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唐诗三首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4 唐诗三首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06 16:12:27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24 唐诗三首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对古诗学习有了一定的积累和方法,不过这三首古诗是学生进入初中以来学过的最长的古诗,难度较之前所学过的古诗也要大得多。但总的来说,仍是靠诵读为主,多样式朗诵,读准字音、停顿、节奏和情感等,结合文中的注释和课前搜寻诗人的写作背景等资料,应该不难理解诗歌的主题。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对近体诗和古体诗在用韵、句式等方面的特点不是很熟悉,尤其是用韵上,需要教师简单作讲解,但也不必深究,最重要的还是靠读出诗的韵律和情味来,从而理解诗的主旨。八年级的学生在对文章的比较阅读上应该有了一定的了解,如七年级时已经比较阅读过《陋室铭》和《爱莲说》,可以让学生尝试找出三首诗的异同点,老师在这基础上再进行补充。
石壕吏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诗歌大意,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如古今异义词和一些特殊词语的意义。
2.初步把握杜甫诗作主要风格,理解“诗史”和“诗圣”的含义。
二、能力目标
1.能准确、有感情地朗读,在反复诵读中领会丰富的内涵,体会诗作蕴含的思想感情,品精炼的语言。
2.了解“藏问于答、明暗结合”的写作手法。
三、情感目标
1.体会杜甫忧国忧民、心系天下的情怀。
2.通过学习此诗,帮助学生放宽胸怀,使视线不局限于个人荣辱得失。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体会蕴含于诗作中的思想感情。
2.理解杜甫的“诗圣”之誉和其诗作的“诗史”之名。
难点:
了解“藏问于答、明暗结合”的写作手法。
【教学方法】
朗读法和问答法为主,合作探讨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已经学过了杜甫的《望岳》和《春望》,请同学们一起来背诵一下这两首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杜甫的《石壕吏》,板书课题和作者。
二、介绍作者与写作背景
杜甫被人们称为“诗圣”,他的诗歌被称为“诗史”,他的诗作总体上反映的是唐王朝由盛到衰的整个变化过程,特别是他亲身经历的“安史之乱”时期所作的《三吏》《三别》更是真实的反映了战争给人带来的苦难生活。《三吏》包括《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包括《无家别》、《新婚别》《垂老别》。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乱后的故乡。可是不到两个月,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河阳一带又骚动起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写下了著名的《三吏》《三别》,其中,《石壕吏》因构思巧妙、情节生动而流传最广。
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听朗读录音,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解决疑难字句。
2.带着以下问题朗读课文
问:
(1)诗中交代的时间、地点、事件分别是什么?
(2)诗中主要人物是有哪些?
明确
(1) 暮、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2) 官吏、老妇
3.复述故事。
四、课文分析
第一自然段:
1.讲解字词 暮:傍晚、黄昏。投:投宿。夜:晚上。走:古义,跑;今义,行走。看:应付。
翻译:傍晚的时候投宿在石壕村这个地方,有差役晚上到这儿来捉人。老翁越过墙逃跑了,老妇人打开门出去应付。
2.诗中为什么不说招兵或征兵,而要说是“捉人”?前面加一个“夜”字有何作用?
“捉人”一词在如实描绘中寓有揭露批判之意,用一个“夜”字作“捉”的时间状语含义就更丰富了。
3.面对官吏来捉人,老翁、老妇分别有怎样的举动?
老翁 “逾墙走” 老妇“出门看”
段解:这一段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时间,点明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几句话就将矛盾展开,为下文老妇致词营造了紧张恐怖的气氛,交代出了老妇致词的由来。这几句写的是故事的开端。
板书:暮投石壕村 老妇致词的由来 开端
第二自然段:
1.讲解字词 呼:大声吆喝。怒:愤怒。啼:啼哭。苦:凄苦。
翻译:官吏的吆喝得是多么的愤怒,老妇啼哭得是多么的凄苦。
2.官吏与老妇的“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反映了什么?
两组词形成了强烈的对照。反映了官吏与老妇之间的尖锐矛盾。
段解:这简单的两句总写了官吏进门时的横暴凶残和老妇的悲伤痛苦,揭示了鲜明的阶级对立和惨重的阶级压迫。
第三自然段:
讲解字词
致词:古义,对……说话;今义,指在举行某种仪式时说的勉励、感谢、祝贺、悼念的话。翻译:(我)听到老妇上前对(官吏)说话。
戍(shù),注意与戊(wù)、戌(xū)的区别。新:指最近。翻译:三个儿子都到邺城去防守了,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有两个儿子最近在战乱中死了。
且:暂且。翻译:活着的人暂且苟且活着,死的人永远逝去。
室中:家中。出入:出去进来。去:离开,这里指改嫁的意思。裙:古义,泛指衣服;今义,专指裙子。出出入入没有完整的衣服。翻译:家中再也没有别的(男)人了,只有一个还在吃奶的小孙子。(因为)有小孙子在,(所以)他的母亲还没有离去,但进进出出没有完整的衣服。
虽:虽然。衰:衰弱、衰微。备:准备。翻译:老妇我虽然身体衰弱,请允许我今晚跟从你一起回营去。 赶紧应征河阳需要的劳役,还能够赶得上准备早炊。
2.在老妇致词的内容中说了几层意思?
三层 战争惨烈、家境困难、自请服役
段解:这里借老妇的口述,紧扣“怒”字和“苦”字展开情节,写出了这一家人的悲惨遭遇,控诉了封建官吏的凶暴和冷酷。
小结:从“吏呼一何怒”到“出入无完裙”这一部分都是老妇在自诉不幸,痛苦的诉说着自己的苦,是这个故事的一个发展过程。从“老妪力虽衰”到“犹得备晨炊”这里写的是老妇被逼无奈,为保家人平安,自请服役。同时将这个故事推向了高潮。老妇自诉不幸和自请服役都是老妇“致词”的内容
板书:
老妇自诉不幸 发展
老妇“致词”的内容
老妇自请服役 高潮
第四自然段:
讲解字词
夜久:到了夜深。绝:停止了、消失。如闻:好像听到。登:踏上。前途:前行的路途。
翻译:到了深夜,说话的声音也已经消失了,但好像听到低声哭泣抽咽。天亮后我继续赶前面的路程,只能与逃走回来的老翁告别。
2.“夜久”一词说明了什么?
反映出老妇一再哭诉和官吏百般逼迫的漫长过程。
3.“如闻”二字可以看出诗人此时在干什么?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诗人并未睡觉,而是在仔细的倾听这里发生的一切。蕴含了作者对老妇一家的同情之情。
4.从“独与老翁别”中“独”字可以看出什么?
老妇已经被捉走,流露出一种悲凉的气氛。
5.从“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这两句可以体会到什么?
体会到诗人那种难言之痛和吞声之苦。
段解:这几句写老妇被捉走后家庭的凄惨景象。儿媳泣不成声,出入无完裙,诗人最终只能和逃跑归来的老翁作别。老妇被捉,诗人独与老翁作别是老妇致词的结果,同时将故事推向了尾声,写的是故事的结局。通过作者从“夜久”到“天明”的感受,进一步表现诗人对战争的怨愤和对人民的同情。
板书: 独与老翁作别 老妇致词的结果 结局
五、疑难解析
学生提出问题并讨论解答,教师归纳。
六、分析主题思想
这首诗是书写民间疾苦的叙事诗。全诗通过诗人的见闻,详写老妇的痛苦申诉,描绘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揭露了官吏的横暴,表露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思考问题: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老妇的致词,在写老妇致词时诗人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藏问于答、明暗结合。
概括出了双方的矛盾,虽然没有直接写吏的蛮横凶暴,但是从老妇的致词中暗示出来了。
七、拓展延伸
有人说唐军镇压“安史之乱”是正义的,老翁逾墙逃走是不爱国的表现。你是怎么看的?请谈谈你的理由。
【作业布置】
续写本文。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杜甫《石壕吏》,知道了杜甫被称为“诗圣”,而他的诗歌被称为“诗史”。他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和爱国主义诗人,他所写的诗既有赞美祖国大好河山和秀丽景色的,还有感伤时事、忧国忧民的。课下背诵这诗。
【板书设计】
石壕吏
杜甫
开端 暮投石壕村 老妇致词的由来 揭露官吏的残暴
发展 老妇苦诉不幸 老妇致词的内容 反映百姓深重灾难
高潮 老妇自请服役 同情劳动人民疾苦
结局 与老翁作别 老妇致词的结果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教学目标】
1.了解本诗的体裁及关于杜甫的文学常识。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所抒发的忧国忧民情思。
3.重点词句的背诵与理解。
【教学重难点】
理解把握杜甫的忧国忧民的情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听一首悲苦的曲子,触摸一颗悲苦的心灵;品一首悲苦的古诗,走进一段悲苦的人生。弹指一挥间,往事越千年,浣花溪畔,一座茅屋里,一个颤抖的声音,在历史隧道的深处呐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就是杜甫,他少时便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揭露和批评。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以最普通的老百姓为主角。他是一位系念国家安危和民生疾苦的诗人。动乱的时代,个人的坎坷遭遇,一有感触,则悲愤满怀。他的诗有一种深沉的忧思,无论是写民生疾苦、怀友思乡,还是写自己的穷愁潦倒,感情都是深沉阔大的。他的诗,蕴含着一种厚积的感情力量,每欲喷薄而出时,他的仁者之心、他的儒家涵养所形成的中和处世的心态,便把这喷薄欲出的悲怆抑制住了,使它变得缓慢、深沉,变得低回起伏。个人的悲痛变成了对于百姓苦难的深沉忧思,留下了无穷韵味。鲁迅曾经说过:“杜甫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今天让我们再次跟随杜甫的脚步走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感受杜甫的精神世界。
二、讲授。
(走进杜甫,缅怀故人)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唐代的现实主义诗人,人称“诗圣”;其诗直接反映了唐朝“安史之乱”时期的社会现实,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人称“诗史”。生于“奉儒守官”的封建士大夫之家,应进士试,不第,困居长安十年,遂与现实接近,逐步观察到各种社会矛盾,获得丰富的创作题材。后任左拾遗,因故被贬。759年,安史之乱未定,关内又大饥,乃弃官带领全家辗转西行,历尽险阻,备尝艰辛,亲眼看到人民的疾苦,先后写出诸如“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以古诗、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有《杜工部集》。1982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把杜甫命名为“世界文化名人”。杜甫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杜甫43岁的时候,爆发了一场有名的战乱,那就是安史之乱。这是一场民族大灾难。当时田园荒芜、战乱频仍,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到处是饥饿哀号,到处是流血死亡。杜甫和人民一起流浪,饱受了战乱之苦,写下了许多浸透着血泪的伟大诗篇。这些诗篇因为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被人们称之为“诗史”。公元759年岁末,杜甫一家辗转流浪到了成都,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找了一块荒地,盖了一所茅屋,总算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有了一个栖身之所。茅屋的建造很不容易,事事都需要亲戚朋友的帮助。但茅屋建造的并不坚固,两年后的一个秋天,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杜甫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堪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杜甫感慨万端,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不朽的诗篇。
解题:“……为……所……”是一个被动句式。茅屋被风吹破,风卷走了屋上的茅草。全诗写风卷茅草,雨夜难眠等情景,以及由此产生的联想。
歌: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曰歌;是乐府诗的一种体裁。
听读品味:
思考:你听出了什么?(提示:诗中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感情?你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你听出了杜甫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2.深情诵读:朗读点拨:
a.抑扬顿挫(语调高低、语气强弱、语速快慢)。
b.想象画面
c.揣摩感情(读出诗人的愁苦、潦倒、痛心、痛惜、痛苦,发自肺腑的祈盼,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
3.跟随画面齐读。
4.自由朗读课文:给每个自然段拟写四字小标题,并体会作者当时的复杂心情。
(1)秋风破屋(心苦痛惜)。
(2)群童抱茅(痛心无奈)。
(3)破屋漏雨(忧思痛苦)。
(4)祈求广厦(忧国忧民)。
小结:诗人推己及人,希冀“广厦千万间”,使“天下寒士俱欢颜”,表达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感。诗歌从述说个人的痛苦,到让天下寒士都得到欢乐,推己及人,感情得到升华,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
5.高声诵读、领会美点(好词、好句)。
小组问题共享、说说妙处。全班交流、共享互评。
第一节赏析:
第一段: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段意:八月的狂风放声怒吼,把三重茅草从我屋顶上卷走。草飞过江去,洒满岸头,高的挂在大树的树梢,低的飘转沉进水坳。
比拟。“怒号”状风势之猛;“卷”“三重”表受害的严重程度。
6.赏析。
(1)作者用哪个词语来描写秋风?
怒号、大声吼叫。
(2)为什么用“怒号”而不用“猛烈”或是“凶猛”等词语呢?
“怒号”将秋风拟人化,富有强烈的感彩,突出风之大,风之猛烈和无情。
分析:成都平原的农历八月,本是秋高气爽的好时节,却刮起了怒吼的狂风,这是突变。
(3)“卷”和“吹”相比较,在描写风之猛烈上哪个词更好?“卷”字好。即形象又有力度。“三重”表受害的严重程度。
7.后面的动词还有哪些?其用法有什么好处?
还有:“飞”“洒”“挂”“飘”“转”“沉”等动词。细致描述茅草七零八落,不可收拾的惨状。风势猛烈而茅屋残破,茅屋残破又为大雨屋漏的缘由。这样写既让我们看到一幅风猛屋破、情景凄惨的图景,体会到诗人当时面对惨景的心情,又为下文准备了条件。
8.飞过浣花溪的茅草,下落有三:
第一,“高者挂罥长林梢”。“长林”,指较高的一些树木。茅草挂高树之巅,当然莫望收回了。
第二,“下者飘转沉塘坳”。“沉塘”,指水很深的池塘。“沉”字作“深”字讲,是形容词,不是动词,茅草是不能沉下去的。“坳”指低洼的地方。茅草下坠入深洼池塘,飘转水面,这也莫望收回了。
第三,坠落在郊野的茅草,似乎还有希望收回,可是“南村群童……”。
9.请用一个字概括诗人此时的心情。
急(不着一字,尽得风采)
第二段: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段意: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我嘴唇干燥也喝止不住,回来后拄着拐杖,独自叹息。
赏析二节:茅草被卷走了,这些草如果拾起来,还可以修理茅屋。这时,一群顽童把草抱走了。诗人着急,他说:“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分析:“南村”表示距离之近。“欺”是一种戏谑方式,因为“我老无力”“忍能”把欺的程度作了具体细致的刻画。杜甫写此诗时只有49岁,为什么用一个“老”字,是否用得不准确?
讨论:是写心情,诗人经受战乱之苦,未老先衰,心力交瘁。
10.群童为何抱茅?
本身也是穷孩子,用茅草盖屋或回家当柴烧。当然也不排除调皮成分,但是也有更深层原因——四海困穷的社会现实。
11.“盗贼”一词怎么理解?(抱)杜甫的激愤之词,不是生孩子们的气而是生社会的气,怨愤动乱的社会使得人民贫困、饱受灾难。
分析:建造这间茅屋对杜甫来说,是建得太艰难,显得太宝贵了,所以才竭尽全力制止。“自叹息”表示戏谑之后的无可奈何。
12.“归来倚杖自叹息”他叹息什么?一叹自己命苦,茅屋被风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的穷苦人;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
13.请用一个字概括诗人此时的心情。叹
第三节赏析: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不一会儿风止了,乌云如墨,天灰蒙蒙渐渐黑下来了。
14.茅屋被风吹破之后,最怕什么?下雨。
15.分析“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的作用?
渲染出暗淡的氛围,烘托出诗人愁苦的心境。
16.止、住。
分析:顷刻间,再次面临双重威胁。狂风刚过,大雨又来,真是“屋漏偏遇连夜雨,(行船恰逢顶头风)”夜里,家家关门闭户。怎么办?何处去?哪里躲?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布被盖了多年,冰冷如铁,小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蹬破了。
17.“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为何要将被子比喻为“铁”而不是“冰”?“铁”既写出了天气寒冷,也写出了布被又破又旧且无法拆洗。换成“冰”只能表示寒冷,而无被子破旧之意。
18.卧:睡态恶劣。
分析:布质被子,多年已“冷似铁”,失去了保暖价值。因小孩“恶卧”,蹬得大窟小眼,破烂不堪,由此可见诗人生活境遇的窘困。
19.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床头屋顶在漏雨没有干燥的地方,雨脚像麻线一般没有断绝。
分析:“无干处”指出造成的灾难。“雨脚如麻”状写雨之大,“未断绝”看出雨通宵达旦,持续久。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自从战乱以来就很少睡眠,湿糟糟地,长夜漫漫何时明!
20.哪两个句子表现了作者的这种痛苦难眠的心情?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21.由:到。
分析:在国破家亡的灾难中,诗人忧国忧民,早已不能熟睡,何况此时此景呢?(更反映了安史之乱后广大人民生活的困境)为下文的提问做铺垫。
22.“长夜沾湿何由彻?”漫漫长夜,杜甫无法入眠,他在想些什么呢?
作者从眼前艰难窘迫的处境想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和天下人民的流离失所,穷困潦倒;从风雨飘摇的茅屋想到战乱频繁、残破不堪的国家……
(从安史叛乱以来,流离秦陇,石壕村别老翁,同谷县挖黄独,种种生活经历……)他盼雨停,盼天亮,他一声长叹:这深重的灾难呵,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
“长夜沾湿何由彻”中的“长夜”一词一语双关,既指眼前难挨的雨夜,又指战乱造成的长时间的不安、民不聊生的时局。
23.请用一个字概括诗人此时的心情。忧
24.祈求广厦。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怎么才能得到高楼大厦千万间,让天下的寒士们住下,皆大欢喜,风吹不动,雨泼不进,安如泰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所吹破,我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
赏析第四诗节:
25.作者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的情思,他发出了怎样的呼喊?“安得”能换为“愿得”吗?
26.由此可见杜甫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忧国忧民。
27.请用一个字概括诗人此时的心情。
28.名句赏析: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呜呼:呵。突兀:高耸的样子。见:同“现”,现出。足:值得。
分析:诗人在自己经受生活上、精神上痛苦处境中想到的不是个人而是广大人民所遭受的风雨,强烈希望能尽力解决所有人的困难,这就是全诗的主旨。当然,在封建社会里诗人的愿望是不能实现的。也因为如此,作者进一步表示:只要能解决或改善一下人民的生活问题,自己冻死、饿死也心满意足,就显示出诗人思想境界之高、胸襟之宽和他的人道主义的精神。当然,诗人所想到的主要是“寒士”,因此,不能与今天革命的人道主义、共产主义相提并论。“安得”二字语气贯至“……动安如山”为止,这种形似疑问实属慨叹的句式,往往放在结尾处,或抨击现实,或寄托理想,以引起读者的共鸣。
参考赏析:“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欢颜”“安如山”等词掷地有声,意境开阔,构成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奔腾的气势,表现了对天下寒士的无限关怀,洋溢着救世济人的热情。最后一句强烈得表现出诗人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决心,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至此也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练习。
你还能根据这首诗的内容,完成下面组对联的下联吗?
上联:范希文处庙堂心系四海布衣。
下联:杜子美居茅屋胸怀天下寒士。
四、测试。
杜甫同主题的诗歌知多少?
让我们先回顾一下,我们还学过哪些饱含爱国之情的语句: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死去无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陆游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五、作业。
1.倾吐心声:你的心中一定盈满感动,你的灵魂一定深受震撼,你心中定有千言万语,你心头定有万般滋味……是钦佩,是敬仰,是惭愧?假如我们能够穿越时光的隧道,回到一千多年前,站在诗人杜甫的面前,你想对这位可敬的老人说些什么?可不拘泥于形式,自由地说一段话。示例:你是茫茫黑夜中的一把火炬,即使身处狂风暴雨,你依旧倔强地绽放着,始终没有泯灭那善良博大的人性之光,无数人的心灵因你而点亮。(提示:航标、风帆、灯塔、旗帜、丰碑、高山、大海、舵手……)
2.畅所欲言:诗人追求的理想,在改革开放的年代成为现实,联系现实中的某些人和事你最想说什么?
总结:诗为事作,屋凭人传,如今成都杜甫草堂依在,而现在草堂的浣花溪畔已是一排排平房鳞次栉比,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诗人追求的“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已经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年代变为现实,如果诗人在天有灵,他定会感到欣慰了。
卖炭翁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读懂课文,感知文章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3.探究诗歌表达的主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诗刻画人物的方法和对比手法。
难点:理解罪恶的本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一个空前鼎盛的时期,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强盛,有力地促进唐代文学的繁荣,而诗歌作为唐代文学的主流,更是大放异彩,可以说,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乐府诗《卖炭翁》。
二、知识卡片
1.了解作者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是杜甫之后唐朝的又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诗人中作品最多的一个。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所谓的新乐府,是相对古乐府而言,指的是用一种新题写时事的乐府诗,不再以入乐与否作标准。他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喻、闲适、感伤、杂律。他的诗,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白居易被称为“诗魔”“诗王”,其代表作有《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等。
2《卖炭翁》是一首叙事讽喻诗,它也是白居易讽喻诗中杰出的诗篇。讽喻诗的特点是从不同角度揭露社会的黑暗,抨击官僚残害人民的罪行,同情被压迫的人民,是白居易最为看重的一类诗歌,是为民而作的诗歌,体现了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
《卖炭翁》一诗在题下用小序“苦宫市也”什么是宫市呢?宫市的“宫”指皇宫,“市”是买的意思。宫所需的物品,本来由官吏采买。直接点明了本诗的讽刺目的:“宫市给人民带来了苦难”,来反映人民疾苦,揭露批判弊政。
3.读诗,注意字的读音,把握节奏,体会字里行间的感情。
设想:找两人读,读完后其他人比较分析评价。
明确读好诗歌,必须要心中有情,眼前有人物,有画面,才能读活。
现在请大家听范读,同时与自己的朗读作比较,掌握本诗的诵读技巧。一分钟后,齐声朗读。
点拨:
(1)节奏的划分:大体划分为“四三”,“四”又细分为“二二”,“三”又细分为“一二”或“二一”。
(2)用“缓慢、低沉的语气”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卖炭翁的“凄苦”);用“稍快,较重的语气”读第二段(“宫使”的骄横强盗行为)。
(3)读准字音。
薪(xīn) 鬓(bìn) 碾(niǎn) 翩(piān)
叱(chì) 骑(jì) 系(jì)
三、合作探究
1.如果请你用一个字概括卖炭翁的特点,你想到的是哪个字?找出写卖炭翁的句子读一读,看看作者怎样写卖炭翁的“苦”?(从内容、刻画人物的方法谈)
解析:(1)可以用“苦”来概括卖炭翁的特点。
年龄:翁 职业:伐薪烧炭 劳动地点:南山中
外貌:满面尘土,两鬓苍苍十指黑。
心理: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2)作者是怎样描述卖炭翁运炭的艰苦的?
天寒——一尺雪 地冻——碾冰辙
人苦——人困牛饥、泥中歇 路遥——晓驾炭车、日已高
2.作者是如何描写宫使的?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体会作者的态度。
解析:外表——黄衣、白衫、翩翩(横冲直撞)
行为——手把文书口称赦,回车叱牛牵向北,系向牛头充炭直(盛气凌人,蛮不讲理)
心理——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欺压百姓)
作者通过一步步的铺垫渲染,通过细腻的肖像、动作、心理的描写以及对比手法的运用,反映了卖炭翁的悲惨遭遇,揭露了宫使掠夺的本质。诗中无一字谴责,但我们在字里行间能深切的体会到同情、痛恨,能触摸到诗人善良的心。
3.文章多处使用了对比,请从文章中找出这些句子,并说说各自的作用。
解析:(1)“一车炭,千余斤”与“半匹红纱一丈绫”对比,写出宫使掠夺的残酷。
(2)“牛困人饥”与“翩翩两骑”对比,反衬出劳动者与统治者境遇的悬殊。
(3)“衣正单”与“愿天寒”对比,写出卖炭翁买衣食的迫切心情。
4.结合背景,探究主旨。
解析:通过卖炭翁烧炭、卖炭、炭被抢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宫市”对劳动人民掠夺的本质,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四、作业
从南山中到长安,路那么遥远,又那么难行,当卖炭翁“市南门外泥中歇”的时候,已经是牛困人饥;如今,又“回车叱牛牵向北”,把炭送进皇宫,当然牛更困、人更饥了。那么,当卖炭翁饿着肚子走回终南山时,又会想些什么?他以后的日子又该怎样过呢?
展开联想,写一篇不少300字的小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