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承秦制——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课件+教案+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汉承秦制——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课件+教案+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6-06 09:03:15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汉承秦制——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课程导言
材料二:汉兴,纺纲纪大基,庶事草创,袭秦正朔。
——《汉书·律历志》
太史公曰:秦政不改,反酷刑法,岂不谬乎?故汉兴,承敝易变,使人不倦,得天统矣。
——《史记·高祖本纪》
问:结合上述两段材料,思考西汉创立之初对秦制的态度。
一、汉承秦制,有所损益
汉元年十月……沛公召诸县父老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馀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 ——《史记·高祖本纪》
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上于是约法省禁(法令简约,刑网宽疏),轻田租,什五而税一。 ——《汉书·食货志》
【问题】汉初采取怎样的治国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和课本内容分析其原因。
政策:废苛法,宽刑狱,轻徭薄赋,休养生息。
原因:统治者总结并吸取秦亡于暴政的教训;社会经济遭到极大破坏,民生凋敝;治国的指导思想发生转变(黄老之学)
二、秦汉地方行政区划制度差异
《汉书·诸侯王表·序》曰: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尊王子弟,大启九国。”
汉初在秦的基础上采用郡国并行制,既有郡县制的形制又带有分封制的色彩
高祖时期
文景之治
汉武帝时期
天下大定,稳定社会
经济秩序
无为而治
休养生息
从无为到有为的大变革
改革背景
诸侯王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而汉朝中央直接管辖的只有 15 个郡,这给汉王朝的统治和稳定埋下了隐患。汉景帝在位时,削减诸侯封地,引发了吴、楚等七国叛乱。但叛乱不得人心,三个月内即被平定。——教材P21
三、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政治
1)实行推恩令,解决汉初王国势力问题
2)设立中朝,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3)设刺史监察地方(州),设立察举的官吏选拔制度,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4)任用酷吏治理地方,严厉打击豪强、游侠等社会势力的不法行为
推恩令
通过推恩令、《附益法》等方式削弱诸侯力量,使其再也无法与中央抗衡
秦汉官僚体系的沿革
四、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经济
本质是抑制私营商业,将其利润和市场交给官营商业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文化
“《 春秋 》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义)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采用董仲舒建议,独尊儒术
五、西汉对外政策的转变
加强对西南、东北、河西走廊及西域地区的管理
汉匈之战与丝绸之路
汉武帝时期,经过汉初的休养生息和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国力大增。汉武帝任用卫青、霍去病为将,经过三次较大规模的战争,控制了阴山以南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西汉在河西走廊设立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
为配合对匈奴的战争,汉武帝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大大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中国的丝织品沿着这条道路传向中亚、西亚、欧洲和北非,这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
小结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汉承秦制——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通过对不同是史料文献的阅读,使学生理解和概括秦汉之间制度的变革,并总结汉承秦制,有所损益的各项原因,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能力,并对西汉时期的制度文化有着更深刻的认识和思考。
二、教学重难点
本课主题为汉承秦制,也就是以秦时期的制度为对照,师生共同探讨汉朝对秦制的继承与改造,这就需要对这两个朝代的各项制度和时代特征都有全局性的了解,并能够厘清其前后变化的各种原因。
教学重点:汉承秦制的承袭和变革、从汉初到汉武帝时期国家政策的转变及深层原因。
教学难点:汉承秦制的转变过程和时代特点、生产力的发展需要以及西汉对外政策的转变。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采用史料分析法,通过ppt展示《汉书·律历志》和《史记·高祖列传》中对汉初关于秦制的不同描写,并提出问题:汉初对秦制、秦政采取了怎样的态度?
学生回答:汉初为了使天下迅速安定下来,仍沿用秦朝的基本纲纪,但汉初吸取了秦灭亡的教训,对严苛的秦政加以废除或改良。
老师引导过渡:由材料可知,西汉在创立之初具有沿袭秦制的一面,也有对秦制中不合理的法制加以摒弃和改造的一面,那么就让我们随着本课的深入学习一起来探讨秦汉这两个朝代变革下的制度转变吧。
【设计意图】通过文献史料的导读,让学生在文献中所描绘的特定的时空情境中感知到汉承秦制的两面,引导学生的历史兴趣和深度思考,为接下来课程的展开大侠基础。
环节二:教授新课
(一)汉承秦制,有所损益
教师采用史料分析法,通过屏幕展示《史记·高祖列传》和《汉书·食货志》的相关片段,要求学生根据史料和教材相关内容,结合以往知识,思考并分析汉初采取的治国政策及其原因。
学生回答:汉初通过废除秦的苛法,宽刑狱,轻徭薄赋,休养生息来稳定社会秩序,发展生产,主要的原因是西汉统治者吸取秦灭亡的教训和当时战乱之后生产力急需恢复的时代背景。
教师补充:我们还需要考虑到这一时期的统治思想也发生了转变,由法家转向了无为而治、修养生息的黄老之学。
【设计意图】通过对文献资料的分析,学生能概括出汉初采取的有别于秦的相关政策及背景原因。
(二)秦汉地方行政区划制度差异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向学生讲解汉初刘邦分封异姓王和同姓王及其分布的地图以及汉初设立王国封地的相关文献,来向学生说明西汉郡国并行制概念中的二元性,并通过年代轴看来串联起学生对高祖时期、文景时期、汉武帝时期的时代背景和治理方式。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图文串讲,让学生能够理解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二没有彻底沿用秦郡县制的深刻原因。
(三)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教师采用讨论法,让学生从教材中提取汉武帝时期改革的相关措施,一小组讨论的形式总结,并做出回答。
学生回答:在政治方面,汉武帝采用推恩令的形式,通过分化诸侯力量以及其他附属策略来削弱诸侯国的影响;设立削弱三公九卿制度的内朝制度,通过提拔亲信组成内朝来压制以丞相为首的外朝;同时,他还加强对地方的监督,设立刺史前往地方监察,并通过察举的形式使各地人才向中央集中,从而弱化地方的反叛力量;任用酷吏,严肃法制,打击不法势力。在经济方面,汉武帝改革币制、发展官营经济,限制私营商业。在文化方面,采用董仲舒建议,独尊儒术,汉初告别了黄老之学清静无为的思想,儒学正式成为官方正统思想。
老师补充:汉武帝通过一系列举措,加强了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铸就了政治、思想、文化各领域的大一统格局。
【设计意图】学生能够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和老师的引导,总结汉武帝在各领域改革的内容和背景。
(四)西汉对外政策的转变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秦汉疆域版图的对比,来让学生观察秦汉疆域版图的不同,进而讲解西汉版图扩大与对外政策的关联,让学生在这一背景下了解汉匈战争和丝绸之路的作用。
【设计意图】学生能通过图文来理解丝绸之路和汉匈战争背后对中华民族统一和边疆地区开发的意义。
(五)小结
教师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将西汉时期对秦制的继承和改革梳理出来,并剖析这些改革制度背后的原因,方便学生以因果联系构建知识框架。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