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口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一. 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 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各国发明遍地开花,其中美国的莱特兄弟发明并试飞成功飞机于
A.1866年
B.1894年
C.1903年
D.1906年
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巴黎公社的成立
C.《四月提纲》的发表 D.十月革命的胜利
3.《大唐西域记》中有这样的记载,“若夫族姓殊者,有四流焉:一曰婆罗门,净行也。”“二曰刹帝利,王种也。”“三曰吠奢,商贾也。”“四曰戍陀罗,农人也。”书中记录的是
A.西亚的君主制度 B.埃及的法老制度
C.印度的种姓制度 D.雅典的民主制度
4.下列属于“二一九法令”局限性 表现的是 ( )
①农民仍然受到村社的严格管理,很大程度上被束缚在土地上
②农民支付的份地赎金总额超过改革时地价的几倍
③改革后的农民重新受到地主的盘剥奴役
④农奴不再受个别地主的支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5.1904年,英国和法国在签订《英法协约》后,就停止了关于争夺海外殖民地的冲突,开始合作对抗新崛起的德国。当时法国具有缔约权的是
A.首相 B.总统 C.议会 D.内阁
6.近代资本主义各国宪法大都规定设立国家元首一职,近代英、美两国的国家元首都
A.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不世袭 B.领导政府,统帅武装力量
C.有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 D.在对外交往中代表国家
7.此发明“意味着人类开始不依赖自然力,突破自然限制,而独立创造一种非自然形态的人工化的生产力”。材料所述的“发明”
A.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B.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C.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
D.推动了石油新能源应用
8.列宁曾经盛赞一场革命道:“……这次革命给本阶级、给它所服务的那个阶级做了很多事情,以致整个19世纪,即给予全人类以文明和文化的世纪,都是在(这次)革命的标志下度过的。……因为它为全世界奠定了曾是无法消灭的资产阶级民主、资产阶级自由的楷模”。这次革命是指
A.中国国民大革命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法国大革命 D.美国独立战争
9.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法国1875年宪法、德国1871年宪法的共同点是
A.都是本国的根本大法----宪法
B.都以此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C.都以此确立了共和政体
D.都以此确立了本国的近代政体
10.希腊化时代是指从公元前4世纪晚期到公元前30年罗马征服托勒密埃及为止的一段历史时期,这段时期内地中海东部原有文明区域的语言、文字、风俗、政治制度等逐渐受希腊文明的影响而形成新的特点。与“希腊化时代”有密切关系的是
A.亚历山大远征 B.古希腊人对外移民
C.罗马帝国分裂 D.波斯帝国的建立
11.2014年发表的《国际社会向“左”转》一文指出,当下国际社会的左派,在政治制度上,反对资本主义的不平等、建构平等的社会主义制度;在生活模式上,提倡反对权贵、倾向平民,以同情弱者、改善民生为日常生活图景。上述材料表明( )
A.马克思主义具有穿越时空的生命力
B.十月革命形成的社会制度基本普及
C.巴黎公社提出的基本原则得到落实
D.资本主义不公正引起社会广泛不满
12.1789年7月12日,数万巴黎市民上街游行。1万多市民涌到罗亚尔宫的花园里,一个年轻人站在一个高高的亭子上,大声喊道:“公民们,国王雇佣的德国兵正向巴黎开来,他们要带来流血和屠杀,拿起武器吧,这是我们唯一的生路!”当时的法国国王调动军队主要是为了
A.以武力镇压平民暴动
B.以武力压制启蒙运动
C.以武力解散制宪议会
D.以武力抵制外来干涉
13.世界文明之源是亚非文明,亚非文明古国的共同特点是
①地处大河流域
②对外进行军事扩张
③建立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
④以农业经济为主
⑤实行奴隶主民主政治
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14.经过数百年的扩张,俄罗斯将疆界推进到太平洋,成为地跨欧亚两洲的庞大帝国。在这一过程中( )
A.曾征服金帐汗国作为其臣属
B.沙皇始终直辖富庶城市和军事要塞
C.与元朝争夺过中亚地区领土
D.以莫斯科公国为中心的统一国家建立
15.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经济发展有重大的影响。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①欧洲一些城市出现证券市场
②欧洲依靠固定地租为生的地主地位下降
③中国农民开始种植玉米、烟草
④中国成为西方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6.下面是《查士丁尼法典》里的记载:如果一匹租来的马被人偷走,租马的人该负什么样的责任?答案是:他必须赔偿这匹马的价钱给马的主人,因为他应该好好照顾这匹马。由此可见,《查士丁尼法典》
A.包罗之广、涵盖之细 B.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
C.留下了重证据的法治传统 D.已经具有契约的思想
二、非选择题:共 52 分。
17.古往今来,不同的政权组织形式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的多样性。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典最高权力机构是公民大会,每十天左右召开一次,处理内政、外交、军事防务、官员选举任免等事项。除十将军外,雅典几乎所有官职均向各等级的男性公民开放。20岁以上男性公民均可参加公民大会,拥有发言权和表决权,可以提出任何建议或批评公职人员,就某项议案展开辩论、投票并作出决议。
材料二 唐朝时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为三。
材料三 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1)材料一说明雅典民主制度有什么特点?
(2)有人说材料二说明了中国在唐朝已经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民主政治体制,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说明你的理由。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前,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材料二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临时约法》的意义。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的历史背景,并指出其体现的原则。
19.阅读下列材料。
代议制又称议会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主权的制度,这种代表民意的机关就是以会,议会制最早在英国产生,以后就被欧洲和世界上许多国家效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
材料二:国会可用之二的多数票推翻总统对国会法案等的否决,可通过法律规定法院的组织与权限。众议院有权对犯有“背叛、行贿、受贿或犯有其他重大罪行和恶行”的总统、副总统等提出弹劾
材料三:“宪法规定立法权归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众议院议员任期4年,参议院议员由地方参议会组成的选举委员会间接选出,任期9年,每三年改选其中的之一”
材料四:宪法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第18条:(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第21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1)上述四段材料分别出自欧美国家的什么法律文件?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国政体的特点
(3)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4)根据上述材料,归纳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征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整理自[美]威廉·麦克尼尔《世界史》
从材料中选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事件,拟定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主题鲜明、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1.C
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美国莱特兄弟发明飞机是在1903年,故选C项;ABD项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2.A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1848年2月,发表《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所以答案选A。巴黎公社革命,简称巴黎公社(法语:La Commune de Paris),是一个在1871年3月18日(正式成立的日期为同年的3月28日)到5月28日期间短暂地统治巴黎的政府。巴黎公社是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雏形,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的学说。1917年《四月提纲》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1917年十月革命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一次社会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排除BCD。
3.C
根据“婆罗门”“刹帝利”“吠奢”“戍陀罗”可知,这是印度的种姓制度,故选C;材料无法体现君主制度,排除A;B、D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4.D
本题考查对“二一九法令”局限性与进步性的辨析。改革后农民不再受个别地主的支配属于进步性,其他三项都属于该法令的局限性。因此选D。
5.B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和武装力量总司令,总统有任免官吏与缔约权。故B正确;法国没有首相,排除A;议会和内阁不具有缔约权,排除C和D。故选B。
6.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国王是国家元首,但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只是国家权力的象征,在对外交往中代表国家;美国实行总统共和制,总统是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拥有最高行政权,在对外交往中代表国家,D项正确;英国国王是世袭产生的,排除A项;英国国王没有实权,内阁首相领导政府,排除B项;美国总统没有权解散国会,重新进行选举,排除C项。故选D项。
7.C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人类最早摆脱自然力限制的是人工化动力蒸汽机的发明,而蒸汽机使工厂日益集中到城市,加速了城市规模的扩大,因此C选项正确;A、D两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与材料主旨不符;B选项错误,标志着工业革命开始的是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8.C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法国大革命沉重打击了封建势力,资产阶级各派别都实践过自己的政治主张,启蒙思想家的各种政治构想都应用于实践中,法国大革命的精神传遍整个欧洲,震撼了整个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故C项正确。中国国民大革命发生于20世纪20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于17世纪中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美国独立战争发生于18世纪70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
9.D
英国《权利法案》和德国1871年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美国1787年宪法和法国1875年宪法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故答案为D项。英国《权利法案》不是本国的根本大法,排除A项;英国和德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美国和法国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排除B、C项。
10.A
亚历山大远征,建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他推广希腊文化,地中海东部原有文明区域大多在政治、文化、风俗上或多或少地受到古希腊文明影响,古希腊文化与当地原有文化交流融合,这一时期被西方史学界称为“希腊化时代”,A项正确;BCD三项不符合史实,均排除。
11.A
根据材料“国际社会的左派……反对资本主义的不平等、建构平等的社会主义制度……反对权贵、倾向平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内容,这说明当今马克思主义仍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具有穿越时空的生命力,故A项正确。十月革命形成的社会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当今世界社会主义制度也没有基本普及,排除B。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尝试,材料也没有反映无产阶级专政得到落实,排除C。材料反映的只是“国际社会的左派”的主张,不能说明“社会广泛不满”,排除D。
12.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制定宪法意味着国王放弃立法权,这是国王不能容忍的,所以国王暗地里调兵,解散制宪议会,激起了巴黎人民的起义,法国大革命由此爆发,故C项正确;ABD项不符合题意。
13.A
亚非文明古国主要指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埃及、古中国。亚非文明古国的共同特点是地处大河流域、建立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以农业经济为主;亚非文明古国都实行君主专制统治,不是奴隶主民主政治。奴隶文明时期,古代埃及图特摩斯三世在位时对外进行了大规模军事扩张,古代中国、印度和巴比伦没有对外扩张。故选①③④组合,故排除BCD,A符合题意。
14.D
依据所学可知,到16世纪30年代,以莫斯科公国为中心的俄罗斯中央集权国家基本形成,1713年,以莫斯科公国为核心的俄罗斯统一集权国家正式形成,改名为俄罗斯帝国。故D正确;曾征服金帐汗国作为其臣属是蒙古帝国,排除A;沙皇始终直辖富庶城市和军事要塞是19世纪时期,排除B;元朝是1271-1368年,时间不符合,排除C。故选D。
15.A
新航路开辟使得早期殖民扩张开始,17世纪初,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股票交易所,故①符合题意;由于新航路开辟引发了价格革命,金银价格下跌而物价猛涨,所以使得欧洲依靠固定地租为生的地主地位下降,故②符合题意;由于新航路开辟使得欧洲、美洲、亚洲和非洲之间的联系开始出现或者更加密切,故③符合题意;中国成为西方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应该是在鸦片战争之后,故④不符合题意;所以这一题的正确答案为A而排除BCD。
16.D
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中“他必须赔偿这匹马的价钱给马的主人,因为他应该好好照顾这匹马”信息可以看出,租马的人之所以要赔偿,是因为租马人和马的主人之前已达成了约定,故D项正确;ABC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17.(1)实行直接民主、人民主权、民主程度高
(2)不同意,唐朝三省分权制约,最终都要集权于皇帝,实际上是为君主专制服务。(答皇权至上或专制等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3)①《权利法案》的颁布;②责任内阁制的形成;③1832年议会改革。(议会改革也可以)
18.(1)给人民一定的民主权利;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促进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了政治民主化。
(2)背景:新中国建立,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国民经济恢复,政权得到巩固;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原则: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19.(1)英国——《权利法案》
美国——1787年宪法
法国——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德国——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2)特点: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议会权力至上,君主统而不治。
(3)首相、共和制、总统、皇帝。
(4)特征:民主选举;议会立法:分权制衡:政党制。
20.主题:民主与专制的斗争是近代欧美政治发展的主题。
论述:17~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启蒙思想的传播.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欧美一些国家相继进行了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革命或改革,如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他们高举“自由、平等和人权”的旗帜,制定并颁布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法律文件,如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的1787年宪法,法国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等,推动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封建贵族势力为了维护专制统治,竭力阻挠和破坏,甚至出现政权更迭.如法兰西第一帝国的成立。总之,近代欧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经历了民主与专制的反复较量,其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根据材料“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1875年法国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拟定一个主题:民主与专制的斗争是近代欧美政治发展的主题。结合所学知识,从17-19世纪英美法进行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革命后的宪政建设的曲折等方面进行论述。最后总结升华—近代欧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经历了民主与专制的反复较量,其过程并非一帆风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