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必修1第二单元第7课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必修1第二单元第7课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共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9-09 07:35: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课题 岳麓版教材历史必修(I)第7课说课流程教材分析7一、教材地位 本课是岳麓版历史必修I第二单元“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第7课内容。教科书分两目介绍学习。第一目“从共和国到帝国”,介绍古罗马政体的演变过程及古罗马法律诞生的背景;第二目“罗马法”,介绍《十二铜表法》和《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本课上与第一单元东方政治文明形成对照,承接西方政治文明的另一个源头古希腊民主制度,下为第三单元近代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做铺垫。政治制度、法律的历史渊源及发展变化,是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本课在历史必修(I)中占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4735二、重点、难点《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的认知结构把本课重难点确定为
重点:罗马法及其作用 。
难点:全面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
2学情分析3教法学法4教学过程5板书设计6教学反思7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古罗马的知识学生在初中、小学都有所接触,并带有浓厚的兴趣,通过丰富的情景设置可以激发学生对该内容的学习。但高一学生缺乏对西方文明理性的认识,特别是古罗马其独特的政治特征,因此对于罗马法产生的背景和发展及影响,教师应该合理地连接其内在联系,帮助学生理性和客观的分析。同时进入高中,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但欠缺对历史材料的正确分析和把握,故须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认识与分析能力的培养。4735教学目标根据课标要求和教材的编写意图,以及高中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阅读教材总结罗马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培养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了解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和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归纳罗马法律完备的过程。分析罗马法的作用及影响,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6教学反思二、教学目标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教材、合作探究问题,参与讨论等活动,能够掌握基础知识,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认识到罗马法是重要的人类文化遗产,对古代西方社会和近代文明产生都有重要的影响。培养正确对待和汲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积极态度。 76教学反思依据:课程目标、教材内容、学生情 况、高考 考核能力目标
教法:
整体而言,本课教学我采用的是“探究式教学方法”,包括:提问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材料分析法、多媒体演示法等。
学法: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创设相关历史情景,引导学生开展阅读思考、合作探究与讨论交流,让同学们在感受历史中进行体验式的学习。新课标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相互合作,共同探究的过程,因此我的教学过程从以下四个环节展开:
1、创设情景,设疑引入
2、合作探究、剖析主题
3、归纳小结,系统认知
4、学以致用,巩固创新 7教学过程今日此罗马之摇篮,藉着考古挖掘,得以重见天日。即便是废墟,亦足以清晰地饱享那举世无双的景观。有诗人说:“光荣的希腊,伟大的罗马,希腊的光荣在于为人类提供了一种最值得参照的政体形式,你知道罗马”伟大“在哪里吗?气势磅礴的建筑艺术,所向披靡的罗马军团,
横跨三洲的帝国版图,博大精深的罗马法。其中最“伟大”应该是什么?德国法学家耶林在《罗马法的精神》中说:
“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的觉悟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的征服是最为持久的征服。”
罗马法究竟散发着怎样的魅力可以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呢?设计意图:合理设置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空间,阐释古罗马的人文精髓,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拉近学生与本课内容的距离。 7教学过程设计意图:
对教材的整合能突出重点,条理清晰,有利于学生构建完整清晰的知识体系。各小组在合作中竞争,能增强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提高学生对历史的感悟和表达能力,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7教学过程知识点一:背景(古罗马政制的演变)知识问题化:1、古罗马的政治体制从建城之初到灭亡,大致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罗马共和制的主要机构有哪些?它们是如何防止个人专权、协调贵族与平民的利益?
3、罗马共和制是如何转变为元首制的?元首制的实质是什么?具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
三个问题环环相扣,通过设计问题来调动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问题意识。7教学过程知识点二:内容1、未成文的习惯法
2、《十二铜表法》----开端
3、查士丁尼法典--总结7教学过程知识点二:内容举案说法案例1:法官会偏袒罗莫洛的家人。因为罗马共和国早期只有习惯法,没有成文法,无形中为法官故意压迫平民、袒护贵族提供了方便。设计意图:
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切身体会当时的情境,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能加深对不同阶段罗马法的理解。7教学过程知识点二:内容举案说法 假如你就是当时的一个士兵或者士兵的家人,你拿不到自己应得的一份财产了,你会怎么办呢? 情境思考:7教学过程知识点二:内容举案说法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的制定第3表 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债务的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第5表 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第8表 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到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头骨,他必须偿付300盎司罚金; 如果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减半。
第11表 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1、十二铜表法维护的
是什么人的利益? 2、如果还是上一个案例,根据《十二铜表法》,法官会怎么判呢?
据第5表:罗莫洛一半的财产将捐给那些跟随他作战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贵族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即贵族和平民,是“公民法”设计意图:
展示《十二铜表法》原始材料,结合材料和案例设置问题,落实该部法律的知识点。加深学生学习历史回归本位的意识
7教学过程知识点二:内容举案说法案例2:不会.因为克丽奥佩特拉和其儿子不是罗马公民.这种现象不合理.
7教学过程知识点二:内容举案说法罗马法的完备——《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颁布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是“万民法”7教学过程知识点三:影响材料分析法材料一:“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武器,而且必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的很好。”
——《民法大全》序言材料二: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 ——《民法大全》材料三:18、19世纪,当资产阶级逐步建立起政治的统治时,对罗马法的继承也达到了极点。这就是罗马法律为楷模和参照的近代法典编纂。实际上,欧洲许多国家的法律民族主义者最早在17、18世纪就已着手编纂法典。这些法典大多受启蒙思想的影响,但最先系统接受罗马衣钵的是1804年《法国民法典》。 ——《罗马法基础》对罗马对后世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客观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及正确对待和汲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积极态度思路:结合材料和教材内容和“知识链接”部分探究影响,然后找代表发言,教师点评。罗马法历史作用或影响(1)对罗马帝国(2)对近代欧洲稳定了社会秩序;保护了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承认公民的权利,扩大了统治基础(3)对现在:近代欧洲大多数国家都以罗马法为基础,制定本国法律制度。如《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许多国家的陪审制度、律师制度、诉讼制度都渊于罗马法;公认的法学理论、法制民主原则也发端于罗马法。7教学过程难点突破:全面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请同学们结合自身实际想一想法律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有怎样的指导意义。小组合作探究: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感悟“法治”对于健全社会机制所起的关键性作用。让学生领会完善法制建设与新时代社会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健全的社会,需要健全的法制的必要性。
7教学过程公民法万民法设计意图:
师生共同构建知识结构图,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完整清晰的知识体系。板书政制法律7教学过程 有人说:从政治而言,古代中国仅影响了近现代中国发展,而古代希腊却影响了西方民主的产生,古代罗马更是影响了整个世界。你以为呢?结合本课知识,多角度论述“我眼中的古罗马”,可先列出提纲,课下进一步搜集资料,完成一篇500字左右的小论文。
要求:论述角度多重,层次分明; 注重史论结合,行文流畅设计意图:受今年高考题的启发,让学生评价古罗马,一方面巩固了本节知识,培养了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同时也开阔了学生的思维,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和书面表达能力。
本课的教学设计秉承了高中历史新课程的设计理念,用发现式、探究式学习的方式,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中,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基本知识和历史学习的基本技能,而且还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因此本课教学不论是过程还是结果都会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教学效果另人满意。感谢倾听 敬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