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常锐伦、欧京海主编) 六年级下册 美术 第14课 留给母校的纪念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美版(常锐伦、欧京海主编) 六年级下册 美术 第14课 留给母校的纪念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3-06-05 21:14: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留给母校的纪念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体验感受锡纸的材质特点,认识锡纸的材质特性,并能通过大胆探索身边工具、材料,学会发现美,创造美。在创造的美的过程中,学习使用线刻浮雕创作纪念章,从而掌握传统的浮雕技法。
2.过程与方法:课前学生通过游览校园,回忆小学过往。课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思考,解决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回忆母校的点点滴滴,提升学生对母校的热爱之情。在制作纪念章时能带着对母校浓浓的情意去刻画。实践探究过程中,让学生勇于尝试,敢于试错,勤于思考,提升学生不畏困难,敢于探索的勇气。
教学重点:
1.通过在锡纸上刻画体验,了解锡纸的材质特点,并能根据其特点选取合适的工具进行创作。
2.掌握锡纸浮雕中刻、戳、印的运用技法。运用点线面、疏密关系创作纪念章。
3.学会利用身边的素材、工具进行美术创作。
教学难点:
1.探索身边各种工具的不同使用方法,提升学生的探索能力。
2.通过思考学会运用不同技法丰富画面。
3.通过点线面、疏密关系对比,提升作品质量。
教学准备:
锡纸、木刻工具、纪念章模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刚刚的一小段视频,有没有让你心生感慨呢?六年的小学生活匆匆而过,我们即将离开相伴自己六年的母校,即将与这里的一花一草,一人一物一一告别。母校,美丽的环境给予我们成长的土壤,智慧的老师教导我们丰富的知识,阳光的伙伴带给我们欢乐的童年。
母校给我们留下了难以忘却的记忆,即将分别,你想留给母校一份怎样的纪念呢?小学时光,我们通过美术学习到了各种表现情感的方式,绘画、剪纸、雕塑……认识了各种创作材质。老师今天带来了一种特别的材质。你们认识它吗?
二、实践探究:
生:锡纸
师:生活中我们会用它来保温、烧烤……它的用途可多了。同学们有所不知,我们的艺术家利用锡纸的特性创作出了许多精美的锡雕作品,锡雕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的雕塑艺术,有三百多年的发展历史。
今天我们就试试用它来制作锡纸浮雕纪念章。用来纪念我们最爱的母校。(白板:锡纸浮雕)
1、材质探究
师:什么是纪念章呢?我们来认识一下它。纪念章是带有纪念意义的章形物品。
师:请大家思考一下,我们怎样在锡纸上做出浮雕效果呢?
2、技法探究
师:老师准备了锡纸和木刻工具,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因为锡纸具有延展性,所以当我们用工具在上面刻画时,纸面会形成凹凸感,便有了浮雕的效果。
师:我们来画线。
师:再戳些点。
师:太有意思啦。老师有一双神奇的手,给同学们变个魔术吧。请看!我把锡纸放在电蚊拍上,用手一印,哇!这些痕迹怎么来的?
师:对啦!我们还可以寻找生活中凹凸不平的事物,用我们低年级学习的拓印的方法,也能在锡纸上留下痕迹。看来除了刻一刻、戳一戳,还可以印一印。只要大家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能从身边寻找到更多的工具或材料。用刻一刻、戳一戳、印一印的方法,在锡纸上留下点、线、面等痕迹效果。
3、技法运用
师:有位同学学了这些技法,就迫不及待的想尝试一下。他先用刻一刻的方法,画了和同学一起军训时的场景,你觉得画面完整吗?如果是你,你会怎样来完善它?
生:我会给他添画细节和背景。
师:这位同学听取了同学们的建议,添加了和细节。那是不是就完美了?
生:不是。
师:他也觉得不完美,他大胆的进行了尝试。我们来看一看,他用了什么方法来进一步丰富画面?
生:印一印。
师:他用了的印一印的方法,把背景变得更加丰富了。
师:你觉得哪一幅更好呢?
生:第三幅。
师:对,因为第三幅运用了点、线、面来丰富画面。
师:他体验得太开心了,一发不可收拾。于是有了第四幅图。我们来看一看,这幅作品怎么样?
生:画面太乱了。
师:看来不是越丰富越好,应该适可而止,画面要有疏密关系,就像第三幅一样,背景和旗帜有疏密对比,主体才能更加突出。
师:同学们你们学会了吗?敢来尝试一下吗?你想在纪念章上雕刻什么内容呢?
可以是军训、运动会、操场、教学楼……有好多好多让我们记录的人物、场景和事物。
三、教师示范
老师也尝试制作了一枚纪念章,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四、学生创作
技艺需要传承,母校需要我们铭记。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大显身手选取你印象最深的母校记忆,完成锡纸浮雕作品,制作一枚独具特色的纪念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