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0张PPT。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一、五四风雷(一)、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
1、经济基础:
一战期间,中国的民族工业得到 发展;
2、阶级基础:
工人队伍迅速壮大;
3、政治基础:
北洋军阀政府对内镇压革命运动,对外投靠帝国主义,促使
国内民族、阶级斗矛盾不断激化(根本原因)
4、思想基础:
1917年的十月革命为中国人民指出了解放道路;新文化运动
促使爱国的知识分子和青年积极开展爱国活动;
5、直接导火线: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学思之窗中国是一战的战胜国,为什么巴黎和会却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而不归还中国?
[提示] 外交是以实力做后盾的,中国是弱国,弱国无外交。 还 我 青 岛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废 除 二 十 一 条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五四运动曹汝霖,亲日派,参与同日本谈判“二十一条”和多次向日本借款。
陆宗舆参与签订
“二十一条”等卖
国条约和向日本
借款的合同。
章宗祥,曾任驻日公使,多次出卖国家主权,向日本大量借款。
5月4日,北京学生游行,被北洋政府警察厅捕去三十多人;
6月3日,北京学生数百人上街演讲,被北洋政府警察厅捕去近二百人;
6月4日,更多学生上街演讲,又有七百多人被捕;
6月5日,又有五千多学生上街游行
历史情境:2、斗争目标:“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1919年 5月4日起北京学生罢课 6月5日起上海工人阶级 三罢斗争3、经过中国无产阶级从此登上政治的舞台4、五四运动的结果初步胜利——释放 、罢 免、拒绝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释放罢免“大会的决定有辱中国,本代表拒绝签署!”中国近代著名
外交家顾维钧根据北洋政府的指示,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会的《凡尔赛和约》上签字。5、意义(1)性质:彻底地反帝反封的革命运动
(2)特点(各阶层作用):
青年学生—先锋
工人阶级—主力军
(3)作用: 促进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4)影响: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思考: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
命的开端,“新”表现在哪?新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
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新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新名称比较比较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半殖半封社会半殖半封社会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反帝反封反帝反封资产阶级无产阶级三民主义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世界资产阶级的一部分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五四精神
是爱国、民主、科学的精神
是敢为天下先,永不低头的精神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没有一个革命党,没有一个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革命党,就不可能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帝国主义及其走狗。
——毛泽东①刚刚登上历史舞台的工人阶级迫切需要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一个自己的政党。
②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时代的必然要求。 那么中国共产党是在怎样的条件下诞生的? 毛泽东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2)思想基础(1)阶级基础(3)组织基础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 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 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1、中共诞生的历史条件:(4)外部:共产国际的帮助共产党组织分布示意图1、时间:
2、地点:
3、人物:1921年7月23日上海——浙江嘉兴南湖毛泽东、董必武、张国焘等13人2、成立的标志:中共一大的召开4、内容:
(1)确定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
(2)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
(3)确定党的中心任务: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4)成立党的中央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马克思主义者队伍: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邓中夏
蔡和森、瞿秋白、周恩来 为什么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以中国同盟会为例比较)新的指导思想: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三民主义)
新的目标:以实现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为目标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革命态度:彻底的反帝反封建。
(不能彻底地反帝反封建)
阶级利益:工人阶级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资产阶级)
性质:是新型的工人阶级革命政党。
(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政党)回顾想想:在中国共产党一大上,提出了党成立以后的中心工作是什么?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1923年,京汉铁路发生大罢工,李大钊派施洋律师去帮助工人,领导罢工运动的方向,但“二七惨案”发生,工人领袖林祥谦、施洋等和200多名工人倒在了吴佩孚屠杀的血泊中。好好想想:敌人很强大,中共该怎么继续革命?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组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三、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共产国际的帮助孙中山同意与共产党合作
(2) 国民党在社会上威信较高,在南方广州建立了根据地 (2)中共“三大”确定合作方针(1923年)(一)第一次国共合作共产党:(1)敌强我弱: 中共领导工人运动的体会:认识到敌人的强大,要想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建立统一战线。 国民党:1、国共合作实现的条件(4)重要意义:——国民党“一大”的召开(3)合作的基础:新三民主义同中共民主革命纲领基本一致(1)时间、地点:(2)主要内容:讨论国民党的改组问题
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1924年1月,广州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形成,推动国民运动的开展2、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二)国民大革命1、性质: 反帝反封建的人民大革命(1926~1927)(目的、时间、对象、结果、影响)(1)五卅运动(1925)
(2)广州国民政府的成立(1925)
(3)国民革命军的建立
(4)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
(5)北伐战争2、主要事件:3、高潮:北伐战争(1)目的:(2)对象:(3)概况:(4)影响: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1)歼灭吴佩孚、孙传芳部主力
2)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
3)广州的国民政府迁往武汉1)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2)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基础3、高潮:北伐战争北伐战争前形势图 直隶广东广西湖
南安
徽山东黑龙江吉林辽宁湖北广东广西吴佩孚兵力20万孙传芳兵力20万兵力35万张作霖 国民政府
兵力约10万北伐战争进军示意图 直隶广州桂林长沙安
徽山东黑吉辽武昌主要战场:
湖南、湖北上海国民政府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经过及标志:(1)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2)1927.4.18 蒋介石建立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3)1927年汪精卫“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失败的标志
(4)宁汉合流4、国民大革命的失败南京国民政府武汉国民政府蒋介石汪精卫宁汉合流“失败”的含义:
(1)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统一中国的革命任务;
(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5、失败的原因:主观客观(1)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2)帝国主义干涉中国革命 中共坚持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放弃对革命和军队的领导权;“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七一五”反革命政变马林和陈独秀:中国革命目前的任务,只是进行国民革命,国民党是代表国民革命运动的党,主张“一切工作归国民党”。6、失败的教训:要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
就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