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方帽子店》
部编三年级语文下
1.会认生字。掌握多音字。
2.默读课文,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能够复述故事。
3.懂得世界在不断变化,我们也应该随着改变的道理。
施雁冰 1947年毕业于上海新陆师范。 《儿童文学选刊》主编,编审。
作品集《施雁冰作品选》等。
作者简介
橱窗 改变 香蕉 扣头
嚷嚷 溜溜 圆筒 古董
chú
gǎi
jiāo
kòu
rāng
tǒng
dǒng
liù
我会读
呢
ní:毛呢 呢喃
ne:干吗呢
多音字
橱(橱柜)
厨(厨房)
蕉(香蕉)
焦(焦急)
形近字
舒服——舒适
人山人海——人头攒动
漂亮——美观
密密麻麻——密密匝匝
大吃一惊——大惊失色
近义词
舒服——难受
人山人海——三三两两
改变——保持
密密麻麻——稀稀拉拉
各式各样——千篇一律
反义词
后来,方帽子店对面,又开了一家帽子店,橱窗里放着各式各样的帽子,却没有一顶是方的。方帽子店里摆放着方方正正的帽子,却没有一顶是圆的,玻璃橱窗里还贴了一张广告:“专卖从不改变的方的好帽子。”对面的新帽子店里也贴了一张广告:“专卖各式各样的舒服的好帽子。”
顾客们在方帽子店门前站一会儿,又到新帽子店门前站一会儿,不知道买哪一种好。他们在两家的橱窗前看了好久,最后还是进了新帽子店。
自由读课文,按照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划分文章层次。
开端(1~4):帽子店里卖方帽子,人们都戴方帽子。
高潮(17~20):人们都戴各式各样的帽子,方帽子店倒闭。
结局(21):方帽子成为古董。
发展(5~16):在孩子们的推动下,涌现出了各式各样的帽子。
“假如我们用布做成真的帽子……”一个小孩子说。
“那戴在头上就更舒服了。”另一个小孩子接着说。
他们设法找到一些布,试着做了几顶圆帽子,像碗一样扣在头上,很舒服。
孩子们是怎么做的?
孩子们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做成了舒服的圆布帽子。句中把圆帽子比作碗,生动形象。
方帽子店的主人和儿子对圆帽子各持怎样的态度?
街上人山人海。在密密麻麻的方帽子中,忽然出现了几顶圆帽子,方帽子店的主人大吃一惊。最让他吃惊的是,自己的儿子也戴了一顶圆帽子!
“快快把它丢掉!”方帽子店的主人抓起圆帽子,丢在地上。
“我要!我要!”儿子嚷嚷着。
方形帽后来为什么被圆形帽给淘汰了?
圆形帽戴着舒服,还漂亮,方形帽不舒服、不好看。
方帽子店里摆放着方方正正的帽子,却没有一顶是圆的,玻璃橱窗里还贴了一张广告:“专卖从不改变的方的好帽子。”对面的新帽子店里也贴了一张广告:“专卖各式各样的舒服的好帽子。”
同学们想一想方帽子店为什么只做方帽子呢?
因为他们认为方帽子是祖辈流传下来的,是最好的帽子,是不能改的,所以只做方帽子。
文中的大人们和小孩子们分别代表的是哪类人?
大人们代表的是因循守旧,不思改变,不思进取的守旧派;小孩子们代表的是具有创新精神的改革派。
1.善用比喻和拟人,给人美感。
2.善用动作描写,生动具体。
3. 大胆想象,创设意境,流露深情。
板书设计:
方帽子店
起因——方帽子店一直做方帽子,不改变
发展——孩子们设计出圆帽子,遭到斥责
高潮——各式各样的帽子与方帽子抗衡
结果——各种新帽子流行,方帽子被淘汰
因循守旧
终被淘汰
这篇课文讲述了方帽子店的主人因为坚持做方帽子,不肯接受其他款式的帽子,而最终导致自己的方帽子无人问津,成为古董的故事,告诫人们不要因循守旧,要顺应时代变革的潮流,虚心接受新的事物,否则将会被淘汰。
课文主旨
焦 蕉 教 香( ) ( )急 ( )学
扣 叩 寇 日( ) ( )谢 纽( )
筒 统 桶 ( )一 木( ) 圆( )
懂 董 动 ( )事 古( ) ( )物
一、选字填空。
蕉
焦
教
寇
叩
扣
统
桶
筒
懂
董
动
1.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 )
2.形容又多又密。 ( )
3.指多种不同的式样、种类或方式。 ( )
二、 根据意思写词语。
人山人海
密密麻麻
各式各样
孩子们慢慢地长大了,想出了许多帽子的样式,圆的,香蕉形的,圆筒形的……夏天戴宽边的香蕉形的( ),冬天戴圆筒形的( ),春天和秋天戴碗形的( )。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省略号省略了什么?
3.你觉得孩子们造出的帽子怎么样?
三、重点段落品析
草帽
其他形状的帽子。
呢绒帽
布帽
孩子们造出的帽子既漂亮又舒服。
谢谢!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