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 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核心素养卷(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 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核心素养卷(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06 09:32: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核心素养卷
时 间:40分钟
积累与运用
一、读拼音,结合语境写词语。(8分)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是无数gé mìng( )者面对yā pò( )和bō xuē( )奋起抗争的过程。他们为了广大人民的lì yì( ),面对yán jùn( )的斗争jú shì( ),毫不畏惧,不惜xī shēng( )自己的生命。今天的我们有zé rèn( )努力学习,不辜负先烈们的期望,让伟大的祖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二、选择。(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焚烧(féng) 皮靴(xuē) B.送葬(zhàng) 瞪眼(dèng)
C.彻底(chè) 炊事员(chuī) D.避免(bì) 开凿(zuó)
2.下列诗句中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何当金络脑(什么时候) B.立根原在破岩中(原本)
C.烈火焚烧若等闲(等着空闲) D.粉骨碎身浑不怕(全,全然)
3.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是哪一项 ( )
A.看到饭桌上的菜,小弟弟一声不吭,怒气冲冲地走进了房间。
B.这艘客船总是在五湖四海间来回穿梭,将人们送往世界各地。
C.父亲不慌不忙地向外走去。
D.李大钊在法庭上大义凛然,他那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令人肃然起敬。
4.关于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好的开头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好的结尾可以使人回味无穷
B.《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首尾呼应,更加突出了作者对父亲深切怀念的悲痛心情
C.《匆匆》以陈述句结尾,呼应了开头,直接抒发了作者对时光一去不复返的慨叹
D.《藏戏》开头连用三个问句,增强了表达效果,引人入胜
三、词句段运用。(12分)
1.请你根据情境补全对话。(5分)
韩雯雯:我发现许多事物在古诗中被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郑燮的《竹石》“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就赋予了竹子 的品格。
叶琪琪:对,我也发现了,如“ ,
”这两句诗中,诗人就赋予 (事物)
的品格。
2.读下面一段话,完成练习。(7分)
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白烟,闪着火花,火光照亮了他那钢铸一般的脸。一秒钟、两秒钟……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
(1)这句话中,“ ”“ ”是对董存瑞的外貌和神态描写,从中我体会到 。(3分)
(2)请你运用外貌描写写一个自己熟悉的人,体现其品质特点。(4分)
四、内容回顾。(11分)
1.为 ,替 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 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3分)
2.我国的俗语有劝勉意义。“ , ”劝诫我们在生活富裕之时,要时常想到困难时该怎么办,不要等到贫穷了,才后悔当初没有节省。“ , ”劝诫我们要及时孝敬、陪伴父母。(4分)
3.诗咏志。李贺通过“ , ”抒发渴望建功立业却不被赏识的感慨;于谦通过“ , ”表达了自己不畏艰难、坚贞不屈的高尚品质。(4分)
阅读与欣赏
五、阅读理解。(27分)
视死忽如归
(一)十六年前的回忆(节选)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起来了。
“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他的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二)还有后来人
一九二八年二月,夏明翰同志被捕了。
审讯室内,敌人的审讯开始了。
“你多大岁数 ”“我是共产党,共产党万万岁!”
“你老家在哪儿 ”“革命者四海为家!”
敌人被弄得慌了手脚,又问:“你信仰什么 ”“共产党人不信神,不信鬼。信仰马克思主义!”敌人企图从夏明翰口里得到一点儿情报的梦想破灭了。敌人用各种手段都没能使夏明翰屈服,最后决定杀害他。
三月二十日清晨,白色恐怖笼罩江城。夏明翰同志告别狱中难友,从容不迫地走向刑场。刑场上,夏明翰昂首挺立,深情地望着祖国大地,望着他熟悉的、印满他战斗足迹的武汉三镇。行刑官走过来问他还有什么话要讲。夏明翰大声说:“有!给我纸和笔!”他用戴着手铐的手,饱蘸着浓墨,不,饱蘸着自己满腔热血,在雪白的纸上写下了一首正气凛然的《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写完,他将笔一甩,厉声喝道:“开枪吧!”
枪声响了。党的好战士,人民的好儿子夏明翰为革命英勇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1.李大钊、夏明翰都坚信革命必胜:从法庭上对李大钊的 描写和 描写等可以看出来,从夏明翰就义时 可以看出来。(3分)
2.结合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9分)
材料:
①李大钊从被捕到牺牲,在狱中共22 天。敌人对他进行了长时间的审讯,施用了多种酷刑,电椅、老虎凳……甚至残忍地拔去了他双手的指甲。
②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实践其所信,励行其所知,为功为罪,所不暇计。 ——李大钊《狱中自述》
(1)材料①中李大钊经历的酷刑从选文(一)中的“ ”
“ ”可以看出来。选文(一)中李大钊心中的“革命事业”指的是材料②中的 。(6分)
(2)结合材料,说一说你对选文(一)中“一种伟大的力量”的理解。(3分)
3.下列能形容两位革命前辈的诗句有哪些 [多选] ( )(3分)
A.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B.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C.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D.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4.下列对选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两位革命前辈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毫不屈服
B.面对“我们”的哭,李大钊的表现说明他心中只有对敌人的恨,忽略了对亲人的爱
C.选文中对两位革命前辈都运用了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
D.夏明翰写《就义诗》主要是为了嘲笑敌人的无能
5.认真阅读选文,对的画“√”,错的画“×”,并补充第四条内容。(4分)
(1)选文(一)中,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父亲却“安定”“沉着”,这是运用了对比的描写方法。( )
(2)“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中的“后来人”指的是夏明翰的子孙后代。( )
(3)与敌人对话时,夏明翰机智应答,表现出共产党员的临危不惧。 ( )
(4)李大钊和夏明翰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
6.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千千万万个像李大钊、夏明翰这样的革命先烈用自己的生命换来的。作为“后来人”的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请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4分)
语文与生活
六、综合实践。(10分)
新华小学六年级开展以“中华少年当自强”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请你踊跃参加。
1.【活动一】 红色诗词鼓舞人心。请你写出两句自己收集的红色诗词。(2分)
2.【活动二】 革命事迹激励前行。仿照示例,写写自己熟悉的革命英雄。(3分)
例:刘胡兰,你短暂而辉煌的一生,在我们心中树立起永不磨灭的丰碑。
3.【活动三】 红色经典必须传承。在你读过的红色故事中,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针对这个故事你有什么心愿 想一想,写一写。(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