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 期末复习卷(一)(含答案)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科版)
一、填空题
1.调查时不仅要记录地面看得见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还要搜索地下的____________。
2.校园里的动植物种类很多,生活的环境也各不相同,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____________的生物。
3.“小芳长的很像她妈妈”,这种现象是____________,“小芳的妹妹长的很不像她们的妈妈”,这是____________现象。
4.猕猴直接生下小猕猴,并用乳汁喂养,属于____________动物。
5.遗传和变异是普遍存在的,是____________的基础。
6.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
7.生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互相联系的____________,提供了所有生命赖以生存的条件。
二、选择题
8.下列属于昆虫的一组是( )。
A.蚂蚁、蜜蜂 B.蝴蝶、蜈蚣 C.蜗牛、蜘蛛
9.这学期我们学习了二歧分类法,下列分类方法不合理的是( )。
A.根据植物茎的不同,分为木质茎和草质茎
B.根据植物叶脉的不同,分为网状脉和平行脉
C.根据叶片颜色的不同,分为绿叶和红叶
10.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时,以下最合理的方法是( )。
A.在校园平面图中直接写生物名称
B.给生物编号,然后在校园平面图中标上编号
C.先把生物分两类,然后分别用数字和字母编号,并且用两种颜色区分不同类别
11.在调查过程中,对不认识的动植物的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
A.画下来 B.拍照片 C.当作没看到
12.三种不同相貌特征,可以组合成( )种不同的相貌。
A.6 B.8 C.10
13.看到霸王龙粗壮的后肢化石,我们可以推测( )。
A.霸王龙比汽车高 B.霸王龙是食草动物
C.霸王龙腿部肌肉发达擅长奔跑
14.近年来,造成野生动植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
A.人类活动 B.物种退化 C.食物链中的弱肉强食
15.我们在校园内能找到( )。
A.蚂蚁 B.海豚 C.恐龙
16.关于绘制校园生物分布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生物在不同的季节会有所不同,我们可以进行长期观察
B.生物种类太多,我们可以用“图注+编号”的方法绘图
C.绘制生物分布图时不用标注不知名的植物和动物
17.19世纪中期,孟德尔对豌豆进行了一系列的杂交实验。他将纯种高株豌豆与矮株豌豆进行杂交,得到的后代都是高株豌豆。然而将这些后代高株豌豆全部种下去,进行杂交,得到的后代中有高株也有矮株。原来,“矮株”并没有消失,只是暂时被“高株”掩盖了。根据资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高株豌豆和矮株豌豆杂交,它们的后代只会出现高株豌豆
B.高株豌豆和矮株豌豆杂交,它们的后代只会出现矮株豌豆
C.高株豌豆和矮株豌豆杂交,它们的后代会出现高株豌豆和矮株豌豆
18.下列动物中,属于鱼类的是( )。
A.鳄鱼 B.鲨鱼 C.鱿鱼
19.新冠病毒家族种类能不断繁衍壮大,是因为新冠病毒容易发生( )。
A.遗传 B.变异 C.复制
20.观察下图的生物化石,它可能是( )。
A.鱼 B.昆虫 C.鸟
21.不仅是新冠病毒,地球上其他生物也体现了多样性,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生物多样性维护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B.生物的种类繁多,我们只需要保护目前有使用价值的生物物种
C.每个物种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
三、判断题
22.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手段之一。( )
23.古生物化石只具有观赏价值,不具有研究价值。( )
24.即使是双胞胎,也不可能长得一模一样。( )
25.海豚生活在大海中,所以它是鱼类的一种。( )
26.狗尾草的叶脉是属于平行脉。( )
27.在校园观察植物时,如果植物数量较多,可以调查单位面积内的植物数量由此推算出整个区域中每种植物的数量。( )
28.为了观察得更全面、细致,我们可以借助工具,也可以将不认识的树叶摘下来带回教室。( )
四、连线题
29.请根据下列生物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并连线。
鸡
蚂蚁 哺乳动物
海豚 昆虫
鲨鱼 鸟类
蝙蝠 鱼类
蜻蜓
五、简答题
30.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我国采取了哪些措施? (至少写出两条)
措施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措施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实验题
蝙蝠是一种分布很广的动物。为了研究蝙蝠是通过什么器官来发现障碍物的,科学家们在一个大房间内竖起金属制成的障碍物,然后记录撞击或避开障碍物的蝙蝠数量,实验方法和结果如下:
实验分组 实验处理方法 被观察的蝙蝠的数量(只) 避开障碍物的蝙蝠的数量(只)
A 不进行任何处理 1000 710
B 蒙住蝙蝠的双眼 1000 700
C 蒙住蝙蝠的双耳 1000 350
31.蝙蝠属于( )。
A.鸟类 B.昆虫 C.哺乳类 D.爬行类
32.从实验A和B中,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_____。
33.综合分析表中的数据,可断定蝙蝠是通过_____ 来发现障碍物的。(填相应的“器官”)
34.飞行时,蝙蝠不断用嘴巴发出超声波,并用另一器官接收自己发出的超声波回声来探测周围的物体。下列事件中,没有利用超声波的是( )。
A.用B超做体检 B.用声呐探测海洋深度
C.用听诊器检查身体 D.蝙蝠利用声波导航
35.为了研究蝙蝠是通过什么器官来发现障碍物这一问题,科学家们开展了实验,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做出假设 C.搜集证据 D.得出结论
36.蝙蝠具有很强的飞行能力,下列特征与蝙蝠飞行能力无关的是( )。
A.颜色多样 B.体重较轻 C.翅膀宽大 D.发达的前肢
七、综合题
科学小组还对当地的鸟类资源减少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并把相关数据整理成了统计图(如下图)。
37.通过分析统计图,我们知道鸟类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威胁是____________。
38.偷猎造成了鸟类的品种和数量大量减少,从而影响到了( )的多样性。
A.营养物质 B.生物种类 C.生物遗传
39.根据以上调在分析,科学小组认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建立动物精子库 C.颁布法律法规
40.下列动物属于鸟类的是( )。
A.企鹅 B.蜻蜓 C.蝙蝠
41.调查发现,小白鹭和白鹭妈妈羽毛都是白色的,这属于生物的____________(填“遗传”或“变异”)现象。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动物 植物 动物
2.不同
3.遗传 变异
4.哺乳
5.生物进化
6.遗体 遗物 遗迹
7.生态系统
8.A
9.C
10.C
11.C
12.B
13.C
14.A
15.A
16.C
17.C
18.B
19.B
20.A
21.B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濒危物种 建立植物种子库和花粉库
31.C 32.蒙住蝙蝠的双眼不影响蝙蝠行动 33.耳朵 34.C 35.C 36.A
37.栖息地被破坏 38.B 39.A 40.A 41.遗传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