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元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广元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1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6-06 14:28: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广元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物理试题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成绩
第一卷 选择题 共44分
下列1——8题为单选题.每题3分,共24分
1.如图所示,2007年4月15日一名92岁的南非妇女从距地面大约2700米的飞机上与跳伞教练绑在一起跳下,成为南非已知的年龄最大的高空跳伞者。假设没有风的时候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为t,而实际上在下落过程中受到了水平方向的风的影响,则实际下落所用的时间(忽略其他因素的影响)( )
A.等于t B.大于t C.小于t D.无法确定 图1
2.物体做平抛运动时,它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的正切tan α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是图2中的 (  )
图2
3.如图3所示,质量相等的汽车甲和汽车乙,以相等的速率沿同一水平弯道做匀速圆周运动(圆心相同),汽车甲在汽车乙的外侧.两车沿半径方向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和.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B.
(

3
) C. D.和的大小均与汽车速率无
4.A、B两个质点均做匀速圆周运动,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弧长之比sA:sB=4:3,转过的圆心角之比θA:θB=3:2。则A、B运动的
A.线速度之比vA:vB=3:4 B.角速度之比ωA:ωB =2:3
C.周期之比TA:TB=2:3 D.半径之比RA:RB=2:1
5.为了探测引力波,“天琴计划”预计发射地球卫星P,其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16倍;另一地球卫星Q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4倍.P与Q的周期之比约为
A.1:4 B.4:1 C.1:8 D. 8:1
6.冥王星与其附近的星体卡戎可视为双星系统,他们的质量比约为7:1,两星绕它们连线上某点O做匀速圆周运动.由此可知,卡戎绕O点运动的
A.线速度大小约为冥王星的1/7 B.向心力大小约为冥王星的1/7
C.角速度大小约为冥王星的7倍 D.轨道半径约为冥王星的7倍
7.如图4所示,以相同大小的初速度v0将物体从同一水平面分别竖直上抛、斜上抛、沿光滑斜面(足够长)上滑,三种情况下,物体达到的最大高度分别为h1、h2和h3,不计空气阻力(温馨提示:斜上抛物体在最高点时的速度方向水平),则
(

4
) A.h1=h2>h3 B.h1=h2C.h1=h3>h2 D.h1=h38.图5为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的过程,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经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圆轨道3,轨道1和2相切于Q点,轨道2和3相切于P点,设卫星在1轨道和3轨道正常运行的速度和加速度分别为v1、v3和a1、a3,在2轨道经过P点时的速度和加速度为v2和a2,且当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周期分别为T1、T2 、T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5
)A.v1>v2>v3       B.v1>v3>v2
C.a1>a2>a3 D.T1<T3<T2
二、下列9—12题为多选题,全对得5分,对而不全得3分,有错选得零分,共20分。
9.“马航失联”事件发生后,中国在派出水面和空中力量的同时,第一时间紧急调动了21颗卫星参与搜寻。“调动”卫星的措施之一就是减小卫星环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降低卫星运行的高度,以有利于发现地面(或海洋)目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轨道半径减小后,卫星的环绕速度增大
B.轨道半径减小后,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减小
C.轨道半径减小后,卫星的环绕周期减小
D.轨道半径增大后,卫星的环绕角速度增大
10.质量为2kg的质点在xy平面内运动,x方向的速度–时间图像和y方向的位移–时间图像分别如图6所示,则质点
A.初速度(t=0时)的大小为4m/s
(

6
) B.在前2s内所受合外力大小为4N
C.在前2s内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D.初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垂直
11.一质量为m的物体,同时受几个力的作用而处于静止状态。某时刻其中一个力F突然变为,则经过t时间,合力的功和最大功率的大小是(  )
A.合力的功为 B.合力的功为
C.最大功率为 D.最大功率为
12.如图7所示,一质量为m的小球固定于轻质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O点.将小球拉至A点,弹簧恰好无形变,由静止释放小球,当小球运动到O点正下方与A点的竖直高度差为h的B点时,速度大小为v.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运动到B点时的动能等于mgh
B.小球由A点到B点重力势能减少mv2
(
图7
)C.小球由A点到B点重力做功为mgh
D.小球到达B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mgh-mv2
第二卷(非选择题 56分)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16分)
13.(8分)某同学做探究恒力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8所示。
(

8
)(1)在实验中,用钩码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为了减小这种做法带来的实验误差,
你认为还应该采取的两项措施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2)如图所示是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其中A、B、C、D、E、F是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距离如图9所示,则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为________;要验证合外力的功与动能改变间的关系,除位移、速度外,还要测出的物理量有 。
14.(8分)如图10是用“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g取9.80 m/s2)
(1)在多次实验打出的纸带中选出一条清晰的纸带如图11(甲)所示,其中O点为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一个点,A,B,C为三个计数点,打点计时器通以频率为50 Hz的交变电流.用分度值为1 mm的刻度尺测得OA=12.41 cm,OB=18.90 cm,OC=27.06 cm,在计数点A和B,B和C之间还各有一个点,重锤的质量为1.00 kg.甲同学根据以上数据,算出当打点计时器打到B点时重锤的重力势能比开始下落时减少了     J;此时重锤的速度vB=     m/s,此时重锤的动能比开始下落时增加了    J.(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某同学利用他自己实验时打出的纸带,测量出了各计数点到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一个点的距离h,算出了各计数点对应的速度v.然后以h为横轴,以v2为纵轴作出了如图11(乙)所示的图线,图线的斜率近似等于    . A.19.6 B.9.8 C.4.9
四、计算题(解题过程应有必要的文字说明重要的公式,带入数据计算时,应有必要的单位。共4小题,共40分)
15.(8分)2021年4月29日天河核心舱成功发射,它将和随后发射的神州飞船在空间完成交会对接,为建立中国自己的空间站打下坚实的基础。天河核心舱进入运行轨道后,其运行周期为T,距地面的高度为h,已知地球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若将天河核心舱的运行轨道看做圆轨道,已知球的体积公式为v=πR 求:(1)地球质量M; (2)地球的平均密度。
16(8分)某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60 kW,汽车质量为5 t,汽车在运动中所受阻力的大小恒为车重的0.1。(g取10 m/s2)
(1)若汽车以额定功率启动,则汽车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是多大?
(2)若汽车以额定功率启动,经10s速速达到最大,在30s内通过的位移是多少?
17.(10分)如图12甲所示,在倾角为30°的足够长的光滑斜面AB的A处连接一粗糙水平面OA,OA长为4 m.有一质量为m的滑块,从O处由静止开始受一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F只在水平面上按图乙所示的规律变化.滑块与OA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g取10 m/s2,试求:
图12
(1)滑块运动到A处的速度大小。
(2)不计滑块在A处的速率变化,滑块冲上斜面AB的长度是多少?
18.(14分)如图13所示,有一个可视为质点的质量为m=1 kg的小物块。从光滑平台上的A点以v0=2 m/s的初速度水平抛出,到达C点时,恰好沿C点的切线方向进入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光滑圆弧轨道,最后小物块滑上紧靠轨道末端D点的质量为M=3 kg的长木板。已知木板上表面与圆弧轨道末端切线相平,木板下表面与水平地面之间光滑,小物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圆弧轨道的半径为R=0.4 m,C点和圆弧的圆心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60°,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求:
(1)小物块刚到达圆弧轨道末端D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2)要使小物块不滑出长木板,木板的长度L至少多大?
(

13
)
广元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C B C C D D C B A C B C B C C D
实验题
13.(1) ①平衡摩擦力 ②砝码的质量m要远小于小车的质量M。
(2) 钩码的质量m和小车的质量M.
14.(1) 1.85J , 1.83m/s, 1.68J。 (2) B
三、解答题
15.解:(1)设天河核心舱的质量为m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1)
......(2)
......(3)
由(2)、(3)可得: ......(4)
16.解:(1)由题意可得: ......(1)
汽车以最大速度行驶时,有:F=f ......(2)
.......(3)
由(1)——(3)得:=12m/s ......(4)
(2)由动能定理可得:
......(5)
由(1)、(4)、(5)得:x=288m ......(6)
17.解:(1)O→A,由动能定理可得:
......(1)
......(2)
(2)物体沿斜面上升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可得:
......(3)
S=5m ......(4)
18.解:(1)由题意可得: ......(1)
C→D,由动能定理可得:
.......(2)
由(1)、(2)可得: ......(3)
在D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4)
由(3)、(4)可得:N=60N ......(5)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得:物块对轨道的压力大小=N=60N
方向竖直向下。
(2)物块滑上长木板后,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对物块: ......(6)
对木板: ...... (7)
由(6)、(7)可得: ......(8)
当物块刚好不滑出木板时,有:
......(9)
......(10)
由(8)(9)(10)可得: ......(11)
即要使物块不从木板上滑下,木板的长度至少要为3.75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