结构单一
C.从贫困到温饱再奔小康
D.通信事业发展
C
4.据手机行业数据分析,中国智能手机用户数量呈现出逐年上涨的趋势,预计2023年将突破9.8亿人。手机支付几乎成了手机用户的日常。这说明( )
A.国人已被手机“绑架” B.城乡居民收入剧增
C.生活方式发生改变 D.交通运输设施改善
C
7、20世纪80年代初,人们崇拜的偶像中,有挑战“哥德巴赫猜想”的陈景润,有夺得世界冠军的中国女排,有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战斗英雄群体,还有邓丽君、周润发等港台明星。这反映了( )
A.中国人民被西方文化所腐蚀
B.中国民众的精神进入真空期
C.中国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化
D.中国政府极力压制偶像崇拜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