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金山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上海市金山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9-09 20:41: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命题人:倪慧瑾 审核人:李书慧)
一、阅读(60分)
(一)阅读下文,回答1-5题。(12分)
马克思之墓(节选)
( http: / / www.21cnjy.com )
②海德公园里矗立了一座金碧辉煌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纪念碑。这座纪念碑如此之高,以至于拍照时不得不用广角镜头。这座纪念碑纪念的是一个叫做阿尔勃特的男人。没有多少人知道他的生平事迹,他最为重要的身份是女王的丈夫。据说他去世之后,伤心的女王大约有七年的时间不理朝政。这座纪念碑应当是爱情和皇家财富的共同象征。21·世纪*教育网
③其实,英国人更为热衷的是另一桩爱情纠葛― ( http: / / www.21cnjy.com )―戴安娜王妃的故事。纪念戴安娜的活动至今不衰。戴安娜逝世的周年忌日,无数人自愿地献上了鲜花和花圈。一份报纸的主编说,1911年蒙娜丽莎画像被盗,赶到罗浮宫观看那一面空墙的人甚至比以往看画的人还多。戴安娜也是如此。她死了,人们却更爱戴她了。海德公园几条主干道的路面上,不远的距离就钉上了一面铜牌子――因为戴安娜曾经从这几条路上走过。人们爱戴戴安娜的原因不仅是因为她的美貌,更重要的是她的平民精神。她时常以王妃的身份从事多种慈善活动,她不太在乎皇家装腔作势的清规戒律,也没有刻意将那一场举世瞩目的婚礼作为摆脱平民世界的仪式。2-1-c-n-j-y
④可是,这种爱戴之中是不是仍然隐藏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某些势利之心?戴安娜的传奇寄托了众多凡人的白日梦,而且,戴安娜故事的后半段仍然是这种传奇的延续。她可以大步跨出肯辛顿宫的大门,然而,接走她的仍然是埃及巨富多迪的奔驰轿车。【出处:21教育名师】
⑤热衷于戴安娜平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精神的英国人大概不太想到马克思了。没听说英国的什么地方有马克思的塑像。马克思说了一些权贵们不爱听的话,有钱人当然不想为他树碑立传。令人感叹的是平民的沉默。穷困的马克思为无产者呐喊了一辈子,风雨无阻;然而,那么多人却慷慨地将鲜花和花圈掷给了象征性地参加几次慈善活动的戴安娜。这个世界肯定有什么地方出了差错。【版权所有:21教育】
⑥当然,还不是所有的人都被电视 ( http: / / www.21cnjy.com )或者报纸上名流表演的消息所收买。还是有人懂得马克思和《资本论》。英国的BBC主持了一项调查――谁是影响二十世纪的十位名人?广泛投票的结果,马克思竟然名列榜首。这个消息令许多人意外,也令许多人惊喜。这个消息令人恢复了一些信心:历史的天平仍然存在。21*cnjy*com
⑦前往拜谒马克思墓的时候才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道,马克思所安葬的海格特公墓已经私有化。一个毕生倡导公有制的思想家还是无法让他的葬身之地脱离旧世界。收购海格特公墓的是一个老妇人,她规定进入公墓必须收费。尤为苛刻的是,每带入一台照相机必须加收一个英镑。这时,我们再也不肯如此老实听命于私有制——所有的人都将照相机藏在大衣里面进入公墓的大门。
⑧马克思的墓原先夹杂在一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堆坟墓之间,平躺于地上。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英国工人和各国共产党合力重建了马克思墓。新的马克思墓位于公墓东北角的路边,墓碑是花岗岩砌就的一个高8英尺的方柱,方柱顶上安放着一个马克思的铜铸头像。“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看着墓碑上镌刻的这一句马克思的名言,心中无限感慨。
⑨返回的时候,有人问起马克思的后代。据说伦敦 ( http: / / www.21cnjy.com )还有一个,不知是第几代孙子或外孙,开出租车。如果这个传闻属实,那么,他至今应该还是标准的工人阶级的一员吧。
1.本学期我们学过恩格斯悼念马克思的文章《 》。(1分)
2.第⑤段作者谈到“这个世界肯定有什么地方出了差错”,这个“差错”是指
(1分)
3.本文题为“马克思之墓”,而文章前四段却写英国其他名人的塑像以及英国人热衷于戴安娜的故事。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2分)
4.第⑧段中作者“看着墓碑上镌刻的这一句马克思的名言,心中无限感慨”,请结合文意推断作者内心的感慨。(4分)
(1)
(2)
5.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文章在写英国人对名流的态度时用语包含讥讽,鲜明地表现出对世俗观念的否定,以及对英国平民的批判。
B.作者写到世人对马克思的态度和评价时情感复杂,但态度鲜明;能多给这位伟人一些注视的世界才是清醒公平的世界。www.21-cn-jy.com
C.本文以“马克思之墓”为题,却用大量篇幅写了社会名流和权贵的塑像和纪念碑,这种欲扬先抑的手法,有力地突出了本文主题。
D.本文基调略显苍凉:立志改革旧世界,终生为平民奋斗的马克思在死后被众多平民冷落,连自己的墓地也成了他人的私有财产。
E.文章结尾关于马克思后代的传闻看似闲笔,实则深刻,因为作者从中得到安慰:马克思主义后继有人。
(二)阅读下文,回答6-10题。(12分)
天职
⑴海尔曼博士的诊所远近闻名,在布拉沙市没有不知道他和他的诊所的。这个倔老头子,像他那把用最好的钢材做成的手术刀一样坚硬、锋利。
⑵一天夜里,一个小偷qiào开他的诊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将一点现金和几样珍贵的药物,放在提兜里准备带走。不巧,他在慌忙中撞倒了吊瓶支架,又被氧气罐绊倒,摔折了大腿,要跑也爬不起来了。这时,海尔曼和助手从楼上下来,助手说:“打电话让警察把他带走吧!”
⑶“不,在我诊所的病人不能这样出去。”
⑷把小偷抬上手术台,海尔曼连夜给他做了接肢的手术,并打上了石膏,直到在诊所里把他彻底治好才交给了警察。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⑸助手说:“他偷了您的财物,你怎么还如此给他治疗呢?”
⑹“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
⑺这件事一时传为佳话。
⑻又一天,一个女人护送一位在车祸里受重伤的人来到诊所。
⑼海尔曼一愣:“呵,是她!她早已徐娘半老,怎么还这般漂亮?”这是他被人夺去的爱妻。直到今天她在他的眼里,仍然具有不可代替的魁力。
⑽女人泪流满面地说:“海尔曼,亲爱的海尔曼,你还恨我吗?……为了拯救他的生命,我不得不来求你,你是全市惟一能给他做手术的人。”www-2-1-cnjy-com
⑾受重伤的人是他原来爱妻的后夫,就是这个人把她夺去了,当时就差未同他进行古老的决斗。
⑿海尔曼曾经受过他们的侮辱。现在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种场合的重逢,使他不由心潮起伏,思绪万千。他始终一言未发,只冷冷地反问一句:“列夫斯基夫人,你忘记我常对你说的话了吗?”
⒀“噢,你是说, !”
⒁一个修补头颅骨的手术,让海尔曼站了十个多小时,最后晕倒在手术台旁。
⒂列夫斯基在伤愈后,夫妻俩在海尔曼面前忏悔地说:“如您不嫌弃,我们愿意为服侍您而献出余生。”
⒅这年,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占领了布 ( http: / / www.21cnjy.com )拉沙。一个盖世太保头目,被波兰地下战士一枪打中了胸部。随军医生没人能给他做开胸这样的大手术,便把他化了装送到海尔曼的诊所。海尔曼一搭眼就认出了这个最凶残的德国刑警队警官,在这个城市里不知有多少波兰人丧生在他的枪口下。他心中猛然一震,暗自喟叹,这也是上帝的旨意呵!
⒆海尔曼支走了所有助手和医护人员,他 ( http: / / www.21cnjy.com )洗手,刮脸,重新穿好上教堂才穿的那套西服,罩上一件最新的白外套。然后拿起他最大的那把手术刀,一下子剖开了他的胸膛。他没有去找子弹,而是把手术刀插在他的心上……
⒇审判海尔曼时,德国人说:“你玷污了你的手术刀。”
(21)“没有,它用得其所。”
(22)“你忘记了医生的天职。”
(23)“没有,此时此刻反法西斯就是最高的天职!”他一字一顿,字字千钧,全市人都听到啦。
(24)海尔曼牺牲了。可城市到处都张贴 ( http: / / www.21cnjy.com )着“天职”两个大字,不用再加其他文字,它就成了一条具有巨大号召力的反法西斯标语。时至今日,布拉沙还在最高的楼宇上,挺举着“天职”两个大字,谁都明白人们赋予了它更深远的含义。(原文略有删改)
6.根据拼音写出汉字qiào (1分)
7.根据上文,将⒀段横线处填写完整。(1分)
噢,你是说, !
8.题目“天职”的在小说中有双 ( http: / / www.21cnjy.com )重含义,一是指 ; 二是指 (4分)
9.简要分析小说中“海尔曼”这个人物形象。(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面对这篇小说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首段中用“手术刀”作喻体来形容海尔曼的性格,既生动形象,又切合人物身份,显得浑然天成。
B.小说中两次提到“上帝的安排”“上帝的旨意”,这里的“上帝”就是海尔曼心中最高的信念——反法西斯。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C.小说末段可视为故事的尾声,与许多小说的尾声一样,它使故事情节更完整,人物形象更,也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21*cnjy*com
D.这篇小说立意深刻,构思精巧,人物形象鲜明,在这么短的篇幅里达到了这么好的艺术效果,实属难能可贵。【来源:21cnj*y.co*m】
(三)默写。(任选6空)(6分)
11.(1) ,晋代衣冠成古丘。(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2)是处红衰翠减, 。 (柳永《八声甘州》)
(3)遥岑远目, ,玉簪螺髻。 (辛弃疾《水龙吟·登健康赏心亭》)
(4) ,澄江一道月分明。 (黄庭坚《登快阁》)
(5)白云回望合, 。 (王维《终南山》)
(6)可怜后主还祠庙, 。 (杜甫《登楼》)
(7) ,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
(8)见贤思齐焉, 。 (《论语·里仁》)
(四)阅读诗歌,完成12-14题。(8分)
凤凰台次李太白韵
【北宋】 郭祥正
高台不见凤凰游,浩浩长江入海流。
舞罢青蛾①同去国,战残白骨尚盈丘。
风摇落日催行棹,潮卷新沙换故洲。
结绮临春②无觅处,年年荒草向人愁。
【注释】①青蛾:指南朝陈后主宫廷里的年轻歌妓。②结绮临春:指陈后主营造的结绮阁、临春阁。
12.诗中的“凤凰台”位于今日的____________________(古称金陵)。(1分)
13.下列对作品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首联以“浩浩”“入海”的眼前景来突出长江的气势和不朽,与下联衰败的人事形成鲜明对照。
B. 颔联写当年宫中歌妓随陈后主一起被掳离故国,而战争留下的累累白骨依旧埋在江边的古墓。
C. 尾联写陈后主华美坚固的楼阁已无迹可寻,人们只能年年在楼阁故址向荒草诉说不尽的愁意。
D. 从韵脚和“现实—怀古—现实”的思路看,作品既符合“次韵”的要求,又融入诗人的独特感受。
14.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颈联中“潮卷新沙换故洲”一句。(4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13分)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 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 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15.本语段选自课文《 》,作者 。(2分)
16.解释文中加点词。(2分)
(1)迨诸父异爨( ) (2)凡再变矣( )
17.翻译文中划线句子。(3分)
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18.下列“而”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3分)
A. 客逾庖而宴 B. 而母立于兹 C. 呱呱而泣 D. 墙往往而是
19. 本段首句“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段写了哪些可悲之事?请简要概括。(3分)21教育网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0—23题。(9分)
蜀贾三人,皆卖药于市。其一人专取良, ( http: / / www.21cnjy.com )计入以为出,不虚价,亦不过取赢。一人良不良皆取焉,其价之贱贵,惟买者之欲,而随以其良不良应之。一人不取良,惟其多,卖则贱其价,请益则益之,不较。于是争趋之,其门之限①,月一易,岁余大富。其兼取者,趋稍缓,再期亦富。其专取良者,肆日中如宵,旦食而昏不足。21cnjy.com
郁离子见而叹曰:“今之为士者,亦若是夫 ( http: / / www.21cnjy.com )!昔楚鄙三县之尹三。其一廉而不获于上官,其去也,无以僦②舟,人皆笑以为痴。其一择可而取之,人不尤其取,而称其能贤。其一无所不取,以交于上官,子吏卒而宾富民,则不待三年,举而仕诸纲纪之司③,虽百姓亦称其善。不亦怪哉!”2·1·c·n·j·y
注:①限:门槛 ②僦:租赁 ③纲纪之司:掌管法制的官署
20.解释文中加点字。(2分)
(1)请益则益之( ) (2)人不尤其取( )
21.下列选项中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 其一廉而不获于上官 B. 举而仕诸纲纪之司
C. 以交于上官 D. 戍卒叫,函谷举
22.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 卖则贱其价 B. 子吏卒而宾富民
C. 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D.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23.郁离子将“蜀贾三人”与“三县之尹’作 ,目的是
。(3分)
二、写作(40分)
24. 作文(40分)
“小确幸”一词,出自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随笔,由翻译家林少华直译而进入现代汉语,意思是“微小而确实的幸福”。【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对于“小确幸”,你有怎样的认识与感悟?请自定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21·cn·jy·com
金山中学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语文学科期末考试卷
答案
一(12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二(12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三(6分)
11.(1)三山半落青天外 (2)苒苒物华休 (3)献愁供恨 (4)落木千山天远大
(5)青霭入看无(6)日暮聊为《梁甫吟》(7)楼船夜雪瓜洲渡(8)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四(8分)
12.(1分)南京
13.(3分)C
14.(4分) 这句诗景中融情、吊 ( http: / / www.21cnjy.com )古伤今,写了湖水不断卷来新沙,天长日久,改换了故洲的模样,抒发了沧海桑田(时移世易、新旧更替、朝代兴衰)的深沉感慨。
五(13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六(9分)
20.(2分)(1)增加 (2) 责怪
21.(2分)C
22. (2分)C
23. (3分)类比 目的是抨击了元代末期愈是贪婪愈是飞黄腾达、愈是清廉愈是穷愁潦倒的黑暗吏治。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