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1专题七第一课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共4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民版必修1专题七第一课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共4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9-09 16:38: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5张PPT。专题七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国会大厦(上)美国国会(下)德国议会大厦(上)◆本专题导语分析1.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确立的根本原因:-----封建专制或殖民统治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③思想基础:2.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确立过程:3.各国民主政治(代议制)的形式: 4.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确立的历史作用:资本主义
国家政体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英)二元制君主立宪制(1871-1918年德)议会制民主共和制(法)总统制民主共和制(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稳定秩序、缓和矛盾、保证经济发展 资产阶级强烈要求享有政治、经济权利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批判封建专制制度民主和专制斗争的曲折、反复①经济基础:②阶级基础:考纲: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考纲解读:
1、知道光荣革命的背景、结果与影响;
2、了解《权利法案》、理解《王位继承法》的内容及其作用;
3、认识责任内阁制形成及其作用;
4、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阅读内容:
议会选举规则的制定、英国议会中的第三院。第一课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代议制:公民通过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议会,行使国家立法权,从本质上说是“间接民主”。
在英国,这种代议制被称为“ ” 君主立宪制英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确立过程争取民主确立民主完善民主一、争取民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政治基础:斯图亚特王朝专制独裁,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2.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思想基础:早起启蒙思想的兴起。 国王是法律的创造者,而非法律创造国王。?????
—(英)詹姆士·斯图亚特(1603年)
当立法者们图谋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人民因此就无须再予服从。
?——(英)约翰·洛克《政府论》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思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2. 过程(1640---1688) 注意:找出大事件③克伦威尔实行军事独裁①1640年革命爆发②1649年处死国王查理一世,推翻斯图亚特王朝④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⑤1688年“光荣革命”——意义:
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标志英国资
产阶级革命结束。为资产阶级民主
政治建立提供了政治前提。

(链接高考)关注历史通感 光荣革命创造了一种适合英国历史和政治传统的新的社会进步方式,那就是:用和平变革的方式实现社会进步。这种模式,成为它给后世留下的最独特的遗产。

——《大国崛起》 读史感悟:革命是推动进步的重要动因,适时妥协同样是一种政治智慧。
深入挖掘:①工场手工业时期,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②封建势力还是比较强大,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
曲折性、反复性材料一:17世纪初,英国处在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之下,国王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标榜“君权神授”,并宣称议会的权力来自国王。
材料二:光荣革命是英国历史的转折点,从表面上看似乎一切都没有变化,只是换了国王,但实质上新国王是议会创造出来的,没有议会就没有国王的王位,……既然创造了国王,主权当然在议会了。
—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从材料一到材料二,国王的权力有何明显区别?
国王权力的来源已不再是神授而是议会。
政治权力从英王开始向议会转移。查理一世詹姆士二世威廉三世逐了一个王 请了一个王杀了一个王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新贵族:脱胎于封建贵族,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资产阶级有共同利益。释疑: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阶级?没有流血而实现资产阶级掌握政权2.光荣革命的含义?光荣革命留下最深刻的遗产是:
制度变迁可以用非革命的手段完成。
——钱乘旦3.“光荣革命”的实质:
读史感悟:革命是推动进步的重要动因,适时妥协同样是一种政治智慧。国王是被议会请来的,国王权力的来源
由 转为 神授民授《英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如果把1688年前后的历史变化联系起来看,谁也无法否认它是英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次以政变为形式的革命,而且视野拉的越长,其革命性就越明显。”
1.(2010年高考北京文综卷)17世纪英国革命期间产生了一个意外的局面,革命因反抗一个人的专制开始,却造成了另一个人的独裁。这里的“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分别是指
A.詹姆士一世、克伦威尔 B.查理一世、克伦威尔
C.查理一世、詹姆士一世 D.查理二世、詹姆士二世B课堂检测2.(2011·上海单科·32)英王查理一世在受议会审判时说:“你们企图审判国王,这是多么大的罪恶啊,我的权力是上帝所托付的。”法官说:“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这两段话体现了
A.英王与法官的恩怨 B.国王至尊与法律至上的较量
C.国王与议会的矛盾 D.君权神授与人民主权的对立
D
3.(2010·山东文综,15)1688年,一群英国贵族说,“改变晚宴规则的时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们该被换掉了,但不是通过流血的方式”。按照他们的方式,英国
A.结束了王权专制 B.君权收归议会执掌
C.建立了责任内阁制 D.下层人民的权利得以保障A4.杨小凯在《中国政治随想录》中写道:“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文中“完美的政治设计”指的是
A.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B.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颁布了《权利法案》 D.没有发生大规模流血冲突A5.有人说,英国的革命实际上是议会的革命,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
A.革命后国王拥有制定宪法等立法权,而议会负责行政事务
B.革命后议会和国王共同掌握国家大权,两者之间是平等的
C.革命前后国王的地位没有发生变化,只是议会发生了变化
D.革命前后国王和议会不仅互换了位置,而且还发生了质变

D6.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A.通过《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力
B.国家权力的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D.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B 君主立宪制的本质,就是依法治国,也就是谁都不能高居法律之上,谁都不能为所欲为。
——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陈晓律 二、确立民主——《权利法案》读史感悟: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是人类从专制到
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的过程。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而有害。
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
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议会应时常集会。
——《权利法案》 1、 内容:(1)从立法、财政、军事、司法等方面限制国王的权力
(2)确立议会在选举、言论、集会等方面的权力2、 原则:(1)法律至上
(2)议会至上3、意义3、意义知识误区:此时的英国国王是虚君。①权力由国王转到议会。
②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
③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 知识链接君主立宪制是资本主义国家用 限制
权力的政治制度,是资产阶级专政的一种形式。法律原则:法律至上、议会至上英国王位的继承是根据长子继承权来决定的,即王位应先由现任君主的长子继承,然后才依次序轮到其他儿子,最后才轮到女儿。但是根据《王位继承法》,英国王位的继承不是自动的,1701年通过的《王位继承法》规定,王位的继承是由议会来决定的,而非君主本人。目的:限制王权,扩大议会的权力特别提醒:
1.此时的英国国王并非虚君,握有行政权;
2. 《权利法案》不是宪法,属宪法性的法律文件:英国虽是最早确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但《权利法案》不是宪法,至今英国也没有成文宪法。限制王权法案颁布后,英国政府权力结构图: 1.(2012·北京文综)英国“光荣革命”后的一系列法令,规定了国王不得违反某些法规,但对国王可以行使的权力却未明确规定。结合所学,国王仍保留的权力是 
A.筹集税款 B.干预立法 C.招募军队 D.任命大臣课堂检测D2.《权利法案》载:“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对上述条文最准确的理解是
A.国王与议会商讨国家大事成为一种制度
B.法律的权威高于国王的权威
C.议会权力超过王权,国王“统而不治”
D.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制约
D3. 从近代世界政治民主化的进程来看,《权利法案》颁布的主要意义在于
A、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B、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逐渐取代了王权
C、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权力被架空
D、确立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B4.1701年颁布的英国《王位继承法》规定:当今国王和丹麦安娜公主死后且无后嗣时,为保障我们的宗教、法律和自由,制订更详明的规定是必要的和必不可少的。这应当由国王陛下商得贵族院和平民院议员的同意,以国王的权力加以规定。该规定说明英国
A.议会以明确的法律条文来限制王权
B.议会与国王在政治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C.国王有权独立确定英国王位继承人
D.国家权力重心开始由国王转移至议会A5.1734年,法国哲学家伏尔泰在他的《英国书简》中写道:“英国的宪法《权利法案》已经如此的完美,使得所有的人都能够享受在几乎所有君主国家被剥夺的自然权利。”这主要基于
A.英国《权利法案》是最完美的法案
B.英国人民获得了普遍的民主权利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君主制度遭到否定
D.英国较早确立了资本主义代议制D6.(2010·江苏单科·T15)安妮女王没有子嗣,她去世后王位就要复归詹姆士二世及其世系,“光荣革命”的成果将要功亏一篑。因此,1701年英国通过法律规定,安妮去世后王位将转入詹姆士二世的德意志表亲索菲亚手中。此举体现了英国政体的本质特点是
A.以和平方式过渡政权 B.完善王位继承制度
C.深受欧洲大陆王室影响 D.议会权力高于王权D1.形成:①起源:光荣革命前国王最高咨询机构——枢密院
②出现: 17世纪末,《权利法案》颁布,议会享有立法权,国王仍掌握行政权。内阁取代枢密院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
③雏形:18世纪初,形成国王不参加内阁会议,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主持内阁会议的惯例,国王的行政权逐渐移交到内阁。内阁对议会负责,形成“内阁遭下院反对,首相须辞职,或解散下院由新选出的下院决定去留”的惯例(第一任首相沃波尔)。
④形成: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完善。议会取得对行政权的监督,国王“统而不治”。 2.内容:①内阁掌握行政权,由议会选举产生,受议会监督,对议会负责
②国王“统而不治”,只是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虚君) 3.影响:英国成为典型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国家(二)最终确立:责任内阁制的形成P121自我测评国王国王议会小密室 责任内阁
(行政) 议会
(立法权)责任内阁制形成和完善 枢密院 英国第一任首相。开创了内阁对议会负责,首相失去下院多数支持应率内阁集体辞职的先例。小皮特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思考责任内阁制形成过程及特点?英国最年轻的首相。开创内阁受到下院反对,可以解散下院提前大选,由新选出的下院决定内阁的去留的先例。沃波尔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
特点: 3、内阁对议会负责,议会取得对行政权力监督控制权
4、集体负责制 1、国王统而不治 2、分权制衡三、完善民主: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如果反对,协议会不会终止?为什么?◆ 如果议会中大多数都极力反对,结果又会如何?不会。女王统而不治。赞同。集体负责制。 如内阁得不到议会信任,首相和阁员必须总辞职向议会谢罪;或提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举行议会大选,由新议会决定内阁去留。 2010年11月英国首相卡梅伦访华期间,英中双方达成5年内双边贸易额达到1000亿美元的协议。 你认为:
◆ 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成还是反对?为什么?案例分析三、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主要特点1、国王是国家元首, 统而不治,只是国家的象征;2、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 是最高立法机关;
有权威人士这样说“如果上下两院做出决定,即使将女王的
死刑判决书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3、内阁行使行政权,对议会负责。4、内阁和议会相互制约。 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特点示意图君 主上院下院内 阁选 民司 法 独 立 任命(贵族世袭)选举议 会多数党领袖组阁形式任命 负责(权力中心,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国家象征
统而不治)监督分权制衡议会大厦首相官邸唐宁街10号英国王宫白金汉宫英国君主立宪制有:
两个内容:
议会制(代议制)
    ——确立标志是《权利法案》的颁布
内阁制
    ——其形成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最终形成
三个重要机构:
议会、国王和内阁 君主立宪制的含义:君主立宪制是资本主义国家以世袭的君主(国王、天皇、女王)为国家元首,君主权力按宪法规定受到一定限制的政权组织形式。
它的产生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互相妥协的结果。 君主是象征,议会掌握实权。 君主立宪制的本质,就是依法治国,也就是谁都不能高居法律之上,谁都不能为所欲为。
——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陈晓律 英国君主立宪制有何特点??1.国王是虚君,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2.内阁对议会负责,议会取得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 5.英国是将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融为一体的
混合体。3、内阁权力膨胀
4、选举权扩大 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标志着一个人统治一个国家的时代在这个岛国永远地结束了。
——《大国崛起》解说词


到光荣革命为止,合适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已经在英国形成了,正是在这种环境下,英国率先走向工业革命,也就从一个文明边缘的小国走向了世界的中心,并开创了一种新的文明。
——钱乘旦《英国通史》 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影响 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使英国走上了民主化道路,避免专制独裁。
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不同政党和阶层通过议会斗争来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政治斗争相对有序。
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为世界上很多国家树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体模式。读史感悟:
制度创新——君主立宪的实行是英国崛起的政治保证。日本天皇荷兰女王西班牙国王柬埔寨国王泰国国王丹麦女王英国女王《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的确立议会改革第三院英国近代的民主历程小结争取民主资产阶级革命确立民主完善民主读史感悟:民主的渐进性代议制: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代议机构的特点:代议机构是国家的立法机关
巧记方法:间接参政,有立法权。P120知识链接:P120资料卡片主要是在谈一个好的政府的标准及代议制的优势。好政府的第一要素是组成社会的人们的美德和智慧。而代议制政体就是构建这样政府的最好的手段。119页学习思考:
提示:都铎王朝是1485-1603年统治英格兰王国
及其属土的王朝 。
都铎王朝的伊丽莎白女王是封建专制君主,
掌握国家的一切大权;
当今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是虚位君主,
不掌握国家的实际政治权力。课堂检测1.中新网报道,2011年日本大地震后,英国女王闻讯十分震惊,特别向日本天皇表达哀悼。英国政府随即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向日本提供人道援助。对此,下列说法准确的一项是
A.英国女王今天仍可左右政府行为
B.英国女王履行了国家元首的职责
C.英国政府是英国国家的实际决策机构
D.英国女王的哀悼只是个人行为,与国家无关 B2.英国首相卡梅伦在北大演讲时说:“我在英国当首相,没有专门的厨师为我做饭,只能去内阁蹭饭。不仅如此,每年收入全部公开。每周二、周四还要去下院接受质询……抱着老百姓哭,第二天《泰晤士报》的标题是英国首相以无耻的眼泪换取选票。而《太阳报》的标题则会是《英国首相和私生子相认》。”卡梅伦的上述言辞体现了
A.社会地位较低 B.权力受内阁制约
C.受多方面监督 D.不掌握国家实权
C3.1841年,英国辉格党政府首相墨尔本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就阁员之间的意见分歧表态说:“我实际上不在乎哪一个好,我在乎的是,不管我们对外说什么,我们要说同样的话。”后因托利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墨尔本内阁辞职。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内部意见一致是内阁制主要原则
B.首相与普通阁员享有平等权力
C.内阁集体责任制成为公认的原则
D.政党之间的斗争决定内阁政策C4.D 5.英国君主立宪制下的责任内阁制运行的基本原则有
①内阁由议会多数党组成
②内阁实行集体负责,与首相共进退
③内阁必须得到议会的信任否则就要辞职或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④内阁名义上对议会负责,实际上对国王负责,由国王任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④B6.(2012·上海单科)以下哪一情景最贴切地反映了“光荣革命”后确立的君主立宪制的特征
A.国王宣布本年度议会开幕,由议会就税收问题展开辩论
B.议会起草有关税收的法律文本,提请国王裁决
C.议长宣布议会开会,并主持讨论本年度国家税收
D.国王每年盛装莅临议会,宣布本年度议会开幕与闭幕
A四、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的意义保证了资产阶级控制国家政权
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代表了历史发展的趋势(专制到民主、人治到法治)
影响了其它国家的政治制度 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标志着一个人统治一个国家的时代在这个岛国永远地结束了。 ——《大国崛起》解说词
到光荣革命为止,合适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已经在英国形成了,正是在这种环境下,英国率先走向工业革命,也就从一个文明边缘的小国走向了世界的中心,并开创了一种新的文明。 ——钱乘旦《英国通史》读史感悟:
制度创新——君主立宪的实行是英国崛起的政治保证。 一、 英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发展特征?
 1、连续性。
近现代英国的主要国家机构和政治制度几乎无一不是从中世纪继承下来的历史遗产。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从英王的内阁到责任制内阁。
 2、渐进性。
英国制度的发展变化都是渐进式的,英国君主立宪制在17世纪末形成,以后逐渐发展完善。
 3、创新性。
内阁从国王的咨询机构变为独立行事的现代意义上的责任制内阁;议会选举制度不断完善
启示:
政治制度的确立应符合本国国情;
不断创新才有活力。
知识拓展君主专制,
大权独揽。咨询权,无决策权掌握最高行政权君主“统而不治”君主专制的产物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产物二、18世纪英国内阁与同时期中国的内阁有什么区别? 人民民主专政君主立宪制人民代表大会制资产阶级专政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
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两党制全国人大及常务委员会议 会国务院(总理)国家主席内阁(首相)国 王 三、当今中英两国政治制度比较1.钱乘旦对英国有这样一段精彩的阐述:
它留下的遗产是不可计量的,没有近代的英国,就没有现在
这个世界……它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成就都为
世界其他地方提供了范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英国开创了
一个新的文明——现代文明。以下属于英国开创的“新的文
明”的是
①确立君主立宪制 ②实行资产阶级代议制
③开展工业革命 ④首倡自由主义经济思想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课堂检测DA3.明朝永乐帝设立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英国“光荣革命”后,威廉三世逐渐以内阁代替枢密院,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下面关于两国内阁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阁制的形成标志着两国的皇权(王权)得到空前强 B.内阁已经成为两国最高权力的象征
C.明朝内阁长官称丞相,英国内阁长官称首相 D.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加强的结果,英国内阁是君主立宪的象征
D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