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
考试时间:75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15小题,共45分)
1.关于黄河和长江的叙述的组合正确的是( )
①水能资源均非常丰富,在中上游地区修建了许多大型水电站②两河流均自西向东注入海洋,黄河注入黄海,长江注入东海③共同流经青海.四川两省④两河流程都很长,航运价值都非常巨大⑤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下游河段形成了举世闻名的“地上河”
A.①②⑤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②③④
2.读我国煤炭资源调配示意图,完成下题。
我国煤炭资源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是( )
A.实现调出区能源供应和消费结构的变化
B.保障调入区的能源供给、经济持续发展
C.促进区域之间交通运输方式的完善
D.促进区域人才交流和人口流动
中国汽车工业根基羸弱,依托市场换技术艰辛发展。但在汽车玻璃领域,福建F公司四十年来聚焦专注,成就了自身规模和技术的全球龙头地位。读“F公司发展过程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3.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该公司在海外投资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
A.资金 B.原料 C.市场 D.政策
4.该公司在美国建厂生产可能遇到的主要问题有( )
A.贸易壁垒加强 B.成本提高 C.市场竞争激烈 D.技术革新缓慢
乌苏里江是黑龙江支流,为中俄界河,是世界上少有的全流域湿地界江,整个流域几乎涵盖了所有湿地类型。下图为乌苏里江流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乌苏里江湿地面积广、类型多样,与此关联性较大的是( )
A.冻土广布 B.蒸发旺盛 C.水产丰富 D.气候变暖
6.与俄方一侧乌苏里江流域相比,自1980年以来中方一侧湿地类型变化更为剧烈。中方一侧流域内的湿地类型的变化主要表现为( )
①水田面积增加②水田面积减少③草本湿地增加④草本湿地减少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东西向自然景观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导致由甲到丙景观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热量 B.光照 C.水分 D.土壤
8.乙区域最容易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土地沙化 B.湖水酸化 C.水土流失 D.森林破坏
9.缓解乙区域生态问题的合理措施是( )
A.增加水井数量 B.解决生活能源 C.扩大森林面积 D.提高城市化率
改革开放以来,中西部地区大量农民离开家乡向东部地区流动,形成了民工潮。未来我国中西部经济的发展将使产业资本替代劳动力成为流动的主体,由“移民就业”向“移业就民”转换。据此回答问题。
10.下列甲、乙、丙、丁代表的工业部门中,对于农民工迁移吸引力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1.“移业就民”带来的影响有( )
①加剧东部地区就业紧张状况②促进东部地区产业升级③加快中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④缓解中西部地区环境压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越南人口密度大,国内缺乏完整的工业链,急需国外资金来拉动本国经济的发展。近年来,越南给予外资企业优惠的税收政策,使越来越多的中国纺织企业扎堆越南,2020年年底,某纺织企业又将工厂从越南搬迁到中国四川省某县。下图示意该纺织企业转移线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我国纺织企业向越南投资会( )
A.增加越南人民的就业机会 B.提升我国工业化水平
C.改善越南的环境质量 D.增加我国纺织品出口量
13.该纺织企业从越南重新迁回中国,主要是因为中国( )
A.交通运输便利 B.产业链更完善 C.劳动力价格低 D.政策支持力度大
某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从下列该地区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与城市人口比重图中可以看出
A.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均持续快速提高
B.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最多
C.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D.2000年以来第二产业新增就业人口超过第三产业
15.“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2017年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此次高峰论坛是“一带一路”提出3年多来最高规格的论坛活动,旨在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完成“一带一路”东部连接快速发展的中国,西部连接发达的欧洲而中部是亟待发展的中亚、南亚等地区,东、中、西部的经济具有互补性,表现为( )
①东部产能增强,需要加强对外合作
②中亚油气丰富,需要寻求消费市场
③西部经济发达,需要引进大量人才
④南亚农业发达,需要扩大粮食出口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二、综合题(3题,共55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位于中南半岛东部的越南,人口约0.97亿,是东南亚地区经济较为落后的国家之一。但近年来,很多跨国公司将生产线由中国等国迁往越南,如耐克、阿迪达斯、富士康、三星等,提振了越南的制造业和整体经济,使其成为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东南亚国家。我国在越南的投资起步较晩,投资额相对不大,主要集中在电力、汽车制造、基础设施和建筑服务等领域,近年我国出口越南的机械设备、工业材料创历史新高。下图示意越南部分地理事物分布。
(1)简述大量生产线迁入对越南的影响。(6分)
(2)说明越南吸引我国企业投资的主要原因。(5分)
(3)有学者认为,虽然目前有大量制造业都迁入了越南,但越南并不能取代中国,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试说明理由。(6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塔拉滩地区土地沙漠化严重,每年从这里进入龙羊峡库区的流沙达3131万立方米。当地太阳辐射量丰富,近年来,建成了数十个光伏产业园。光伏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塔拉滩地区生态环境改善,植被不断恢复。下图为塔拉滩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为保证塔拉滩地区发电的稳定性,国家电投集团黄河公司探索出了“水光互补”项目——光伏电站与龙羊峡水电站并网发电。
(1)从地形与气候的角度,指出塔拉滩地区适宜建设光伏发电站的原因。(4分)
(2)分析光伏产业发展有利于塔拉滩植被恢复的原因。(6分)
(3)简述塔拉滩光伏产业和龙羊峡水电站的互补作用。(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石漠化,是指因水土流失而导致地表土壤流失,基岩裸露,土地生产力水平下降和生态环境退化的现象。乌江为贵州省第一大河,流域内石灰岩岩层广布,是我国主要的石漠化发生区。下图为乌江流域地形坡度与土壤厚度(mm)关系图,下表为流域内不同地形年平均土壤侵蚀强度(吨/km2)。
年平均侵蚀量(吨/km2)
山地 643.4.
盆地丘陵 190.6
沟谷 163
(1)从地形、气候、土壤发育三方面说明石漠化的原因。(6分)
(2)简析乌江流域地形坡度与土层厚度的对应关系。(6分)
(3)从自然灾害角度,分析土地石漠化的危害。(4分)
(4)针对流域内不同地形,分别提出保护水土的具体措施。(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