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0张PPT。封建社会—中国—秦始皇—皇帝制度
资本主义社会—法国—拿破仑—军事独裁
近现代社会—德、意、日—法西斯统治 专制统治与专制主义:
专制是一种政体形式,与民主相对,指最高统治者拥有无限制的权力,以自己的意志对国家实行独裁统治。
专制主义是指维护专制统治的学说或理论。
温馨提示 第1课 欧洲君主专制理论的构建课标要求:
1)了解托马斯?阿奎那“君权神圣”和詹姆斯一世 “君权神授”等君主专制思想的主要内容。
2)认识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和历史背景。一、“万王之王” ——教权至上论1、君主专制理论形成的背景:中世纪的欧洲是基督教的世界,教权至上论的流行
2、教皇鼓吹教权至上论的史实(请生读课文自己归纳)
(1)最早提出 ——尼古拉一世(教会独立)
(2)进一步鼓吹——格里高利七世(教皇地位高于皇帝)
(3)推崇到极点——英诺森三世(“万王之王,万主之主”)
(4)正式规定——卜尼法斯八世(教会权力高于一切世俗权力)
3、目的:
4、神学家系统阐述——神学界之王托马斯?阿奎那“君权神圣”
维护教会的神权统治
A、君权神圣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教会与国家的关系:国家是上帝的产物,教会高于国家,罗马教皇高于国王
(2)君主权力来源:一切世俗权力来源于神的授予;王权是上帝通过教皇授予的。
(3)王权与教权关系:君主应当服从教会和教皇。王权低于教权。
(4)王权性质:国王是上帝的仆人,肩负着使世俗之人在社会生活中实现基督教的最高目标(灵魂得救)的使命,因此王权也是神圣的。填填空 :教权至上论
补充:国家观:君权神授
政体观:最好的政体是中央集权政府或君主政体。
鉴于教权和王权的斗争,提出的“君权神圣”协调了教权与君权之间的矛盾,为之后的君主专制奠定了思想基础。
对教会:维护教会权威与至高无上地位。
对君主:提高了君主的地位,论证了君主权力的合法性、
神圣性、重要性,成为君主专制的理论基础。C、作用:二、君主专制的加强—英国宗教改革B、核心思想主张1、背景
(1)教会具有比国家更高的地位,对世俗君主的权力构成强大威胁。
(2)英王亨利八世在市民和贵族的支持下,决定与罗马天主教廷决裂。
2、措施:
(1)1531政策:①对教士课以重税
②令英国主教和教会将各种收入上缴国王
③英王有权任命英国主教而无须请示教皇
(2) 1534年,议会通过《至尊法案》,
宣布“英国国教”的最高首领是英王
(3) 议会宣布与教皇断绝一切往来。
(4) 解散修道院,没收教会财产。自主探究 :(1)使国王实际控制了英国教会。
(2)获得教会地产的人成为亨利八世专制统治的坚实基础。
:(1)欧洲君主专制的强化世中世纪晚期、近代早期王权强化的产物。
(2)君主专制的形成,又需要借助神权来维护它的统治。三、詹姆士一世的“君权神授”
(1)都铎王朝至斯图亚特王朝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王权已经合并教权)
(2)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壮大。
(3)专制王权与资产阶级、新贵族矛盾日益加深3、结果4、认识1、产生的时代背景
君主专制、“君权神授” 王权至上
强调君权来自上帝,议会的权力来自国王。
①议会选举前:大法官对议员资格审查,实际剥夺议会下院对议员资格的审查。
②议会开幕后: 认为议会的所有权力都来自于国王
③对君主专制性质系统的理论阐释:
把专制主义理论付诸实践(经济、政治、宗教等),
导致王权和议会矛盾尖锐
最终引发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专制君主为独占权力,借助“君权神授”的理论,继续宣扬专制统治的合法性(维护君主专制的工具)2、思想主张: 3、专制(控制议会的措施):4、结果:5、实质:专制主义理论:1、君权来自神权,教权高于王权13世纪阿奎那的“君权神圣”2、君权来自神权,王权高于一切17世纪詹姆斯一世的“君权神授”小结:“君权神圣”与“君权神授”的异同相同点:
1、主张:都主张君主的权力来源于上帝,是神圣的
2、实质:都是维护西方君主专制的工具不同点:
1、产生的背景:
阿奎那的“君权神圣”理论是13世纪即中世纪盛期教俗权力之争的产物
詹姆士一世“君权神授”思想则是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前夜(17世纪)提出的。
课堂探究:4、作用
君权神圣:为教权主义提供了理论依据,维护了基督教的根本利益,巩固了封建统治
君权神授:镇压人民反封建斗争的精神武器,神化其专制统治,结果激化了国内矛盾,引发了资产阶级革命。2、目的
君权神圣:论证上帝的神圣性和教会权威的绝对性(维护神学权威)
君权神授:维护其专制统治的合法性(维护国王的专制统治)3、内容不同:
君权神圣:更侧重于教皇高于国王,教会高于国家
君权神授:则宣扬国王只需对上帝负责
课外探究:詹姆士一世的“君权神授”思想与中国董仲舒的什么思想有着惊人的相似?影响有何不同? 对专制统治及理论的评价
积极作用:
都强调国家权力的集中和统一,符合中世纪晚期到近代早期的西方君主权力上升的趋势,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全国统一市场的建立,促进了早期资本主义发展。
消极作用:
代表专制思想,无视或蔑视民众的基本权利,最终加剧了君主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拓展视野 再见巴黎圣母院乐托·达姆修道院内部感悟中世纪的欧洲教会的势力圣特提恩修道院米兰大教堂 公元800年的圣诞节,教皇立奥三世在罗马圣彼得大教堂为查理加冕称帝
中世纪的基督教会对欧洲控制的表现:
经济:中世纪教会是欧洲最大的封建主;
政治:拥有世俗权力;教权高于王权;
思想:是整个西欧世界的精神主宰。
回顾历史
(1) 13世纪的意大利,基督教正统教会权威受到严峻挑战。
经济:商品经济发展;
政治:市民、国王、农民共同反对教权;意大利因教皇 国特殊地位矛盾更尖锐。
思想:反对基督教会腐败的“异端运动”。
(2)神学家为了维护封建教会的神权统治,必须协调教权与君权之间的矛盾。托马斯?阿奎那“君权神圣”说产生的历史条件骑士农民等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教皇
红衣主教
大主教
主教
神甫
助祭
副助祭公爵侯爵
伯爵子爵男爵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