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北
东
印度
欧
寒、温、热
纬度
高原、山
高原、山地
放射
大陆
雨热同期
考点 亚洲自然环境及其相互影响
1、结合亚洲全域或局部图考查亚洲地理概况;
命题角度
2、以亚洲或其局部地形图、知识框架图为素材图片,考查亚洲地形地势的知识或者结合亚洲某一非教材区域考查。
感知真题
(2022·云南学业考)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大洲,读亚洲示意图,完成1、2题。
1.亚洲的河流 ( )
A.呈放射状流入周边海洋
B.多大江大河,航运价值都较高
C.西部和中部的河流流量大,流速快
D.东部和南部的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
2.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人口分布较稀疏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A
D
(2022·佛山南海区期末)图1表示某大洲的自然环境特征,图2为东、西半球图。读图,完成3、4题。
3.图1表示的大洲是图2中的 ( )
A.① B.②
C.③ D.④
4.图1表示的大洲( )
A.濒临四大洋,北冰洋沿岸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银装素裹
B.地势起伏大、地形复杂,以高原和盆地地形为主
C.河流多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
D.受季风气候影响的河流,流量平稳、季节变化小
C
C
链接考点
1、地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1)经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2)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地处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东部,东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东部和南部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季风气候显著
2、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内陆地区距海远,山地、高原阻挡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内陆地区降水少,气温变化大→大陆性气候面积广大
3、地形、气候对河流的影响
(1)地势决定河流流向
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分布。
(2)气候影响河流水量
①亚洲气候季节变化明显→河流水量呈季节性变化。
②亚洲不同区域气候不同→河流数量多少及流量不同。
4、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 亚洲东部和南部人口稠密
气候:季风气候为主,温和宜人
地形:沿海平原为主
河流:河网密布
新题速递
读下列文字材料和北美洲局部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3题。
……洲地势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向四面倾斜延伸:东向太平洋,南向印度洋,西向大西洋,北向北冰洋。……纵横交错的山脉控制了河流的流向,河流自中部高原山地向四周分流。
1.上述文字材料显示可判断该大洲地势特征的方法有( )
A.地形分布、河流流向
B.气温变化、降水变化
C.人口分布、城市分布
D.交通状况、海洋分布
A
新题速递
2.文字材料中所述大洲地势显著特征是( )
A.西部高东部低 B.四周高中部低
C.中部高四周低 D.南部高北部低
3.分析北美洲局部等高线地形图,可推断该区域多数河流流向是( )
A.自中部向四周
B.自南向北
C.自西向东
D.自东向西
C
C
1.(凉山学业考)亚洲与其他大洲的分界线,不包括 ( )
A.苏伊士运河 B.土耳其海峡
C.马六甲海峡 D.白令海峡
2.(龙东学业考)世界各大洲独具特色,下列不是对亚洲概况描述的是 ( )
A.面积最大 B.跨纬度最多
C.东西距离最长 D.完全在北半球
3.(凉山学业考)小李在观察下图后得出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
①赤道横穿亚洲东南部
②亚洲位于非洲的西南方向
③西经60°经线穿过亚洲大陆西部
④亚洲濒临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4.(青海学业考)2019年首届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强调,亚洲是人类最早的定居地之一,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关于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亚洲河流众多,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注入海洋
B.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C.亚洲季风气候显著,温带海洋性气候面积广大
D.亚洲人口最多,自然增长率居世界第一位
5.(百色学业考)读亚洲示意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A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
B.B是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C.图中所示大洲地跨寒、温、热三带
D.该大洲的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流向周边四大洋
读图,完成6~8题。
6.亚洲季风气候的形成,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形因素 D.人为因素
7.冬季,亚洲东部地区的盛行风向为( )
A.西南风 B.东北风
C.西北风 D.东南风
8.亚洲冬季风的主要特征是 ( )
A.温和干燥 B.寒冷湿润 C.温和湿润 D.寒冷干燥
图1示意亚洲轮廓,图2示意狗拉雪橇景观,读图完成9~11题。
9.下列关于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B.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
C.东部与欧洲相邻
D.地形以平原为主
10.图2的景观可能出现在图1中的 (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11.图2反映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 )
A.寒冷干燥 B.炎热多雨 C.温暖湿润 D.炎热干燥
(连云港学业考)图1为甲、乙三角洲位置示意图,图2为四种气候类型统计图。读图回答12~14题。
12.甲、乙三角洲所属气候类型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13.甲、乙三角洲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A.小麦 B.黄麻 C.水稻 D.油棕
14.影响甲、乙三角洲农业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是( )
①地震 ②滑坡 ③泥石流 ④洪涝 ⑤干旱 ⑥寒潮
A.①④ B.②③ C.④⑤ D.④⑥
15.(赣州学业考)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河·禾·合。
(1)河:受地势影响,亚洲河流呈 状流入海洋。众多
的大江大河孕育了多彩的亚洲文明,如发祥于甲 流
域和乙流域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2)禾:亚洲的 部和南部是水稻的主产区。亚洲人民
勤劳智慧,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积极贡献。请从气候角
度简述亚洲水稻种植的有利条件。
(3)合:自疫情发生以来,中国与友好邻邦蒙古国互帮互助,共同抗疫。从海陆位置看,蒙古国属于 ,以 气候为主,畜牧业是其主要农业部门。
放射
东
黄河
雨热同期,光照充足,水源充沛,地形平坦。
温带大陆性
内陆国
16.(苏州学业考节选)水稻喜温喜湿,生长期需水量一般在 700~1 200毫米。目前世界稻谷产量集中于亚洲,加之亚洲居民喜食稻米,故常称水稻为“亚洲的粮食”。世界水稻产量排名居前十位的国家分别是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越南、泰国、缅甸、菲律宾、日本、巴基斯坦(2019年)。请结合图文材料,探究水稻的生产条件。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探究主题一 地理位置
(1)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具体表现在① ,世界水稻产量居前十位的国家所属的分区是② 。
a.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b.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c.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d.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
①A.abc B.acd C.bcd D.abcd
②A.中亚、南亚、西亚 B.东南亚、南亚、中亚
C.东亚、东南亚、北亚 D.东亚、东南亚、南亚
探究主题二 地形条件
(2)根据亚洲河流的流向,推断亚洲的地势特征
① ,从地形类型看,亚洲的水稻主要分布在② 地区,并且位于河流沿岸,为水稻生长提供了③ ,并提高了土壤肥力。
①A.东西高,中间低 B.东高西低,纵列分布
C.南北高,东西低 D.中间高,四周低
②A.平原 B.丘陵 C.山地 D.高原
③A.灌溉水源 B.水力资源
C.便利的运输 D.丰富的品种
探究主题三 气候条件
(3)亚洲气候复杂多样,表现为“干湿同在”,其原因主要是① ,其中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在图中对应的序号是② 。从A→C→D,影响气候变化的因素是③ 。图中亚洲水稻集中分布区的气候,其共同的特点是④ 。
①A.经度跨度大 B.四面临海
C.纬度范围广 D.全部处在北半球
②A.C B.D C.E D.B
③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起伏 D.人类活动
④A.冬暖夏凉 B.雨热同期
C.终年湿润 D.均受季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