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江矿区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
一、单选题(本题共30小题,1~10题,每小题2分,11~30题,每小题3分,共80分)
1. 下列地区属于世界人口稠密区的是( )
A. 亚马孙平原地区 B. 撒哈拉沙漠地区
C. 西西伯利亚地区 D. 欧洲西部地区
2. 关于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端午节出游属于人口迁移
B. 人口迁移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C. 二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主要由发达国家迁往发展中国家
D.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迁移主要是由城市迁往农村
我国春运期间,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常常“一票难求”。近年来,老人到子女工作城市过年的现象增多,形成反向春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下列省区中,反向春运人口流入最多的是( )
A. 宁夏 B. 广东 C. 云南 D. 河南
4. 关于反向春运带来影响,描述正确的是( )
A. 缓解交通运输压力 B. 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C. 缓解农村人地矛盾 D. 加剧城市用工荒
一般来说,某区域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是由当地的自然资源“短板”所决定的。为一些学者对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估算的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据右图推断,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约为( )
A. 120亿人 B. 19亿人 C. 18亿人 D. 16亿人
6. 影响和制约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大小的因素不包括( )
A. 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B. 国家人口政策 C.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D. 人均消费水平
2022年6月11日是我国第17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海口、三亚、儋州三大片区分会场分别举办相关活动,全面展示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公众对非遗的认知度。据此完成下面各小题。
7. 活动期间,展示的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能有( )
A. 黎族织锦 B. 剪纸 C. 京剧传唱 D. 赛马
8. 近年来,海南打造非遗IP品牌,通过社交媒体与广大网友火热互动,其直接目的是( )
A. 培养非遗传承人 B. 建立非遗名录保护体系
C. 提高年轻人对非遗的认知度 D. 推动非遗融入当代生活
位于海南三亚的南繁育种基地被誉为“育种的天堂”将成为“中国农业科技硅谷”。据此完成下面各小题。
9. 与我国其他育种基地相比,南繁育种基地的优势区位因素是( )
A. 降水 B. 热量 C. 光照 D. 土壤
10. 有关南繁育种基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科技投入较少 B. 冬季容易受寒潮侵袭
C. 育种周期较短 D. 只培育海南当地新品种
读世界不同纬度人口分布示意图(左图)和世界不同海拔人口分布示意图(右图),完成下列各小题。
11. 世界人口主要分布( )
A. 南半球中、低纬度 B. 南半球中、高纬度
C. 北半球中、低纬度 D. 北半球中、高纬度
12. 关于世界主要人口稠密区分布共性描述,正确的有( )
①经济高度发达 ②多濒临海洋 ③处于中、低纬度 ④多为平坦地形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以黑河—腾冲线为界划分的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即“胡焕庸线”,被我国地理学界评为“中国地理百年大发现”。下图为2010年中国人口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下列省区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 )
A. 青海 B. 内蒙古 C. 江苏 D. 黑龙江
14. 导致该线西北部人口密度较小的决定性因素是( )
A. 科技水平 B. 交通条件 C. 自然条件 D. 经济水平
“候鸟老人”是随季节变化而迁移居住地的老人。据统计,2016年海南省的“候鸟老人”已超45万人,主要来自东北三省、北京市和长三角地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海南省吸引“候鸟老人”的首要因素是( )
A. 经济因素 B. 养老设施 C. 气候条件 D. 婚姻家庭
16. 海南省的“候鸟老人”集中居住于海口、三亚两地,会促使当地( )
A. 人口合理容量增加 B. 第三产业发展
C. 环境承载力提高 D. 资源消耗降低
英国城镇内部有明显的东西差异,下图为英国各类居住区的分布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代表不同类型居住区。读图,完成下面各小题。
17. 图中代表高级居住区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8. 关于该国城镇化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乡村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好,吸引大量人口回乡从事农业生产
B. 城镇化起步早,城镇化水平位居世界前列
C. 市中心地价昂贵,住房紧张
D. 出现人口和产业快速向郊区扩张的现象
下图为某城镇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9. 有关该城镇各功能区叙述错误的是( )
A. 工业区位于河流的下游方向 B. 商业区靠近高速公路
C. 文教区占地面积最小 D. 住宅区占地面积较大
20. 该城镇规划在西南部建设新城,其依据不可能( )
A. 地势低平,利于建设 B. 空气污染小
C. 利用荒地,少占耕地 D. 水质较好
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国1994年和2014年城市人口比重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各小题。
2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国城市化水平最高,城市规模迅速扩大
B. 乙国城市化速度快,城市人口增长迅速
C. 丙国城市化水平低,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 丁国城市化起步早,速度快
22. 乙国城市化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
A. 生物多样性增多 B. 出现城市“热岛”现象
C. 环境污染减轻 D. 水循环加速,洪涝灾害减少
下列四种房屋建筑图,反映了四种不同的建筑文化,也反映了我国自然环境的地区差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 图中地域景观所呈现的文化对应正确的是( )
A. 甲—江南文化 B. 乙—中西融合 C. 丙—顺应自然 D. 丁—御外凝内
24. 这些传统民居的数量越来越少,其原因是( )
A. 气候的变化 B. 城镇化的发展 C. 人口数量的减少 D. 传统建筑技术的丧失
近年来,海南中部某县党委通过打造百余个党员驿站,在为当地群众和游客服务的同时,带动乡村特色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基层党建和乡村旅游的有机对接。据此完成下面各小题。
25. 党员驿站能够显著带动的经营活动是( )
A. 星级酒店产业 B. 金融服务 C. 康养保健 D. 特色农产品销售
26. 乡村旅游对乡村振兴的意义有( )
①增加农村人口的外迁 ②带动乡村第三产业发展
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④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平台经济是指基于数字技术,由数据驱动、平台支撑、网络协同所构成的新经济系统。2022年6月,海南“土地超市”平台正式上线运行,已先后完成土地出让、补充耕地指标交易、“闲储置换”等业务。据此完成下面各小题。
27. 关于“土地超市”平台上线运行产生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 减少土地来源渠道 B. 提高土地交易效率 C. 减弱土地监管力度 D. 增加土地总体面积
28. “土地超市”平台上线运行,主要得益于( )
A. 土地价格变动 B. 交通运输便利 C. 信息技术进步 D. 劳动力素质提高
随着育种,栽培和耕作技术的进步,东北地区的三江平原成为我国水稻种植纬度最高的地区,但只能一年一熟。据此完成下面各小题。
29. 纬度较高的三江平原能种植水稻,得益于( )
A. 科技发展 B. 劳动力丰富 C. 交通便利 D. 能源充足
30. 三江平原水稻种植一年一熟是因为( )
A. 人均耕地少 B. 热量不足 C. 机械化程度低 D. 水源不足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1. 结合所给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的增长
居住在城市中的人口比例
年份 1950年 1970年 1990年 2025年
发达国家 50% 66.6% 72.6% 80%
发展中国家 17.0% 25.4% 33.6% 57%
(1)图甲中虚线代表______国家,实线代表_______国家。
(2)表格说明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特点是_____,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是____。
(3)从资源、生态环境、人类生活等角度分析城镇化快速发展对地理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有___、______、____。
32. 塔里木盆地聚落与交通线的分布主要受绿洲和水源的影响(下图)。该区是我国优质长绒棉主要产区。完成下列问题。
指出该区域棉花种植区的位置,并简述其区位因素。
昌江矿区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 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本题共30小题,1~10题,每小题2分,11~30题,每小题3分,共80分)
1. 下列地区属于世界人口稠密区的是( )
A. 亚马孙平原地区 B. 撒哈拉沙漠地区
C. 西西伯利亚地区 D. 欧洲西部地区
【答案】D
【解析】
【详解】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的稠密地区。四大人口稠密地带: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四大人口稀疏地带:干旱的沙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2. 关于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端午节出游属于人口迁移
B. 人口迁移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C. 二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主要由发达国家迁往发展中国家
D.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迁移主要是由城市迁往农村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端午节出游没有改变定居地,不属于人口迁移,A错误;根据人口迁移空间范围的不同,人口迁移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B正确;二战以后,由于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国际人口迁移主要由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C错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城市经济发展比较迅速,因此我国人口迁移主要是由农村迁往城市,D错误。故选B。
【点睛】
我国春运期间,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常常“一票难求”。近年来,老人到子女工作城市过年的现象增多,形成反向春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下列省区中,反向春运人口流入最多的是( )
A. 宁夏 B. 广东 C. 云南 D. 河南
4. 关于反向春运带来的影响,描述正确的是( )
A. 缓解交通运输压力 B. 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C. 缓解农村人地矛盾 D. 加剧城市用工荒
【答案】3. B 4. A
【解析】
【3题详解】
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反向春运指的是“老人到子女工作城市过年的现象”。本题应选择青年劳动力较为集中的省份,根据四个选项进行分析,广东省经济较为发达,外省青年劳动力较多,春节期间老人到子女工作城市过年的现象较多,B正确;而ACD三省经济均没有广东发达,且多为劳动力输出省份,春节期间老人到子女工作城市过年的现象较少,故ACD均错误。本题选B。
【4题详解】
由题意可知,劳动力在打工地就地过年,老人到子女工作地过春节,减少了春运返乡的人流量,减轻了交通运输的压力,故A选项正确;老人只是短暂的到子女打工地,不是城市建设的主体,不能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B错误;从题意中不能得知反向春运缓解农村人地矛盾,且老人主要是外出去子女的城市过春节,而没有永久迁移,故C错误;反向春运应是缓解了春节期间人口大量返乡而造成的春节期间城市用工荒,D错误。本题选A。
【点睛】我国东部地区经济较为发达,多为人口流入省份;而中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多为人口流出省份。春节期间劳动力留在所在城市过年,能够缓解春运期间交通压力,同时也能够缓解春节期间劳动力返乡造成的用工荒问题。
一般来说,某区域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是由当地的自然资源“短板”所决定的。为一些学者对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估算的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据右图推断,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约为( )
A. 120亿人 B. 19亿人 C. 18亿人 D. 16亿人
6. 影响和制约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大小的因素不包括( )
A. 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B. 国家人口政策 C.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D. 人均消费水平
【答案】5. D 6. B
【解析】
分析】
【5题详解】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取决于各类资源可供养人口数量最少的那类资源,据图中数据土地可供养人口数量最少,是16亿,故D对,ABC错。
【6题详解】
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最主要的因素是自然资源状况,其次是社会经济水平、消费水平、科技和开放程度。而国家人口政策不是影响因素,而是一个被影响的因素,故该题选B。
【点睛】环境承载力与资源丰富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科技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呈正相关。与人们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呈负相关。
2022年6月11日是我国第17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海口、三亚、儋州三大片区分会场分别举办相关活动,全面展示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公众对非遗的认知度。据此完成下面各小题。
7. 活动期间,展示的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能有( )
A. 黎族织锦 B. 剪纸 C. 京剧传唱 D. 赛马
8. 近年来,海南打造非遗IP品牌,通过社交媒体与广大网友火热互动,其直接目的是( )
A. 培养非遗传承人 B. 建立非遗名录保护体系
C. 提高年轻人对非遗的认知度 D. 推动非遗融入当代生活
【答案】7. A 8. C
【解析】
【7题详解】
海南岛黎族民间织锦有悠久的历史,2009年10月,黎族织锦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A正确;剪纸是安徽阜阳的一门古老的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B错误;京剧,又称平剧、京戏等,中国国粹之一,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C错误;赛马更是哈萨克族的一项传统体育活动,D错误。故选A。
【8题详解】
海南打造非遗IP品牌,通过社交媒体与广大网友火热互动,是为了加大海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提高提高年轻人对非遗的认知度,C正确;而培养非遗传承人、 建立非遗名录保护体系、 推动非遗融入当代生活都不是其直接目的。ABD错误,故选C。
【点睛】海南岛黎族民间织锦有悠久的历史,产于海南岛的黎族居住区,2009年10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海南省“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位于海南三亚的南繁育种基地被誉为“育种的天堂”将成为“中国农业科技硅谷”。据此完成下面各小题。
9. 与我国其他育种基地相比,南繁育种基地的优势区位因素是( )
A. 降水 B. 热量 C. 光照 D. 土壤
10. 有关南繁育种基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科技投入较少 B. 冬季容易受寒潮侵袭
C. 育种周期较短 D. 只培育海南当地新品种
【答案】9. B 10. C
【解析】
【9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与我国其他育种基地相比,南繁育种基地位于海南,纬度低,热量充足,可全年育种,B正确;降水不是育种的主要优势区位,A错误;河西走廊育种基地光照也充足,C错误;湿热的海南土壤以红壤为主,土壤贫瘠,D错误;故选B。
【10题详解】
南繁育种基地被誉为“育种的天堂”将成为“中国农业科技硅谷”,农业科技投入多,A错误;位于热带,冬季风影响小,不易受寒潮影响,B错误;热量充足,农作物生长迅速,育种周期短,C正确;可培育全国适应各地不同地理环境的品种,D错误;故选C。
【点睛】农业区位因素:气候(热量、降水、光照、昼夜温差)、地形、土壤、水源、市场、交通、劳动力、科技等。
读世界不同纬度人口分布示意图(左图)和世界不同海拔人口分布示意图(右图),完成下列各小题。
11. 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
A. 南半球中、低纬度 B. 南半球中、高纬度
C. 北半球中、低纬度 D. 北半球中、高纬度
12. 关于世界主要人口稠密区分布共性的描述,正确的有( )
①经济高度发达 ②多濒临海洋 ③处于中、低纬度 ④多为平坦地形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11. C 12. D
【解析】
【11题详解】
由图可知,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AB错误;由图可知,北半球高纬度地区人口分布少,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C正确、D错误。故选C。
【12题详解】
世界人口稠密区有: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这些区域多濒临海洋、处于中低纬度、多为平坦地形,②③④正确;亚洲东部和南部、南美洲东部多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相对落后,欧洲西部和北美洲东部,经济高度发达,因此经济高度发达不是主要人口稠密区分布共性特征,①错误。故选D。
【点睛】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水源和环境质量等);社会经济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收入、就业状况,城市化水平,交通状况);开发历史长短等。
以黑河—腾冲线为界划分的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即“胡焕庸线”,被我国地理学界评为“中国地理百年大发现”。下图为2010年中国人口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下列省区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 )
A. 青海 B. 内蒙古 C. 江苏 D. 黑龙江
14. 导致该线西北部人口密度较小的决定性因素是( )
A. 科技水平 B. 交通条件 C. 自然条件 D. 经济水平
【答案】13. C 14. C
【解析】
【13题详解】
图中江苏省省人口密度在700人/平方千米以上,青海、 内蒙古、黑龙江人口密度均小于江苏省,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4题详解】
我国东部地区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形相对平坦,主要为季风气候,温和湿润,雨热同期,自然条件优越,人口分布密集;而西部地区,地形以高原、山地和盆地为主,地形起伏大,干旱区和高原区面积大,自然条件恶劣,人口密度小,因此,对我国人口分布格局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自然条件,C正确;科技水平、 交通条件、经济水平不是影响我国人口分布格局的决定性因素,ABD错误。故选C。
【点睛】我国东部地区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形相对平坦,主要为季风气候,温和湿润,雨热同期,自然条件优越,人口分布密集。
“候鸟老人”是随季节变化而迁移居住地的老人。据统计,2016年海南省的“候鸟老人”已超45万人,主要来自东北三省、北京市和长三角地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海南省吸引“候鸟老人”的首要因素是( )
A. 经济因素 B. 养老设施 C. 气候条件 D. 婚姻家庭
16. 海南省的“候鸟老人”集中居住于海口、三亚两地,会促使当地( )
A. 人口合理容量增加 B. 第三产业发展
C. 环境承载力提高 D. 资源消耗降低
【答案】15. C 16. B
【解析】
15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海南省位于我国热带地区,而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冬季寒冷,气候条件不太适合老人过冬,因此在海南省形成“候鸟老人”现象。由此可知,海南省形成“候鸟老人”现象的首要因素是气候条件,C正确;经济因素、养老设施、婚姻家庭等因素,也对海南省形成“候鸟老人”现象有一定影响,但均不是首要因素,ABD错误。故选C。
【16题详解】
海南省的“候鸟老人”集中居住于海口、三亚两地,会促使当地与老人生活养老相关的服务业迅速发展,即第三产业发展,B正确;人口合理容量和环境承载力主要与当地资源状况、科技水平、开放程度和消费水平有关,海南省的“候鸟老人”随季节在当地集中居住,对当地人口合理容量、环境承载力影响不大,AC错误;海南省的“候鸟老人”集中居住于海口、三亚两地,会使当地资源消耗增多而非降低,D错误。故选B。
【点睛】人口迁移的概念:是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指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的区别:人口迁移不仅强调空间迁移,而且强调时间限制,而人口流动主要强调人口的空间移动。
英国城镇内部有明显的东西差异,下图为英国各类居住区的分布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代表不同类型居住区。读图,完成下面各小题。
17. 图中代表高级居住区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8. 关于该国城镇化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乡村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好,吸引大量人口回乡从事农业生产
B. 城镇化起步早,城镇化水平位居世界前列
C. 市中心地价昂贵,住房紧张
D. 出现人口和产业快速向郊区扩张的现象
【答案】17. A 18. B
【解析】
【17题详解】
英国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到盛行西风影响,据所学知识可知,高级住宅区应布局在常年盛行风的上风向,环境更好,①符合条件,A正确,BCD错误;故选 A 。
【18题详解】
乡村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好,吸引大量人口回乡,但并非从事农业生产,A排除;英国为发达国家,工业化起步早,工业化带动了城镇化的发展,所以英国城镇化起步早,城镇化水平位居世界前列, B正确;人口和产业快速向郊区扩张,为城镇化加速阶段,应为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特点, D排除;市中心地价昂贵,住房紧张,是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C排除;综上所述,故选 B。
【点睛】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目前发展速度缓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发展中国家起步晚,水平低,目前发展速度快。
下图为某城镇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9. 有关该城镇各功能区叙述错误的是( )
A. 工业区位于河流的下游方向 B. 商业区靠近高速公路
C. 文教区占地面积最小 D. 住宅区占地面积较大
20. 该城镇规划在西南部建设新城,其依据不可能( )
A. 地势低平,利于建设 B. 空气污染小
C. 利用荒地,少占耕地 D. 水质较好
【答案】19. B 20. A
【解析】
【19题详解】
读图,根据河流流向,工业区位于河流下游,A对。商业区位于市中心,离高速公路较远,离高速公路最近的为工业区,B错,但符合题意。文教区占地面积最小,C对。住宅区占地面积较大,D对。本题要求选择错误选项,故选B。
【20题详解】
该城镇西南方向为河流上游,海拔较高,A不可能。位于城区西南方向,最大风频上风向,城区污染小,B对。西南方向多荒地,减少新城减少占用耕地,C对。河流上游,水质好,D对。本题要求选择不可能选项,故选A。
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国1994年和2014年城市人口比重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各小题。
2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国城市化水平最高,城市规模迅速扩大
B. 乙国城市化速度快,城市人口增长迅速
C. 丙国城市化水平低,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 丁国城市化起步早,速度快
22. 乙国城市化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
A. 生物多样性增多 B. 出现城市“热岛”现象
C. 环境污染减轻 D. 水循环加速,洪涝灾害减少
【答案】21. B 22. B
【解析】
【21题详解】
甲国城市化水平高,已进入城市化发展的后期阶段,城市化速度慢,城市规模没有迅速扩大,A错误;乙国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中期加速阶段),城市化速度快,城市人口增长迅速,B正确;丙国城市化水平低,不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C错误;丁国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已进入城市化发展的后期阶段,城市化速度慢,D错误。故选B。
【22题详解】
乙国城市化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中期加速阶段),随着城市化的扩展,生物多样性会减小,热岛效应会加剧,环境污染趋于严重,AC错误,B正确;城市化使硬化路面增多,不利于下渗,可能导致城市内涝,D错误,故选B。
【点睛】以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可以把城市化划分为三个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30%以下为初期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30%~-70%为中期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70%以上为后期阶段。
下列四种房屋建筑图,反映了四种不同的建筑文化,也反映了我国自然环境的地区差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 图中地域景观所呈现的文化对应正确的是( )
A. 甲—江南文化 B. 乙—中西融合 C. 丙—顺应自然 D. 丁—御外凝内
24. 这些传统民居的数量越来越少,其原因是( )
A. 气候的变化 B. 城镇化的发展 C. 人口数量的减少 D. 传统建筑技术的丧失
【答案】23. A 24. B
【解析】
【分析】
【23题详解】
甲图是中国江南水乡风光,属于江南文化,A正确。乙图是北京四合院,是中国传统民居,不是中西融合的文化,B错误。丙图是福建土楼,具有防御功能,聚族而居是根深蒂固的中原儒家传统观念,不是顺应自然的产物,C错误。丁是蒙古包,内蒙古早期牧民以游牧业为主,蒙古包便于迁徙,蒙古包不能体现御外凝内,D错误。故选A。
【24题详解】
这些传统民居的数量越来越少,主要是因为城镇化的发展,城镇基础设施、就业机会、经济收入好于乡村,导致乡村人口迁往城镇,乡村人口减少,因此民居闲置,数量逐渐减少,B正确。中国气候变化不大,不会导致传统民居逐渐消失,A错误。中国人口数总体是增加的,C错误。这些传统民居多数是国家重点保护的对象,传统建筑技术仍然保留,D错误。故选B。
【点睛】四合院是汉族传统建筑与满族文化相融合的产物,具有浓郁的北京特色。福建土楼所在的闽西南山区,正是福佬与客家民系的交汇处,地势险峻,人烟稀少,一度野兽出没,盗匪四起。聚族而居既是根深蒂固的中原儒家传统观念要求,更是聚集力量、共御外敌的现实需要使然。
近年来,海南中部某县党委通过打造百余个党员驿站,在为当地群众和游客服务的同时,带动乡村特色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基层党建和乡村旅游的有机对接。据此完成下面各小题。
25. 党员驿站能够显著带动的经营活动是( )
A. 星级酒店产业 B. 金融服务 C. 康养保健 D. 特色农产品销售
26. 乡村旅游对乡村振兴的意义有( )
①增加农村人口的外迁 ②带动乡村第三产业发展
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④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答案】25. D 26. D
【解析】
【25题详解】
党员驿站能够显著带动特色农产品销售,带动乡村特色经济的发展,D正确;乡村基础设施较落后,不适合发展星级酒店产业、 金融服务、 康养保健,ABC错误。故选D。
【26题详解】
乡村旅游的发展会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减少农村人口的外迁,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①错误,③④正确;乡村旅游属于第三产业,会带动乡村第三产业发展,②正确。综上所述,②③④正确,故选D。
【点睛】当今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乡村旅游的发展会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迁出人口回流,减少农村人口的外迁。
平台经济是指基于数字技术,由数据驱动、平台支撑、网络协同所构成的新经济系统。2022年6月,海南“土地超市”平台正式上线运行,已先后完成土地出让、补充耕地指标交易、“闲储置换”等业务。据此完成下面各小题。
27. 关于“土地超市”平台上线运行产生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 减少土地来源渠道 B. 提高土地交易效率 C. 减弱土地监管力度 D. 增加土地总体面积
28. “土地超市”平台上线运行,主要得益于( )
A. 土地价格变动 B. 交通运输便利 C. 信息技术进步 D. 劳动力素质提高
【答案】27. B 28. C
【解析】
【27题详解】
“土地超市”可以进行土地出让、补充耕地指标交易、“闲储置换”等业务、因此可以增加土地来源、提高土地交易效率,A错误,B正确;“土地超市”平台上线运行会促进政府加强对土地的监管力度,C错误;“土地超市”平台上线运行对土地总体面积没有影响,D错误。故选B。
【28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平台经济是指基于数字技术,由数据驱动、平台支撑、网络协同所构成的新经济系统,因此“土地超市”平台上线运行,主要得益于信息技术进步,而与土地价格变动、 交通运输便利、 劳动力素质提高关系不大,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土地超市”平台有利于实现归集产权明晰符合规划的建设用地、发布公开透明的土地信息、配对有效精准的项目要素、提供方便快捷的用地选择、实施规范高效的服务监管。
随着育种,栽培和耕作技术的进步,东北地区的三江平原成为我国水稻种植纬度最高的地区,但只能一年一熟。据此完成下面各小题。
29. 纬度较高的三江平原能种植水稻,得益于( )
A. 科技发展 B. 劳动力丰富 C. 交通便利 D. 能源充足
30. 三江平原水稻种植一年一熟是因为( )
A. 人均耕地少 B. 热量不足 C. 机械化程度低 D. 水源不足
【答案】29. A 30. B
【解析】
【29题详解】
根据材料“随着育种,栽培和耕作技术的进步,东北地区的三江平原成为我国水稻种植纬度最高的地区”,可知纬度较高的三江平原能种植水稻主要是科技发展,使水稻能够克服当地的不利自然条件,A正确;当地地广人稀,劳动力不丰富,B错误;能否种水稻与交通便利和能源充足关系不大,CD错误;故选A。
【30题详解】
三江平原纬度高,气温低,热量不足,生长期短,水稻种植只能一年一熟,B正确;当地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广,A错误;劳动力短缺,土地集中连片,机械化水平高,C错误;季风气候区,河流众多,灌溉水源充足,D错误;故选B。
【点睛】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①人口少,人均耕地多;②农业机械化程度高;③农场经营,便于管理;④工业部门齐全,是我国重要工业基地,为现代化农业奠定基础。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1. 结合所给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的增长
居住在城市中的人口比例
年份 1950年 1970年 1990年 2025年
发达国家 50% 66.6% 72.6% 80%
发展中国家 17.0% 25.4% 33.6% 57%
(1)图甲中虚线代表______国家,实线代表_______国家。
(2)表格说明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特点是_____,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是____。
(3)从资源、生态环境、人类生活等角度分析城镇化快速发展对地理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有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发展中 ②. 发达
(2) ①. 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目前城市化速度较慢,水平较高; ②.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目前城市化速度较快,水平较低。
(3) ①. 资源短缺 ②. 环境污染 ③. 交通拥堵
【解析】
【分析】本题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的增长图表为材料,涉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增长的特点,城市化特点,城镇化的影响等知识点,考查了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了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结合图示可知,图中虚线最初数值低,在1980年左右迅速增长,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发展快,城市总人口多,因此图甲中虚线为发展中国家,而实线最初高于虚线,且增长幅度较小,因此实线为发达国家。
【小问2详解】
从起步时间、城市化速度快慢和水平高低等方面分析。表格说明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特点是起步早,目前城市化速度较慢,水平较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是起步晚,目前城市化速度较快,水平较低。
【小问3详解】
城镇化快速发展会导致人口和产业快速地往城镇集中,导致人口密度大、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地价上涨,对资源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可能会造成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环境污染加重等。
32. 塔里木盆地聚落与交通线的分布主要受绿洲和水源的影响(下图)。该区是我国优质长绒棉主要产区。完成下列问题。
指出该区域棉花种植区的位置,并简述其区位因素。
【答案】位置: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边缘(绿洲、山地冲积扇);
区位因素:有河流流经,提供灌溉水源; 棉花生长期(夏季)光照充足,热量充足;地形平坦;与政府政策支持。
【解析】
【分析】本题以塔里木盆地为背景,知识点涉及农业区位因素相关知识,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蕴含综合思维等,区域认知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读图结合所知识,新疆棉花主要分布于塔里木盆地边缘地带,这主要是由于盆地边缘有丰富的高山冰雪融水,为棉花生长提供了水源;同时新疆地处暖温带,夏季热量充足;地处内陆,降水稀少,光照充足;种植区位于盆地边缘的山麓冲积扇,地势较平坦;我国支持西部经济发展,有政府政策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