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8张PPT。二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
▲概念辨析:
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指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 (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等大权)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中央集权:是一种政权组织形式,指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中,全国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绝对服从中央。
(一)战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萌芽
1、理论:法家思想
2、实践:商鞅变法及各国变法(二)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1、背景: 秦统一六国,拓展疆域。
2、内容: (1)皇帝制度的确立皇权至上:权力高度集中的标志。皇帝独尊:成为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皇位世袭:“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是君主权力集中的另一体现。确立“皇帝”称号;皇帝自称“朕”;命令称 “制”或“诏”,印称“玺”。有什么特点?“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皇帝九卿(2)中央:三公九卿制有何特点? 九卿主要是处理皇室事务秦朝中央政权特点: 中央的主要官职,在地位、职责和权力方面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操纵于皇帝手中; 军政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与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专制下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 (3)地方:郡县制 ①由来: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县制。秦统一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在全国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②内容和作用: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这是推行中央集权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图2 秦朝政府组织
▲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比较(基础、内容、作用、特点)以中央集权的方式解决了分封制所导致的地方割据问题,巩固了国家统一是历史的进步。思考1: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从中央到地方,皇帝是如何做到把全国的一切大权都集中到自己手中的?
(1)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
(2)皇帝通过控制各级官吏的人事任免权,使地方权力集中于中央,中央权力集中于皇帝。
3.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1)巩固国家统一,形成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成为当时世界大国。
(2)有利于维护小农经济的稳定,
(3)有利于中华文明的延续和传播。
(4)对后世的影响:具有开创性,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5)负面影响:皇帝专权,加紧剥削百姓,造成阶级矛盾激化。(暴政速亡)
有人认为秦朝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依据何在?
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经济: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土地私有,重农抑商
文化:统一文字,“百家争鸣”结束。【体验高考】 (2011·浙江文综,38,节选)
材料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分析说明西周、秦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解析 第一小问,主要考查西周和秦朝的政治制度,属于基础题,结合所学知识较易解答;第二小问,比较西周和秦朝时期的政治制度的差异。组织答案时,注意西周分封制、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权力的分散性特点;秦朝政治制度的集权性及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特点。
答案 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秦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君主集权的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预测题】 仔细观察下面两幅不同时期的山东地图。左图到右图的变化主要说明了古代山东地区
A.受中央政府的控制加强
B.行政区划范围由小到大
C.在全国的政治地位提高
D.行政机构设置由繁到简解析 左图体现了分封制下山东的行政区划,右图中的“琅邪郡”说明了地方权力受控于中央。结合两幅图最能体现的是地方权力由大到小,中央权力不断加强的趋势。由此,A项符合题意。
答案 A贵族政治:各贵族按血缘获得官职,在各自的领地上有很大的自主权,收入来源于他的领地。
官僚政治:官吏的权力由皇帝授予,必须受制于皇帝,职务不能世袭,收入来源于俸禄。
秦朝“阳陵虎符”,左、右颈背各有相同的错金篆书铭文12字: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阳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