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2第6单元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必修2第6单元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共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9-09 20:52: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人教版必修二第六单元第19课主要内容: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三、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四、教法与学法
五、教学设计一、说教材 (一)教材内容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人教版高中新教材必修二第六单元第19课。主要分为三个子目: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建立福利国家、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出现。即介绍了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恢复的三个措施。教材编排得科学合理,我沿用课本的思路来进行教授。从三个方面来介绍新变化:经济政策、社会福利、产业结构。同时也有很强的逻辑性。一、说教材(二)教材地位
就本单元来看,它是本单元最后一个学习要点,也是对全单元核心内容的总结。就整个资本主义发展历程来看,它又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一阶段的最集中讲述。通过本课的学习既可以进一步理解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又可以从整体上掌握整个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二、说学情 授课对象:汕头市澄海中学高一(10)班普通班的学生
(一)心理特点:该班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思想活跃,理解思维能力有所提高,喜欢究根问底,但也有上课开小差的情况。
(二)对本课的了解:经过初中的历史学习,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史学基础,再加上必修一的学习,学生普遍适应了高中课本的结构。在之前两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对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但对战后经济恢复与发展的措施还是比较陌生的。三、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一)课标要求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三、教学目标与重难点(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战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采取的措施;全面认识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理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等名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材料,归纳出结论,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意识;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二战后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恢复措施,思考我国经济发展需借鉴什么经验。三、教学目标与重难点(三)重难点
1.重点:了解战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新变化的表现。
依据:课标的要求也是高考考察的热点。
2.难点:对“新变化”的理解。
依据:该班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差,需要多加引导。
用列表格的方法突破。通过讲授和引用材料突破。四、教法与学法(一)教法
讲授法
小组讨论合作
(二)学法
合作探究五、教学设计(一)引入
(二)新授课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2、建立福利国家
3、第三产业的兴起、“新经济”出现
(三)能力训练
小组讨论:思考中国经济发展可借鉴的措施
(四)总结 五、教学设计(一)引入 伦敦广岛思考:资本主义世界用什么措施发展经济?设计意图:通过图片使学生直观感受到二战对经济的严重破坏及措施的有效性。而用课本引言中对战后重建的悲观估计,引起学生学习资本主义世界发展经济的措施的兴趣。五、教学设计(二)新授课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采取措施增加公共开支,降低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以提高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回忆罗斯福新政的措施
核心:国家干预
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五、教学设计(二)新授课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过度干预导致“滞胀”:通货膨胀严重
解决:减少干预
【设计意图】引用原文能补充课本的资料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阅读材料的能力。通过与罗斯福新政的类比,既回忆旧知识,又帮助学生理解其核心与实质,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五、教学设计(二)新授课
2.建立福利国家
建立原因: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保障个人与家庭的经济安全。
福利国家制度: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结合、实现充分就业、收入均等、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的目标(课本“历史纵横”)五、教学设计(二)新授课
2.建立福利国家
“梯子”是指国家社会给人们提供发展的渠道和机会,“安全网”就是指社会福利政策,福利制度给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社会安全的保证。 高达12.7%的政府财政赤字和114.9%的公共债务比例迫使希腊政府必须实行紧缩政策,消减工资、加重赋税、降低福利,这些做法却激怒了民众,引发大罢工。 希腊政府陷入两难。——中国金融网福利制度有利亦有弊英国最懒家族。英格兰西北小城布来克朴的麦高雷一家一母五女,六人都不外出工作,她们和8条宠物狗住在一套政府提供的房子里,收入居然也近3万英镑,被称为英国最懒家族。虽然年入3万英镑现钞,她一家居然还不知足,抱怨住的太挤,正申请更宽敞的大福利房。
——《生活日报》2004.12.7提问环节:福利制度的利与弊利:
①对人民:为生活提供保障;改善生活条件;
②对政府:缓和社会矛盾;刺激国内消费,扩大内需……
弊:
①对人民:降低工作的积极性,使人慵懒颓废;
②对政府:加重财政负担,导致严重的财政 赤字…… 【设计意图】课本对福利国家的介绍已经很完善了,没有必要再补充材料;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图表与材料,向学生说明福利制度的利与弊,培养学生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问可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思考中深化对福利国家制度的理解。五、教学设计(二)新授课
3.第三产业的兴起、“新经济”出现
五、教学设计(二)新授课3.第三产业的兴起、“新经济”出现
第三产业:服务业、提供间接或直接的服务
新经济:知识经济为基础、信息技术为主导

意义:缓和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使经济发展出现质的飞跃。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直观地感受到第三产业对经济的重要性。用关键词能使学生更易把握概念的含义。五、教学设计(三)能力训练
小组讨论
思考中国经济发展可借鉴的措施:
改革国企,提高国企的积极性;
给予私营企业更大的发展空间;
完善福利政策,缩小收入差距,刺激消费;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掌握核心技术……提示:从国家宏观调控、社会福利、尤其是第三产业与知识经济方面思考【设计意图】由于这个问题比较空泛,我给学生提供由本课重点延伸出来的3个思路,由浅入深,使课本知识与现实思考相结合,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而小组讨论则可以培养学生的协作与交流能力。 五、教学设计(四)总结
设计意图:用表格梳理知识点,起到强化重点的作用。表格使学生更直观地回忆本课的内容,加深印象。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