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3】杭州中考科学一模、二模试题分类汇编(18):科学方法、科学理论【word,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考2023】杭州中考科学一模、二模试题分类汇编(18):科学方法、科学理论【word,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0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6-06 18:29: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023保实二模)结构与功能观念是指将事物的组成结构和所具备的功能作用看做一个整体,通过研究其结构和功能的相互关系,以达到深入理解事物的目的。下列叙述与“结构与功能”观念不符的是( )
A.植物茎上的细胞壁厚,主要起支撑作用
B.温度计的“泡大径细”,主要为了读数更精确
C.胶头滴管上的胶头使用橡胶,主要是为了便于吸取和挤出液体
D.地球的形状是个椭球体,主要是为了便于生物生存
2.(2023拱墅一模)科学中存在着各种“系统”,下列关于“系统”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太阳系可视作一个天体系统,地球作为太阳系的行星围绕太阳公转
B.人体可视作一个生命系统,生长发育阶段异化作用强度大于同化作用
C.汽油机可视作一个动力系统,汽油机做功冲程气缸内燃气的内能增加
D.自来水厂可视作一个水净化系统,通过过滤除去水中固体颗粒属于化学变化
3.(2023拱墅二模)中国空间站内三位航天员日均消耗的1650升氧气主要用于体内葡萄糖的缓慢氧化。如下图所示,为保障航天员在太空中正常生活,空间站启用了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体内葡萄糖的缓慢氧化是为了储存能量
B、水电解系统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C、萨巴蒂尔反应器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
D、此系统解决了航天员因呼吸需携带大量氧气的难题
4.(2023西湖区一模)科学研究中,人们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 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代替和反映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图甲是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模型,展示了地球的内部结构,①表示地核
B.图乙是某原子结构模型,中央是原子核,核外是运动的电子
C.图丙是条形磁铁磁感线模型,磁感线疏密程度表示磁场强弱,越密磁场越强
D.图丁是人的呼吸运动模型,此时图中模拟呼气过程,气球相当于肺
5.(2023大关中学二模)归纳和推理是学习科学时常用的思维方法,必须科学严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显微镜使用中转动反光镜可使视野变亮,则视野变亮一定是转动了反光镜
B.家庭电路中发生短路时保险丝会熔断,则保险丝熔断一定是发生了短路
C.春分日全球昼夜平分,则全球昼夜平分一定是春分日
D.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6.(2023滨江一模)模型法、类比法、转换法和控制变量法等是科学实验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对科学方法分析错误的是( )
A.在图①“探究动能大小与速度关系”的实验中,使用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属于控制变量法
B.在图②“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使用与A完全相同的B蜡烛属于类比法
C.在图③“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中,用海绵的凹陷程度反映压力作用效果利用了转换法
D.在图④中,用不同小球组合在一起表示甲烷的分子结构属于模型法
7.(2023采实二模)人类在探索自然规律的过程中,总结出了许多科学研究方法,下面几个观点涉及到初中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①探究种子萌发条件时用同种种子、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都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②酒精与水混合总体积变小证明分子间存在间隙,描点的气球膨胀说明宇宙在膨胀
③牛顿第一定律实验探究、声音能否在真空传播的实验探究,都用到了实验加推理的理想实验法
④物体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通过木块移动的距离来反映小球动能大小,焦耳定律实验电阻产生热量的多少通过温度计的示数来进行比较,都用到了转换法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8.(2023育才一模)“归纳法”是“根据收集的证据分析总结得出结论”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结论的得出没有应围归纳法的是( )
A.木炭、硫等物质能在氧气中燃烧,由此得出氧气具有助燃性
B.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由此得出稀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C.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并测出对应的反射角的大小,由此得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D.观察发现多种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由此得出植物细胞具有细胞核
9.(2023临安一模)在科学实验时,为了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经常需要进行反复多次实验。
①“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多次测量
②“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改变动力(臂)和阻力(臂),多次测量
③“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时,换用不同定值电阻,多次测量
④“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时,多次测量电阻两端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值。
在上述实验中寻找普遍规律的有(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0.(2023余杭二模)在科学实验中,进行多次实验是为了减小误差、避免偶然性或寻找普遍规律。以下实验中属于减小误差的是( )
A.研究盐溶液的酸碱性时,对多种盐溶液的酸碱性进行测定
B.研究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时,选用多株植物进行实验
C.用伏安法测导体的电阻时,测出多组电压值和电流值
D.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多次改变动力或动力臂
11.(2023育才二模)用易于观察的科学现象来显示不易观察的科学事实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不属于这种方法的是(  )
A.用轻质小球接触音叉来显示音叉的振动
B.用光线的箭头方向来显示光的传播方向
C.以进入集气瓶中的水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将枝条插入红墨水中来显示水在茎中的运输
12.(2023上城区二模)推理是科学中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但应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否则就会产生错误的结论。则下列推理中结论正确的是( )
A.细胞核是细胞基本结构之一,所以所有的细胞都有细胞核
B.使用杠杆能省力,所以能省力的简单机械一定是杠杆
C.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所以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D.碱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所以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一定是碱性溶液
参考答案
1.D 2.A 3.A 4.D 5.D 6.B 7.B 8.B 9.C 10.C 11.B 12.D
科学方法、科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