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 第3课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春雷啊唤醒了长天内外,春辉啊暖透了大江两岸啊,中国,中国!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 春天的故事为什么说1979年的中国迈开了新步伐?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东欧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最先在波兰出现,后来扩展到东德、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前华沙条约组织国家。事件以1991年苏联解体告终,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重创。 问题:世界在变,中国会不会变?!要不要变?!我们能否独善其身?材料阅读与思考 “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邓小平南巡讲话艰巨性、重要性 材料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企业进行租赁、承包、联合、兼并以及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试点,常常遇到一些思想障碍,甚至误认为寻找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搞私有化,走资本主义道路。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若干理论问题学习纲要》 阅读课本P56-57,结合材料找出中国步入改革开放关键时期的背景?国际:国内:国际风云变幻—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改革遭遇重重阻力1.背景:一.历史性的跨越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 ,时年88岁的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巡视,一个春天的故事传遍神州大地。(1)邓小平的南方谈话2、标志:一.历史性的跨越 “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
——邓小平南巡讲话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判断实践的标准综合国力人民生活生产力社会主义本质发展才是硬道理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四项基本原则计划和市场的关系判断标准有否三个有利于?发展生产力
增强综合国力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主义方向想一想,邓小平南巡讲话
在当时起怎样的作用?(1)邓小平的南方谈话(1992)(2)中共十四大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加快经济建设速度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一)十四届三中全会:
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既是社会主义的 又是市场经济的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意义: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具体化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中共十五大(2)社会主义阶段所有制结构:(3)公有制实现形式: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多样化1、内容:(1)指导思想: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1)确立了以公有制这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
(2)初步形成了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2、意义:是中共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
和认识深化。3、成果:改革开放30年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中共十五大文革十年改革开放新阶段(1992-2001)单位(亿元)十年文革和改革开放新阶段十年内国民生产总值对比表自1978年改革外开放以来,国民生产总值实现了持续30年9.8%的高增长,史无前例的。1978年我国的人均GDP约为230美元,
2006年达到2015美元,翻三翻,28年间我国的人均GDP增长了8.8倍。。进一步增加了企业的活力,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推动了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增强了综合国力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的意义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邓小平南巡讲话中共十四大召开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共十五大召开思想解放和认识深化的过程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使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具体化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问题作出指导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小结:归纳新中国建立后经济体制的发展变化1、1949年,公有制为主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体制
2、1956年,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
3、1978年,公有制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
4、1992年以后,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拓展性思考知识结构 背景
历史性的跨越
标志 走向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十四届三中全会
建立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 十五大
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相对,是指以市场机制作为配置社会资源基本手段的一种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 计划经济体制,又称指令型经济,是一种相对于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体系,在这种体制下,国家对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事先进行计划。
“只要存在着市场经济,只要还保持着货币权力和资本力量,世界上任何法律也无力消灭不平等和剥削。只有实行巨大的社会化的计划经济制度,同时把所有的土地、工厂、工具的所有权转交给工人阶级,才能消灭一切剥削。”
——列宁《土地问题和争取自由的斗争》(1906)比较两种经济体制的不同行政手段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行政手段配置市场配置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指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即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2)特点:
A在所有制结构上,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B在经营管理上,国家实行强有力宏观调控,发挥计划与市场的优势;
C在产品分配上,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D在奋斗目标上,经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