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单元素质评价(七下第八章)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中东地区是世界关注的热点地区,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能正确反映中东地区石油分布的是 ( )
2.传统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密切。下列属于对该地区传统民居描述的是 ( )
A.墙厚窗小——防晒又凉快 B.高脚屋——凉爽、防潮
C.轻质木材做建筑材料——防震 D.窑洞——冬暖夏凉
(聊城学业考)2021年3月23日,一艘重型货船在苏伊士运河新航道(埃及政府在苏伊士运河东侧开凿的一条新运河)搁浅,并造成航道堵塞,据统计,苏伊士运河切断一小时,世界经济损失高达26亿元人民币。据此完成3、4题。
3.关于苏伊士运河重要地位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扼守欧亚非三洲的主要国际航道
B.亚欧两洲的分界线
C.沟通了地中海与黑海
D.连接印度洋和太平洋
4.中东地区流传有著名的童话故事《阿拉丁神灯》,据图示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图中宗教建筑反映居民多信奉佛教
②图中的阿拉丁神毯与本区的畜牧业有关
③该地区人们夜晚常把床铺放在屋顶上,与地形密切相关
④本区居民多为白色人种,是世界上阿拉伯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随州学业考)孵化于马尾藻海的鳗鱼,漂洋过海到达图1中甲地西部海域,然后进入甲地河流生活,成年后回到马尾藻海,产卵后死亡。近年来,天然鳗鱼数量大幅减少,被列为极度濒危物种。图1为鳗鱼活动范围示意图,图2为甲地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5、6题。
5.鳗鱼从马尾藻海西南部迁往甲地河流的过程中,必须经过的大洋是 ( )
A.北冰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太平洋
6.结合图1和图2,下列关于甲地河流的水文特征说法错误的是 ( )
A.无结冰期 B.水流平稳 C.夏汛冬枯 D.水量丰富
读欧洲西部图,完成7、8题。
7.多数欧洲人爱吃牛肉、喝牛奶,餐桌上常见牛排、奶油、奶酪,这与当地发达的畜牧业有着密切的关系。以下因果关系排列正确的是 ( )
①多汁牧草生长旺盛、草场广布
②地处中纬度大陆西岸
③畜牧业发达
④气候温凉、潮湿、多雨多雾、日照少
A.②①③④ B.②④①③ C.④①②③ D.③②④①
8.关于该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宜葡萄种植
B.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②是阿尔卑斯山脉
C.夏季可以到③意大利享受日光浴
D.在④法国可以去比萨看斜塔,参观凯旋门
也门索科特拉岛800多种植物物种中,超过1/3的物种是其特有的。其中有一种独特树种,由于树液或树脂呈深红色,类似血液,因此被称为“龙血树”。其枝叶上翘,树冠茂密,像一把雨伞,这种树形可以帮助它们度过干旱季节。树冠可以提供足够的树荫以减少蒸发,也可以保护树荫下的种子。如图是索科特拉岛的位置示意图和龙血树照片。据图完成9、10题。
9.索科特拉岛 ( )
A.是大西洋上的岛屿 B.终年高温多雨
C.地处热带地区 D.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
10.龙血树的奇特形态,可以 ( )
A.适应湿热的气候特点 B.收集雨水减少蒸发
C.增加接受光照的面积 D.抵御强烈的风沙
图1为沿3°S的非洲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图中②所在的地形区名称是 ( )
A.乞力马扎罗山 B.刚果盆地
C.撒哈拉沙漠 D.东非高原
12.一位地理学家在③地区考察,他在日记中写道:“湿季,大草原一片葱绿,斑马、长颈鹿成群结队迁徙而来。到了干季,满目枯黄,茫茫草原上,间或有一些耐旱的孤树……”图2中符合他描述的气候类型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3.小丽的爸爸是一艘远洋轮船的船长,喜欢收藏各国硬币或纪念币。如图硬币中,最有可能来自澳大利亚的是 ( )
读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分布示意图,回答14、15题。
14.图中信息能够说明澳大利亚 ( )
①矿产种类多
②煤炭主要分布在西部
③矿产资源分布概况
④铁矿含铁量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根据澳大利亚矿产资源的优势,应该大力发展的工业部门是 ( )
①宇航工业 ②电子工业 ③钢铁工业 ④有色金属冶炼工业 ⑤纺织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综合题(共30分)
16.读非洲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8分)
(1)请描述非洲的海陆位置。(2分)
(2)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现有7亿多,其中90 %以上的人种是 种人。(1分)
(3)读图概述非洲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4分)
(4)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反映了非洲 (甲/乙)地的气候特征。(1分)
17.李明在学习地理后,认为地理是学习在哪里、有何特征、为何形成了这样的特点及如何发展的学科。请你按照李明的地理学习思路,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位置与特征:将上述景观所对应的序号与区域名称填入表中,并填写与景观对应的区域特征。(8分)
景观 序号与区域名称 与景观对应的区域特征
甲 ①
乙 ④
丙 ②
丁 ③
(2)形成原因:丁景观所在地区,人们餐桌上常见牛羊肉和乳制品,请分析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2分)
(3)怎样发展:针对中东地区特征,你认为该地区应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2分)
18.“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济南某中学生小琪在寒假期间开展了网络3D虚拟旅游学习活动。通过上网搜集、分析资料,加深对世界各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认识。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通过网络3D虚拟旅游平台,小琪首先来到A地区的 半岛,半岛上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然后来到B国的首都 ,参观这座享有“天然首都”美誉的现代化都市。接下来的旅行需要穿越 (大洋),到达C国。参观结束后,小琪利用网络搜集了有关狂欢节、 (舞蹈)、足球的资料,继续感受C国多元的文化。(4分)
(2)据图3分析A地区的城市分布特点及原因。(2分)
(3)通过在B国的虚拟旅游,小琪手绘了“卡通地图”,请据图1写出B国的一个美称,并分析B国获得该美称的理由。(4分)
1.D 2.A 【解析】本题组考查中东地区相关知识。第1题,中东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第2题,中东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炎热干燥,传统民居多为墙厚窗小的碉堡式房屋。防止阳光暴晒,防止热空气对流。
3.A 4.D 【解析】本题组考查苏伊士运河的地位和中东地区的人文地理环境。第3题,苏伊士运河地处亚洲和非洲交界处,北隔地中海与欧洲相望,是主要的国际航道;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连接了大西洋和印度洋。第4题,图示圆顶建筑反映当地居民多信奉伊斯兰教;中东农业以畜牧业为主,阿拉丁神毯与畜牧业有关;中东大部分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昼夜温差大,夜晚气温较低,所以人们把床铺放在屋顶上;中东是阿拉伯人的主要聚居区之一,居民多为白色人种。
5.B 6.C 【解析】本题组考查欧洲西部的海陆位置和气候特点。第5题,根据海陆轮廓可以判断甲地位于欧洲西部,马尾藻海位于北美洲东南部,鳗鱼从马尾藻海迁往欧洲西部穿过的是大西洋。第6题,结合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可以判断该地的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当地河流无结冰期,水流平稳,水量丰富,无夏汛冬枯。
7.B 8.C 【解析】本题组考查欧洲西部的区域特征。第7题,该地区由于地处中纬度大陆西岸,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凉、潮湿、多雨多雾、日照少,不适宜种植业发展,但适宜多汁牧草生长,因此草场广布,畜牧业发达,所以他们通常以牛排、奶油、奶酪等食品为食。第8题,据图可知:①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而地中海气候适宜葡萄种植;该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②是斯堪的纳维亚山脉;③为意大利,该地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可以到意大利享受日光浴;④为法国,比萨斜塔位于意大利,而凯旋门位于法国。
9.C 10.B 【解析】本题组考查读图分析能力。第9题,读图可知,索科特拉岛是印度洋上的岛屿;索科特拉岛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干燥;索科特拉岛位于10°N~15°N,地处热带。第10题,为了适应炎热少雨的热带沙漠气候环境,索科特拉龙血树进化出了蜡质保水的叶子,并利用展开的树冠营造了面积尽可能大的树荫,树下的阴影一方面可以减少根系附近土壤中水分的蒸发,另一方面,还能保护附近的树木幼苗;更重要的是,这种巨伞一样的树荫,还能起到“漏斗”的作用,在天空偶然出现一点降雨时,将宝贵的雨水充分收集起来,并通过直溜溜的树干导入每棵树的根系附近,从而增加对降水的利用效率。
11.B 12.B 【解析】本题组考查非洲地形区和气候。第11题,图中的②有刚果河,刚果河流经的地形区是刚果盆地。第12题,图中的③地区是东非高原,受地形影响,这里形成热带草原气候。这四处气候中,甲是热带雨林气候,乙是热带草原气候,丙是热带季风气候,丁是热带沙漠气候。
13.C 【解析】本题考查澳大利亚的象征。澳大利亚有许多古老的动植物,如袋鼠、考拉、鸸鹋等,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14.A 15.C 【解析】本题组考查澳大利亚的自然资源和工业部门以及读图分析能力。第14题,从图例中可以看到澳大利亚的矿产资源种类多,并能读出矿产资源分布的大体情况。第15题,根据澳大利亚的资源优势,发展和资源有关的产业,符合要求的是钢铁工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工业。
16.(1)答: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临地中海。
(2)黑
(3)答: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绝大部分为热带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广。
(4)乙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非洲的海陆位置、气候及读图分析能力。第(1)题,读图可知,非洲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临地中海。第(2)题,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素有“黑种人的故乡”“黑非洲”之称,现有7亿多人口中有90 %以上的是黑种人。第(3)题,读图可知,非洲气候类型东西延伸呈带状分布,以赤道为轴,南北大致对称。从赤道往南、北两侧,依次出现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所以绝大部分是热带气候。其中,热带草原气候区从北、东、南三面围着热带雨林气候区,在各大洲同类气候区中,其分布面积最广。第(4)题,据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1月气温高,7月气温低,可以判定为南半球的乙地。
17.(1)
景观 序号与区域名称 与景观对应的区域特征
甲 ①撒哈拉以南非洲 热带草原气候广布
乙 ④澳大利亚 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丙 ②中东 水资源短缺、石油资源丰富
丁 ③欧洲西部 繁荣的旅游业
(2)答:地处中纬度大陆西岸;地形以平原为主;气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草场广布,牧草多汁,畜牧业发达。
(3)答:发展节水农业、发展石油工业。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东半球其他地区和国家的地理特征。第(1)题,甲景观是茅草屋,位于①撒哈拉以南非洲,对应的区域特征是热带草原气候广布;乙景观是澳大利亚的国徽,上面的动物是袋鼠和鸸鹋,位于④澳大利亚,对应的区域特征是世界活化石博物馆;丙景观位于②中东,对应的区域特征是水资源短缺、石油资源丰富;丁是罗马古斗兽场,位于③欧洲西部,对应的区域特征是繁荣的旅游业。第(2)题,丁是欧洲西部,地处中纬度大陆西岸;地形以平原为主;气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草场广布,牧草多汁,畜牧业发达,所以人们餐桌上多为牛羊肉和乳制品。第(3)题,针对中东缺水的现象,可以发展节水农业;石油是非可再生资源,面对将来要出现的石油枯竭的现象,可以发展石油工业。
18.(1)中南 堪培拉 太平洋 桑巴舞
(2)答: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易于灌溉,交通便利。
(3)答:“世界活化石博物馆”:有很多古老、特有的生物。
“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是世界上放养绵羊数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
“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矿产资源丰富、品质优、埋藏浅、易开采,矿产品出口比重大,且工矿业发达。
【解析】本题考查澳大利亚、巴西、东南亚的自然及人文地理。第(1)题,中南半岛的地形山河相间、纵列分布;澳大利亚的首都堪培拉;从澳大利亚到巴西需要穿越太平洋;巴西的桑巴舞。第(2)题,中南半岛的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因为这些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易于灌溉,交通便利。第(3)题,澳大利亚的美称:“世界活化石博物馆”:有很多古老、特有的生物;“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是世界上放养绵羊数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矿产资源丰富、品质优、埋藏浅、易开采,矿产品出口比重大,且工矿业发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