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课程标准
认识20世纪交通运输的新变化对民众生活及社会变迁的意义。
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1.了解陆海交通发展概况。
2.分析、认识古今中外航空业的发展状况。
3.认识20世纪交通运输的变化对民众生活及社会变迁的意义。
4.通过问题的探究,认识本课基本史实,逐渐掌握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方法和能力,培养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
目标导航
自主学习 夯实基础
一、陆海交通的发展
1.陆上交通的发展
(1)汽车工业
①世界汽车工业
A.量产车:1908年,美国福特T型汽车诞生,当时先进的工业生产技术与管理的典范。
B.设计:科学化、人性化、精细化
C.发展:汽车逐步成为现代社会广泛使用的重要交通工具。②中国汽车工业
新中国成立后,汽车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2)高速公路:供汽车分向分车道高速行驶,全部控制出入的四车道以上的公路
①世界
起源:汽车工业的发展推动着道路的建设
出现:两次世界大战期间
发展:二战后,在各国广泛发展
②中国:1988年上海沪嘉高速,是中国大陆第一条高速公路。到2020年底,中国高速公路总里程位居世界第一
科隆—波恩高速公路
世界上最早正式修建高速公路的国家是德国。1932年德国建成通车的波恩至科隆高速公路,是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从1933年开始,为解决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造成的失业救济这一严峻的社会问题,德国着手制定建设以柏林为中心,通往各边境的辐射式道路以及与之连接的环形道路,总计7500千米的庞大高速公路网建设计划。
一、陆海交通的发展
1.陆上交通的发展
(3)高速铁路
①世界高速铁路:1964年,链接日本东京和新大阪的“东海道新干线”通车运营,是世界上第一条商业运营高铁。
1978年,邓小平出访日本乘坐新干线
“东海道新干线”—世界第一条商业运营高铁
②中国高速铁路
20世纪末开始建设高铁
2008年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营,中国进入高铁时代
2020年底高铁运营里程达3.8万千米,稳居世界第一
中国在海外承建的第一条高铁——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至安卡拉的伊安高铁二期,在2014年建成通车地位
在核心技术上实现自主创新,整体技术领先世界
伊安高铁
安卡拉-伊斯坦布尔高铁全长533公里。2006年,由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和中国机械进出口总公司组成的联合体击败欧美多家公司,成功中标安伊高铁二期项目。项目覆盖路段全长158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合同金额12.7亿美元。正式通车后,预计每日往返客流量将由目前的4000人次增加至25000人次以上,单程耗时由目前的10小时缩短至3.5小时。
高速公路是指“能适应年平均昼夜小客车交通量为25000辆以上,专供汽车分道高速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公路”。一般能适应120千米/小时或者更高的速度,要求路线顺畅,纵坡平缓,路面有4个以上车道的宽度。中间设置分隔带,采用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高级路面……禁止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与其他线路采用立体交叉、行人跨线桥或地道通过。
——《什么样的公路才叫高速公路》
思考1:通过材料分析,高速公路应满足的条件。
材料二 我国不但拥有线路最长、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并且在实际营运速度上我国的高铁已经达到350千米/小时,尤其我国的磁悬浮列车已经超过了400千米/小时,超过了法国和日本两大高铁技术强国。现在我国的高铁里程占全球近70%,比其他国家全部加一起的总和还要多。
——摘编自《科技改变中国,我国高铁技术的成就与未来!》
思考2:根据材料分析,我国高铁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归纳现代陆路交通的发展特征。
条件:(1)专供汽车分道高速行驶;
(2)设有中央分隔带,往返交通完全隔开;
(3)全线封闭,控制出入,只准汽车在规定的
一些交叉口进出公路。
(1)铁路运输特征
①运输速度快。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要求。
②运输能力强。在运输工业原料、农用物资、大宗商品等货物方面,优势突出。
③运输费用低,和公路、航空相比具有先天的优越性。
④受天气影响小。铁路运输几乎不受天气影响。
⑤铁路占地少,能源消耗不大,对环境污染少。
(2)公路运输特征
①机动灵活性,方便快捷,可以实现门对门的运输。
②任何企业、个人都可以利用相应的运输工具通过公路来运送货物,具有一定开放性。
③初期投资少。
④单位运量不大,单位能耗高,运费较高,对环境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
一、陆海交通的发展
课堂探究
2.海上交通的发展
(1)世界航运业
①航运技术:突出表现在航海雷达的使用和海事卫星通信系统的发展。
②船舶制造:呈现出大型化、专业化、高速化和自动化等多种趋势。
③海底隧道:1994年开通的英法海底隧道,是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和第二长的铁路隧道。
英法海底隧道及其邮票
◎航海雷达
一、陆海交通的发展
(2)中国造船业
①1978年前,主要为国防建设服务,此后逐渐融入市场
②1982年,首次按国际标准建造并交付了出口船舶,中国造船企业正式进入世界造船市场。
③2020年造船完工量的绝大部分用于出口。
江南造船厂21000TEU超大型货轮
“东风号”远洋货轮
二、航空的发展
1.世界航空
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设计的“飞行者1号”升空,飞机时代开始
1914年美国开通从旧金山到洛杉矶等航线
1919年定期的国际航班在欧洲开通
20世纪上半期飞机的材质和技术进步,提升了速度、载量和航距
20世纪70年代宽体客机成为空中运输的主流
主要国际航线
今天,我们有了建立海、空军的条件,应当着手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和一支强大的空军。尤其是空军,对于国防极其重要,应当赶快建立。——毛泽东
中国的航空工业建设要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我们是先有空军,而且正在朝鲜打仗,大批作战飞机需要修理,我国是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和6亿人口的国家,靠买人家的飞机,搞搞修理是不行—周恩来
1950年3月27日,中国政府与苏联政府在莫斯科签订了《关于创办中苏民用航空股份公司的协定》。同年7月1日,中苏民用航空股份公司正式成立,股本定额为4200万卢布,中苏双方各占50%,经营期限为10年。——摘自“中国民航局”官网
2.中国航空
1950年成立第一家航空公司—中苏民用航空股份公司。
2019年,中国民用航空机场、飞机、定期航线等数量众多,航空事业发展迅速。
①经济上: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增强了综合国力。
②政治上:改革开放后,中国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政府对发展交通运输大力支持。
③科技上:科技创新成果为交通事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运输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T型车的主要特点是设计简洁、价格低廉、耗油量小、发动机设计简单、底盘离地高、更能适应当时的路况,从1908年到1931年,T型车共销出15 456 868辆,成为真正的大众消费品。但在1931年,通用汽车的市场占有率超过福特,并保持了半个多世纪的优势。通用之所以取得决定性胜利,最为重要的是同时推出适应于不同社会阶层的多档产品,并频繁更新自己的技术。通用汽车不惜投入巨资成立了汽车技术中心,当通用汽车的新车已经采用自动启动器、四轮水压刹车、水泵冷却等系统时,福特公司仍连工程实验室都没有。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汽车市场上的需求也在改变。人们关注的是汽车更能体现的人本关怀,比如更注重妇女开车的安全性、全家出行能否更舒适等。因此,更加灵敏的制动、座椅的舒适度、车内空间以及更好的空调效果受到青睐。受石油价格猛涨的影响,人们还关注汽车与人类生存环境的和谐,追求节约能源。1983年,克莱斯勒率先开发成功面包车,并引发了整个美国汽车业的一次创新浪潮。……技术创新的技术特质,总要反映出、适应于市场和消费的需求特质。—摘编自曹东溟、关士续《美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史上的三个案例》
思考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述20世纪以来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的新趋势及主要原因。
新趋势:
(1)交通工具多样化,平面交通发展到立体交通;
(2)追求“高速度”,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发展已成大势所趋;
(3)发达国家的交通技术发展曾一度居于领先地位;
(4)科技化、环保化、智能化的趋向增强,汽车、船舶和飞机的制造,道路工程的实施,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服务于人的需求的设计也越来越多。
主要原因:
第三次科技革命,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交通技术向智能化方向不断进步;经济全球化,世界联系日益增强的需求也是推动交通发展的重要因素。
课堂探究
三、现代交通与社会生活
1.人流和物流时间缩短
现代交通工具发展,使人和物移动速度大大提升
整合了物流业,更快捷和精准地输送物资。
世界联系成整体,成为了“地球村”。
2.城市居民的工作与生活更加便捷
促进城市经济繁荣,人口增长、市区面积的扩大
形成了分工明显的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等。
3.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1)工业革命后建立起来的现代时间观念,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2)工作时间制度确立以及住宅区与工作区分离,促使人们在每天早晚上下班时间出现成群出行、交通拥堵等现象。
(3)随着交通成本降低和人们收入增加,大众旅游的潮流出现,开阔了民众视野,增长了知识。
三、现代交通与社会生活
课堂探究
一些闭塞的地区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中国的现代化的进程。
——摘编自周积明《最初的纪元: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
思考1:依据材料归纳铁路发展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首都机场于1958年投入使用……1978年改革开放后,首都机场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1978年首都机场年旅客吞吐量仅为103万人次,2018年达到1亿人次,年均增长达12.1%……首都机场还连续9年位列世界第二繁忙机场,并在国际机场协会服务质量评比中连续10年获奖。
——摘自《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旅客年吞吐量突破一亿人次》
思考2:根据材料概括首都国际机场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发展原因。
影响:
(1)促进经济发展、信息流通、知识传播;
(2)有助于打破传统,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
趋势:
迅猛发展、年旅客吞吐量巨大,服务优良。
原因:
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②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密切交流;
③人民群众更加快捷舒适的出行需求等。
现代交通对民众生活及社会变迁的影响
(1)现代交通的变迁使人员的流动和物流时间得以大幅度缩短,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工作生活效率。
(2)现代各种交通网络的配合使用,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世界成了“地球村”。
(3)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为人们生活提供了便利,人们的生活发生重大变化,对时间的精准度和生活品质的要求提高。
(4)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变迁,能促进国家经济合理布局、协调发展,同时对国防事业、公益事业,以及对外贸易有着重要作用。
三、现代交通与社会生活
课堂探究
【扩展提升】现代交通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积极影响:
①科技:促进了科技革命向纵深发展。
②经济: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能够有效地跨地区调度经济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效益,促进各地经济交流和发展。
③人流:加快了人口流动,加速城市化进程,促进了各地区文化的进一步交流,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
④信息:促进信息的传播,开阔人们的视野。
⑤生活:能够极大地丰富各地群众的物质生活,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消极影响
①交通拥堵、航班延误等突发性交通事故可能造成经济损失、时间浪费和人员伤亡。
②可能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或对人文环境造成伤害。
1.近代以来,世界联系不断加强,下列对世界联系的加强起到重要作用的是( )
①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 ②第一次工业革命 ③第二次工业革命 ④近代交通工具的进步 ⑤新的通讯工具的发明
A.①②⑤ 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答案 B
解析 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是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途径,①正确;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得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②正确;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③正确;近代交通工具的进步沟通了世界各地联系,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④正确;新的通讯工具的发明也进一步促进了世界各地联系的加强,⑤正确。故选B项。
2.下列交通成果最早源于日本的是( )
A.世界上第一条商业运营高铁
B.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
C.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量产车
D.米迪运河的开通运营
答案 A
解析 1964年,连接日本东京和新大阪的“东海道新干线”通车运营,这是世界上第一条商业运营高铁,A项正确。1932年德国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美国的福特T型汽车是世界上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量产车,米迪运河是法国兴建的,排除B、C、D三项。
3.交通运输的进步,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下列有关表述中正确的是( )
A.英法海底隧道是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
B.高速铁路是19世纪铁路建设的新成就
C.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陆建成第一条高速公路
D.交通运输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答案 A
解析 A项表述与史实相符,正确。高速铁路是20世纪铁路建设的新成就,B项错误;20世纪80年代中国大陆建成第一条高速公路,C项错误;交通运输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根本上”表述过于绝对,夸大了交通运输发展的作用,D项错误。
答案 C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中国高铁的发展状况,结合所学可知,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在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的铁路建设,故A项表述正确;铁路会带来沿线经济发展,故B项表述正确;青藏高速铁路尚未修建,故C项表述错误;高铁体现了我国铁路技术的成就,故D项表述正确。故选C项。
“与世界相交,与时代相通”“让我们携手走互联互通、互利共赢的人间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