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1专题六第三节罗马人的法律(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民版必修1专题六第三节罗马人的法律(共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9-11 15:51: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 19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的政治和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而文学艺术作为社会现实的一面镜子,必将生动的反映这一社会变迁。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第18课:音乐与美术第19课:电影与电视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课标要求:
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影响。 19世纪以来的欧洲文学 一、浪漫主义文学 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三、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四、现代荒诞派喜剧 (现代主义文学)(18c末~19c初)(19c中叶-20c初)(20c50、60s)一、浪漫主义文学蒸汽火车卢梭拿破仑看图说史(18c末~19c初) 19世纪以来,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都经历了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 商业日益变成欺诈。革命的箴言“博爱”在竞争的诡计和嫉妒中获得了实现。贿赂代替了暴力压迫,金钱代替了刀剑,成为社会权力的第一杠杆。……总之,和启蒙学者的华美约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副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
——恩格斯
这种社会状况与启蒙思想家所憧憬的什么样的美好景象背道而驰?
自由、民主、平等、博爱一、浪漫主义文学(18c末~19c初)19世纪以来的欧洲文学政:资’C革命和改革
经:工业革命,资’B发展(私欲横流)
思:对现实失望拜伦(英)雪莱
(英)《恰~》
《唐璜》《西风颂》(18c末~19c初)一、浪漫主义文学 拜伦(1788—1824)英国诗人,出生于伦敦破落的贵族家庭,10岁继承男爵爵位。他深受启蒙运动的熏陶。成年以后,正逢欧洲各国民主、民族革命运动蓬勃兴起,他反对专制压迫、支持人民革命的进步思想,参加了19世纪20年代希腊反土耳其压迫的民族独立战争。是欧洲革命运动中争取民主自由和民族解放的一名战士。他的主要作品:《闲暇的时刻》(1807年)、《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1812年)、《异教徒》(1813年)、《唐璜》(未完成)。拜伦(Byron) 雪莱(1794—1822),英国诗人,生于贵族家庭。受卢梭等的影响,他接受资产阶级革命思想,最终与保守的家庭决裂。他以诗歌的形式抨击压迫和强权,召唤对于现实的变革。其最优秀的作品有描写反封建起义的幻想性抒情故事诗《伊斯兰的反叛》(1818年),支持意大利民族解放斗争的政治诗《自由颂》(1820年),表现革命热情及胜利信念的《西风颂》(1819年)等。?雪莱 (Shelley)一、浪漫主义文学《唐璜》节选
伦敦的市民啊,巴黎的市民啊!
想一想,战争是一种怎样的神圣的消遣?……
不论那巨大的蝗虫,“毁灭”如何地糟蹋你们碧绿的田野,吃尽你们的庄稼。
面目狰狞的灾荒决不会临近帝王——虽然爱尔兰饿得慌,乔治王却体重二百八十磅。《西风颂》节选
请把我枯死的思想向世界吹落,让它像枯叶一样促成新的生命! 哦,请听从这一篇符咒似的诗歌,就把我的话语,像是灰烬和火星从还未熄灭的炉火向人间播散! 让预言的喇叭通过我的嘴唇 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西风呵,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 探究:同为浪漫主义诗人拜伦和雪莱有何不同?拜伦:猛烈抨击社会,“讽刺现代社会积弊”的百科全书雪莱:真正的乐观主义精神,“天才的预言家”19世纪以来的欧洲文学政:资’C革命和改革
经:工业革命,资’B发展(私欲横流)
思:对现实失望拜伦(英)雪莱
(英)《恰~》
《唐璜》《西风颂》资’B制度普遍确立;资’B矛盾尖锐巴尔扎克《人间喜剧》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18c末~19c初)(19c中叶-20c初)列夫·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有《童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作品再现了俄国社会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反映了俄国社会的现实生活,揭露了俄国资产阶级社会的罪恶。列宁称他为“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巴尔扎克 巴尔扎克(1799—1850),19 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他一生创作 96 部长中短篇小说和随笔,总名为《人间喜剧》。其中代表作为《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100 多年来,他的作品传遍了全世界,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称赞他“是超群的小说家”、“现实主义大师”。 (19c中叶-20c初)毕加索《巴尔扎克像》 罗丹所作巴尔扎克雕像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通过《人间喜剧》,巴尔扎克“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他的作品“是对上流社会必然崩溃的、一曲无尽的挽歌”,“他看到了他心爱的贵族们灭亡的必然性”。
——恩格斯 《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巴尔扎克自称法国社会的“书记员”,“拿破仑用剑没有办到的,我要用笔来完成。”(19c中叶-20c初)高尔基三、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的飞翔。……
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狂风吼叫,雷声轰响……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的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探究: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背景是什么?(19c中叶-20c初) 19世纪后期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风起云涌的原因和表现有哪些?三、无产阶级革命文学(19c中叶-20c初)19世纪以来的欧洲文学政:资’C革命和改革
经:工业革命,资’B发展(私欲横流)
思:对现实失望拜伦(英)雪莱
(英)《恰~》
《唐璜》《西风颂》资’B制度普遍确立;资’B矛盾尖锐巴尔扎克《人间喜剧》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高尔基《母亲》(18c末~19c初)(19c中叶-20c初) 贝克特,法国著名戏剧家及小说家,荒诞派戏剧鼻祖之一。 1928—1929年间,曾在巴黎讲授英文,得以结识对其影响巨大的乔艾斯等作家。自1937年起定居巴黎。以英文及法文发表小说与戏剧。塞缪尔·贝克特四、现代荒诞派戏剧 《等待戈多》是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品, 196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一出两幕剧,登场的人物共有五个:两个流浪汉——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季米尔,波卓和他的奴隶幸运儿,还有一个小男孩,故事发生在荒野的路旁,两位流浪汉一直在等待一位叫“戈多”的神秘人士的到来。此人不断送来各种信息,表示马上就到,但从来没有出现过。但戈多是谁,他代表什么,剧中只有些模糊的暗示。全剧没有完整连贯的情节和明确的时间、地点,结尾是开端的重复,终点又回到起点,可以周而复始地演下去。 (20c50、60s)戏剧风格:荒诞的主题,破碎的剧情,毫无逻辑的对白,没有扣人心弦的戏剧冲突,反传统等
时代背景:战争的幽灵、革命的暴力、科技的双刃剑、价值的迷失、未来的冲击 19世纪以来的欧洲文学政:资’C革命和改革
经:工业革命,资’B发展(私欲横流)
思:对现实失望拜伦(英)雪莱
(英)《恰~》
《唐璜》《西风颂》资’B制度普遍确立;资’B矛盾尖锐巴尔扎克《人间喜剧》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高尔基《母亲》20C两次世界大战;经济危机贝克特《等待戈多》(18c末~19c初)(19c中叶-20c初)(20c50、60s)文中说:1、我真想听听他会提供些什么。
2、可以说是一种祈祷
3、一种泛泛的乞求戈多到底是什么呢?“戈多是一个救星,是一个希望”;
“他要是来了,咱们就得救了”;
“要是不来呢,咱们明天就上吊”。有人认为他是上帝
还有人认为他是“虚无”或“死亡”19世纪以来的欧洲文学政:资’C革命和改革
经:工业革命,资’B发展(私欲横流)
思:对现实失望拜伦(英)雪莱
(英)《恰~》
《唐璜》《西风颂》资’B制度普遍确立;资’B矛盾尖锐巴尔扎克《人间喜剧》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高尔基《母亲》20C两次世界大战;经济危机贝克特《等待戈多》(18c末~19c初)(19c中叶-20c初)(20c50、60s)1、开荒诞喜剧一代先河的剧作家是:
A.罗曼·罗兰 B.巴尔扎克
C.雪莱 D.贝克特
2、“拿破仑用剑没有办到的,我要用笔来完成”此话出自:
A.雪莱 B.拜伦
C.巴尔扎克 D.托尔斯泰
3、被罗曼?罗兰赞誉为“我们时代里最伟大的史诗,是近代的《伊利亚特》”的作品及作者是
A.《战争与和平》巴尔扎克
B.《战争与和平》托尔斯泰
C.《人间喜剧》 巴尔扎克”
D.《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 托尔斯泰DcB4、被誉为“讽刺现代社会积弊”的百科全书的作者是
A.雪莱 B.拜伦
C.巴尔扎克 D.托尔斯泰
5、荣获1969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是
A.《唐璜》
B.《人间喜剧》
C.《战争与和平》
D.《等待戈多》
BD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