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0张PPT)
第八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化学品的合理施用(P107)
科学、安全、有效和合理地使用化学品是每一位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要求和责任。
化学品的分类
大宗化学品:
乙烯、硫酸、硝酸、纯碱、烧碱、化肥等
生产精细化学品已经成为当代化学工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之一。
化学品
精细化学品:
医药、农药、日用化学品、食品添加剂、催化剂等
一 化肥、农药的合理施用
1、化肥的合理施用(P107)
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等,以氮、磷、钾的需求量最大
一 化肥、农药的合理施用1、化肥的合理施用分类性质特点注意事项铵态氮肥易溶于水、不稳定、与碱反应低温保存,深施盖土,避免受热;不可与碱性物质(如草木灰等)混合使用硝态氮肥易溶于水,NO3-不易被以带负电荷为主的土壤胶粒所吸附在潮湿的土壤中流动性大;当土壤湿度大时,硝酸根经微生物作用可还原成气体(NO、N2O、N2)逸出,导致硝态氮肥的损失,因此硝态氮肥多用于冷凉的旱地尿素有机氮肥,白色晶体,是目前固态氮肥中含氮量最高的一种化肥尿素是一种中性肥料,适用于各种土壤和作物。肥效高、易保存、使用方便,长期使用对土壤的破坏作用小一 化肥、农药的合理施用1、化肥的合理施用铵态氮肥的含氮量:铵态氮肥硝态氮肥NH4HCO3:17.7%NH4Cl:26.2%NH4NO3:35%5Ca(NO3)2+NH4NO3+10H2O=5Ca(NO3)2·NH4NO3·10H2O2.硝酸铵是一种高效氮肥,但受热或撞击易爆炸,所以必须经过改性处理生成硝酸铵钙再使用。硝酸铵钙的化学式为5Ca(NO3)2·NH4NO3·10H2O,写出以碳酸钙、硝酸铵和硝酸为原料制备硝酸铵钙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NO3= Ca(NO3)2+ H2O+CO2↑一 化肥、农药的合理施用1、化肥的合理施用过磷酸钙是属于水溶性速效磷肥,但不能与氨水等碱性肥料混合施用,为什么 提示:H3PO4是三元中强酸Ca3(PO4)2、Ca2HPO4难溶于水,Ca(H2PO4)2易溶于水。② 部分化肥随着雨水流入溪水、河水和湖泊,
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产生水华等污染。
考虑因素:土壤酸碱性、作物营养状况、化肥本身性质
过量施用化肥的危害:
① 长期使用化肥的土壤容易酸化、板结
坚持优先保护环境,科学合理的使用化肥。
一 化肥、农药的合理施用
1、化肥的合理施用
一 化肥、农药的合理施用
2、农药的合理施用(P107)
无机合成农药:石灰硫黄合剂、波尔多液(硫酸铜+熟石灰)等
天然农药:除虫菊、烟草、藜芦等
有机合成农药: 有机氯农药、有机磷农药、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等
使蛋白质变性
提示:肥皂的碱性较强, 拟除虫菊酯属于酯类物质,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失去毒性。
含有拟除虫菊酯的杀虫气雾剂“若在使用过程中不慎触及皮肤,请用肥皂水清洗,并用清水冲洗干净”,其中的原理是什么
一 化肥、农药的合理施用
2、农药的合理施用
一 化肥、农药的合理施用
2、农药的合理施用
合成六六六
加成反应
C6H6Cl6
一 化肥、农药的合理施用
2、农药的合理施用
关于DDT的思考(P108)
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
一 化肥、农药的合理施用
2、农药的合理施用
2.已知丁香菌酯分子中有26个C原子,写出其分子式。
思考:1.丁香菌酯中的官能团有哪些
酯基
碳碳双键
醚键
Ω=13
C26H28O6
沈阳化工研究院的刘长令教授团队用“中间体衍生化”法研发的高端植物杀菌剂,具有广谱、高效、安全、绿色的特点。
二 合理用药(P109)
1.感冒类:如感冒清、板蓝根等
2.抗菌消炎类:如氟哌酸、红霉素等
3.解热止痛类:如复方解热止痛片、阿司匹林等
4.消化不良类:如胃舒平、酵母片等
5.止咳化痰类:甘草片、川贝止咳糖装等
6.其他类:风油精、碘酒、创可贴、苯巴比妥、扑尔敏等
如果请你为家庭准备一个小药箱,你知道需要购买哪些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医药用品吗
二 合理用药
二 合理用药
解热镇痛片——阿司匹林
二 合理用药
解热镇痛片——阿司匹林
二 合理用药
解热镇痛片——阿司匹林
酯基
羧基
化学名称是乙酰水杨酸,分子式:C9H8O4
二 合理用药
解热镇痛片——阿司匹林
反应类型
取代反应
为了增强疗效,将难溶的阿司匹林与氢氧化钠反应,制得可溶性阿司匹林,写出相应的方程式。
白色晶体,难溶于水
易溶于水,疗效更好
二 合理用药
阿司匹林说明书
水杨酸反应导致水杨酸中毒
解救措施:立即停止使用,静脉注射NaHCO3
二 合理用药
抗生素—青霉素
功效:是最重要的抗生素,即消炎药,能有效阻止多种细菌生长,适用于医治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等引起的血毒症,如流感引起的感冒和扁桃腺发炎,白喉、猩红热、肺炎、脑膜炎、淋病和外伤感染等。
种类:
F、G、X、K、V(结构骨干均有青霉酸,用的较多的是青霉素G,俗名盘尼西林)
“20世纪医学的伟大奇迹”
二战中的三大发明:
青霉素、原子弹、雷达
二 合理用药
青霉素的发现
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菜明意外发现
培养皿中的葡萄球菌由于被污染而长了
一大团霉,而且霉周围的葡萄球菌被杀死
了,只有在离霉团较远的地方才有萄萄球菌生长。
通过鉴定,这种霉菌属于青霉菌的一种,他把含有这种霉菌分泌物的液体叫做“青霉素”。接着弗菜明发现这种霉菌能抑制葡萄球菌、链球菌和白喉杆菌等。经过一系列试验和研究,弗菜明认为青霉素可能成为一种可以全身应用的抗菌药物。1929年,弗菜明发表论文报告了他的发现。
抗生素一般是指某些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常在极小的浓度下即能对其他微生物的生长产生抑制或杀灭作用。常见的抗生素有青霉素、先锋霉素、氯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乙酰螺旋霉素等。
抗生素的抗菌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它使细菌产生抗药性以及副作用的问题日益为人们所关注。例如,青霉素在使用的早期,几乎可以治疗大多数细菌引起的疾病如肺炎、脑膜炎、破伤风、淋病等,但是后来这种抗生素在临床治疗中常常无效,导致一些疾病的死亡率上升。另外,抗生素会产生副作用,轻则出现皮疹,重则出现严重的贫血症状甚至休克、死亡。所以,在使用抗生素时必须遵照医嘱。现在,我国规定购买抗生素必须持有医生开出的处方。
二 合理用药
了解抗生素 慎用抗生素
二 合理用药
青蒿素
把自然界的分子变成药物(对青蒿素分子进行结构测定、修饰和改造,得到一系列抗疟药物)
二 合理用药
青蒿素
人的胃壁细胞能产生胃液,胃液里含有少量盐酸,称为胃酸。胃酸过多会导致消化不良和胃疼。抗酸药是一类弱碱性物质,能中和胃里过多的盐酸,缓解胃部不适。你能例举哪些化学物质可以用来做抗酸药的主要成分吗
碳酸镁
碳酸钙
碳酸氧钠
氢氧化镁
氢氧化铝
二 合理用药
抗酸药
用于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胃灼热感(烧心)、反酸,也可用于慢性胃炎。
阑尾炎、急腹症患者禁用
1.长期大剂量服用,可致严重便秘,粪结块引起肠梗阻;
2老年人长期服用,可致骨质疏松。
3.肾功能不全患者服用后,可能引起血铝升高。
本品连续使用不得超过7天,症状未缓解,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二 合理用药
正确选择抗酸药
二 合理用药
正确选择抗酸药
不能嚼碎后服用
温开水溶解后口服
严格控制剂量、服用时间、服药方式
二 合理用药
药物的用量与用法
天然药物(中草药)取自植物、动物和矿物,来源丰富
《本草纲目》中收载了1892种,附药方11096个
二 合理用药
天然药物
二 合理用药
天然药物—麻黄碱
功 效:具有止咳平喘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
鼻黏膜充血引起的鼻塞等。
不良反应:有时会出现由于中枢兴奋导致的不安、失眠等,
晚间服用最好同服镇静催眠药以防止失眠。
属于国际奥委会严格禁止的兴奋剂
不盲目滥用药物、避免药物依赖
(3)拒绝毒品。
(1)在医生、药师指导下,遵循安全、有效、经济、适当的原则合理用药
(2)滥用药物危害巨大,如无处方长期服用安眠药或镇静剂;滥用抗生素;服用兴奋剂等。
二 合理用药
三 食品添加剂
为改善食品的品质和色、香、味,以及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天然物质。
三 食品添加剂
营养强化剂——增强食品的营养价值
食品添加剂种类
增味剂——增添食品味道
着色剂——改善食品外观
防腐剂、抗氧化剂——防止食物腐烂变质
膨松剂、凝固剂——改善食品形态
三 食品添加剂
天然色素:是指从植物或微生物中得到
红曲红
β-胡萝卜素
叶绿素铜钠盐
姜黄
焦糖色
1、着色剂(P112)
三 食品添加剂
合成色素优点:着色力强,稳定性好,成本较低。
1、着色剂
三 食品添加剂
根据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规定:用于高糖果汁(味)或果汁(味)饮料、碳酸饮料、配制酒、糖果、糕点上彩装、青梅、山楂制品、渍制小菜,最大使用量0.05g/kg;威化饼干夹心、果冻、糖果包衣,均0.05g/kg;冰棍、冰激凌、雪糕,0.025g/kg。
苋菜红
柠檬黄(酒石黄)
按照中国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柠檬黄可用于果汁饮料、碳酸饮料、糖果、果冻等食物,但用量有严格限制。
1、着色剂
三 食品添加剂
1、着色剂
三 食品添加剂
根据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中规定:靛蓝可用于腌制小菜、果汁(味)饮料类、碳酸饮料、配制酒、糖果、糕点上彩装、染色樱桃罐头(装饰用)、青梅、糖果包衣,最大使用量为0.1g/kg
靛蓝
靛蓝:是一种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还原染料。战国时期荀况的千古名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就源于当时的染蓝技术。这里的”青”是指青色,”蓝”则指制取靛蓝的蓝草。在秦汉以前,靛蓝的应用已经相当普遍了
作为食品增味剂要同时具有三种特性:
增味剂是指能增强或改进食品风味的物质
②对食品原有的味道没有影响
常用的增味剂:谷氨酸钠、鸟苷酸二钠、
天门冬氨酸钠、琥珀酸二钠、肌苷酸二钠
①本身具有鲜味
③能够补充和增强食品原有的风味
2、增味剂(P112)
三 食品添加剂
3、膨松剂(P112)
三 食品添加剂
在调制面团时加入膨松剂,当对面团进行烘烤、蒸制或油炸时,膨松剂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氨气等气体受热膨胀,使面坏或菜点起发,在内部形成均匀的致密的多孔性组织,从而使制品具有酥脆或松软的特性.
复合膨松剂一般由三种成分组成:
碳酸盐类、酸性盐类、淀粉和脂肪酸等
碱性膨松剂:碳酸氨钠、碳酸氢铵、碳酸钠等
(小苏打)
(苏打,面碱)
4、凝固剂(P112)
三 食品添加剂
凝固剂:是使食品中胶体(果胶、蛋白质等)凝固为不溶性凝胶状态的食品添加剂,又被称为组织硬化剂。
常用的还有:葡萄糖酸-δ-内酯、琼脂
盐卤(MgCl2,CaSO4)
5、防腐剂(P113)
三 食品添加剂
危害:是一种潜在的致癌物质,过量或长期食用对人的身体会造成危害,所以,国家对食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有严格的限制。
亚硝酸钠
NaNO2:亚硝酸钠为白色至淡黄色粉末或颗粒状,味微咸,易溶于水,外观及滋味都与食盐相似(俗称工业盐)
工业上:应用于漂白、电镀和金属处理等方面。
食品中:亚硝酸盐作为肉制品护色剂,可与肉品中的肌红蛋白反应生成玫瑰色亚硝基肌红蛋白,增进肉的色泽,还可增进肉的风味和防腐剂的作用。
5、防腐剂(P113)
三 食品添加剂
作为防腐剂、漂白剂和抗氧化剂,广泛适用于食品行业,葡萄酒酿制中适当添加SO2,可防止葡萄酒在陈酿和贮藏过程中被氧化,抑制葡萄汁中微生物的活动。食糖加工过程中可使用SO2进行脱色
葡萄酒中抗氧化剂的残留量是以游离SO2计算的,我国国家标准规定萄萄酒中SO2残留量≤0.25g.L-1。为测定某葡萄酒中SO2含量设计方案如下:
练习:
用如左图装置(夹持装置略)蒸馏并收集馏分SO2,
实验时B中加入100.00mL葡萄酒样品和适量盐酸,加热使SO2全部逸出,在C中收集馏分
(1)若C中盛装H2O2溶液,则SO2与其完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证明上述反应发生的实验方法是 .
SO2+H2O2=H2SO4
取上述反应液少量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稀盐酸再加BaCl2溶液,产生了白色沉淀
练习:
用如左图装置(夹持装置略)蒸馏并收集馏分SO2,
实验时B中加入100.00mL葡萄酒样品和适量盐酸,加热使SO2全部逸出,在C中收集馏分
(2)若将装置C中盛装的液体改为H2O,用I2与之反应从而测定含量,试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证明上述反应发生的实验方法是 .
SO2+I2 +2H2O = H2SO4+2HI
取C中反应后溶液,加入1ml碘水和淀粉混合溶液,蓝色溶液褪色
常见抗氧化剂:维生素C、E、茶多酚、BHA(丁基羟基茴香醚)、BHT(二丁基羟基甲苯)、没食子酸酯、维生素C(抗坏血酸)
抗氧化剂是阻止氧气不良影响的物质,也是防腐剂的一种
维生素C(抗坏血酸)
常用的还原剂
6、抗氧化剂(P113)
三 食品添加剂
营养强化剂是指为增强营养成份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的或者人工合成的属于天然营养素范围的食品添加剂
如:含碘盐(KIO3),加钙奶,补铁酱油等
7、营养强化剂(P113)
三 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P114)
2.不应掩盖食品腐败变质
3.不应掩盖食品本身或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或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剂
1.不应对人体产生任何健康危害
4.不应降低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
5.在达到预期效果的前提下尔可能降低在食物中的使用量。
食品添加剂使用要求
3.提高食品的质量和稳定性,改进其感官特性
在下列情况下可使用食品添加剂
2.作为某些特殊膳食用食品的必要配料或成分
1.保持或提高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
4.便于食品的生产、加工、包装、运输或者储藏
食品添加剂使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