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教案 高一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2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教案 高一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6-05 22:01: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2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课程标准】
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认识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意义;认识红军长征的意义。
【教材分析】
1.本课立意:从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两个方面,说明1927——1937年十年间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发生的重要变化,探寻历史发展变化的过程及趋势。
2.子目间逻辑关系。本课分为三个子目: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红军长征,讲述了大革命失败后国共双方的走向与发展。第一个子目与后两个子目是并列关系,第二、三个子目讲述中共在大革命失败严峻考验下开辟革命新道路的艰辛历程。
3.内容取舍的考虑。第一子目与初中历史教材相比,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民族工业的 发展是新增内容,旨在补充介绍南京国民政府统治下的社会经济状况。第二子目的内容侧重革命新道路的形成与实践,是本课的重点。第三子目与初中历史教材相似。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历史学习中,兴趣浓厚,基础较好,经过了高中三个多月的学习,基本适应高中历史学习,思维活跃,但距离五大核心素养水平2的具体要求,还不同程度存在差异,部分学生还存在时空错位、历史概念理解不透、史料分析和解读能力欠缺等问题,特别是 对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历程理解有偏差。
【教学目标】
1.通过图片排序、识别地图,学生能够说出南京国民政府的政治概况、红军长征的路线和过程,增强时空观念。
2.通过阅读教材,学生能够得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信息,以及红军长征的原因和遵义会议的内容、意义,提高史料实证意识和历史解释的素养。
3.通过展示红军长征图片和挖掘长征过程中的感人故事,让学生深入感受长征精神,认识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为之不懈奋斗的历程,培养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中共革命新道路的开辟。
2.难点:理解道路选择的必然性。
【教法学法】
情境导入法、问题教学法、史料分析法、
【教学过程】
【导入】通过播放《觉醒年代》中陈乔年和陈延年从容赴死的视频,折射出当时中国政局的变动,国民党反动派蒋介石和汪精卫分别发动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事变,国共关系破裂,双方各自的走向和发展又是如何呢?从而引出本课的学习主题——《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设计意图】通过一段感人的视频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也是对上一节内容的简短回忆,加强课与课之间的联系。
【新课讲授】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师:为了更好的学习本节课,我们先一同填充一下时空坐标,梳理重大历史事件。
生: 【时空坐标】
通过让学生标注序号,进行大事梳理,了解四一二政变——七一五事变——宁汉合流——二次北伐——皇姑屯事件——东北易帜,以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师:看图解史:从以上图片,可解读出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哪些信息?
(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
生:政治:一党专制、形式上统一;军事:北伐;外交:对日本妥协退让。
师:1928年国民政府统一全国,但只是形式上统一。国民政府呈现出派系纷争、军阀割据;专制独裁、拒绝分权;镇压围剿、白色恐怖等特点。
师:阅读教材P127,归纳概括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利因素?
生:①南京国民政府实现全国基本统一,为民族工业发展提供相对稳定的环境。
②民族资产阶级兴办实业的热情有所提高。
③中国人民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抵制洋货、提倡国货。
师:那么,在该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利因素,又有哪些?
生:帝国主义的侵略;官僚资本的巧取豪夺。
师:概念解释
官僚资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凭借国家政权力量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经济,主要指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蒋家天下陈家党,宋氏姐妹孔家财。”
师:从政治、经济两个方面来看,南京国民政府代表的是哪些阶级的利益?
生: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师:由于国民党大肆捕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中国革命暂时进入了低潮。但中国共产党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他们选择了怎样的道路?进行了怎样的探索?下面我们进入
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面对疯狂屠杀和白色恐怖,中共将何去何从,将选择怎样的道路?为此,中共进行了哪些革命实践?有何意义?
总结共同点:城市、武装暴动
引导学生认识:中国的革命是学习苏俄的革命,苏俄革命的道路是以城市为中心,则不难理解为什么国共分裂后中共搞革命一再强调要以城市为中心了。
问题是,俄国那种革命道路在中国行得通不?
南昌起义失败、秋收起义攻打长沙失败、南昌起义失败,所有城市暴动全部以失败告终!为什么? 引导学生认识:正是因为国民党在城市的统治力量非常强大,所以注定了俄国那种以城市中心的革命
苏联的“城市包围农村”道路在中国走不通,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党人转向农村进军,建立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在革命实践的基础上,毛泽东总结出“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工农武装割据”主要是什么?它又是如何指导中共进行革命实践的?
毛泽东进行了一系列探索,还总结井冈山斗争经验,相继写了《中国的 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三篇文章,从理论上说明了中国革命采取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样一条道路,是由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毛泽东指出,红色政权的存在与发展,必须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结合起来。
师:在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指导下,毛泽东取得了成功实践。
①根据地巩固发展,革命武装壮大。
②1929年,古田会议确立建党建军原则。
③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④粉碎敌人前四次“围剿”。
师:另一方面,中共中央态度虽有所变化,但还是坚持城市中心论。
1928年6月18日,中共六大,肯定了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意义,第一次公开承认
中国革命未到直接革命的形势,但是大会仍然坚持苏维埃革命模式。
1930年5月,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并且,
没有城市工人激烈斗争,则一切“包围城市”的计划完全是空谈。 ——《红旗》
直到1930年10月30日,第一次明确提出要以农民运动来包围城市,最终夺取城市的思想。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方针开始成为共产党自上而下的共同使命。
师:在井冈山斗争和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影响下,到1930年夏,全国已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根据地,分布在十多个省,革命武装达到了10万人。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瑞金成立。从1930年底到1933年春,红军粉碎了敌人的四次“围剿”。
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
师:然而,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进行革命,面对的特殊国情是农民占人口 绝大多数……选择一条什么样的道路才能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成为首要问题,也是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前所未有过的难题。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一度简单套用马克思 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一般原理和照搬俄国十月革命城市武装起义的经验, 中国革命遭受到严重挫折。
从革命斗争的这种失误教训中,毛泽东同志深刻认识到,面对中国的特殊国情…… 创造性地解决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 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经过不懈探索,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讲话》
师:然而,国民党政府妄图扑灭革命之火,调集重兵发动更大规模的第五次“围剿”, 很遗憾的是,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了?为什么?
生:博古和李德犯了严重的“左”倾错误。
对比毛泽东和李德的军事思想。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
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里歼敌人。” ——毛泽东
“御敌于国门之外”、“不让敌人侵占寸土”、“胜利或者死亡”…… ——李德
师: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开始长征。血战湘江后,八万红军只剩下了三万,然而,更可怕的是博古和李德执意要去湘西与贺龙、肖克的红二、六军团会合,但敌人早已集结重兵,布好口袋形阵势,企图将红军一网打尽。中国革命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在危难关头,毛泽东建议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进军,攻占了遵义,在这里召开了具有重要转折意义的遵义会议。那么,遵义会议主要解决了什么问题,又有何影响?
组织上:改组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成立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军事领导小组。军事上:批判博古李德的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遵义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是完全正确的。这次会议开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央的新的领导,是中国共产党党内最具有历史 意义的转变。遵义会议后,党中央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的政治路线,是完全正确的。“左”倾路线在政治上、军事上、组织上都被逐渐地克服了。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师: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有哪些?
生:(1)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
(2)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解决路线、方针、政策问题,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师:结合地图讲解:遵义会议后,红军在毛泽东指挥下,采取机动灵活的战术,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过了高耸入云、白雪皑皑的大雪山,走过了杳无人烟、一望无际的茫茫草地,突破敌人重兵把守的天险腊子口,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师: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红军长征的伟大意义有哪些?
“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
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 他们的道路。……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
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
——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生:(1)实现了红军的战略大转移,有利于北上抗日;
(2)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在沿途播下了革命种子;
(3)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师:你能用哪些词来概括长征精神?
生:……
师:习总书记论长征精神,长征精神的内涵是丰富的,它包括:
坚定理想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
不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
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
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
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民族品格、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
我们要牢记长征精神、学习长征精神,更要弘扬长征精神。
师:下面,请同学们一起大声有感情地诵读毛泽东《七律·长征》。
生:齐声诵读!
【课堂小结】
在以俄为师的口号下,在共产国际的直接控制之下,中国革命经历了大起大落。国民革命的风起云涌掩盖不了国共分裂的惨痛教训;土地革命的星火燎原改变不了红军长征的辛酸无奈。在照搬俄国革命道路和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问题上,中国共产党人付出了血的代价。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