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
乙
)八年级物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班级、姓名等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A.1 kg冰与1 kg水的密度相等
B.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C.用橡胶作汽车的轮胎,是因为橡胶的密度小
D.给气不足的轮胎打气,胎内气体的密度增大
2.在足球场上,优秀运动员的脚踢在球的恰当的位置,球会划过一道弧线飞转过守门员而使球进入球门,这里的 “恰当的位置”,从力的三要素分析是指力的
A.大小 B.方向 C.作用点 D.以上都是
(
A. B
C
D.
)3.如图所示,F1等于F2时,下列各对力中不属于二力平衡的是
4. 用两根绝缘细线,分别将甲、乙两个相同的轻质小球悬挂起来,两个小球都带正电,但甲球带的电荷比乙球的多,在将乙球慢慢靠近甲球时,会出现的情形是
5.以下事例中所用科学方法相同的是:①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的三要素 ②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③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④把原子核式模型与太阳系的行星绕日模型做比较 ⑤研究牛顿第一定律
A.①与③ B.②与③ C.②与④ D.①与③与⑤
6.如图是一种“吸盘式”挂衣钩,将它紧压在平整、清洁的竖直瓷砖墙面上后,可挂上衣帽等物品而不会掉下,其原因是
A.因为重力比大气压小 B.因为大气压力和重力平衡
C.因为重力等于摩擦力 D.以上说法均不对
7.如图所示,一木块立在光滑的水平平板小车上,并随小车一起沿粗糙的水平地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突然加速,车上的木块将
A.也跟着小车加速运动 B.向左平滑出小车,落地后向左倾倒
C.向左倾倒在小车上 D.向左平滑出小车,落地后向右倾倒
(
第6题图
第7题图
)
8.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个木块,两端连接细绳,细绳通过滑轮分别与不同个数的钩码相连。此时木块恰好能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每个钩码质量均为m,不计滑轮与轴的摩擦及绳重,则剪断木块右侧细绳后,在木块撞到左侧滑轮之前,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木块速度不变
②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原来一样大
③细绳对左侧钩码的拉力大小为2mg
④细绳对木块的拉力大于mg且小于2mg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②④
9.两个物体分别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将它们同时浸没到水中,发现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为零,但减小值相同.由此可以判断
A.两个物体一定处在液体中相同深度 B.两物体的体积相同
C.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是相同的 D.在空气中,弹簧测力计示数是相同的10.人体中蕴含着许多物理知识,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行走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手掌上的纹路可以增大摩擦
C.人吸气利用了大气压强的作用 D.较尖的犬牙可以增大对食物的压力
11.如图所示,将一圆柱体平放、立放在水平坚硬的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
A.平放时大
B. 立放时大
C.一样大
D.无法确定
12. 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分别装有A、B两种液体,两个相同的空塑料瓶(瓶口扎上完全相同的橡皮膜),分别放入容器中,都悬浮在液体中,其中甲瓶口朝上,乙瓶口朝下,甲橡皮膜凹陷程度比乙大,此时两液面高度相同;①两瓶受到的浮力大小相等;②A液体密度大于B液体密度;③A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小于B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④图甲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大于图乙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四个判断中正确的个数是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二、填空题(本题有10小题.每空1分,共28分)
13.在下列数据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一本物理课本的质量大约为200 ▲ ;空气的密度为1.29 ▲ ;一只鸡蛋的体积约为50 ▲ .
14.“端午浓情,粽叶飘香”,“粽叶飘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 ▲ ;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它们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 ▲ ;若把分子看成一个小球,则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 m,合 ▲ nm.
15.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认为原子由原子核和 ▲ 组成的;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由于失去电子而带 ▲ 电,用这根玻璃棒靠近悬挂的气球,气球被推开,则气球带
▲ 电.
(
甲
乙
丙
)16.如图是我们在实验室或课堂上做过的一些实验.图甲手拉弹簧,弹簧伸长,这是因为力的效果可以使物体发生 ▲ ;图乙将蒙有橡皮膜的空盒放入水中,发现四周橡皮膜内凹,说明液体内部 ▲ 有压强;图丙中的气球不会被刺破,是由于钉子的数量多,气球受到的 ▲ 小.
17. 联欢会上,小明请大家做一个游戏:左脚和左侧身体紧贴墙面站立静止,然后右脚抬离地面,若能使身体仍然保持静止不动者获胜。你认为抬起右脚后,人 ▲ (选填“能”或“不能”)保持静止不动,原因是 ▲ .
18.对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物理书来说,它不会自动沿桌面滑动,是因为受到 ▲ (摩擦/平衡)力,此时物理书 ▲ (有/没有)惯性,若物理书所受外力全部消失,此时它将 ▲ .
19.如图所示,小明在易拉罐中注入少量的水,用酒精灯对易拉罐加热,待罐口出现白雾时,将罐口堵住,撤去酒精灯,用 ▲ (选填“干抹布”或“橡皮泥”)堵住罐口,让易拉罐冷却,观察到易拉罐变瘪了, 这一现象说明了 ▲ 的存在。 注入少量水的目的是利用水汽化,有利于 ▲ .
20.如图是自制的简易气压计,在封闭的玻璃瓶中装入适量带色的水,从玻璃管 ▲ (吹/吸)入少量空气,使管中水面高于瓶口,将此装置由一楼拿到十楼,发现玻璃管中的液柱 ▲ ,(选填“升高”或“降低”)说明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 ▲ (选填“增大”或“减小”).
(
第
20
题图
第
21
题图
) (
第19题图
)
21.如图所示,轻质细绳将物体A、B通过两个定滑轮分别连在同一弹簧测力计的两端,其中GA=10 N,GB=100 N,B是棱长为20 cm的正方体,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不计弹簧测力计的重力及滑轮与绳子的摩擦),(1)B物体对支撑面的压力为 ▲ N;(2)B物体对支撑面的压强为 ▲ Pa.
22.为了给实心正方体工件表面均匀地涂上某种涂料,需要用竖直向下的力F把浮在涂料面上的工件缓缓地压入涂料内,如图甲所示。收集有关数据并处理获得:正方体工件的高度为 ▲ m;工件的质量为 ▲ kg;该涂料的密度为 ▲ g/cm3.(g=10N/kg)
三、解答题(本题共8小题,共48分.解答24题时应有解题过程)
23.(4分)按照题目要求作图:
(1)如图乙所示,请画出斜面上的物体所受重力和物体对斜面压力的示意图.
(2)一烧杯放在斜面上,画出图中小球受浮力的示意图.
24.(6分)实心正方体木块(不吸水)漂浮在水上,如图所示,此时浸入水中的体积为6×10﹣4m3,然后在其上表面放置一个重4N的铝块,静止后木块上表面刚好与水面相平,(g取10N/kg,ρ水=1.0×103kg/m3)求:
①木块重力是多少?
②木块的密度是多少kg/m3?
③放置铝块后,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是多少Pa?
25. (6分)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的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所示.
(1)从弹簧测力计直接读出的是对木块的拉力大小,实验中需要让拉力与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则应满足的主要条件是:木块放在水平面上,拉动木块时,木块应处于 ▲ 运动状态,拉力方向水平.
(2)拉动木块前,应将测力计沿 ▲ (水平/竖直)方向进行调零.
(3)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相关实验后,在木块上再叠放另一个木块来进行实验.分析叠放木块与不叠放木块两种情况对应的数据,是为了验证下列猜想中的 ▲ .
A.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
B.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C.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有关
D.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运动的速度大小有关
(4)交流评估时,某实验小组提出: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容易稳定.可能的原因是 ▲ .
A.木板的长度太长 B.木板表面的粗糙程度不均匀
C.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太大 D.木块与木板的接触面积太大
(5)小明对实验装置进行改动,如图乙所示,重复实验,发现效果更好,实验中,小明
▲ (一定/不一定)要匀速拉动长木板.
(6)下图的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是▲(不定项选择) .
26.(7分)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和比较小车在不同表面滑行的距离.
(1)实验中,斜面的作用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 ▲ 相同.
(2)为了改变小车运动中所受阻力不同,需将毛巾、棉布分别铺在 ▲ (斜面/水平木板/斜面和水平木板)表面,观察小车在平面上滑行的距离.
(3)第二次实验,小车在棉布表面运动,刚好滑到了木板最右端,如图所示,接下来改在第三次木板上实验,最合理的操作方法是 ▲ .
A.减轻小车的质量 B.降低小车释放的高度
C.增加木板的长度 D.增加木板的宽度
(4)从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可知,三次水平面上木块受到的阻力依次逐渐 ▲ (减小/增大),小车运动的距离逐渐 ▲ (减小/增大),小红认为,通过进一步推理可以得到下列结论:①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阻力作用,那么将一直运动下去;②静止的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根据上述实验,你认为可以得出的结论 ▲ (只有①/只有②/①和②),本实验所运用的实验和科学推理的方法还可用于 ▲ (填写实验名称).
(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
27.(5分)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时,某同学利用小桌、海绵和砝码等器材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 ▲ 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2)分析图乙和 ▲ 所示两组实验.可得出结论: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比较图甲、乙所示实验,可得出结论:受力面积相同时 ▲ 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下列实例中,直接应用该结论的是 ▲ (A/B).
A.图钉的一端做得很尖 B.交通管理部门规定,严禁货车超载
(4)在生活中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所蕴含的物理知识是通过 ▲ 来增加压力作用的效果.
28.(7分)使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时:
(1)实验前,用手指轻按金属盒的橡皮膜,若U形管中液面不发生变化,说明该装置 ▲(漏气/不漏气),对此下一步操作是: ▲ .
A.可以直接进行探究活动 B.取下金属盒和橡皮膜,重新安装
C.把U形管液体倒出去一部分
(2)如图甲,将金属盒橡皮膜朝下放进盛水容器中,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强方向 ▲ (向上/向下),此时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 ▲ (等于/反映)橡皮膜受到的压强大小.
(3)为了探究液体内部同一深度不同方向压强大小,手应直接操作图甲装置中的 ▲ . A.橡皮管 B.转轮 C.金属杆 D.金属盒
(
甲
乙
丙
C
D
B
A
)(4)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关系时,在已探究出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的结论,小再明根据乙、丙两图所示情形, ▲ (能/不能)得出“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的结论,从操作角度看,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 ▲ .
29.(7分)小明利用一个烧杯、天平、水,测出了一小块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
(1)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的情形如图甲所示,请指出小明实验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是
▲ .改正错误后,小明用正确的方法称小石块的质量,平衡时放在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合金块的质量为 ▲ g.
(2)实验步骤如图丙,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B.把小石块浸没在烧杯的水中,在水面到达的位置做上标记; C.取出小石块,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22g;D.往烧杯中加水,直到 ▲ ,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42g.
(3)计算出小石块的体积为 ▲ cm3.
(4)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 ▲ g/cm3.
(5)在一旁观看的小敏同学认为密度的测量值和真实值相比明显 ▲ (偏大/偏小),只利用原有实验器材,只要改进其中某一个实验步骤,即可消除这一人为偏差,其方法 ▲ .
30.(6分)小明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后思考:同一物体浸没在不同液体中所受的浮力不同,是不是就可以用甲、乙实验装置来测量烧杯中液体的密度?他决定对弹簧测力计(量程0-10N)进行重新标度,将它改成一个密度秤。使用时,在烧杯中装不同的液体,将甲装置中的物体浸没到不同液体中,就可以测出液体的密度.
(1)根据甲、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该密度秤的零刻度应标在______N处,待测液体密度ρ液应不超过______g/cm3.
(2)小明对本实验进一步分析,进而得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被测液体的密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则符合此关系的应是图丙中的图线______(选填“①”、“②”或“③”).
(3)用此密度秤测量时,该密度秤的刻度是______(选填“均匀”或“不均匀”) .
(4)用此密度秤测量时,若物块未完全浸没,则测得液体密度值将偏______(选填“大”或“小”或“不变”).
(5)若要增大该密度秤的量程,下列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_(不定项选择)
A. 选用体积不变但质量更大的物体 B. 选用量程更大的弹簧测力计
C. 选用质量不变但体积更大的物体 D. 选用分度值更小的弹簧测力计实验初中八级物理第二次月考答题纸
(总分100分 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
1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23.
24.
25. (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_
26. (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
28.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17:22@
个父令6l321
3_参考答案.doc
文件预览
实验初中八级物理第二次月考参考答案
(总分100分
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
答案D C A C B C D C B D A 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
13.g、kg/m3、ml(cm3)
14.无规则运动、引力、0.1
15.电子、正、正
16.形变、各个方向、压强
17.不能、重力和支持力不在同一直线上
18.平衡、有、保持静止
19.橡皮泥、大气压、排出罐子里面的空气
20.吹、升高、减小
21.90、2250
22.1(或1.0)、80、0.2
三.解答题
23.略
24
6N0.6×103kg/m31000Pa
25.(1)匀速直线(2)水平(3)A
(4)B(5)不-定(6)B
26.(1)速度(2)水平木板(3)C
(4)减小、增大、只有①、真空能否传声
27.(1)凹陷(形变)程度(2)丙(3)压力、B
(4)减小受力面积
28.(1)漏气、B(2)向上、反映
(3)B(4)能、没有控制深度相同
29.(1)没有取下橡胶垫圈、47.4(2)与标记处相平
(3)20(4)2.37
(5)偏小、步骤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并测出总质量
30.(1)4.83(2)③(3)均匀(4)小(5)A
17:22@
个父令6l321
3_参考答案.doc
文件预览
实验初中八级物理第二次月考参考答案
(总分100分
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
答案D C A C B C D C B D A 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
13.g、kg/m3、ml(cm3)
14.无规则运动、引力、0.1
15.电子、正、正
16.形变、各个方向、压强
17.不能、重力和支持力不在同一直线上
18.平衡、有、保持静止
19.橡皮泥、大气压、排出罐子里面的空气
20.吹、升高、减小
21.90、2250
22.1(或1.0)、80、0.2
三.解答题
23.略
24
6N0.6×103kg/m31000Pa
25.(1)匀速直线(2)水平(3)A
(4)B(5)不-定(6)B
26.(1)速度(2)水平木板(3)C
(4)减小、增大、只有①、真空能否传声
27.(1)凹陷(形变)程度(2)丙(3)压力、B
(4)减小受力面积
28.(1)漏气、B(2)向上、反映
(3)B(4)能、没有控制深度相同
29.(1)没有取下橡胶垫圈、47.4(2)与标记处相平
(3)20(4)2.37
(5)偏小、步骤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并测出总质量
30.(1)4.83(2)③(3)均匀(4)小(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