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69张PPT。 古人云:“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可能吗?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信息传播的重要性、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前所未有。请问,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用哪些方式获得信息?“知讯者生存!” ——广告语书籍、广播、电视、电影、报刊、互联网……三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课程标准:
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一、大众报业的发展 法国著名哲学家伏尔泰曾经说过:“报纸的故乡在中国。”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报纸的国家之一,发行于公元887年的唐代《邸报》(一说源于西汉初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报纸。 1、历史渊源
一、大众报业的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报纸的国家之一,发行于公元887年的唐代《邸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报纸。 一、大众报业的发展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出版的周报是:
1609年德国的《新闻报》
最早的日报是:
1663年德国的《莱比锡新闻》
最早出现并具有影响力兼售价低廉的大众化报纸:
1833年美国的《纽约太阳报》一、大众报业的发展2、大众报业出现的原因
②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与发展,
为报业提供了物质条件;
③社会形势的急剧变化,特别是鸦战前后
人们渴求对动荡社会信息的需求
④西人办报潮流的推动内因: 外因:①进入19世纪,单一的官方报纸与落后的办报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社会呼唤着适合普通民众阅读需要的大众报纸的产生。 3、中国近代报业的兴起:19世纪40-90年代:在华传教士兴起一股办报的热潮,拉开了近代报刊业的序幕《中国丛报》19世纪中前期,外国人在华办报外文报:《中国丛报》《广州纪录报》
中文报:《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申报》 《万国公报》 《申报》是旧中国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原全称《申江新报》,它创刊于1872年4月30日上海,创办人是英国商人美查,是一份以赢利为主要目的的商业报纸。
《申报》是旧中国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原全称《申江新报》,它从1872年4月30日刊,直到1949年5月27日停刊,前后办了77年,共出版25600号。 你知道中国人开始自己创办近代报刊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吗?代表的报刊是什么吗?19世纪70年代;
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刊——《昭文新报》
(艾小梅 1873年 汉口)3、中国近代报业的兴起:4、中国人自己办报历程:⑴1873年:《昭文新报》(国人自办最早)⑴戊戌变法时期:近代办报出现高潮
《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
5、中国近代报业的发展:戊戌变法时期,梁启超宣传维新思想的阵地作用:成为推进变法、开启民智的重要手段,与政治活动联系非常密切。辛亥革命后,报刊成为宣传政治的工具《新青年》,由陈独秀1915年9月在上海创办。第一卷名《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名《新青年》,一般笼统地称为《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作用:成为宣传改良、革命和新文化的武器,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重大启蒙作用。⑴戊戌变法时期:近代办报出现高潮
《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
⑵辛亥革命时期:
⑶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5、中国近代报业的发展:《民报》《新青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国民党针锋相对的斗争⑴戊戌变法时期:近代办报出现高潮
《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
⑵辛亥革命时期:
⑶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5、中国近代报业的发展:《民报》《新青年》⑷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红色中华报》;《新华日报》;《解放日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的主要舆论工具新中国初期《人民日报》;“文革”时期不少报纸停办。作用: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的主意舆论工具。6、现代中国报业的发展:⑴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日报》(宣传党路线政策方针)《光明日报》 ⑶改革开放以来——繁荣发展真实、及时、客观和讲求新闻价值发展方向:⑵文革期间,不少报纸停办新时期报刊业(3)知识性与趣味性(4)按类别专门分工(1)语言通俗,取材世俗(2)满足市民阶层需求探究活动一: 报刊的发展对社会产生哪些影响?材料1:每日经济新闻网消息:
收售“瘦肉精”肉?济源双汇遭调查
央视在“3·15”消费者权益日播出了一期《“健美猪”真相》的特别节目,披露了南京许多市场销售的“健美猪”是用“瘦肉精”喂成的,且有一部分“瘦肉精”猪肉流进了河南济源双汇公司。
据报道,流入南京、济源市场的问题生猪产自河南孟州、温县等地。《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昨天致电孟州市畜牧局,但该局电话始终无人接听。
《每日经济新闻》昨日(3月15日)从济源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以下简称济源市质监局)获悉,事件曝光后,该局立即成立了领导小组,并于昨天开始对济源双汇公司展开调查。
请回答:根据材料一,报刊有怎样的功能?
传播新闻、舆论监督
材料2:
请回答:根据材料2,报刊发挥了怎样的功能?通达民情、立言议政材料3:[扬子晚报网消息] 自来水哪来的红线虫
本报讯 “我们家自来水里,怎么会有像蚯蚓一样的红虫子呢?”近些天,南京市疾控中心接到了一些市民的电话。据该中心环境与职业卫生科副科长葛明介绍:用户如果发现自来水中有红线虫,主要原因是由于水箱或蓄水池管理不善,未能及时清洗而造成污染。三楼以下的直供水用户如果发现水中有红线虫的现象,则可能是因为夏季气温高、湿度大,适宜红线虫生长,其大量存活于下水沟渠、管道之中,每到夜间,它们经常会从下水管道中爬出,爬进用户自来水龙头的出口处,汇集成团状。???
(华锋 偰轶 丹丹)
请回答:根据材料三,报刊发挥了怎样的功能?
开启民智、传播知识书面化特点——要求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而且缺乏直观感染力。影响普及,不如影视⑴传播新闻、舆论监督
⑵通达民情、立言议政
⑶开启民智、传播知识9、缺陷:8 、影响: 阅读课文,找到以下“中国第一”的名称、产生时间和地点。中国第一座广播电台
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中国第一座私营广播电台
中国第一座全国性的广播电台A、广播二、广播影视的普及(1)时间:20世纪20年代初(2)发展状况:1、近代广播业:(2)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1926年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正式开播。(1)第一座广播台:1923年,由英美报商创办
“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台” (上海)。(4)中国第一座全国性广播电台:1928年
南京国民政府筹备的中央广播电台在南京开播。(3)中国第一座私营广播电台:1927年上海新新
公司开办。二、广播影视的普及(2)发展状况:2、现代广播业的发展:A、广播二、广播影视的普及1、近代广播业:3、广播节目内容:B、电影1 、中国电影发展的过程: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进口到国产。文字+声音+图像=影视电影的发展阶段有声无声彩色黑白 1895年,由卢米埃尔兄弟制作的电影《火车到站》、《工厂大门》在巴黎公映,标志着世界电影的诞生。 B、电影2、概况:⑴第一次电影放映⑶民国时期,国产电影获得了快速发展1 、中国电影发展的过程: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进口到国产。⑷ 20世纪二三十年代:⑵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 1905年《定军山》⑸抗战结束后:⑹新中国成立以后:⑺改革开放以后:19世纪末:传入中国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1905年《定军山》: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歌女红牡丹》: 第一部有声电影《渔光曲》:首次获国际大奖 《风云儿女》插曲《义勇军进行曲》:成为国歌中国第一部自拍电影 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了中国第一部电影:京剧《定军山》,演员为中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谭鑫培。《难夫难妻》——第一部故事片《歌女红牡丹》 20世纪20年代中国电影迅速发展并走向成熟。
中国第一部有声片——胡蝶主演的《歌女红牡丹》,结束了中国电影无声的历史。 1934年,公映时创下连映84天的记录。
1935年,《渔光曲》在国际电影节上首次获奖。民国时期著名演员阮玲玉 胡蝶 周璇 1935年摄制的《风云儿女》《翠岗红旗》 新中国成立以后,反映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题材的故事纷纷被搬上银幕。 1895年,法国卢米埃尔兄弟的发明标志着电影的正式诞生;1927年之前,电影全是无声的,被称作“默片时代”;随着影像与声音结合的技术日趋成熟,有声电影崛起,世界电影进入全面繁荣阶段。卢米埃尔兄弟世界电影发展简况奥斯卡金像奖卓别林 八十年代有《阿Q正传》、《红高粱》等影片。九十年代有《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霸王别姬》、《一个都不能少》等影片在国际上多次获奖。20世纪更是好片迭出。
张艺谋、冯小刚、陈凯歌等成为国际著名的大导演。巩俐、葛优、章子怡等成为了国际影星。至于香港电影的成就更是有目共睹。C、电视 1 、问世:20世纪30年代2 、概况: ⑴中国第一家电视台: 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⑵1978年5月1日。。。。。。 ⑶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⑷2008年6月9日,。。。。。C、电视 1 、问世:20世纪30年代2 、概况: 3、现状: 中国已经建成了从中央到地方、从对内到对外的多系列、多层次、多语种、多形态的广播电视传播网络,电视节目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民众的文化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 北京电视台是中国第一家电视台,于1958年5月1日试验播出,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中国电视的普及—— 改革开放后?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②电视技术的进步。(如卫星传送技术的运用)
③国家的政策支持,如“村村通”工程。改革开放后,电视的普及和电视节目越来越丰富。 19世纪是铁路时代,20世纪是高速公路时代,21世纪将是宽带网络时代。
——(美)米歇尔·科兹曼三、互联网的兴起当今社会正经历着由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巨变。1、原因:三、互联网的兴起20世纪60年代末,互联网诞生
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风靡全球三、互联网的兴起2、互联网的发展状况:1、1993年,中国第一条互联网专线开通;
2、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3、1996年10月,上网人数62万;
4、1999年底,上网人数890万;
5、2000年底,我国互联网用户达到1580万,居世界
第五位;
6、2003年上半年,我国互联网用户达到6800万,居
世界第二位;
7、截至2009年1月,我国网民人数达到了2.98亿。互联网渐渐进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3、互联网的优势 仅鼠标点点,浏览、搜索、查询、记录、下单、购物、聊天、谈判、交易、娱乐、报关、报税等轻松实现,跟发传真、找电话一样简单。 影像、动画、声音、文字;涉及政府、企业、教育等各行各业;写文章、搞研究、查资料、找客户、建市场、信息流、物流…… 交互性是互联网络媒体的最大优势,它不同于电视、电台的信息单向传播,而是信息互动传播,用户可以获取他们认为有用的信息,厂商 也可以随时得到宝贵的用户反馈信息。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互动性,双向感受 文字、图片、声音、动画、影像——多媒体手段使消费者能亲身体验产品、服务与品牌。这种以图、文、声、像的形式,传送大量感官的信息,让顾客如身临其境般感受商品或服务。
电台、电视台的广告虽然以秒计算,但费用也动辄成千上万,报刊广告也不菲,超出多数单位个人的承受力。Internet由于节省了报刊的印刷和电台、电视台昂贵的制作费用,成本大大降低,使大多数单位、个人都可以承受。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费用低廉阅读下列材料,理解互联网对民众生活的影响
材料一:离不开的互联网,任你徜徉任你想,生活现实难到位,虚拟世界乱闯荡
材料二:有些中学生上网更多的是为了消遣和娱乐,因为网络——这个完全虚拟的世界是他们放松自己的最佳场所。调查数据表明,青少年选择互联网,比例最高的是“满足交流的需要”,占六成五;其次是满足学校学习功课的需要,占五成。三至五成的青少年对自己使用互联网的能力有不同程度的自信,认为自己具备克服负面影响的能力。好多中学生把网络当作了逃避现实的方式,为他们逃课提供了借口,以至于沉溺于虚拟的世界,危害了身体,甚至连心理都扭曲变态了。网吧是许多犯罪的滋生地,很多善良的孩子就是从这里一步一步走向违法乱纪的。在这里学会了撒谎、吸烟、喝酒、交异性朋友,甚至诈骗、勒索、偷盗。疏远了和父母的亲情,和朋友的健康的友情,葬送了自己的前途命运,也破灭了亲人的希望。成为危害社会的一大毒瘤。 网络,如载舟之水,可行舟,亦可覆舟...... 那我们该如何抵制网络的不良诱惑? 互联网在你生活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想想:互联网有着怎样的优势?互联网与民众生活的渐变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害处大还是益处大?利弊3、互联网的优势:
⑴集报纸、广播、电视的优势于一体
⑵费用低廉
⑶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
⑷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4、互联网的弊端:⑴真实性得不到保证
⑵信息来源渠道不确切
(3)…….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变迁通信工具的进步大众传媒的发展服 饰饮食居住交通工具社会习俗邮电通信报纸影视互联网单元小结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 1、经历了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向西方学习过程;
2、随着中国近代政治、思想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3、地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
4、实质上是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结果是中西方文化逐渐融合,且保留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
5、有利于消除封建因素和促进中国社会向前发展。1、下列有关近代中国报刊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 19世纪末,外国人开始在中国办报
B. 近代国人最早在境内创办的报刊是《昭文新报》
C. 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报》是政府刊物
D.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办了《红色中华》报、《中央日报》等报刊2、标志着中国无声电影历史结束的是A《渔光曲》 B《定军山》
C《风云儿女》 D《歌女红牡丹》BD3、从信息传播和交流的角度看,如果你欣赏一场精彩的球赛,你会选择下列哪一种传播媒介?
A. 报刊 B. 电影 C. 电视 D. 互联网D4、“第四媒介”的主要功能有
①能传播文字、图象和声音
②能模拟三维动态效果,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③可查询资料、浏览新闻
④可看电影、看电视、听音乐
⑤双方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聊天室等方式及时沟通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D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