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蚕 丝
第三单元 小数乘法
输入标题
学习目标
通过探索发现乘数与积之间的关系,发展数感。
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掌握小数乘法的竖式笔算的方法,学会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蚕丝
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总结与归纳的思维能力。
3.1×26=
探究新知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创设情境
复习导入
80.6
1.根据31×26=806,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3.1×2.6=
8.06
0.31×2.6=
0.806
31×0.26=
8.06
在小数乘法中,乘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276
探究新知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创设情境
2.用竖式算一算
复习导入
计算小数乘法时,先按照整数乘法计算,
然后再看乘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末尾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3.8×0.3
1.2×2.3
=2.76
=1.14
1.2
×2.3
36
24
3.8
×0.3
114
探究新知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创设情境
猜
一
猜
有种虫儿真奇怪,
专吃叶子不吃菜,
白白身子细又长,
吐出丝来造间房。
(打一动物)
蚕
一级标题
输入标题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探究新知
创设情境
探究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一条秋蚕吐的丝长1.2千米,春蚕是它的1.25倍,求春蚕吐丝长。
一条春蚕吐出的丝长约多少千米?
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
一条秋蚕吐的丝长约1.2千米,质量约0.35克。春蚕吐的丝要长一些,大约是秋蚕的1.25倍。
一级标题
输入标题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探究新知
创设情境
探究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一条春蚕吐出的丝长约多少千米?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
一条秋蚕吐的丝长约1.2千米,质量约0.35克。春蚕吐的丝要长一些,大约是秋蚕的1.25倍。
1.2×1.25= ( )
乘法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探究新知
创设情境
探究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尝试列竖式计算。
交流一下!
1.2×1.25= ( )
1.25
× 1 .2
250
125
1500
1.5 千米
答:一条春蚕吐出的丝长约1.5千米。
利用小数的性质,可
以把积末尾的0去掉。
一级标题
输入标题
探究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探究新知
创设情境
交流一下!
淘气用了一种不同的做法,一起来看看。
1.2×1.25
=1×1+0.2×0.25
=1.05(千米)
?
1
0.25
1
0.2
1×1
1×0.25
1×0.2
0.2×0.25
=1×1+1×0.25+1×0.2+0.2×0.25
=1.5(千米)
结合图形想一想,对吗?
还少算了2块。
你能把这个算式改正过来吗?
一级标题
输入标题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探究新知
创设情境
探究两位小数乘整百数的计算方法
一条秋蚕吐的丝质量约0.35克,300条秋蚕吐的丝大约多少克?
织一条丝巾大约要用300条秋蚕吐的丝,一条丝巾
的质量大约多少克?
想想怎么列式?
一条秋蚕吐的丝长约1.2千米,质量约0.35克。春蚕吐的丝要长一些,大约是秋蚕的1.25倍。
0.35×300= ( )
可以用乘法计算。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探究新知
创设情境
探究两位小数乘整百数的计算方法
交流一下!
0.35×300= ( )
105 克
0.35
× 300
答:一条丝巾的质量约105克。
积的小数点的位置在哪?结果是多少?
从积的末尾数
出两位。
乘数中一共有
两位小数。
1 0500
探究新知
探究两位小数乘整百数的计算方法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创设情境
现在你能说说计算小数乘法时要注意什么?
交流一下!
看乘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
就从积的末尾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积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
一般要把0去掉。
探究新知
探究积与乘数的大小关系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创设情境
算一算,填一填,你发现了什么?
交流一下!
2.3× 1.2 =
1.05
1
0.9
0.86
2.76
2.415
2.3
2.07
1.978
积一定比乘数大吗
不一定
探究新知
探究积与乘数的大小关系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创设情境
算一算,填一填,你发现了什么?
交流一下!
2.3× 1.2 =
1.05
1
0.9
0.86
2.76
2.415
2.3
2.07
1.978
积大于2.3
大于1
积等于2.3
积小于2.3
小于1
你发现积的变化与谁有关呢?
归纳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探究新知
创设情境
一个数(0除外)
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乘等于1的数,积等于原来的数,
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探究新知
巩固新知
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创设情境
1.买一个4.6千克的西瓜要花多少元?说说谁算得对。
第一位同学0忘记写下来了,最后位数不对,导致结果不对;
第二位同学,竖式计算位数没有对齐,导致计算不对。
探究新知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创设情境
练习
2.不计算,你能判断下列计算是否正确吗?与同伴交流。
第一题错误,0.9<1,积应该比1.5小。
第二题错误。可以估一估9×7的积是63,9.9×7.1的积一定比63大。
第三题错误,1.5>1,积应该比2.8大。
探究新知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创设情境
练习
3.世界上最高的鸟是鸵鸟,最高的哺乳动物是长颈鹿。一只鸵鸟身高是2.75米,一只长颈鹿的身高是鸵鸟的2.2倍。这只长颈鹿的身高是多少米?
2.75×2.2=6.05(米)
答:这只长颈鹿的身高是6.05米。
探究新知
一级标题
输入标题
课堂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
√ 计算小数乘法时,看乘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末尾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积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它本身;
一个数(0除外)乘1等于它本身;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它本身。
巩固新知
布置作业
创设情境
课堂小结
一级标题
输入标题
布置作业
教材P43 练一练
第3、4、5题
探究新知
巩固新知
创设情境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