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常考专题: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单元测试)-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人教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期末常考专题: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单元测试)-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人教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6-07 07:30: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常考专题: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单元测试)-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人教版
一、选择题
1.一组数据的最小值是23,最大值是38,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
A.可能是23 B.可能是38 C.在23和38之间
2.在下面的统计图中,横线所在位置能反映这4个数的平均数的图是( )。
A. B.
C.
3.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45cm,小亮的身高可能低于145cm。
B.小兵身高1.48米,所以他去平均水深是1.2米的河里游泳不会有危险的。
C.四年级男生平均体重是30kg,女生平均体重是28kg,所以男生一定比女生重。
4.小王买了四件礼物,最便宜的15元,最贵的30元,买这四件礼物总共是( )。
A.75元~105元 B.60元~120元 C.15元~30元
5.一班有40个学生,二班有42个学生,三班有45个学生,开学后又转学来了11个学生,一个班( )个人才能使每班学生人数相等。
A.44 B.46 C.48
6.四(1)班在排座位时,个子矮的同学坐教室的前面,个子高的同学坐教室后面。这样依次排列,你觉得下面的( )更接近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
A.第一排同学的平均身高 B.第一列同学的平均身高 C.最后一排同学的平均身高
二、填空题
7.上学期期末,小阳语文和数学两科的平均成绩是90分,英语考了96分,他这三科的平均成绩是( )分。
8.2022年9月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六年级有4名同学接受了调查访问:在过去的一个月,你做了几次家务?调查结果是:16、、12、14,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14,那么的值是( )。
9.下表是淘气的成绩单,他四科的平均成绩是( )分。
科目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成绩/分 89 94 96 93
10.根据统计图填空。
(1)乙品牌的空调五月份比四月份销售量增加了( )台;
(2)甲品牌第二季度共销售空调( )台;
(3)乙品牌的空调第二季度平均每月销售( )台。
11.根据下面的统计图回答问题。
五年级一班同学体育合格人数统计图
(1)男生合格人数最多的项目是( ),女生合格人数最少的项目是( )。
(2)从图中明显看出,这个班最需要加强的是( )训练。
(3)在( )项目上,女生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在( )项目上男女生表现平分秋色。
12.下面是小东家和小明家去年第二季度用电量情况统计图,完成填空。
(1)小东家( )月份用电量最少,小明家( )月份用电量最多,两家用电量相差最大的月份是( )月份。
(2)小明家去年第二季度共用电( )度。
(3)小东家去年第二季度平均每月用电量( )度。
三、判断题
13.笑笑玩射击游戏,四次的总成绩是348环,那么他每次射击的成绩肯定不低于87环。( )
14.小芳3次跳绳的总成绩次数是90次,那么小芳每次跳的次数一定都是30次。( )
15.六年级为结对学校捐款,男生平均每人捐9元,女生平均每人捐11元,全年级平均每人捐10元。( )
16.在一次跳绳比赛中,四(1)班女生的总成绩是1032个,男生的总成绩为900个,说明女生的成绩比男生好。( )
17.知道小组每个同学的身高和小组人数,就知道小组的平均身高。( )
四、作图题
18.根据统计表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新星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参加兴趣小组情况如下表。
五、解答题
19.小红和妈妈参加“亲子邑起阅读”活动,小红每天读45页,妈妈5天读了675页,妈妈平均每天的阅读量是小红的多少倍?
20.一支由4个小分队,平均每个小分队25人的救援队和一支由36人组成的突击队前往灾区,救援队和突击队一共有多少人?
21.学校图书馆管理员调查了同学们喜欢图书的情况,参加调查的同学一年级有180人。二年级有196人,三年级有188人。每个年级都有4个班。请你算一算平均每个年级有多少人参加调查?
22.下图是大润发商场2020年6、7月份主要家电销售情况统计图。
(1)( )月空调销售量多,( )月冰箱销售量少。
(2)这两个月洗衣机销售量一共是( )台。
(3)从图中你还可获得什么信息?
23.下图是五年级一班同学1分钟跳绳测试情况统计图:
(1)五年一班有男生( )人,女生( )人。
(2)这次跳绳测试,五年一班中获得( )等级的人数最多。
(3)下表是取得优秀等级的女同学每分钟跳绳个数统计:
同学1 同学2 同学3 同学4 同学5 同学6 同学7 同学8
女生 144 140 136 138 142 145 135 140
取得优秀等级的女生平均每人每分钟跳绳多少个?
(4)佩佩说:“这次测试总体上是男生的成绩比女生要好。”你同意吗?说说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
1.C
【分析】平均数体现的是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平均数要比这组数据中的最小值大,比最大值小。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知,一组数据的最小值是23,最大值是38,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比23大,比38小。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均数的意义,属于基础知识,要熟练掌握。
2.C
【分析】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个数所得到的商叫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则平均数应大于最小数,小于最大数。
【详解】A.横线所在位置太低,不能反映这4个数的平均数;
B.横线所在位置和最大的数的位置相等,横线所在位置不能反映这4个数的平均数;
C.横线所在位置能反映这4个数的平均数。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考查了平均数的含义,要注意观察横线位置。
3.A
【分析】(1)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45cm,有的同学的身高可能低于145cm。
(2)河的平均水深是1.2米,可能有的地方水深超过1.2米,甚至超过1.48米。
(3)男生平均体重是30kg,有的男生体重可能小于30kg,甚至小于28kg。女生平均体重是28kg,有的女生体重可能大于28kg,甚至大于30kg。也就是有的男生可能比有的女生轻。
【详解】A.小亮的身高可能低于145cm。说法正确;
B.他去平均水深是1.2米的河里游泳可能会有危险的。说法错误;
C.可能有的男生比女生轻。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含义的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平均数只能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并不能反映这组数据的中所有数据的大小。
4.B
【分析】因为最便宜的15元,所以买这四件礼物的钱数要超过(15×4)元;最贵的30元,所以买这四件礼物的钱数要少于(30×4)元,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5×4=60(元)
30×4=120(元)
买这四件礼物总共是60元~120元。
故答案为:B
【点睛】根据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解答此题即可。
5.B
【分析】用三班的总人数加上又转来的人数,就是所有的人数,然后除以3求出平均每班的人数,这样每班的人数就会相等,据此解答。
【详解】
一班有40个学生,二班有42个学生,三班有45个学生,开学后又转学来了11个学生,一个班(46)个人才能使每班学生人数相等。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平均数的认识以及计算,熟练掌握并正确计算。
6.B
【分析】根据平均数的特点进行选择,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值,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其特点是比最大数小,比最小数大;
【详解】根据平均数的特点可知,由于每排同学的身高相差不大,所用用一列的平均身高估计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因此我觉得第一列同学的平均身高更接近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
故答案为:B
【点睛】熟练掌握平均数的意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7.92
【分析】根据求平均数的方法,先求出语文、数学、英语的总成绩,已知语文和数学两科的平均成绩是90分,用就是语文和数学的总成绩,再加上英语的成绩,就是三科的总成绩,最后用总成绩除以3即可得到三科的平均成绩,据此解答。
【详解】
(分)
上学期期末,小阳语文和数学两科的平均成绩是90分,英语考了96分,他这三科的平均成绩是(92)分。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及应用。
8.14
【分析】先求出4名同学的总次数,再减去已知的三个数即可。
【详解】
所以的值是14。
【点睛】根据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解答此题即可。
9.93
【分析】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值,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依此计算。
【详解】(89+94+96+93)÷4
=372÷4
=93(分)
即他四科的平均成绩是93分。
【点睛】熟练掌握平均数的求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0.(1)13
(2)244
(3)80
【分析】(1)根据统计图信息,用乙品牌的空调五月份销售量减去四月份销售量即可;
(2)把甲品牌四月份、五月份、六月份三个月的销售量相加,就是甲品牌第二季度共销售空调台数;
(3)乙品牌的空调第二季度平均每月销量的台数=乙品牌的空调一季度总销售量÷3个月。
【详解】(1)83-70=13(台)
乙品牌的空调五月份比四月份销售量增加了13台;
(2)74+79+91
=153+91
=244(台)
甲品牌第二季度共销售空调244台;
(3)(70+83+87)÷3
=240÷3
=80(台)
乙品牌的空调第二季度平均每月销售80台。
【点睛】本题考查复式条形统计图信息的读取和分析,运用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问题。
11.(1) 立定跳远 仰卧起坐
(2)仰卧起坐
(3) 跳绳 投实心球
【分析】(1)从图中观察男生图例最高的即为男生合格人数最多的项目,女生图例最低的即为女生合格人数最少的项目;
(2)从图中观察男生和女生最低的图例就是需要加强的训练项目;
(3)从图中观察女生比男生多的项目表现出明显优势,当男生和女生相差最小的则为平分秋色。
【详解】(1)25>17>15>9,所以男生合格人数最多的项目是立定跳远;
25>23>15>7,所以女生合格人数最少的项目是仰卧起坐。
(2)从图中明显看出,这个班最需要加强的是仰卧起坐训练。
(3)在跳绳项目上,女生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在投实心球项目上男女生表现平分秋色。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复式条形统计图。
12.(1) 五 六 四
(2)208
(3)67
【分析】(1)通过观察统计图可知,小东家五月份用电量最少,小明家六月份用电量最多,两家用电量相差最大的月份是四月份。
(2)第二季度有四月、五月、六月,根据加法的意义,把小明四、五、六月份的用电量合并起来即可。
(3)根据求平均数的方法,先求出小东家第二季度的用电总量,然后除以3即可,据此解答。
【详解】(1)四月:63-50=13(度)
五月:70-60=10(度)
六月:88-78=10(度)
13度>10度=10度
所以小东家五月份用电量最少,小明家六月份用电量最多,两家用电量相差最大的月份是四月份。
(2)
小明家去年第二季度共用电208度。
(3)
小东家去年第二季度平均每月用电量67度。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13.×
【分析】四次的总成绩是348环,则平均每次的成绩是348÷4=87环。根据平均数的意义可知,这四次成绩中,有的成绩一定比87环大,也有的成绩一定比87环小,据此判断。
【详解】348÷4=87(环)
则平均每次的成绩是87环,每次射击的成绩一定有小于87环的,也有大于87环的,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若一组数据各不相等,则平均数要小于最大数,大于最小数。
14.×
【分析】平均数是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并不能反映这组数据的中各个数据的大小,由此即可进行判断。
【详解】90÷3=30(次),即30次是小芳平均每次跳的个数,并不代表小芳实际每次跳的个数。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及求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5.×
【分析】根据平均数的意义,平均数是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平均数会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在这里没有告诉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是否相等,如果男、女生人数相等,题干中的说法是正确的,如果男、女生人数不相等,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据此判断。
【详解】因为不知道六年级男生和女生人数是否相等,所以男生平均每人捐9元,女生平均每人捐11元,全年级平均每人捐10元,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及应用,结合题意分析解答即可。
16.×
【分析】本题中只是说明男生和女生的总成绩,也没有具体是几个人的总成绩,所以没办法比较,据此解答。
【详解】在一次跳绳比赛中,四(1)班女生的总成绩是1032个,男生的总成绩为900个,不能说明女生的成绩比男生好。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平均数的求法以及应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7.√
【分析】平均数:用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就得到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详解】根据平均数的含义可知,小组的平均身高=小组同学的总身高÷小组人数,所以知道小组每个同学的身高和小组人数,就知道小组的平均身高。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根据平均数的含义。
18.见详解
【分析】在竖轴上预留出的位置,根据数据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并注明数量即可
【详解】
【点睛】条形统计图用直条的长短表示数量的多少,从图中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多少,便于比较。复式条形统计图可以表示多种量的多少。
19.3倍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妈妈5天读的页数÷5=妈妈平均每天读的页数,然后用妈妈每天读的页数÷小红每天读的页数=妈妈平均每天的阅读量是小红的倍数,依此列式并计算。
【详解】675÷5=135(页)
135÷45=3
答:妈妈平均每天的阅读量是小红的3倍。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工程问题的计算,先计算出妈妈平均每天读的页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0.136人
【分析】小分队的个数×平均每个小分队的人数=救援队的总人数,救援队的总人数+突击队的人数=救援队和突击队的总人数,依此列式并计算即可。
【详解】4×25=100(人)
100+36=136(人)
答:救援队和突击队一共有136人。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根据平均数的意义计算出救援队的总人数。
21.188人
【分析】求的是平均每个年级参加调查的人数,把三个年级的人数相加,再除以3即可解答。
【详解】(180+196+188)÷3
=564÷3
=188(人)
答:平均每个年级有188人参加调查。
【点睛】熟练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及求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2.(1)7;6
(2)180
(3)见详解
【分析】(1)根据统计图直条的长短可以看出哪个月空调销售量多,哪个月冰箱销售量少。
(2)把6、7月份销售的洗衣机的数量相加即可解答。
(3)根据统计信息得出合理的结论。
【详解】(1)7月空调销售量多,6月冰箱销售量少。
(2)100+80=180(台)
这两个月洗衣机销售量一共是180台。
(3)6、7月份该商场主要家电中,空调销售最多。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复式统计图的认识,以及根据统计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1)23;22
(2)良好
(3)140个
(4)不同意。理由:女生成绩好一些,因为女生的成绩得优秀的比男生多得多,而得及格的比男生少得多。(答案不唯一)
【分析】(1)灰色直条表示男生,黑色直条表示女生,根据加法的意义,把各等级的男生、女生人数分别求和,即可得出五年一班有男生多少人,有女生多少人;
(2)把各等级男女生的人数求和,再比较大小即可得解;
(3)用8位女同学跳绳的总个数除以8,即可求出取得优秀等级的女生平均每人每分钟跳绳多少个;
(4)直条长代表的人数多,通过比较同种颜色的直条,如灰色直条:及格等级的人数最多,良好和及格的人数较为接近。不同颜色的直条相比较,可知男、女生优秀和及格人数相差较大;良好的人数差别不大。从整体看,女生优秀和良好人数较多,及格人数较少,所以女生的成绩好一些。
【详解】(1)2+10+11
=12+11
=23(人)
8+9+5
=17+5
=22(人)
五年一班有男生23人,女生22人。
(2)2+8=10(人)
10+9=19(人)
11+5=16(人)
19>16>10
这次跳绳测试,五年一班中获得良好等级的人数最多。
(3)(144+140+136+138+142+145+135+140)÷8
=1120÷8
=140(个)
答:取得优秀等级的女生平均每人每分钟跳绳140个。
(4)不同意。理由:女生成绩好一些,因为女生的成绩得优秀的比男生多得多,而得及格的比男生少得多。(答案不唯一)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如何从复式条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并根据所获取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