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听众(课件+学案+音频+同步检测)

文档属性

名称 唯一的听众(课件+学案+音频+同步检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9-09 22:12:50

文档简介

《唯一的听众》同步检测(无答案)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组成词语
  yōu (   )久   (   )静   (   )愁   (   )美
  yí (   )式    (   )留   怀(   )   转(   )
  qiàn (   )款   道(   )   镶(   )   拉(   )
  2、 文章写“我”在拉琴的过程中,老人自始至终“很平静地望着我”.对于老人的“平静”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A.老人耳聋,听不到“我”难听的拉琴声。 B.“我”找到了自信,琴声变得动听,老人听得入神。 C.老人热爱音乐,她已经完全陶醉于琴声中。 D.老人做出“平静”的样子,用以鼓励“我”.
  3、“很快我就发觉自己变了。”请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说说“我”有哪些变化?是什么让“我”发生了变化?
  欣赏是一种善良
  1852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打猎时无意间捡到一本皱巴巴的《现代人》杂志。他随手翻了几页,竟被一篇题名为《童年》的小说所吸引。作者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但屠格涅夫却十分欣赏,钟爱有加。
  屠格涅夫四处打听作者的住处,最后得知作者是由姑母一手抚养照顾长大的。屠格涅夫找到了作者的姑母,表达他对作者的欣赏与肯定。姑母很快就写信告诉自己的侄儿:“你的第一篇小说在瓦列里扬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大名鼎鼎、写《猎人笔记》的作家屠格涅夫逢人便称赞你。他说:‘这位青年人如果能继续写下去,他的前途一定不可限量!’”
  作者收到姑母的信后惊喜若狂,他本是因为生活的苦闷而信笔涂鸦打发心中寂寥的,由于名家屠格涅夫的欣赏,竟一下子点燃了心中的火焰找回了自信和人生的价值,于是一发而不可收地写了下去,最终成为具有世界声誉和世界意义的艺术家和思想家。他就是列夫·托尔斯泰。
  社会生活中,欣赏与被欣赏是一种互动的力量之源,欣赏者必具有愉悦之心,仁爱之怀,成人之美之善念;被欣赏者必产生自尊之心,奋进之力,向上之志。因此,学会欣赏应该是一种做人的美德。
  1、“信”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诚实,不欺骗;②信任,不怀疑;③消息;④书信;⑤随便。
  文中下列词语中的“信”应选哪个解释呢?请联系上下文把最恰当解释的序号填入后面的括号内。
  姑母写信(  )信笔涂鸦(  )找到了自信(  )
  2、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1)钟爱有加:
  (2)大名鼎鼎:
  3、文中提到的两位作家,他们分别是 和 .
  4、概括地写出文中的小故事。
  5、用“ ”画出文中表达作者的思想观点的语句。
  6、你从短文中体会到什么?
《唯一的听众》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词:白痴、神圣、沮丧、庄重、仪式、抱歉、介意、荒唐、大吃一惊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3、体会老教授对“我”的鼓励、给“我”带来的变化,感受人与人之间真情的美好。
4、环境描写、人物心理描写的作用。
学习难重点
能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学习过程:
第一学时
一、导入
有一位小提琴的爱好者,刚开始,他拉出的小夜曲,被人当作是锯桌腿的声音,他感到十分沮丧和灰心,但是后来,他成功了,这都是得益于他的那位──唯一的听众。
板书:唯一的听众(理解词语)
二、初读课文
1、“唯一的听众”是指谁?
2、“唯一的听众”她做了什么事情?

3、我还知道这些信息:

4、我会读写这些词语:白痴、神圣、沮丧、庄重、仪式、抱歉、介意、荒唐、大吃一惊、
抱歉 洋溢 慈祥 蹑手蹑脚 羞愧
5、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妇人呢?说说你初读课文的印象: 的老妇人
三、展示
1、我会读写:白痴、神圣、沮丧、庄重、仪式、抱歉、介意、荒唐、大吃一惊、
抱歉 洋溢 慈祥 蹑手蹑脚 羞愧
2、我会用:介意(造句)……
3、我在音乐上发生的变化是
这归功于 ,因为
所以 。
4、课文的主要内容是:

第二课时
一、上节课,我们理清了课文的内容,我的感受是

二、交流感悟,研读课文
1、请同学们读课文1-7自然段,注意批画描写老妇人言语的句
子,并想想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说的。
A:一开始,我的父亲和妹妹都认为我是个音乐“白痴”,我感到 ,我不敢在家里练琴,躲到了后面的小树林里练琴,这时,老人对我说

实际上 “我”的琴拉得 我从文中这些语句 中可以感受到拉得不好。
1)老人真的耳聋了吗?为什么她要这样说?
2)难道“我”不准备在这儿练琴了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3)老人作为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老人听出“我”拉得 ,更从“我”被人发现后 的举动中,发现“我”缺乏 。于是,她谎称自己耳朵聋了,从中,我看出老人:
4)这时,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妇人? 的老妇人
B:当我指了指琴,摇了摇头,意思是说我拉不好时,老妇人又说
。这句话,对于沮丧到极点的“我”来说,真是诗一般的语言。师范读
也许
我会用心
去感受这音乐。
我能
做你的听众吗,
每天——早晨?
学生比比谁读得好。是呀,老人的语言如诗一般,深深地打动了我,让我增添了几份信心,此时此刻,老人心里在想
C:你还找到了哪句描写老人语言的句子?
例:“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什么真不错? 老人说自己的耳朵聋了,怎么还称赞“我”的琴拉得“真不错”呢?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什么?

D:听了老人的话,我的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这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呢?

2.自由读8自然的,想一想,现在的“我”有了那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3.老人微笑着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着节拍;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在老人这潭水一样深的眼神中“我”看到了什么?
4.此时的老人在“我”心中还是一个聋子吗?是什么?
那么,此时此刻,我的内心是怎样的?
6.同学们,学到这里,我们对这个老妇人有了更深的了解,现在,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妇人呢? 的老妇人
7.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我总是想起那位自称“耳聋”的老人,从中,你看出什么?

三、总结展示
家人
老人
课件28张PPT。12/31/2018 唯一的听众 作者:落雪12/31/2018一、教学目标 1.学会6个生字。正确读写“神圣”等词语。注意:“溜”读liū;“悠”书写时不要漏掉中间一竖;“歉”与“谦”的偏旁不同。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讨论。抄写印象深刻的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4、体会课文写作上的一些特点。12/31/2018
二、我会读,我能记
神圣、悠悠、庄重、仪式、抱歉、溜走、介意、追问、荒唐、声望、割舍、
大吃一惊
12/31/2018四、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课文记叙了( )在一位( )真诚无私的( )下,从没有( )学会( ),到能够在( )为成百上千的( )的事。12/31/2018四、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本文记叙了(“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下,从没有(信心)学会(拉小提琴),到能够在(各种文艺晚会上)为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的事。12/31/2018四、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全文围绕这两条线索展开,脉络清晰,层次分明
先写父亲和妹妹说( ),使我( ) 不敢( )
接着写 “我” ( )遇到 ( )在她的鼓励下,“我”找回了( )
最后写 “我” ( )后来( )每次演出( )12/31/2018四、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全文围绕这两条线索展开,脉络清晰,层次分明
先写父亲和妹妹说(“我”在音乐方面是个白痴,使“我”十分沮丧,不敢在家中练琴)【起因】
接着写(“我”到林中练琴,遇到一位自称耳聋的老妇人,她猜想“我”拉得很好,并愿意天天做“我”的听众。在她的鼓励下,“我”找回了自信,又回到家中练琴)。【经过】
最后写(“我”从妹妹那儿知道了老妇人的真实身份,心灵受到震撼。后来拉小提琴成了“我”无法割舍的爱好,每次演出时总会想起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结果】12/31/2018四、初读课文,了解大意2、本文有两条线索,
一条是 ——————
另一条是—————— 12/31/2018四、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2、本文有两条线索,
一条是(“我”的心理、行动的变化),
一条是(老妇人的语言变化)。
全文围绕这两条线索展开,脉络清晰,层次分明。12/31/2018 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描写老人神态平静的句子读一读。 12/31/2018 1、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椅子上, 平静地望着我。 2、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 3、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12/31/2018八、检测反馈 1、比一比组词
悠( ) 歉( ) 溜 ( )
游( ) 廉( )榴( )
唯( ) 仪( )割( )
维( ) 议( ) 害( )12/31/2018九、作业2、再读课文,想想我在学习拉琴的过程中,心里和行动发生了那些变化?找出句子读一读,并抄下来。12/31/20181、细读课文,你会发现本文语言质朴、清新、很有美感。 ?【请你用“——”画出对老人语言描写,打动“我”的心的句子读一读,谈谈你的感受、体会。】五、细读课文,品词品句 12/31/20182、对句子的理解句子。 (1)“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这是老人对( )说的一句话。作为一位( )的教授,老人听出“我”拉得并不好,更从“我”被人发现后( )的举动中,发现“我”( )。出于对年轻人的( ),老人谎称自己( ),为听不到好听的琴声向“我”( )。听惯了亲人对“我”白痴的评价,第一次听到陌生老人的称赞,尽管是个聋子,但“我”还是( )。老人的话让( )的勇气。12/31/2018 (1)“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 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这是老人对“我”说的一句话。作为一位(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老人听出“我”拉得并不好,更从“我”被人发现后(“准备溜走”)的举动中,发现“我”(缺乏自信)。出于对年轻人的(爱护),老人谎称自己(耳聋),为听不到好听的琴声向“我”(表示歉意)。听惯了亲人对“我”白痴的评价,第一次听到陌生老人的称赞,尽管是个聋子,但“我”还是(充满了快乐)。老人的话让(“我”有了面对老人拉琴)的勇气。12/31/2018(2)我停下来时,她总不忘说上一句:“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这“从未有过的感觉”就是( )。而这恰恰来自于( ),来自于( )。老人并不指点“我”如何拉琴,她就用自己的语言帮助“我”( ),激励“我”( )。在她的激励下,“我”终于敢在家里练琴了,而且练得十分认真,十分刻苦。这句话反映了老人( )的教育方法。12/31/2018(2)我停下来时,她总不忘说上一句:“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
这“从未有过的感觉”就是(被人肯定的快乐)。而这恰恰来自于(老人的陪伴),来自于(老人的夸奖)。老人并不指点“我”如何拉琴,她就用自己的语言帮助“我”(重新找回自信),激励“我”(刻苦练习)。在她的激励下,“我”终于敢在家里练琴了,而且练得十分认真,十分刻苦。这句话反映了老人(与众不同)的教育方法。12/31/2018(3)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我也常常忘记她是聋子,只看见老人微笑着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着节奏。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老人热情的鼓励下,“我”的琴技在不断地提高,这正是老人所希望的。她发自内心地为“我”的进步而 ( )。在“我”的眼里,老人也不再是一个( ),她在用( )感受琴声,“我”和她是用( )在相互交流。“我”对老人的( )之情溢于言表。
“平静地望着我”这在文中是( )出现。从相识的第一天起,老人就一直平静地望着“我”拉琴。从她的眼神里“我”读出了( ),读出了老人为“我”( ),读出了老人对“我”提出的( )。因此“我”觉得她的眼睛像( )。12/31/2018(3)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我也常常忘记她是聋子,只看见老人微笑着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着节奏。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在老人热情的鼓励下,“我”的琴技在不断地提高,这正是老人所希望的。她发自内心地为“我”的进步而(高兴)。在“我”的眼里,老人也不再是一个(聋子),她在用(心)感受琴声,“我”和她是用(音乐)在相互交流。“我”对老人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12/31/2018(4)那时,我总是不由得想起那位“耳聋”的老人,那清晨里我唯一的听众…… 句子用“唯一”来修饰限制“听众”,有( )的意思。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小提琴曲,“我”唯独想起的是这位自称“耳聋”的老人,表明老人在“我”心目中( )。句子写出了“我”对老人的( ),同时点明了( )。12/31/2018(4)那时,我总是不由得想起那位“耳聋”的老人,那清晨里我唯一的听众……
?句子用“唯一”来修饰限制“听众”,有(“独一无二”)的意思。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小提琴曲,“我”唯独想起的是这位自称“耳聋”的老人,表明老人在“我”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地位)。句子写出了“我”对老人的(感激),同时点明了(课题)。12/31/2018六、再读课文,体会感情 1、本文通过记叙了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地帮助我练琴,给我( ),让我( )的事,赞扬了( )的美德,表达了( )之情。
12/31/2018六、再读课文,体会感情 1、本文通过记叙了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地帮助我练琴,给我(帮助 ),让我(建立自信,获得成功 )的事,赞扬了(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 )的美德,表达了(“我”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的敬佩、感激 )之情。12/31/201812/31/2018七、小练笔 1、学习课文后,你是否为“唯一的观众”的做法所深深打动?请你写出读后的心情。
( )
2、读了课文,我了解到“唯一的听众”是这样的一个人: ( )


12/31/2018八、检测反馈 1、比一比组词
悠( ) 歉( ) 溜 ( )
游( ) 廉( )榴( )
唯( ) 仪( )割( )
维( ) 议( ) 害( )12/31/2018九、作业2、再读课文,想想我在学习拉琴的过程中,心里和行动发生了那些变化?找出句子读一读,并抄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