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东省中考生物仿真模拟卷(三)习题课件(共5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广东省中考生物仿真模拟卷(三)习题课件(共5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6-06 19:28: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8张PPT)
仿真模拟卷·触摸最新考情
2023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仿真模拟卷(三)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某同学制作了一个动物细胞模型,与真实的动物细胞相比,塑料袋、琼脂、果脯分别相当于动物细胞结构的( C )
A. 细胞壁、细胞核、液泡
B. 细胞膜、液泡、细胞核
C.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D. 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
C
2. 在自然环境中,适者生存。下列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 D )
A. 草履虫能净化污水
B. 高温少雨天气使农作物减产
C. 树木扎根能防止水土流失
D. 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状
D
3. 题3图表示Ⅰ、Ⅱ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下列各组生物的关系不.符.合.图示曲线的是 ( A )
A. 青霉菌与其他细菌
B. 豆科植物和根瘤菌
C. 地衣中的真菌与藻类
D. 人与肠道中的益生菌
A
【题3解析】图中两种生物相互依存,彼此有利,属于共生。豆科植物和根瘤菌、地衣中的真菌与藻类、人与肠道中的益生菌,这些生物之间的关系都属于共生;青霉菌与其他细菌之间的关系不属于共生。
4. 从目前已有的研究报道来看,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可能通过水源、食物等媒介进入生物体内,这类物质的半衰期很长,长期摄入会在体内积累,造成多种毒性。下列生物体内PFAS积累最多的是( D )
A. 农作物
B. 猪
C. 牛
D. 人
D
5. 在实验课上,同学们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的结构,如题5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B )
A. 应先用高倍镜再用低倍镜观察酵母菌
B. 若视野光线较暗,应使用大光圈调亮
C. 观察到酵母菌细胞中无成形的细胞核
D. 观察时,可发现酵母菌正在分裂生殖
B
6. 近年来,受到海水富营养化和温度等综合因素的影响,海水中的一种藻类植物——浒苔大量繁殖。下列有关浒苔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 浒苔利用叶片进行光合作用
B. 浒苔覆盖海面,使鱼类缺氧死亡
C. 浒苔能促进当地生物多样性
D. 浒苔的大量繁殖维持生态平衡
B
7. 玉米种子萌发时,胚与胚乳中的有机物含量变化如题7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
A. 曲线甲表示胚,曲线乙表示胚乳
B. 胚乳为胚的发育提供有机物
C. ab段的有机物来源于根的吸收
D. cd段的有机物来源于光合作用
C
【题7解析】玉米种子萌发中所消耗的有机物主要来自胚乳,且有机物含量越来越少,故曲线乙表示胚乳;胚是新植物的幼体,胚中的有机物含量先减少后增多,故曲线甲表示胚,A、B正确;ab段的有机物来源于胚乳,C错误;cd段的幼叶变绿,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故此段的有机物来源于光合作用,D正确。
8. 某同学尝试测定不同因素对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他选取了三组大小相近、带相同数量叶片的枝条,具体实验方法如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甲 乙 丙
置于等量清水中
保留全部叶片 去除全部叶片 保留全部叶片
液面上滴加一层相同量的植物油
30 ℃ 30 ℃ 10 ℃
A. 甲组与乙组进行实验时的变量为叶片的有无
B. 可将丙组内的清水换成无土栽培完全营养液
C. 利用乙组和丙组实验可分析温度对蒸腾作用的影响
D. 液面上是否滴加植物油对实验结果不会产生影响
A
甲 乙 丙
置于等量清水中
保留全部叶片 去除全部叶片 保留全部叶片
液面上滴加一层相同量的植物油
30 ℃ 30 ℃ 10 ℃
【题8解析】该实验中甲组与乙组以叶片有无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探究叶片是否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A正确;甲组和丙组以温度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探究温度是否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因此,不能将丙组内的清水换成无土栽培完全营养液,B错误;乙组和丙组中有两个变量:温度、叶片,变量不唯一,不能形成对照实验,C错误;液面上滴加一层相同量的植物油目的是防止量筒内水分蒸发,影响实验效果,D错误。
9. 我国宣布力争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吸收互相平衡。下列途径能吸收二氧化碳的是( A )
A.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 化石燃料的燃烧
C. 微生物的氧化分解
D. 生物的呼吸作用
A
10. 为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某同学进行了题10图的实验,将该装置置于黑暗环境中,利用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探头,采集24小时后甲和乙装置内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数据。下列实验结果正确的是( C )
A. 甲组二氧化碳浓度上升,氧气浓度下降
B. 甲组二氧化碳浓度下降,氧气浓度上升
C. 乙组二氧化碳浓度上升,氧气浓度下降
D. 乙组二氧化碳浓度下降,氧气浓度上升
C
【题10解析】开水烫过的菠菜不能进行呼吸作用,24小时后,甲组二氧化碳和氧气浓度基本无变化;新鲜菠菜能进行呼吸作用,24小时后消耗了氧气,产生了二氧化碳,故乙组二氧化碳浓度上升,氧气浓度下降。
11.“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下列不.属.于.一个完整生态系统的是( B )
A. 微型生态瓶
B. 校园内全体师生
C. 一块农田
D. 一片森林
B
12. 下列人的生殖结构与功能对应错.误.的是( A )
A. 子宫——形成受精卵的场所
B. 睾丸——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C. 卵巢——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D. 胎盘——胎儿和母体物质交换的器官
A
腊味煲仔饭是广东的传统美食,米饭中带有腊肉的香味,配上小油菜,在酱汁的调和下香韧可口。据此分析完成13和14题。
13. 下列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 大米中的糖类是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
B. 腊肉中的脂肪在人体的胃内开始消化
C. 小油菜中的维生素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D. 小油菜中只有含钙和含铁的无机盐
A
14. 腊味煲仔饭的香味到达肺之前,没.有.经过( C )
A. 鼻
B. 咽
C. 食道
D. 支气管
C
15. 题15图为人体氧气含量变化模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C )
A. 甲为肺泡内,乙为组织细胞内
B. 甲为吸入气体,乙为呼出气体
C. 甲为肾静脉内血液,乙为肾动脉内血液
D. 甲为肺静脉内血液,乙为肺动脉内血液
C
【题15解析】如果甲为肺泡内,乙为组织细胞内,甲处氧气应该多,乙处氧气应该少,A错误;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氧气减少了,原因是人吸入的氧气被组织细胞呼吸作用所利用消耗掉了,B错误;甲为肾静脉内血液,静脉血含氧低,乙为肾动脉内血液,动脉血含氧高,C正确;甲为肺静脉内血液,动脉血含氧高,乙为肺动脉内血液,静脉血含氧低,D错误。
16. 尿酸过多在肾小管处形成结晶,会引起上皮细胞坏死。这直接影响肾小管( B )
A. 滤过作用
B. 重吸收作用
C. 贮存尿液
D. 排出尿液
B
17. 眼睛的神奇之处在于,我们无论是看近处还是远处、移动还是静止的目标,都能将其成像在视网膜上。这是因为( B )
A. 眼球的前后径能随意调节
B. 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
C. 视网膜可以前后移动
D. 瞳孔可以缩小或放大
B
18. “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重要的生物学观点。下列与此观点不.相.符.的是( B )
A. 水螅和水母触手上的刺细胞有利于捕食
B. 血吸虫和蛔虫体表有角质层,以适应寄生生活
C. 蜗牛和河蚌都有贝壳,可保护柔软的身体
D. 水蛭和蝗虫的身体分节,使其运动更加灵活
B
19. 2022年8月,河南、湖南、广西等相继报告发现“怪鱼”鳄雀鳝,引发公众对外来物种入侵的担忧。鳄雀鳝属于鱼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A. 体温恒定
B. 体表有鳞片覆盖
C. 用鳃呼吸
D. 属于脊椎动物
A
20. 40年间,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从1 114只增加到1 864只,受威胁程度等级已经由濒危降为易危。下列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 大熊猫是生物圈中的一员,扮演着生产者的角色
B. 大熊猫数量变化不会对其他生物的生存造成影响
C. 大熊猫能够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D. 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是颁布保护大熊猫的法规
C
21. 水果常用保鲜膜包好放在低温中保存,下列解释不.合.理.的是( C )
A. 低温抑制水果表面微生物的繁殖
B. 保鲜膜可以减少水果中水分散失
C. 低温下水果中的有机物消耗增加
D. 保鲜膜一定程度上隔离微生物
C
22. 下列描述的生殖方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D )
A. 草莓匍匐茎繁殖
B. 马铃薯块茎繁殖
C. 秋海棠叶片繁殖
D. 菜豆种子繁殖
D
23. 近日,一头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四不像”动物——中华鬣羚,在天台县被监测发现。中华鬣羚的下列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D )
A. 幼崽一出生就会吮吸乳汁
B. 多在早晨和黄昏活动,行动敏捷
C. 采食多种植物的树叶和幼苗
D. 经过多次试探后不害怕监控设备
D
24. 在人工孵化鸡卵的过程中,需借助照蛋器进行检查,以便及时清除不能孵化的鸡卵。据此推测,工作人员检查的鸡卵结构主要是( A )
A. 胚盘
B. 系带
C. 卵黄
D. 卵壳
A
25. 某医疗团队将猪肾、猪心移植到人体内,为避免人体免疫系统将猪器官当作抗原攻击,研究员将6种人类基因移入到猪的基因组中。该过程利用的技术是( A )
A. 转基因技术
B. 仿生技术
C. 组织培养技术
D. 克隆技术
A
26. 某种昆虫的体色深色(A)对浅色(a)为显性。若表中各组都产生很多子代且数目几乎相同,当环境变化导致深色昆虫易被天敌捕食时,下列杂交子代被捕食数量最多的是 ( B )
选项 A B C D
亲代基因组成 Aa × Aa Aa × AA aa × aa aa × Aa
B
27. 题27图为果蝇细胞内染色体组成示意图(E、e表示基因)。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D )
A. 该果蝇为雄性果蝇
B. 该细胞是果蝇的体细胞
C. 基因E、e控制一对相对性状
D. 正常情况下,在该果蝇的一个生殖细胞中一定同时存在E、e
D
【题27解析】体细胞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染色体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所以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基因都是成单存在的。因此,正常情况下,在该果蝇的一个生殖细胞中不可能一定同时存在E、e,D错误。
28. 下列漫画所示免疫类型不.具.有.先天性特点的是 ( D )
D
29. 目前,居民可购买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在家自我检测,若出现阳性结果,则很可能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 新冠肺炎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新型冠状病毒是传染源
B. 新型冠状病毒作为抗原,可刺激吞噬细胞产生抗体
C. 利用试剂盒自检,有利于及早发现并控制传染源
D. 若出现阳性结果,重症患者应待在家中自行用药治疗
C
30. 为探究烟草浸出液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某小组配制不同的烟草浸出液浓度,每组放入大小相近的5条金鱼,记录每分钟金鱼的呼吸次数并计算平均值,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
组别 第1组 (清水) 第2组(3份清水+1份浸出液) 第3组(2份清水+2份浸出液) 第4组(1份清水+3份浸出液)
呼吸次数 83次/分 95次/分 110次/分 125次/分
A. 实验的变量是金鱼的呼吸次数
B. 金鱼在正常情况下的呼吸频率是83次/分
C. 每组取5条金鱼并算平均值可减少误差
D. 烟草浸出液浓度越高,金鱼呼吸频率越快
组别 第1组 (清水) 第2组(3份清水+1份浸出液) 第3组(2份清水+2份浸出液) 第4组(1份清水+3份浸出液)
呼吸次数 83次/分 95次/分 110次/分 125次/分
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31. 神舟十五号将我国三位航天员送上太空并开启太空之旅,这期间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为航天员们提供生命保障,如题31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生物作为生态系统中的  分解者  能分解废物,分解后得到的  水和无机盐(或无机物)  能被农作物的根部吸收。
分解者 
水和无机盐(或无机物) 
(2)农作物利用气体[a]  二氧化碳  作为原料进行光合作用,为航天员提供食物和  氧气  。
(3)据图分析,航天员和家禽、家畜之间存在  捕食和竞争(2分)  关系。图中航天员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是  农作物→航天员(2分)  。
二氧化碳 
氧气 
捕食和竞争(2
分) 
农作物
→航天员(2分) 
(4)神舟十五号还搭载了各种农作物的种子,太空辐射会使种子的  遗物质  发生改变,诱导得到的变异是  不 定 (填“定向”或“不定向”)的。
遗传物质 
不定向
32. 请阅读以下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202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和冬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召开。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在展示我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向世人传递友爱、勇气和坚强。
资料二:北京2022年冬奥会共设7个大项,包括滑雪(题32图)、滑冰等项目。
资料三:我国坚持“绿色冬奥”的理念。在冬奥会赛场上实现常规能源100%使用“绿电”,有效减少了场馆使用中的碳排放。
(1)吉祥物“冰墩墩”以大熊猫为原型,“雪容融”贴有和平鸽的金色吉祥纹。请你写出大熊猫和和平鸽所代表的两类生物的两个共同点:①  体内有脊柱  ;②  体温恒定(合理即可)  。
体内有脊柱 
体温恒定(合理即可) 
(2)滑雪运动的每一个动作不仅由骨骼肌、  骨和关    参与完成,还依赖  神经  系统的调节,以控制速度和平衡。在滑雪过程中,完成屈肘动作时,肱二头肌处于  收缩  状态,肱三头肌处于  舒张  状态。
骨和关节 
神经 
收缩 
舒张 
(3)滑雪运动速度快,危险性强。为了尽可能减少运动损伤,专业人员提出了一些建议:
①做好充分的热身活动,促进滑液的分泌使关节更加  灵活  。
②规范佩戴护具,护具紧实的包裹可避免关节受伤,护具与关节结构中的  关节囊  具有相似的作用。
灵活 
关节囊 
(4)在2022年冬奥会上,我国以实际行动向世界展现绿色发展的决心。实现全球碳中和需要世界各国的参与,因为  生物圈 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5)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能为“绿色冬奥”做些什么呢?
 绿色出行,多植树(合理即可)  (写出一点即可)。
生物圈
绿色出行,多植树(合理即可) 
33. 在汽油燃烧过程中,铅便随汽车排出的废气进入大气,成为大气的主要铅污染源。铅污染是威胁健康的“隐形杀手”。某小组为探究铅对人体的影响,开展了以下实验:将30只大小、生理状况一致的家兔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用含不同浓度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按照同一方式(每组每3天1次、剂量为10 mg/kg)进行皮下注射,每隔10天对家兔血红蛋白含量进行测量,实验结果如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项目 A组 B组 C组
5%葡萄糖溶液所含醋酸铅的浓度 0 1.83% 3.66%
血红蛋白含量/(g/L) 初始测量 60 60 60
第一次 60 53 51
第二次 60 49 40
第三次 60 38 28
(1)该实验的变量是  醋酸铅的浓度  ;对照组是  A  组。实验中30只家兔的大小、生理状况要保持一致,目的是  控制单一变量  。
醋酸铅的浓度 
A 
控制单
一变量 
(2)皮下注射的含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先到达心脏四个腔中的  右心房  。醋酸铅在体内无法分解,也不易排出,会在体内不断地  积累  。
右心房 
积累 
项目 A组 B组 C组
5%葡萄糖溶液所含醋酸铅的浓度 0 1.83% 3.66%
血红蛋白含量/(g/L) 初始测量 60 60 60
第一次 60 53 51
第二次 60 49 40
第三次 60 38 28
(3)由实验结果可知,在一定范围内,家兔血液中的醋酸铅浓度越  高  ,血红蛋白含量越低。
高 
项目 A组 B组 C组
5%葡萄糖溶液所含醋酸铅的浓度 0 1.83% 3.66%
血红蛋白含量/(g/L) 初始测量 60 60 60
第一次 60 53 51
第二次 60 49 40
第三次 60 38 28
(4)血红蛋白是  红  细胞中的一种成分。若人体内的血红蛋白含量偏低,人可能患有的疾病是  贫血  。血红蛋白在运输  氧气  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5)请结合生活实际,写出一条防止铅污染的合理建议:  减少汽车的使用(合理即可)  。
红 
贫血 
氧气 
减少汽车的使用(合理即可) 
34. 地球上从出现原始生命到形成今天这样丰富多彩的生物界,是一个漫长的进化过程。题34-1图是根据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复原的郑氏始孔子鸟形态图,题34-2图及如表为一些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比较。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米勒通过模拟实验探究了地球上生命起源的过程,他的实验表明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  有机物  。最终这些物质汇集到  原始海洋  中,形成了原始的生命。
有机物 
原始海洋 
(2)题34-1图是生活在距今约1.31亿年前的郑氏始孔子鸟,没有人亲眼见过这种动物,但科学家可以通过生物进化的最直接的证据  化石  来研究它。郑氏始孔子鸟这种动物既像鸟,又像爬行动物,由此推断,鸟类可能是古代  爬行  动物进化而来的。
化石 
爬行 
(3)表中的数字表示相应物种的细胞色素c与人的细胞色素c不同的氨基酸数目,表中的物种与人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猴子  。题34-2图的进化分枝图,其中①是表中的  小麦  。
猴子 
小麦 
猴子 马 鸡 乌龟 金枪鱼 小麦 酵母菌
1 12 13 15 21 35 45
(4)按照达尔文的进化理论,生物进化的原因是  自然选择(2分)  。这一理论认为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大量的后代为了获取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而进行  生存斗争  ,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能够  适应  环境,生存下来并将有利变异遗传给后代,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
自然选择(2
分) 
生存斗争 
适应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