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0张PPT。一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中国历史年代发展顺序夏商原始社会约前2070约前1600西周约前1046东周约前770约前256春秋战国约前475约前221周启桀汤纣武王一、夏朝与商朝的政治形式天命玄鸟
降而生商
——《诗
经商颂》1.夏朝:1)特点:2.商朝:2)实质:特点:2)神权与王权的紧密结合(标志着我国开始过渡到奴隶社会)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家天下取代公天下宗族关系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 这两幅画像中大禹的服饰打扮有何不同?能说明什么问题?王权与神权合一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礼记》 材料一:(武王)封商纣子禄父殷之余民。……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史记·周本纪》
⑴据材料一说明在周初能够取得“封侯”地位的主要有哪些人?周王西周分封二、?? 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材料二: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其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材料三:周公教成王说:“你得用心考察众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即是侮慢王朝,等于不贡。”
——范文谰《中国通史》第一卷
材料四:幽王为烽火大鼓,有寇至举烽火,诸侯悉至……
——《史记·周本纪》诸侯的义务:
服从王命;
定期朝见、纳贡、述职;
提供军赋、力役;
镇守疆土,随从作战;…… ⑵据材料二、三、四说明这些受封诸侯对周王有哪些义务?扩大疆域,巩固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1)含义:2)目的:周王将王畿(王都)外的土地和人民,授予王族、功臣、先代贵族,让其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3)内容:
4)作用:a.对象:积极:扩大统治疆域,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c.义务:王室子弟、功臣、先代贵族。土地和人口;世袭统治权。b.权利: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消极:削弱天子权威,成为割据威胁。
天子年老,膝下有3个皇子:大皇子(妃子所生);二皇子(皇后所生);三皇子是皇后所生。几个皇子都想争王位,请问天子位该传给谁,为什么?天子大皇子
(妃子生) 二皇子
(皇后生)三皇子
(皇后生)传 位于嫡长子继承制思考三个问题1、谁是大宗?
2、谁是小宗?
3、大小宗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三、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度 权力、财产、土地的继承问题怎么办?宗法制:一种继承和分配制度。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系政治联系的制度。周天子周天子周天子周天子周天子周天子诸侯诸侯诸侯诸侯诸侯卿卿卿卿士士士庶人庶人嫡长子庶子庶子庶子庶子嫡长子嫡长子嫡长子平 民奴 隶周天子诸 侯卿大夫士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最大的特点(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嫡长子平位继承,庶子降位继承。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在家中、族内就是宗法制,上升到国家就是分封制
宗法制根据大宗、小宗而形成严格的等级制。
维护的工具:礼乐制度
宗法制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有哪些? 神权和王权的结合(商朝)
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分封制)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的政治结构具有家国一体的特色(宗法制)1.商代政治的特点不包括
A.实行王位世袭制
B.贵族以血缘为纽带,实行宗法制
C.神权和王权密切结合
D.大规模实行分封制
2.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开始实行王位世袭制 B.对异姓功臣进行分封
C.无条件遵从周天子命令 D.带有血缘和部族色彩DD3.与分封制不同,宗法制主要规定了权利和义务的
A.分配问题 B.继承问题
C.履行职责 D.范围权限
4.西周推行的分封制
A.主要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
B.规定了宗族内的嫡庶系统
C.诸侯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
D.实施范围仅限于王族内部
5.分封制在西周前期的主要影响是
①扩大了统治范围 ②加强了地方的统治
③巩固了周天子地位 ④形成了割据混战局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B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