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达标检测强化训练试题2(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达标检测强化训练试题2(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6-06 13:46: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达标检测强化训练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单位中,功的单位是
A.N B.Pa C.J D.W
2.下列工具中,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羊角锤
B. 筷子
C. 瓶盖起子
D. 天平
3.重600 N的物体可能是
A.一头牛 B.一个成年人
C.一本书 D.一块橡皮
4.在学校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工具是(  )
A.刻度尺 B.天平 C.微小压强计 D.弹簧测力计
5.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不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不会发生力的作用
B.发生力的作用时,两个物体都受到力的作用
C.单独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D.没有施力物体,物体也能受到力的作用
6.如图是北京奥运会运动项目图标,其中图片与物理知识对应正确的是(  )
A. 拉弓过程中弓发生了塑性形变
B. 游泳时人没有受到水的推力
C. 人举着杠铃不动时杠铃只受重力作用
D.力能改变曲棍球的运动状态
7.2022年北京冬奥会,运动员们展示了许多精彩的运动瞬间。关于冬奥项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速度滑冰比赛中,高亭宇正在匀速通过弯道,此过程中他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B. 苏翊鸣在完成单板偏轴转体1800度时,当他达到最高点,所受的重力为0
C. 在双人滑短节目托举环节中,男运动员对水平冰面的压力与冰面对男运动员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 冰壶比赛中,冰壶离开手后仍能够继续前进,是因为受到了惯性的作用
8.金属锥的头部尖细锋利,是为了( )
A.增大压力 B.增大压强 C.减小压力 D.减小压强
9.如图所示,下列事例中属于增大摩擦的是( )
A. B.
C. D.
10.下列对光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远视眼镜能矫正远视眼,是因为其镜片对光有会聚作用
B.日食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能够看到周围的物体,是因为眼睛发出的光照射到物体上
D.水杯中的筷子看起来折断了,是由于光发生了漫反射
11.下列工具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羊角锤 B.筷子
C.手推车 D.核桃夹子
12.如图所示,是我国研制的7000米载人潜水器。有关深潜器下潜过程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浮力大于重力
B.海水对壳体的压力差越来越小
C.海水对壳体的压强越来越大
D.海水对壳体的压强保持不变
13.如图所示为等刻度的轻质杠杆,A 处挂一个重为 2 牛的物体,若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在 B 处施加的力为(  )
A.一定为 1 牛 B.一定为 4 牛 C.可能为 0.5 牛 D.可能为 2 牛
14.如图所示,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F乙,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现沿竖直方向截取相同厚度,再将截取部分叠放在自身剩余部分上面,若此时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F甲<F乙,p甲<p乙 B.F甲<F乙,p甲>p乙
C.F甲>F乙,p甲>p乙 D.F甲>F乙,p甲<p乙
15.如图甲所示,放在粗糙程度不变的水平地面上的物体,用方向不变的力F向右推物体,推力F的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的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下列关于图象分析正确的是(  )
A.t=1s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所受摩擦力为0N
B.t=3s时,运动中的物体受到大小为6N的滑动摩擦力作用
C.t=5s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受到的摩擦力为4N
D.物体在0~6s内一直处于平衡状态
二、多选题
16.足球儿比赛中蕴含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脚对足球施加的力的大小相同,其作用效果一定相同
B.踢出去的足球向前运动的过程中没有力对足球做功
C.守门员使足球停下来的过程,说明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
D.踢出去的足球由于惯性会继续向前运动
17.如图所示,从车箱顶的A处有一小球自由落下,结果落在底板上的B处,则此时该车箱所处的运动状态可能是(  )
A.匀速向左运动 B.向左加速运动 C.匀速向右运动 D.向右减速运动
18.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物体A叠放在B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B受的重力与地面给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物体B对地面的压力大于物体B的重力
C.水平拉动物体B时,A随B一起加速向右运动,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向右
D.物体A对B的压强一定小于物体B对地面的压强
19.桌面上有两个质量相等、底面积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有体积相等的A、B两种液体,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现将质量相等的甲、乙小球分别放入两个容器中,静止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体的质量
B.甲、乙两球受到的浮力
C.放入小球后两容器底受到液体压强的大小
D.放入小球后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20.身高相同的兄弟二人,用一根重力不计的均匀扁担抬起一个900N的重物.已知扁担长为1.8m,重物悬挂点与哥哥的肩之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则( )
A.以为支点,可计算出哥哥与弟弟二人承担的压力之比为9∶4
B.以为支点,可计算出哥哥与弟弟二人承担的压力之比为5∶4
C.以弟弟的肩为支点,可计算出哥哥承担的压力为600N
D.以哥哥的肩为支点,可计算出弟弟承担的压力为400N
三、填空题
21.建筑工人常用重锤线来检查墙壁是否竖直,这是利用了重力方向总是______的性质制成的。
22.生活处处有物理。细心发现就会有收获:厨房里,洗菜池的下水管道通常做成弯管,以防止异味进入室内,这是利用___________的原理来设计的;用手握住酱油瓶的圆柱形部分停在空中,酱油瓶不掉下,这是手对瓶子的___________力作用的结果。
23.如图所示,拉力F1和F2分别经过滑轮A和B使物体C和D都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滑轮重力和绳子摩擦,若拉力F1和F2大小均为30牛,物体C和D都移动了1米,则物体C与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牛,物体D与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______牛,拉力F2做了______焦功。
24.2021年12月9日,天宫课堂第一课开讲。
(1)太空实验中,王亚平往水球中注入一个气泡,这个时候整个水球就变成了两个透镜,外圈成为了一个凸透镜,所以呈现出一个倒立的像,内圈相当于变成了两个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的组合,这个时候又出现了一个正立的像。因此可以在水球中同时看到一正一倒的两个像;
(2)浮力实验用的水杯,从地球带到中国空间站后,水杯的质量大小将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把水杯放入冰箱(杯中的纯净水的体积是450mL),当杯中的水全部变成冰后,此过程体积变化了_____cm3。(ρ水=1×103kg/m3,ρ冰=0.9×103kg/m3)
25.如图所示,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形木板AB的长度L=4m,中央支于支架O上,A、B端分别用细绳AD、BC系于天花板上,木板AB水平时,绳AD、BC刚好绷直,且AD绳竖直,BC绳与板AB成30°角,已知细绳承受的最大拉力均为360N.现有重为300N的小孩,从O点出发.
(1)如果沿OA方向向A端缓慢行走,当小孩行走到距离O点1.5m的E点时,AD绳上的拉力是_______N
(2)如果沿OB方向向B端缓慢行走,在保证细绳不被拉断的情况下,小孩向右行走的最大距离是_______m.
四、实验题
26.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光具座放置在水平面上,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线处,点燃的蜡烛和光屏分别放在凸透镜的两侧,如图所示。
(1)实验前,小明应调整烛焰中心、透镜光心、光屏中心的位置,使它们在同一______;
(2)小明将蜡烛移到0刻线位置,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为了能在光屏上找到烛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移动 ______(选填“左”或“右”)。小明正确调节后,在光屏中心承接到了一个倒立、______的实像,将蜡烛逐渐靠近30cm刻线,调节光屏的位置,发现光屏上的像逐渐变______(选填“大”或“小”);
(3)小明将点燃的蜡烛移动到光具座上45cm刻线处,移开光屏可以在光屏这一侧透过透镜观察到烛焰放大的像,这一实验现象可以说明______的成像特点(选填“幻灯机”或“放大镜”)。
27.小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将点燃的蜡烛、光屏放在凸透镜的两侧,对于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整的要求是什么?______
(2)小华为了准确的知道凸透镜的焦距,找到了平行光源,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多少厘米?______
(3)将凸透镜固定在图乙中的光具座上,位于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位于凸透镜两侧。小华将蜡烛移至3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了烛焰清晰的像,则该像的性质是什么?______
(4)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每年的6月6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爱眼日”。平常在学校里,你一般采取哪些措施来预防近视眼?至少写出两条。______
五、计算题
28.如图所示的是某四冲程汽油机做功冲程的示意图,活塞的横截面积是35 cm2.做功冲程中,燃气对活塞的平均压强是1.0×106 Pa,活塞移动的距离是60 mm,所用时间是0.015 s.试求:
(1)做功冲程中,燃气对活塞的平均压力是多少?
(2)做功冲程中,平均压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3)设做功冲程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840 J,则该汽油机的效率是多少?
29.一辆质量为50t的坦克停在水平地面上,他的每条履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1.5m2(g=10N/kg)。
(1)坦克对地面的压力有多大?
(2)坦克对地面的压强有多大?
六、作图题
30.秀娟把一个长方形小纸箱放在南海广场的手扶电梯上,如图所示,小纸箱随着手扶电梯匀速上升,请你画出小纸箱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
31.如图,请画出静止在黑板上的板擦在竖直方向的受力示意图。
试卷第8页,共10页
试卷第9页,共10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功的单位有:焦耳(J)、千瓦时(kW· h),牛顿(N)是力的单位,帕斯卡(Pa)是压强的单位,瓦(W)是功率的单位,故选C.
2.B
【分析】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先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
【详解】A.羊角锤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A不符合题意;
B.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B符合题意;
C.瓶盖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C不符合题意;
D.天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是等臂杠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B
【详解】∵G=mg,∴重为600N的物体的质量:m=G/g=600N/10N/kg=60kg.一头牛的质量大约为几百千克,所以质量约为60kg的物体不可能是一头牛,故A不合题意;一个成年人的质量大约是60kg,比较符合事实,故B符合题意;一本书的质量大约为零点几千克,所以质量约为60kg的物体不可能是一本书,故C不符合题意;一块橡皮的质量大约为几克,所以质量约为60kg的物体不可能是一块橡皮,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4.B
【详解】在学校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工具是天平,刻度尺是测长度的工具,微小压强计是测压强的工具,弹簧测力计是测力的工具,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B
【详解】A.不接触的两个物体也会发生力的作用,如引力、磁力不需要接触即可产生力的作用,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
B.发生力的作用时,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所以两个物体都受到力的作用,故B正确符合题意;
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
D.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力产生必定有两个物体,没有施力物体,物体不可能受到力的作用,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
6.D
【详解】A.拉弓过程中弓发生了弹性形变,不是塑性形变,故A错误;
B.游泳时,手向后拨水,手对水施加了一个向后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水对人施加了一个向前的推力,使人前进,故B错误;
C.人举着杠铃不动时杠铃受竖直向下的重力与人对杠铃的支持力作用,它们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手对曲棍球施加了力的作用,曲棍球在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故D正确。
故选D。
7.C
【详解】A.运动员高亭宇匀速通过弯道,则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改变了运动状态,故A错误;
B.苏翊鸣在完成单板偏轴转体1800时,当他达到最高点,只受到一个竖直向下的重力,此时合力的大小等于重力的大小,方向竖直向下,故B错误;
C.男运动员对水平冰面的压力与冰面对男运动员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分别作用在冰面和男运动员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正确;
D.冰壶比赛中,冰壶离开手后仍能够继续前进,是因为冰壶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故D错误。
故选C。
8.B
【详解】试题分析:金属锥的头部尖细锋利,是为了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故应选B.
考点:压力和压强
9.B
【详解】增大摩擦的方法有:①增大压力;②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变滚动为滑动.
A、加润滑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减小摩擦,故A不符合题意.
B、涂滑石粉,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故B符合题意为答案.
C、滚动轴承是变滑动为滚动减小摩擦,C不符合题意.
D、冰壶运动员刷冰,通过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减小摩擦,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A
【详解】A.远视眼对光的会聚本领较弱,看近处物体时,成像在视网膜后;远视眼镜镜片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远视眼镜能矫正远视眼,是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故A正确;
B.日食是月球的影子到达了地球,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错误;
C.我们能够看到周围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发出的或者反射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不是因为眼睛发出的光照射到物体上,故C错误;
D.水杯中的筷子看起来折断了,是由于光的折射,水中的筷子反射的光从水中进入空气中时在水面上发生了偏折,折射光线进入眼睛,我们看到的是筷子的虚像,位置比筷子浅,所以就觉得筷子折断了,故D错误。
故选A。
【考点定位】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解释现象.
11.B
【详解】A.羊角锤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A不符合题意;
B.筷子在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B符合题意;
C.手推车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C不符合题意;
D.核桃夹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C
【详解】A.由浮沉条件知道,潜水器在加速下潜过程中所受的合力方向向下,此时的重力大于浮力,故A错误;
B.当潜艇没入水中后,排开水的质量不变,所以浮力不变,而浮力等于液体对壳体的压力差,所以压力差是不变的,故B错误;
CD.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下潜过程中,液体的密度不变,深度越来越大,所以海水对壳体的压强越来越大,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13.D
【详解】设杠杆每一格长度是L,当B处的作用力与杠杆垂直时,力臂最大,此时作用力最小,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
FALA=FB最小LB

2N×2L=FB最小×4L

FB最小=1N
当作用在B处的力与杠杆不垂直时,力臂小于4L,作用力大于1N,因此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B处的力F可能为1N,也可能大于1N,故ABC错误,不符合题意,D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14.A
【详解】由于物体是均匀正方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压力等于其自身的重力。若截去部分的长度为L,甲的边长为a,压力为F甲,乙的边长为b,压力为F乙,由可得
由于,因此
故;因为
且截去之前

因此
因此
因为,因此,故
即p甲故选A。
15.C
【详解】A.当t=1s时,由丙图可知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但根据乙图可知此时受到的推力是2N,所受摩擦力也是2N,故A错误;
B.当t=3s时,由丙图可知,物体处于加速运动状态,所受推力大于摩擦力,根据乙图可知此时的推力为6N,所以摩擦力应小于6N,故B错误;
C.当t=5s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受力平衡,根据乙图可知此时的推力为4N,所受到的摩擦力为4N,故C正确;
D.物体在0~6s内先静止,再加速,再匀速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16.CD
【详解】A.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所以脚对足球施加的力的大小相同,其作用效果不一定相同,故A错误;
B.踢出去的足球向前运动的过程中还受到重力和阻力的作用,故B错误;
C.守门员使足球停下来的过程,让足球由运动变为静止,说明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正确;
D.踢出去的足球会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物体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即惯性,故D正确。
故选CD。
17.BD
【详解】(1)如果车匀速向左运动和匀速向右运动,小球从车顶落下时,由于惯性,小球向车行方向的运动速度和车前进的速度相同,小球会落到A点的正下方.
(2)如果车向左进行加速运动,当小球从车顶落下时,小球向左的运动速度小于车前进的速度,小球会落到A点的右侧.
(3)如果车向右进行减速运动,当小球从车顶落下时,小球向右的运动速度大于车前进的速度,小球会落到A点的右侧.
故选BD.
18.BC
【详解】A.地面对B的支持力等于B的重力与A的重力之和,与B的重力大小并不相等,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物体B对地面的压力等于B的重力与A的重力之和,大于物体B的重力;故B正确;
C.由于A随B一起向右加速运动,说明A受到向右的合力,即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向右;故C正确;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物体A对B的压强和物体B对地面的压强之间的大小;故D错误.
19.BCD
【详解】A.两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即,根据液体压强公式且得,A、B液体体积相等,根据得,,A错误;
B.由于甲、乙小球质量相等,甲处于悬浮状态,乙处于漂浮状态,二者所受浮力都等于重力,所以,B正确;
C.放入小球后,甲、乙排开液体的质量相等,A液体所在容易侧壁也承受部分向下的压力,使容器底承受压力减小,底面积相同,所以压强较小,故,C正确;
D.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与容器中所装物体的重力之和,即:
由于两球、两个容器的质量分别相等,即重力相等,由选项A得液体重力,所以放入小球后容器对桌面压力大小为,D正确。
故选BCD。
【点睛】本题的难点是判断放入小球后容器底受到的压强大小,首先应该根据液体压强公式逆向推导简单物理量间的关系,再结合题图判断其它选项.在判断C选项时易忽略液体所在容器侧壁也承受部分向下的压力,从而判断错误。
20.BD
【解析】杠杆的相关计算
【详解】AB.以为支点,由可知,哥哥与弟弟二人对杠杆支持力之比为:

由于压力和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因此哥哥与弟弟二人承担的压力之比为5∶4,故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C.以弟弟的肩为支点,由可知,哥哥对杠杆的支持力:

由于压力和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因此哥哥承担的压力为500N,故C不符合题意;
D.以哥哥的肩为支点,由可知,弟弟对杠杆的支持力:

由于压力和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因此弟弟承担的压力为400N,故D符合题意。
【点睛】力学综合题为中考高频考点,结合滑轮、杠杆考查摩擦力、浮力的计算、固体压强的相关计算、以滑轮为背景考查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计算,压强、浮力的综合计算等。
21.竖直向下
【详解】因为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所以重锤线的细线总处于竖直方向,因此可以用重锤线来检查墙壁是否竖直。
22. 连通器 摩擦
【详解】[1]当水流过下面的弯管后,总在弯管处留下一定的水,水静止不流动时,两边液面相平,防止污水管内的臭气顺着管道逆行,属于连通器。
[2]用手握住酱油瓶的圆柱形部分停在空中,酱油瓶不掉下,说明瓶子处于静止状态,在竖直方向,瓶子受重力和手对瓶子的摩擦力作用,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这两个力相互平衡,所以因为它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
23. 30 60 60
【详解】[1]滑轮A是定滑轮,不能省力,由物体C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可知,C与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力等于拉力,大小为30N。
[2]滑轮B是动滑轮,能省一半力,由物体D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可知,D与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力等于拉力的二倍,大小为60N。
[3]拉力F2做的功为
24. 凹透镜 不变 50
【详解】(1)[1]往水球中注入一个气泡,水球是一个球体,注入其中的气泡也是一个球体,那么可以把水球看作两个凹透镜拼接起来的,但水球整体仍是凸透镜。
(2)[2]物体的质量是物质的一种物理属性,不随物体的状态、温度、位置、形状的改变而改变,因此从地球带到中国空间站后,水杯的质量不变。
[3]杯中的纯净水的体积是450mL即450cm3,水的质量为
水结成冰后,质量不变。故冰的体积是
此过程体积变化了
ΔV=V冰-V水=500cm3-450cm3=50cm3
25. 225 1.2
【详解】(1)当小孩在OA侧时,CB松弛,在人与DA的拉力的作用下平衡,以O为支点,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
代入数据得:,解得:.
(2)小孩在B侧时,B产生拉力,在人与BC的拉力的作用下平衡,以O为支点,则BC绳的拉力的力臂为:,
设人走的最远距离为L,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

点睛:重点是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及计算,难点是根据直角三角形中30度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得出B点的拉力的力臂,再根据平衡条件进行计算.
26. 高度 左 缩小 大 放大镜
【详解】(1)[1]应将透镜、蜡烛火焰、光屏的中心调到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央位置。
(2)[2][3]当蜡烛位于0刻度线处,凸透镜位于50cm刻度线时,此时的物距为50cm,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像处于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所以要向左移动光屏,此时在光屏中心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是照相机的原理。
[4]将蜡烛逐渐靠近30cm刻线,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也变大,所以调节光屏的位置,发现光屏上的像逐渐变大。
(3)[5]点燃的蜡烛移动到光具座上45cm刻线处,凸透镜位于50cm刻度线时,物距
u=50cm-45cm=5cm
此时的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此时成倒立放大的虚像,据此制成了放大镜。
27. 同一水平高度 10.0 倒立放大的实像 见详解
【详解】(1)[1]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正中央,便于观察,对于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整的要求是三者在同一水平高度。
(2)[2]如图所示,每大格表示10cm,平均分成10小格,则分度值为1cm,故焦距为10.0cm。
(3)[3]此时的物距为
而,则物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物体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4)[4]经常做眼保健操、保持正确的坐姿或课间休息时向远处眺望一会。
28.(1)3500N; (2)14000W; (3)25%.
【详解】(1)因为活塞的横截面积是35cm2,活塞的平均压强是1.0×106Pa,所以由p=F/S知道燃气对活塞的平均压力:F=ps=1.0×106 Pa×35×10-4 m2 =3500N;
(2)做功冲程中,平均压力做功的功率:p=W/t=Fs/t=3500N×0.06m/0.015s=14000w;
(3)汽油机的效率是:η=W/Q=Pt/Q=14000W×0.015s/840J=210J/840J=25%
29.(1)5×105 N;(2)1.67×105 Pa
【详解】解:(1)坦克对地面的压力
(2)坦克对地面的压强
答:(1)坦克对地面的压力为5×105N;
(2)坦克对地面的压强为1.67×105Pa。
30.
【详解】纸箱匀速上升过程中,受到重力和电梯的支持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别竖直向上和竖直向下,作用点在重心.示意图如下:
31.
【详解】物体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在竖直方向上,板擦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摩擦力,二力平衡,过物体的重心作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摩擦力,如图所示:
答案第10页,共10页
答案第9页,共10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