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第2课时 解一元一次方程——移项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
学习目标
1.经历移项法则的形成过程,培养探究、归纳和概括的能力
2.会解“ax+b=cx+d ”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理解解方程的目标,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
3.通过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建立方程解决问题,进一步认识方程模型的重要性
新课导入
问题: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学生阅读,如果每人分3本,则剩余20本;如果每人分4本,则还缺25本.这个班有多少学生?
这批书的总数有几种表示方法?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每人分3本,共分出3x本,加上剩余的20本,这批书共(3x+20)本.
每人分4本,需要4x本,减去缺的25本, 这批书共(4x-25)本.
表示这批书的总数的两个式子相等.
3x + 20 = 4x - 25
解:设这个班有x名学生.
“表示同一个量的两个不同的式子相等”
是一个基本的相等关系.
探究方程3x + 20 = 4x – 25的解法
(1)为了使方程①的右边没有含x的项,等号两边减4x,得
3x+20-4x =4x-25 - 4x
即 3x+20- 4x =-25
……②
(2)为了使方程②的左边没有常数项,等号两边减20,得
3x+20-4x -20 =-25 -20
即 3x- 4x =-25 -20
……③
……①
3x + 20 = 4x – 25
观察方程①到方程③的变形,相当于把方程①左边的20变为-20移到右边,把右边的4x变为-4x移到左边.
把它们从等式一边移动到另一边时有什么变化?
3x-4x =-25-20
……③
3x+20=4x-25
……①
符号改变了
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
3x + 20 = 4x – 25
3x – 4x = – 25 – 20
– x = – 45
x = 45
移项
合并同类项
系数化为1
移项变号
解方程3x + 20 = 4x – 25的流程可以用下面的框图来表示.
这种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叫做“移项法”.
思考
上面解方程中“移项”起了什么作用?
通过移项,含未知数的项与常数项分别位于方程左右两边,使方程更接近于x=a的形式.
例题精析
例1 :解下列方程.
(1)3x + 7 = 32 – 2x
解:移项,得
3x + 2x = 32 – 7
合并同类项,得
5x = 25
系数化为1,得
x = 5
解:移项,得
合并同类项,得
系数化为1,得
例2:某制药厂制造一批药品,如用旧工艺,则每月废水排量要比环保限制的最大量还多200t;如用新工艺,则每月废水排量比环保限制的最大量少100 t. 新、旧工艺的每月废水排量之比为2:5,两种工艺的废水排量各是多少?
分析:因为新、旧工艺的废水排量之比为2:5,所以可设它们分别为2x t和5x t,再根据它们与环保限制的最大量之间的关系列方程.
解:设新、旧工艺的废水排量分别为2x t和5x t.根据废水排量与环保限制最大量之间的关系,得 5x-200=2x+100.
移项,得
5x-2x=100+200.
系数化为1,得 x=100.
合并同类项,得 3x=300.
所以 2x=200,5x=500.
答:新、旧工艺产生的废水排量分别为200 t和500 t.
等号两边代表
哪个数量?
随堂练习
1. 对于方程-3x -7=12x+6,下列移项正确的是( )
A
A. -3x-12x=6+7
B.-3x+12x= -7+6
C. -3x-12x=7-6
D.12x-3x=6+7
3.对方程 7x = 6 + 4x 进行移项,得___________,合并同类项,得___________,系数化为1,得________.
7x - 4x = 6
3x = 6
x = 2
2.方程2x-1=3x+2的解是( )
A.x=1 B.x=-1 C.x=3 D.x=-3
D
(1)-2x+5=-3; (2)16x=9x+14;
解:移项,得
-2x=-3-5
合并同类项,得
-2x=-8
系数化为1,得
x=4
解:移项,得
16x-9x=14
合并同类项,得
7x=14
系数化为1,得
x=2
4.解下列方程.
(3) (4)10x-2=6x+1+3x
解:移项,得
10x-6x-3x=1+2
合并同类项,得
x=3
解:移项,得
合并同类项,得
系数化为1,得
x=4
5.天平的左边放2枚硬币和13克砝码,右边放6枚硬币和5克砝码,此时天平恰好平衡.每枚硬币的质量是多少克?
解:设每枚硬币的质量是x g.
解得 x=2.
答:每枚硬币的质量是2 g.
6. 某年“地球停电一小时”活动的某地区烛光晚餐中,若每排坐30人,则有8人无座位;若每排坐31人,则空26个座位. 这次活动共有多少人参加?
根据题意,得
解:设一共有x排座位.
30x+8=31x-26.
解得
x=34.
故这次活动共有30x+8=30×34+8=1028(人)参加.
1.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
2.“移项法”解方程的一般步骤:
(1)移项;
(2)合并同类项;
(3)系数化为1.
3.“表示同一个量的不同的式子相等”是解决实际问题时常见的一种相等关系.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