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下地理 6.3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说课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下地理 6.3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说课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6-06 10:37: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6.3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说课环节
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模式
教材分析
内容
位置
北方地区
区域特征
东北三省
黄土高原
首都北京
位置
黄土来源
地表形态
成因
过渡性
措施
本节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北方地区》的第二节,北方地区是区域地理的第一篇,区域地理最主要的是对地理知识的综合学习与运用。而黄土高原是本册教材中涉及到的第一个区域,作为北方地区的一个重要地形区同时也是教材重点分析的一个地形区,非常具有典型性。
八年级学生已经有了较强的读图分析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求知欲和好胜心也更加突出,这些都构成本节课学习的有利因素。而且她们在上册学习黄河的时候,对黄河中游流经的主要地形区以及黄河泥沙你的主要来源--黄土高原有了一定的认识,所以在学习本节课时学生可以联系以前所学对黄土高原进行进一步的探索。但是大部分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还有待提高,尤其是开放性、多角度归纳整理更是他们的弱项,这会给本节课的重、难点处理带来一定的难度。
新课程标准
立足学生发展
重视实验教学,关注学习兴趣的培养
注重科学探究
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
1.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
2、黄土高原上黄土的来源。
3.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
1.运用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及所跨的省区。2运用小组合作交流来中我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从
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重难点
重点
?
难点
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治理措施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及其造成的危害。
说教学模式
作业布置设计游戏
温故知新情境导入
巩固深化拓展延伸
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展示反馈点拨导学
课堂小结体验成功
教学方法
教法
学法
启发引导法
直观展示法
归纳整理法
读图分析法
合作探究法
单元导入 明确目标
学案导学自主学习
质疑新授 合作交流
当堂达标 反馈矫正




全课小结
体验成功
作业布置
在导入新课时,用了《黄土高坡》的flash,在感受黄土地粗狂的音乐的同时浏览黄土高原地区的景观及风俗习惯,这样的情景导入既能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当地的自然,人文状况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引入本节课的课题 《黄土高原》对黄土高原成因的介绍是通过一段动画来进行的,通过看动画的方式解答问题,比老师直接的讲述来的更直观,更有趣。在学生的兴趣中让学生思考黄土高原这种形态特征的成因及治理措施是什么,让学生在思考中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单元导入 明确目标
(二)学案导学 自主学习
1.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及所跨的省区。
2.黄土高原的形成及主要的地形景观。以及它的过渡性。
这样可以充分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质疑新授 合作交流
如果你是一位专家,你会提出哪些治理措施?让学生结合现实,发挥想象讨论并交流自己的想法,这样不仅激发学生的兴趣,还会引入更多的课外的知识,开拓学生的思维,同时营造一个宽松,互动的教学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通过合作交流来锻炼自己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1.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以及由此造成的危害。(重点)
观察图片从气候植被和土质方面让小组间通过讨论交流来探索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了解黄土高原的气候特点。根据他们的表现进行加分以此鼓励。我在最后进行归纳总结,并通过人地关系恶性循环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人地关系作用的过程,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2.黄土高原的生态治理措施有哪些?(难点)
(四)当堂达标 反馈矫正
意图:检验学生课堂学习成果,实现堂堂清的教学理念
一、选择题
1?风“吹来”的高原是指我国的? ?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云贵高原
2?黄河干流上初步实现了梯级开发的地方是? ?
A.中游一带 B.下游一带
C.刘家峡一带 D.中、下游一带
3?制约黄土高原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
A.水土流失造成的破碎地形 B.降水集中在夏季
C.黄土高原土层深厚 D.黄河流经黄土高原
4?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的根本措施是? ?
A.平整土地 B.修筑梯田
C.深耕改土 D.植树种草
5?每年向北京输送大量煤炭和电力的省区是 ( )
A.安徽省 B.山东省
C.河北省 D.山西省
二、综合题
6?“风成说”即认为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的荒
漠、戈壁吹过来的。
7?黄土高原东起_______?西至_______?南连_______?北抵_______。在这片
广阔的区域内?黄土的厚度一般超过_______米?并呈现出多种多样的黄土地形
景观。8?黄土高原在生态建设上已经摸索出许多成功经验?一方面?采取_______等生
物措施与建梯田、_______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合理
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
量。
黄土高原
生态问题
地表形态
(五)课堂小结 单元回归
意图:这样可以让学生重新回顾本节课知识,在脑海中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网络
课后作业
观察植被茂盛地区的地表与稀疏地区地表的区别
黄土高原
“风成说”
黄土高原
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
千沟万壑
灾害频繁
生物措施
工程措施
1组 2组 3组 4组 5组 6组
意图:这样的板书设计简介明了,使学生对知识点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