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一滴水经过丽江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 一滴水经过丽江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06 20:56: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 一滴水经过丽江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 熟读、朗诵课文,掌握游记的基本要素。
思维发展 掌握文中“水”的行踪,弄清文章的层次结构。
文化传承 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巴象形文,以及丽江的历史,做好文化传承。
审美鉴赏 领略丽江的优美风光,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重难点 重 点 掌握游记的基本要素,掌握文中“水”的行踪,弄清文章的层次结构
难 点 体会作者新颖的构思以及独特的视角。
教学准备 多媒体、PPT课件、学生课前预习
导入 同学们,老师今天邀请到了一位特殊的导游,将由它带领我们去研学旅行。这个地方位于云南省的西北部,是一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它是南方丝绸之路与茶马古道的重要通道,同时,多名族在这片土地上共生共存,文化交融。当然,除了悠久的历史文化,还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像一些知名景点,玉龙雪山、泸沽湖、蓝月谷等都在这个地方。并且家家门前绕流水,户户屋后垂杨柳,可以体验到不一样的“小桥流水”。
新课展开 一、【作者、背景简介】阿来,藏族,1959年出生于四川省,当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尘埃落定》《空山》《格萨尔王》。其中,长篇小说《尘埃落定》荣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家,阿来也成为茅盾文学奖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2012年8月,阿来到丽江作关于藏文化边缘区的一些相关调查。当地政府知道阿来到了丽江,邀请阿来写一篇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关于丽江的文字。于是,阿来先生写了这篇游记散文,也是对这次丽江之行的一个纪念。二、【字音、字形】驿道(yì) 草甸(diàn) 矗立(chù) 闸口(zhá)徘徊(pái huái) 翡翠(fěi) 掺入(chān) 砚池(yàn)蘸到(zhàn) 渠水(qú) 擦拭(cā shì) 硕大(shuò) 咕咚(gū dōng) 老柏树(bǎi)目眩神迷:眼花缭乱,心神摇荡。多形容所见情景令人惊异。风口浪尖:比喻社会斗争极为激烈、尖锐的地方 。【研学感知,走进文本】(一)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写出一滴水的经历。明确:全文以“一滴水”的身份,讲述自己由雪变为冰川,再变成一滴水,再由一滴水经过驿道——纳西族村庄——丽江坝——落水洞——黑龙潭——玉河——四方街——中河——纳西人院子——金沙江的经历。(二)发现美1、那是在明代,纳西族的首领木氏家族率领百姓筑起了名扬世界的四方街。四方街筑成后,一个名叫徐霞客的远游人来了,把玉龙雪山写进书里,把丽江古城写进了书里,让它们的名字四处流传。(美在历史悠久)2、这时的丽江已经是一座很大的城了。城里也不是只有最初筑城的纳西人了。如今全中国全世界的人都要来丽江,看纳西古城的四方街,看玉龙雪山。(美在不断发展)3、在四方街,一滴水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从字里行间去感受丽江古镇的美,美在哪里?(1)我乘水车转轮缓缓升高,看到了古城,看到了狮子山上苍劲的老柏树,看到了依山而起的重重房屋,看见了顺水而去的蜿蜒老街。古城的建筑就这样依止于自然,美丽了自然。(美在建筑与大自然融合)(2)敲打着银器的小店 盛开的兰花悬挂翡翠的玉器店 浇花的妇人演奏古乐的老者 闲话的一家人售卖东巴文字的字画店 眺望远方的游客 (美在民风民俗)、这些人来自远方,在那些地方,即便是寂静时分,内心也很喧哗。在这里,尽情欢歌处,夜凉如水,他们的心像一滴水一样晶莹。(美在内心恬静、悠闲)、感受美1、作者以一滴水的视角游丽江,表达了作者对丽江的什么感情呢?明确:作者借一滴水经过丽江的所见所闻,介绍了丽江的美景和纳西族民族文化,抒发了对丽江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沉寂、开放、包容、和谐的社会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作者为什么要选一滴水来展示丽江的美?明确:作者以一滴水作为线索,串起了丽江许多标志性景点,又在时间和空间上巧妙穿梭,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丽江的自然景物、人文风情,构思新颖,视角独特。、分享美生活处处皆风景,信手写来皆游记。作为一个红河浪堤人,你该如何去分享红河、浪堤的美呢?请你化身为______,以_____经过_____为题,分享红河、浪堤的美。
教学板书
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篇自读课文,在教学时要以学生为主体。课前让学生查找资料了解作者,课文创作背景等,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自主查找、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让学生课前就对课文产生较浓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