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第二部分 基础题组专练第六组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第二部分 基础题组专练第六组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0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07 22:13: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第二部分 基础题组专练
第六组
一、积累运用(20分)  
1.默写古诗文。(共 10 分。答对一句得 1 分,满分不超过 10 分)
(1)______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________________,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折戟沉沙铁未销
东风不与周郎便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3)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4)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塞上燕脂凝夜紫
似曾相识燕归来
鸢飞戾天者
望峰息心
(6)吟诵古诗文名篇,感受历代志士仁人的风范。①“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鱼我所欲也》),是为了正义不惜献身的坚定信念;②“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心忧天下的博大胸怀;③“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是睥睨一切的非凡气度。
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自缘身在最高层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看见满院láng jí(    )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2)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qiū hè(    )。
(3)他们……在客厅里zhèng jīn wēi zuò
(      )地等待这位大师的接见。
(4)街上行人mó jiān jiē zhǒng
(      ),络绎不绝。
狼藉
丘壑
正襟危坐
摩肩接踵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是(  )(3分)
A. 树,是大地的孩子,根须盘踞为母亲守护一方水土;树,是大山的孩子,枝叶婆娑为母亲遮风挡雨。
B. 经过长途跋涉,我们终于到达峰顶,亲眼看到了万丈光芒劈开云层的那一刻,红日跃然而上,主宰着大地的心跳。
C. 著名书法家王友谊凭借深厚的古文字学功底,殚精竭虑历时三载,用四种不同风格的代表性大篆创作了长篇书法巨制《四书》。
D. 桂林的奇山胜景,因地制宜,吸引着无数游客去观赏。
D
【解析】D. “因地制宜”指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宜的措施。用于此处不合语境。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国家卫健委26日晚发布公告称,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新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将新冠病毒感染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删去“更新”)
B.荞麦具有改善微循环、增加免疫力的功能,常用于高血压等疾病的辅助治疗。(把“增加”改为“增强”)
C
C.诚信教育关系到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整体形象,更体现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把“道德”调到 “基本”前面)
D.上海、杭州近日检出的最新毒株XBB.1.5,恰恰是美国现在的头号流行毒株。而美国无视事实、违背科学的做法,一出贼喊捉贼的政治闹剧。(在“一出”前加上“是”)
【解析】C. 语序不当,应改为“诚信教育关系到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更体现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整体形象”。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
湖心亭看雪
张 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5.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1)余拏一小舟 ________________
(2)拥毳衣炉火 __________
(3)客此 __________
撑(船)。
裹、围。
客居。
6.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雪接连下了三天,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
7. 选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情趣 结合内容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在天寒地冻、西湖人迹罕至的情况下仍独往湖心亭看雪,表现出他痴迷山水、不随流俗的生活情趣。
三、说明文阅读(10分)
“沙漠守护神”——胡杨林
  ①享有“活一千年不死,死一千年不倒,倒一千年不朽”之美誉的胡杨,千百年来,毅然守护在边关大漠,守望着风沙,被人们称为“沙漠守护神”。
  ②由于胡杨是“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特有树种,因此,构成了丝绸之路沿途高大壮观的绿洲森林景观和生态屏障,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生态环境稳定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③历史上,胡杨与丝绸之路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④起源于西汉的丝绸之路,以首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河西走廊、中亚和西亚国家而到达地中海,罗马是终点,全长6 640千米。而胡杨分布区曾是当地社会经济和文化一度辉煌的丝绸之路的绿洲地区。
  ⑤阻挡风沙侵入是胡杨林最重要的作用,胡杨林不仅能为荒漠绿洲撑起天然生态屏障,还创造了适宜的绿洲气候和形成了肥沃的土壤。
  ⑥同时,作为荒漠河岸林,胡杨还具有保护河岸、减少土壤的侵蚀和流失、稳定河床的作用,且还是“拔盐改土”的土壤改良“功臣”。不仅如此,成年大树每年能排出数十千克的盐碱。“楼兰道”、尼雅等古国文明的消失,从反面说明了胡杨生态修复的重要性,对现代“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警示作用。
  ⑦胡杨全身都是宝,木可成材,历千年而不朽,是上等的建筑和家具用材。叶为上好饲料,绿叶、枯叶以及幼嫩的枝梢,均可使用。胡杨碱既可以入药,也可以作为工业原料、配料等。此外,胡杨的木纤维质量最好,更是上好的造纸原料。
  ⑧胡杨林对荒漠绿洲具有无可替代的生态服务价值。林业部门研究发现,以新疆和田河流域胡杨林生态价值估算为例,面积为3.184万公顷的天然胡杨林,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平均为6.72亿元/年,约为整个和田地区全年GNP(国民生产总值)的19%。
  ⑨来自中国绿化基金会的数据显示,全球胡杨林面积约为64.8万公顷,最大的胡杨天然林集中在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在我国,胡杨的分布与古丝绸之路的路线完全契合。
  ⑩目前,我国胡杨林面积有39.5万公顷,约占全球胡杨林总面积的61%,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西部、青海省、甘肃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这5个省份。
   “中国是胡杨第一大国,在胡杨林的保护和修复以及开发利用方面具有值得推广的技术和案例。”中国绿化基金会主席陈述贤表示,对于陆上丝绸之路国家相对严峻的胡杨生态现状和薄弱的保护和修复能力,中国应主动提出胡杨林生态修复合作构想,加强胡杨林保护和修复。
(选自《科普时报》,有删改)
8.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3分)
A. 选文第⑧段画线句子运用举例子、列数字、分类别的说明方法,准确突出地说明了胡杨林对荒漠绿洲具有无可替代的生态服务价值。
B. 西汉时期胡杨分布区曾是当地社会经济和文化一度辉煌的绿洲地区。
A
C. 胡杨林生态修复的重要性,对现代“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警示作用。
D. 中国是胡杨第一大国,中国应主动提出胡杨林生态修复合作构想,加强胡杨林保护和修复。
【解析】A. “分类别”错误。
9. 选文标题有哪些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交代了说明对象:胡杨林;②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胡杨林对沙漠生态环境保护和稳定方面的作用;③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10. 阅读第⑤~⑧段,说说胡杨林有哪些价值。(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阻挡风沙侵入;②具有保护河岸、减少土壤的侵蚀和流失、稳定河床的作用,且还是“拔盐改土”的土壤改良“功臣”;③胡杨木可成材,历千年而不朽,是上等的建筑和家具用材,叶为上好饲料;④胡杨碱既可以入药,也可以作为工业原料、配料等;⑤胡杨的木纤维质量最好,更是上好的造纸原料;⑥对荒漠绿洲具有无可替代的生态服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