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织》《变形记》(节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阅读全文,了解情节内容与手法
2.思维发展与提升:赏析手法,理解虚幻与现实关系
3.审美鉴赏与创造:分析异化,剖析手法背后的不同
4.文化传承与启示:知人论世,理解批判现实的主题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蒲松龄用他的《促织》为我们讲述了封建社会一个“人变虫”后意外发家致富的故事,而卡夫卡以他的《变形记》向我讲述了在金钱至上的年代一个“人变虫”后被家人和社会抛弃的故事。作者都采用超现实的荒诞手法,或用含着眼泪的微笑,或用悲伤的一声叹息,讲述同样的“异化”故事。
【作者介绍】
蒲松龄:清代杰出文学家。字留仙,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蒲松龄少年时也专心于科举考试,19岁时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振一时,后来却屡试不第,生活穷困潦倒,不得不以教书授徒为业。直到72岁,清政府给了考了一辈子都没取得功名、超过七十岁的蒲松龄一个安慰性的功名——岁贡生)。屡试不第的原因有三:
一是晚清科场腐败黑暗,舞弊成风。蒲松龄是正人君子又家境清寒,既不愿也无钱打点,所以屡战屡败,落魄一生。
二是没有搞明白科举考试的“八股”套路,蒲松龄的文章,虽是发自肺腑,但在时人看来却是离经叛道。他能以第一名考中秀才,是因为当时的考官也是个有名的文化人叫施闰章,这个风花雪月之人,颇有想象力,看蒲松龄有大才就给他点了第一,他才中了秀才。后来的那些主考官,都是中规中矩之人,蒲松龄难入他们法眼。
另外,蒲松龄把主要精力投入到《聊斋志异》的创作中,分散了精力。当然,蒲松龄倾其一生心血写成了不朽名著《聊斋志异》,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树立了一块丰碑。若是他中举了,最多是一个清官,但中国文学却少掉了一个里程碑。郭沫若评价蒲松龄“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卡夫卡:20世纪奥地利小说家,被称为“荒诞文学之父”。他生活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动荡不安、物质主义盛行的年代。父母都是讲德语的犹太人,父亲知识贫乏、头脑简单并且为人偏执、专横粗暴,卡夫卡一直生活在“专制如暴君”般的父亲的阴影中。卡夫卡的一生非常坎坷:三次订婚,又三次主动解除婚约,没有自己的家庭;他是一个银行小职员,对工作感到十分痛苦,但又不得不去。但他勤奋地写作,几乎隔绝社会上的交往,这些对他的作品影响巨大。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现代主义文学应运而生,作品反映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人和人之间关系的冷酷,人对社会的绝望。艺术上使用极度夸张以至怪诞离奇的表现手法,描绘扭曲的人性。《变形记》讲了主人公格里高尔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甲虫,他变成甲虫之后无劳动力,不能再为这个家庭创造价值,即使他极力想与亲人联络感情,但都以失败告终,最终被抛弃,孤独死去。
(二)任务一:阅读《促织》全文,整理文言知识,梳理全文情节发展。
【提问】请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并分析重点词句的用法。
【明确】序幕(1):征虫——宫中尚促织,官员纷献媚。(故事发生的背景)
【文言梳理】①岁征民间。岁:名词作状语,每年。②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笼:名词作状语,用笼子。
【内容讲析】为什么是“宣德间”?把背景设置在明朝,为了避开清朝的文字狱,另据史料,明宣宗朱瞻基“尤爱促织”,增加真实性。“宫中”实际指皇帝,皇帝喜欢斗促织,于是“岁征民间”。动用天下百姓,以供一人玩乐,这皇帝真是任性!
但是促织不是陕西出产,进贡也轮不到华阴。偏偏有个华阴令,想讨好上级,献了一头得到赞赏,于是就揽来了这鬼差事。县太爷不可能去抓蟋蟀,怎么办?就层层往下摊派!听说过摊牌各项赋税的,如今却摊派一只只蟋蟀,甚是荒唐!
华阴令让里胥去办,官大一级压死人,里胥把这事摊到里正头上。一个“责”字,可以看出,里正也是不得不办!
一只小小的蟋蟀,牵扯出了骑在百姓头上的种种势力。为什么能?因为皇帝喜欢玩。于是官员要迎合,以求升职;于是小吏借机摊派,以谋私利;于是游手好闲的人也看到商机,从中渔利。
开端(2):寻虫——成名充里正,被逼交促织。(主人公出场)
【文言梳理】①操童子业。操:从事。(大王来何操?操:拿)
【内容讲析】 “成名”这个名字很有讽刺性。一个连秀才都没考上的读书人,如何成名?就这么一个老实的读书人,成了层层摊派的最后落实者。
因为“迂讷”,才被报充里正不能脱身;因为“迂讷”,才不敢也不愿摊派给里中百姓,只好自己弄得家产耗尽。
不欺压别人,就要自己去捉。每天早出晚归,提着竹筒,拿着铜丝笼,在杂草堆里,在颓墙根下,掀石头,掏洞穴,什么办法都用尽了,硬生生把一个读书人,锻炼成了一个捕虫人,然而一切努力却是白搭。即便抓得一两头,也是小小的,不合规格。
当然,按常理,不可能一头也捕不到啊。这句“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实质上是伏笔,后文成名见了儿子魂化的促织,于是“以其小,劣之”,同意比斗是因为“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以及交上小促织后“宰见其小,怒呵成”,这些都是照应。这是伏笔照应手法的经典一例。
成名无法交差,邑宰又步步紧逼,成名挨了板子,出去捉虫都做不到了,从“忧闷欲死”到“惟思自尽”。成名似乎陷入绝境,怎么办?读者也在为成名着急,自然产生阅读期待。
发展(3-4)卜虫、得虫——神巫妙指点,喜得青麻头。(情节出现转机)
【文言梳理】①各各竦立以听。以=而,表修饰。
②得无教我猎虫所耶?得无……耶?固定句式,译为“莫非……”【①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能不有所不同吗?)②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您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
③掭以尖草。状语后置句。
【内容讲析】第3段以成名妻子的视角来写:“填塞”说明场面火爆,密室、垂帘、香几、鼎,还有念念有词的巫婆,无不散发着神秘气息。
旁观者的“竦立”是侧面描写,表现巫术的神奇。一切似乎都在暗示:驼背巫婆确实有本领,促织的事情有希望解决。“无毫发爽”更是确认了这一点。
成妻问卜的结果是一幅画,虽然看不懂,但是上面有“促织”这个关键信息就够了。就如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中的李小二叫他媳妇去偷听,只要“高太尉”“好歹要结果他性命”这两个关键信息听到,就足以串起后面的情节发展,足以引出林冲心中的怒火,至于其它的信息,多了,反而没了趣味!
高人的指点,自然不同一般,当然需要成名“反复自念”,把结果一下子说出来,也是无趣的。接下来自然要直接展现成名操练已久的抓蟋蟀神技。成名是读书人,比没有读过书的妻子强,从“中绘殿阁,类兰若”获得了线索。尽管挨的板子的伤,还没有好,但毕竟看到了一线希望,所以“强起扶杖”,重操捕虫之业!本该书房读书考功名,却上山去抓虫应差事,这是什么世道啊!
按图索虫,成名找到了符合画中的地方。按照神的指示,希望应该很大。偏偏已经“侧听徐行,似寻针芥”还是“绝无踪响”。看到了希望,又把握不到,让人心焦。这就是蒲松龄叙事的高妙,欲擒故纵,让读者欲罢不能!
新的希望又有了:出现了画中的“癞头蟆”。“猝然”是始料未及,让人惊喜。成名自然要“急”,追赶的结果是,又看到了画中的“针针丛棘”,赫然出现了要找的目标:一只蟋蟀。
偏偏作者不让成名马上就抓到,这该死的蟋蟀进了石洞,用尖草撩拨,还是不出来。这也难不倒咱这久经抓虫的成名,方法咱有的是:文的不行,咱来武的;用草不行,咱用水灌。一番“骚操作”后,这可爱的蟋蟀出来了!抓起一看,要身材有身材,要容貌有容貌,那是一个“帅呆了”!就是拿和氏璧来换,咱也不干,谁叫皇帝老儿喜欢呢?于是乎,好吃好喝地好生伺候着。
再发展(5-6)失虫、化虫——失虫又复得,小儿化促织。(情节自然发展)
【内容讲析】没有意外才是最大的意外,有意外才符合生活的逻辑。果真大喜之后是大祸,情节急转。儿子9岁,正是好奇顽皮、狗都嫌的年纪。成名儿子一“窥”一“窃”,促织死了;一“惧”一“啼”,儿子害怕了。母亲“面色灰死”“大惊”,痛骂儿子“死期至矣”;儿子也明白自己闯祸了,哭着出去了,因为害怕,把自己化作一条悲伤的“抛物线”。成名妻子本该追出去,但此时在她心中,虫命比人命贵,恼怒绝望中的她,哪里顾不上孩子?更何况孩子也9岁了。
果然,父亲听说蟋蟀死了,“如被冰雪”,身心凉透。绝望中去找罪魁祸首,着急忙慌转了一圈,最后发现孩子投井死了,大怒变成了大悲。蟋蟀没了,孩子死了,一切希望都断绝了,更没有心思吃饭。但孩子总要入土为安,用草席裹了,准备草草掩埋。没成想,在完全绝望之际,又出现了一丝希望,孩子竟然没有死,多少是点安慰。但是蟋蟀死了,往后的日子咱办?既然孩子还活着,先不再管他,成名全部心思都在空洞洞的蟋蟀笼上,于是僵卧床上,一夜无眠。
新的一天又开始了,成名总不能这么一直躺着。突然,有促织叫。僵卧的成名立刻“惊起”,“愁”变成了“喜”。照例,作者要吊读者的胃口,不能让成名一下子就捉到。和第4段一样,一番周折才得到促织,本以为跟之前的蟋蟀一样大,仔细一看,太小,看不上它,再转转,看看还有不。没成想,那只小蟋蟀主动跳到成名的衣袖上,形状像土狗,梅花样的翅膀,长长的腿。不知是否合要求,聊胜于无,先收着吧,找机会试一下这只蟋蟀,引出下文斗促织的一幕。
【小结】成名心理变化:大惊——大怒——大悲——喜——愁——喜——惴惴的。真是高潮迭起,惊心动魄。
高潮(7)斗虫——大战蟹壳青,成名益惊喜。(情节深入发展)
【文言梳理】①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定语后置句。②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顾:但。
【内容讲析】正当成名想试一试小促织的本领时,有个少年带着促织主动送上来。高明作者的笔下没有一个闲人,蒲松龄更是如此,少年出场帮助成名验证了小促织的无穷威力,为后文作铺垫,具有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为了突出小促织绝非凡物,蒲松龄拿起毛笔,进行了层层铺垫式的叙述:
第一层,直叙“蟹壳青”的厉害,反反衬小促织。“蟹壳青”的名号,颇有梁山好汉的味道,意在显示其厉害。当然,“蟹壳青”越厉害,越能反衬小促织更“牛”。
第二层,描写好事少年的狂妄和成名的惭怍心态和不敢心理,为后文蓄势。“径”“掩口胡卢”都表现了好事少年的趾高气扬。
第三层,直接描写小促织“蠢若木鸡”。既是铺垫,更是暗示小虫绝非凡物。《庄子》中就有:“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第四层,进一步描写少年的狂妄态度。先“大笑”,再“撩拨”“又大笑”又多次“撩拨”。
最后才是展现主角小促织神技:小促织忍无可忍,直咬对方脖子,一招致胜。(如果直接写小促织一招致胜,那多没意思,听书人一定会高喊“退票”!)
真是小小促织,不可貌相。真可全胜收场,但蒲松龄的笔刹不住车。平地起波澜,一只鸡出现,几乎不给人反应时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啄小促织。成名心想完了,没想到小小促织面对天敌,先是一闪,跳出一尺多远,幸好!本以为逃出鸡口,不料却落入鸡爪之下。真的完了!局势陡然紧张,成名从“骇立愕呼”到“顿足失色”。没想到,情节又急转,小促织竟然跳到了鸡冠上,紧盯不放。可见“虫已在爪下”是观者的错觉,因为小促织动作太快了。如果说前面对付“蟹壳青”的一招致敌,没有让读者真实地看到小促织的厉害,勇斗公鸡的场面则让读者大呼过瘾!
小小促织果然不同凡物,斗过“蟹壳青”是勇猛,斗过天敌就是神勇,怎不叫成名更加惊喜?一个 “掇”字,成名动作多么轻柔,小促织多么配合。
结局(8)献虫——进宫展奇技,终得大欢喜。(高潮)
【内容讲析】事不宜迟,成名第二天就献上,且信心满满。献虫的过程自然也不能太顺,不出一点波澜,怎么体现小促织的神勇?
邑宰一看,自然是发怒,这照应了第2段“劣弱不中于款”、第6段“以其小,劣之”和第7段“蓄劣物终无所用”。
接着用“虫”“鸡”来试,读者都已经知道结果,一笔带过。献给抚军,抚军又献给皇上。这些都是过渡,也是一笔带过。祸端由宫中而起,自然高潮也应放在宫中,才能圆满地收官。
在宫中,与天下诸虫打斗的场面也是略写,为什么?因为前面连鸡都斗过了,其它的蟋蟀更不在话下,自然没有必要再重复。
要皇帝另眼相看,自然还得会点与众不同的本事,所以作者重点写小促织 “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新鲜感爆棚,也为小促织增添了人性,更加后文点出蟋蟀是成名儿子魂魄化成作了伏笔,使情发展更加合理。
结果自然是皆大欢喜:龙颜大悦,抚军就得了好处;抚军大悦,邑宰得了好处;邑宰大悦,成名也得了好处。这里“宰以卓异闻”内含讽刺意味。皆大欢喜之余,让成名的儿子也恢复,道出“身化促织”的隐情。最后全家享受富裕的生活。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妙,只有知名深解其中味。
尾声(9)议虫——君王无儿戏,小民福祸倚。(尾声)
【内容讲析】蒲松龄按照史书的写法,后面来一段评论,表明写作用意。故事讲完了,不端一碗“鸡汤”出来,总感觉少了点升华的意味。主要讲了三层意思:
第一,天子的一举一动,都关系到百姓的性命,不可忽视。仅仅是因为天子的一时兴起, 结果导致一些官员巧立名目,以此趁机敛财,而普通百姓为一只“促织”弄得家破人亡,真可谓“苛政猛于虎”。这“鸡汤”有批判的苦味!
第二,善恶终有报。在昏官当道、腐朽破落的封建制度压迫下,而主人公成名能坚守本心,即便生命危在旦夕也不侵犯更底层的平民,最后得到眷顾,实现大富大贵。这也传达出作者希望人们能够始终保持一个良善的心,能够做到“仁者爱人”。这“鸡汤”有善良的甜味!
第三,“一人飞升,仙及鸡犬”的现实情况。蒲松龄其实很不情愿让抚臣、令尹得到好报,但是按现实逻辑,又非得通过他们才能把好处传导到成名这里。这“鸡汤”还有一点不得已的酸涩味!
【提问】古人云“文似看山不喜平”,又云“人贵直,文贵曲”,讲的就是文章要曲折有致,对于小说而言更要如此,平铺直叙、一览无余的小说,不能引人入胜。请分析《促织》的情节特点。
【明确】线索:促织(或“促织的得失”)
情节特点:情节发展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朝廷“征虫”,让成名“薄产累尽”“忧闷欲死”;“觅虫”又不得而“惟思自尽”,从“征虫”到“觅虫”,成名的命运一路下跌。
“卜虫”带来转机,然后按图索虫,终于“得虫”,成名命运达到了一个高值。
一切似乎沿着好的方向发展,因为儿子的好奇,造成“失虫”,情节一下跌落,紧接着儿子投井,成名的命运彻底跌到最低谷。
但又留有一线生机,到第六段儿子复苏“心稍慰”,接着儿子“化虫”,成名也复得一虫,从第五段的最低谷到第六段结尾,成名命运又开始往上走,到“斗虫”大胜,到最后“献虫”受赏,成名命运达到了最高点。
【三个大转折】①从“觅虫”这个低点开始转好,②从“得虫”这个高点开始转坏,③从失虫最低点又开始转好。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情节显得摇曳生姿。
【补】局部情节的曲折性,如寻虫:
从“执图诣寺”到看到场景“俨然类画”,成名这时是满怀希望的,然而找了一段时间,结果“绝无踪响”,成名失望至极,这是一次转折;
然后“蟆猝然跃去”,这一只癞蛤蟆是图画中的,这时突然跳出了,让成名又心生希望,接着在蛤蟆的指引下发现“虫伏棘根”,成名非常高兴,但是这虫立即“入石穴中”,成名又有些失望,这是第二次转折;
接着成名通过“掭以尖草”“筒水灌之”最终“逐而得之”,由失望再到最后的得到后的大喜,这是第三次转折。
【提问】作者蒲松龄为什么要把小说的情节设计得如何曲折,有何意义?
【明确】①与《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都包含两个故事)不同,《促织》这个故事是一个单线索故事,人物相对简单,如果采用直线式发展,内容会很单薄,故事会很平乏,采用一波三折的曲线式发展,使内容更加丰富。
②“人变蟋蟀”这一故事确实新奇,如果在情节安排上曲折一点,可以让读者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阅读快感,增强了小说的趣味性。
③用情节的曲折来表现命运的曲折,可深化主题的讽刺性。“人变蟋蟀”的构思批判了“人命不如虫命”的现实,如果加上情节的跌宕,让成名一家的命运随着蟋蟀的“得而失,失而得”不断浮沉,让成名一家在悲与喜之间反复地被折磨,可以深化讽刺性。
(三)任务二:阅读《变形记》(节选)全文,梳理全文情节发展与主人公的心理
【提问】《变形记》全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写格里高尔发现自己变成了巨大的甲虫,惊慌而又忧郁。家人既惊慌又同情,父亲大怒,把他赶回自己的卧室。第二部分写格里高尔的甲虫习性,以及逐渐成为全家的累赘。而父亲、母亲和妹妹也对他逐渐憎恨。第三部分写家人为了生存只得打工挣钱,并把格里高尔赶出家门。格里高尔又饿又病,绝望死去。
课文节选的是第一部分,这一部分又可以分为三层,请阅读全文,并分清三个层次。
【明确】第一层(1-6):格里高尔发现自己变成甲虫,因不能起床而焦虑不安。
第二层(7-21):格里高尔没能起床,家人和公司协理的不同表现。
第三层(22-29):见到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后,家人和公司协理的反应:母亲瘫倒在地,协理被吓跑,父亲将格里高尔赶回房间。
【提问】格里高尔变成甲虫时的心理是怎样的?
【明确】格里高尔突然发现自己变成大甲虫时,他惊慌、忧郁。他回忆过去的生活,怨恨自己的“累人的差使”,为还清父债而苦干、他清醒地想到起床,赶车上班去。父亲发现他变成大甲虫,露出一副恶狠狠的样子,赶他回卧室。他谦恭地恳求,尽快回屋,免得父亲生气。他忍辱负重,还不忘顺从父亲。
【补】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后,失业在家,过着甲虫生活,他为家庭经济状况焦虑,自我责备。后来,一只苹果砸在背上,身受重伤,格里高尔终于被妹妹厌弃,他认为自己必须要离开家。他在绝望而又平和的心境中死去。
【提问】《变形记》的叙事方事灵活精巧,采用双重视角,请分析有什么作用?
【明确】整篇小说采用全知的第三人称视角,从而拉开与读者的距离,客观冷静地叙述;同时又运用格里高尔的视角,通过他去观察环境和他人,写格里高尔的心理活动,让读者真切地感受主人公格里高尔变为甲虫时的复杂心理活动。
两种叙述视角时而并存,时而错开,时而重叠,第三称的冷峻叙述,让读者看到他的必然结局,格里高尔视角的真实叙述让读者体会他的痛苦与无奈。
【提问】卡夫卡用《变形记》要表达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明确】《变形计》(选段)开篇就为我们描述了一个极其荒诞的场景:主人公格里高尔,一名小职员,从梦中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甲虫。这样的变异成为了他的灾难。并且在他开门的那一瞬间,家人温柔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他们有的受到惊吓,有的暴跳如雷,把格里高尔视作正常生活的附庸和累赘。作者卡夫卡通过塑造格里高尔这样一个看似荒诞不经的异化形象,像我们读者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的观念和人性的丑恶。
《变形记》的“异化”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1.人虫形象,体现为人自身的异化。
变形前,他是“人形虫心”,具有人的身体与言行,却早已失去了自我,沦为没有灵魂的工具;变形后,则是“虫形人心”,带着甲壳虫的躯壳与言行,却拥有人的思想情感。
变形前,他厌恶工作,希望摆脱责任,获取自由而不能;变形后,他获得了自由,又渴望工作,回归人的世界,却以失败告终。
2.家人的冷漠,体现人与人关系的异化。
变形前,格里高尔是家庭唯一的经济来源,家人因为他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他也因此受到家人的尊重而感到自豪,但终日奔波劳累,使他变成了甲壳虫;
变形后,他丢失了工作,丧失了劳动能力而成了家人的负担,最后被家人抛弃。
3.赚钱的工具,体现为人与社会关系的异化。马克思认为,人通过劳动以确认自我的存在,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最终获得身心的愉悦。而人的异化则体现为劳动反而使人失去自我,失去独立意志、自由与主体性。
格里高尔拼命工作,但从工作中收获的除了能维持家人生活的工资以外,得到更多的却是劳累、屈辱、申斥以及不公平,工作损害了他的健康,剥夺了他的自由。工作对他不过是谋生的手段;而对公司老板,他不过是赚钱的工具,可以随时替换的零件,员工与老板是纯粹的利益关系。
在这种人与社会的“物化”关系中,格里高尔最终变成了一只甲壳虫。他的变形是人与社会关系异化的结果,同时也是对这种异化的反抗,他力图通过变形来找回自我。然而,这种通过异化来反抗异化是行不通的,注定的悲剧。
【补】象征主义方法解构:
1.文中的父亲,象征着独裁专制与冷漠残忍,他在这个家里拥有绝对的权威。在格里高尔变形以后,他在每次格里高尔想走出房间时攻击他,并且还将儿子的钱私自留下给自己使用。他对格里高尔没有一点情意,冷漠残忍在他身上展露无遗。
2.母亲象征着人类的虚伪与自私。她表面上装作自己很爱儿子,面对儿子的变形,她表现出痛苦与难过,但其实是想着儿子要是恢复了还能继续赡养她。在格里高尔死后,她害怕这样的儿子成为拖累,并对他的死感到解脱。
3.妹妹是势利的象征。她原本不坏却无法逃避环境的影响。哥哥即使变形也在想着供妹妹去读音乐学院。在哥哥变形后无法工作时,她提议除掉这个“怪物”。妹妹早已在环境影响下变成了冷酷势利的人。
4.协理(相当于秘书)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象征。他眼中只有利益。在格里高尔变形后不开门,他就表示面对利益而言,其他一切问题都应该被克服。
5.甲壳虫象征着现代社会中被工作、生活所挤压、异化为“非人”的现代人普遍的生存状态。
(四)任务三:比较分析《促织》《变形记》(节选)的荒诞手法背后的真实意图
【提问】如何理解《促织》故事虚幻与现实结合的写法?
【明确】①情节设计是虚幻的。成名儿子魂化为促织以拯救家庭,而后又精神复旧,在现实中不可能的。
②虚幻的情节又有现实的基础。一方面故事的背景是真实的,明宣宗酷好斗蟋蟀,人称“蟋蟀皇帝”;另一方面因无法缴纳赋税而自杀,通讨好上级而得到升迁的情况在现实中也是屡见不鲜的;最后,文中的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非常逼真。所以,作者借一个虚幻与现实交织的故事,表现了小人物的命运完全由统治者的喜怒哀乐来决定的主题。
【提问】《变形记》的情节在整体上是荒诞的,但读起来却是那么的真实,请思考荒诞化的合理性?
【明确】① 叙述、描写的生活节与逼真化。小说描写的细节非常真实,格里高尔变成甲虫之后,他的言行即符合虫的特点,又符合人的的言行逻辑,一切是那么的真实。
②荒诞情节引发的心理非常真实。
③荒诞背后是真实的情感表达。
【提问】同样是荒诞化(人的异化)手法,《促织》和《变形记》的风格与特点上有异同?
【明确】相同:两者都写了人化为虫的故事。人被物牢牢控制着,人彻底变成了物,且有人的思想。最后,个人与其家人之间的关系变成了物的关系。
《促织》中成名被促织(蟋蟀)牢牢地控制着,儿子变成了蟋蟀,有人的神勇。当成名的儿子弄死蟋蟀、由于害怕而投并自杀后,成名起初还“抢呼欲绝”,但当他回头看到装蟋蟀的笼子是空的时,他“则声断声吞,亦不复以儿为念”,此时,成名与其子之间的关系已转变为物的关系,即蟋蟀关系。
《变形记》中格里高尔被金钱控制着,自己变成了甲虫,有人的思想。格里高尔与其家人之间的关系也是一种物的关系——金钱关系。格里高尔变形后,他不能挣钱了,成了家里的累赘,于是父亲恶狠狠地对待他,妹妹提出必须把这个“怪物”弄走。
都表现了在环境的压力下,人失去自我,失去尊严、地位乃至躯体,成为非人的状态,借此批判社会矛盾。
不同点:①内容不同。《促织》中的异化是在封建制度下,皇上的享乐,官府的腐朽,是使人命不如虫命,底层百姓身处水深火热之中却无可奈何。而《变形记》中的异化则是现代工业社会对人的异化,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物化为金钱的关系。
②手法不同。《促织》主要注重对情节的刻画,有多次的“情节突转”,人变虫也只是故事的一个部分。且对于虫的描写,多是外貌,动作等表象,以第三人称写虫。而《变形记》中,以格里高尔第一人称的视角观察外界,主要侧重对格里高尔内心的描绘,以“虫有人心”而人却丧失本心来突出人性的异化。
③构思不同。《促织》大框架真实,细节有虚化成分;《变形记》是大框架荒诞,细节逼真。
【补充】两文相似的原因:
①蒲松龄和卡夫卡两人所处的社会很相似。
蒲松齡生活在一个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很激烈的社会。清王朝对汉族和少数民族进行血腥统治,地主阶级进一步加强了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
卡夫卡生活在令人窒息的奥匈帝国。这一时期失业、贫困、不公正等社会弊端非常突出,工业的现代化、机械化进一步降低了人的价值,商业化和金钱万能淹没了正常的人性。1914年,奥匈帝国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人民的生活状况进一步恶化。
②蒲松龄和卡夫卡两人的创作态度很接近。由于清王朝大兴文字狱,他不得不采取隐晦的方式,写鬼狐,写神怪,用超现实的形象反映时代的风貌。卡夫卡主张采取荒涎的、超现实的艺术形式,以突破表象,揭露人和事物的本质。
【总结】两个不同时代、不同国别的作家却思考着一个相同的问题:社会的畸形发展给人带来的深重痛苦,人变虫的悲哀是人的悲哀,又是社会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