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3张PPT。 明朝君权的加强第15课一 . 红巾军起义和明朝的勃兴 红巾军起义(1)直接原因: “开河” “变钞”
(2)根本原因: 元朝统治者对各族人 民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红巾军起义的发展过程刘福通
徐寿辉朱元璋明太祖(1368-1398年在位)朱元璋利用元朝军队被刘福通红巾军打的晕头转向的时机,大力发展自己的势力。他吸收李善长、刘基、朱升充当谋士,并采纳朱升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的建议,实力不断壮大。
1368年初,朱元璋在南京称皇帝,
建明朝,年号洪武。
朱元璋就是明太祖。二、加强君权的措施
中国的封建社会发展到明朝已经开始走向衰落。明朝从建立起,便面临着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朱元璋总结历史经验,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君权,强化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明太祖朱元璋采取了哪些加强君权的措施?明殿阁大学士三、锦衣卫和东西厂锦衣卫是皇帝的亲兵,由皇帝的亲信组成,明太祖让他们兼管、侦察逮捕和审讯。由皇帝亲自指挥,不受司法部门管辖。
东厂是明成祖时设的特务机构,由宦官统领,也由皇帝直接控制。
西厂是明朝中期明宪宗所设立的,也是特务机构。厂卫设有监狱、法庭,对犯人采用剥皮、抽筋、刺心等酷刑,制造了大量冤错案。用这种专设的特务机构,用极端残忍的酷刑来强化中央集权,在我国封建史上还属少见。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一种表现。四、八股取士“八股文的毁灭文化,等于秦始皇的焚书!八股文的败坏人才却比秦始皇在咸阳外郊坑儒还要厉害。”
--顾炎武八股取士五、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为巩固明朝天下,明太祖把儿子分封到各地做藩王。明太祖死后,建文帝听取大臣的建议,实行削藩政策。燕王朱棣先发制人,打着“靖难”的旗号,在1399年起兵下争夺皇位。历史上称这次战争为“靖难之役”。明成祖朱棣 明成祖朱棣,生于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死于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生母是孝慈高皇后。另一说法说他为妃子所生。 1399-1403年朱棣
明成祖
年号“永乐”1402年,靖难之役以燕王朱棣的胜利而告终。
朱棣夺得帝位,即明成祖,年号永乐。
明成祖为加强北方的防御力量,于1421年,从南京迁都到北京。同时,他继续推行削藩政策,以加强君权。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明朝的建立 时间、都城、人物迁都北京的时间强化君权1.行政机构(明太祖)地方:中央:设殿阁大学士,内阁制度基本形成2.厂卫特务机构太祖成祖时宪宗时 西厂八股取士废行省,设三司废丞相,六部分理朝政锦衣卫东厂1368年 朱元璋以应天都城,改称南京,称皇帝,建立明朝明成祖朱棣改北平为北京,于1421年迁都北京3.文化方面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明北京宫城图 故 宫建于明朝永乐年间,是旧皇城南端的 正门,那时叫作承天门。以后经清代改建后,改名为天安门。 明 长 城(八达岭) 明长陵牌坊goodb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