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9张PPT。美国总统
胡佛(1874-1964) 美国总统
罗斯福(1882-1945) 复习回顾美国总统
罗斯福(1882-1945)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含义:利用和依靠国家政权的力量,来发展垄断资本,推动经济发展的垄断资本主义。 特点:国家干预经济
理论基础:凯恩斯主义作用:(双重性)促进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使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进一步深化 专题六
3、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课标要求:
以二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背景:国家经济职能扩大,国家财产增加
2.表现:(1)、(2)、(3)
3.特点:政府干预经济不是实行工业国有化,而是依靠增加政府开支等推动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大发展。
4.实质:资本主义私有制
5.影响:完成从战时经济向和平经济的转变,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二、不断调整的经济政策 二、不断调整的经济政策 二、不断调整的经济政策 二、不断调整的经济政策 货币学派供应学派二、不断调整的经济政策 三、美国的“新经济”
1、时间:20世纪90年代
2、经济政策: “宏观调控、微观自主”
3、具体措施: 4、成就:
5、“新经济”的特点
⑴较长时期经济持续繁荣
⑵经济运行机制发生深刻变化,基本实现零通胀下的充分就业
⑶打破了经济增长、失业率和通货膨胀连动的关系
6、局限性
富裕与贫困、竞争与垄断并存的两极社会(一)英国的混合市场经济模式:
1945—1979年经济发展(模式形成)
发展趋势:向“多市场、少政府”转变混合市场经济奉行凯恩斯主义,采用经济政策进行调控经济特征:①私人企业与国有化相结合
②国家计划与市场经济相结合
③国家干预与自由竞争相结合四、战后的西欧和日本(二)法国的计划指导型经济模式:
主要内容:
特征:
效果:经济保持快速发展计划指导型经济政府通过提高国有企业比重和制定经济计划,对社会经济进行全面指导和调节,并且利用财政、税收、价格等手段,使计划达到预期目的企业国有化、经济计划化和建设福利国家的发展方针(三)联邦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
特点:
主要内容:
效果:60年代中期,欧洲第一,世界第三“社会市场经济” (阿登纳政府)⑴让市场充分发挥调节作用:
⑵政府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⑴限制垄断行为,保护竞争秩序
⑵实现稳定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⑶用收入政策来实现相对的社会公平(四)日本的政府主导型经济模式:
特征:
效果:1987年,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政府主导型经济(50年代中期后)政府对经济干预远远大于市场调节西欧、日本在二战后都经历了废墟上的重建与经济的起飞,你认为我国可以从这些国家的发展历史中吸取哪些经验教训?感受与体会:注重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
重视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
政府注意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调节和指导;
注意解决社会问题,完善社会福利保障体制;
注意完善市场经济的法规和正常秩序;
注意学习和吸取他国的经验教训 ;
1、生产关系新调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2、经济方针政策新变化——不断调整的经济政策(凯恩斯主义、货币学派、供给学派和第三条道路)
3、产业结构和经济运行机制变化——美国的“新经济”(经济形态:知识经济)小结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再见!探究活动 经济滞胀
什么是经济滞胀,引发经济滞胀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凯恩斯主义无法应对严重的滞胀问题说明了什么?经济滞胀的特征有:生产停滞、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失业现象严重、外贸增长迟缓等。主要特征是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同时存在、相互交织。说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局限性 比较凯恩斯主义、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的不同(2)1980-1989年美国经济增长速度思考:表中数字说明了什么?(现象.原因)①80年代初,美国开始了经济复苏,摆脱了70年代以来的经济滞胀困境;
②1982年以后美国经济连续增长;
③说明里根政府实行供应学派和货币学派理论的主张,对经济的调节和干预是有效的 (1)克林顿政府所谓的“第三条道路”主要是指什么政策?其宗旨是什么?
(2)克林顿政府的这一措施为什么被称为“第三条道路”?
(3)材料中提到克林顿总统在位时,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这一特点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宏观调控、微观自主
既反对完全的自由放任,有反对过度的干预这一政策介于自由放任与国家干预之间的道路经济增长伴随着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
美国经济进入新经济时代(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含义与实质
含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产阶级国家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
实质:是垄断资本直接控制和利用国家政权,并通过国家政权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生活,以保证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及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转。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历程(溯源-开端-发展-新经济时代)
1、溯源: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经历了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作为垄断的一种形式,早在垄断资本主义形成初期就已经产生,但其在整个垄断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作用还很有限。
2、开端:罗斯福新政
历史背景:30年代经济大危机
主要内容:对金融、工业、农业、社会福利、公共工程等
方面进行全面干预
影响:经济、政治、开创新模式(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3、发展:
二战期间,作为适应战争需要的应急措施有所发展。
二战后,美、西欧各国、日都依靠政权的力量不同程度地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促进经济复兴和持续增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广泛而迅猛发展。
美国:
1、政府直接投资新兴工业;
2、对国民经济加强宏观管理。如增加用于采购和支付劳务费用的金额、鼓励资本家按照政府的计划进行投资等。
西欧(德国):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管理的前提下,强调经济按市场规律运转。
日本:政府制定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大力引进国际先进技术。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4、新经济时代(90年代美国):
里根政府通过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来扭转经济颓势,经济开始复苏,持续增长
克林顿政府经过大刀阔斧的改革,出现了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时代。(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及发展原因
1、科技革命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3、缓解经济危机及战争、战后经济发展的需要
双重作用
1、缓解经济危机、促进经济恢复和发展(特别是二战后)
2、但只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范围内对生产关系的部分调整,也不可能克服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的固有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