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泽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一. 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 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清末李伯元在《海天鸿雪记》中曾描述:“上海一埠,自从通商以来,世界繁华,日新月盛。北自杨树浦,南至十六铺,沿着黄浦江,岸上的煤气灯、电灯,夜间望去,竟是一条火龙……”。上述现象最早出现于
A.鸦片战争后 B.洋务运动开始后 C.甲午战争后 D.民国初年
2.《共产党宣言》之所以成为科学共产主义诞生的标志是因为它
A.是第一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纲领
B.最早提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
C.第一次提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D.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3.公元前5世纪,雅典的所有成年男性公民都能出席“公民大会”,讨论解决国家的重大问题,如战争与媾和、城邦粮食供应、选举高级官吏等。这反映的实质是
A.人民民主
B.天赋人权
C.主权在民
D.君民共主
4.列宁说:“俄国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的一干二净了。能够说明这一点的是”
A.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 B.农民赎买土地的赎金高于当时地价二三倍
C.农民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 D.农民仍然受到地主控制的村社严格管理
5.代议制又称议会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构来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这种代表民意的机构就是议会。下列有关近代西方议会的表述正确的是
A.英国“光荣革命”开创了议会制 B.法国总统任命内阁需经众议院同意
C.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对议会负责 D.德意志帝国议会掌握完整的立法权
6.2014年1月,某青年干部学院邀请一学者做学术报告,题为:《美英政治制度评析》。下列不可能出现在通告海报“内容”一栏的是
A.英国国家元首首相与美国国家元首总统政治权力的异同
B.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后统治方式的变化
C.美国分权制衡如何有效预防专制
D.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完善和发展
7.车轮是人类的一大发明,但早期的车轮多是木制的,没有车胎。直到1888年,现在使用的充气橡胶轮胎才由英国人邓禄普用于自行车轮胎。1895年,法国的米其林才首先将充气轮胎应用于汽车。当时能大规模生产橡胶轮胎的是
A.纺织工业 B.化学工业 C.电力工业 D.钢铁工业
8.1791年宪法是法国大革命的重要成果,该宪法
A.规定法国实行君主立宪制
B.规定法国为共和制国家
C.确定了无财产限制的选举制度
D.是各派一直严格遵循的纲领
9.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后,通过推广体育和军事教育,有效地传播了“共和”理念,令法国全体国民对共和制国家有了具体而深切的感受。法国此举旨在
A.建立共和政体 B.强化国家意识 C.维护国家统一 D.增强公民体质
10.亚历山大帝国建立后,亚历山大娶波斯皇族女子为妻,马其顿士兵采用波斯礼仪与当地贵族女子通婚,号称“欧亚联姻”。这反映出
A.婚姻关系的政治化 B.希腊文化被波斯文化吸收
C.帝国统治基础弱化 D.欧亚间开始出现民族融合
11.1847年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写道:“单是大工业建立了世界市场这一点,就把全球各国的人民,尤其是各文明国家的人民,彼此紧紧地联系起来,致使每一国家的人民都受着另一国家的事变的影响"。下列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巧25年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B.法_里昂工人起义
C.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成立 D.印度民族大起义
12.“这场革命的效果就是摧毁若干世纪以来绝对统治欧洲大部分人民的、通常被称为封建制的那些政治制度,代之以更一致、更简单、以人人地位平等为基础的社会政治秩序。”托克维尔评价的“这场革命”
A.使法国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 B.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尝试
C.受到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 D.推翻了欧洲大陆的封建制度
13.古代西亚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下列属于西亚地区文化成就表现的是( )
①《汉谟拉比法典》是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②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
③发明60进制,用于日常生产 ④使用莎草纸作为主要书写材料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4.俄罗斯的标志性建筑——莫斯科红场上的圣瓦西里大教堂属典型的拜占庭风格;俄罗斯的造型艺术,尤其是圣像画别具特色,与拜占庭的圣像画有着许多共同的特征,眼睛的画法是最为突出之处;俄罗斯的国徽,也渊源于拜占庭文明。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 )
A.俄罗斯深受拜占庭帝国的宗教影响 B.俄罗斯的兴起晚于拜占庭
C.拜占庭融合与创新的文明 D.拜占庭与俄罗斯具有相同的历史传统
15.历史上有名的“大帆船贸易”开始于明朝隆庆五年(1571),美洲的白银由西班牙帆船从墨西哥出发,横越太平洋,运到吕宋岛,在那里与来自中国的商人交换货物。“大帆船贸易”
A.是中国与美洲直接贸易的开始 B.使中国与西方建立了贸易关系
C.促进了美洲地区的开发和建设 D.扩大了中国与国际市场的联系
16.罗马法规定了特留份制度,旨在限制完全的遗嘱自由,保护近亲的继承权,平衡遗嘱人意愿及近亲权益两方关系。该规定的重要意义是
A.保护了公民的政治自由 B.充分尊重和认可了遗嘱人的意愿
C.避免财产流入远亲 D.有助于维护罗马的社会秩序
二、非选择题:共 52 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典最高权力机构是公民大会,每十天左右召开一次,处理内政、外交、军事防务、官员选举任免等事项。除十将军外,雅典几乎所有官职均向各等级的男性公民开放。20岁以上男性公民均可参加公民大会,拥有发言权和表决权,可以提出任何建议或批评公职人员,就某项议案展开辩论、投票并作出决议。
材料二 唐太宗为了提高中央行政效率,在以前的制度的基础上设立三个宰相,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审议执行,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1)材料一说明雅典民主制度有什么特点?
(2)材料一对参加公民大会者有何限制?说明了什么?
(3)唐朝的制度是哪一个制度?与雅典民主政治制度有何根本区别?又有何相似之处?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新制度,自然放弃了旧民主主义中的总统制、内阁制那一套陈腐的旧东西……根据我们的民主集中制,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民盟主席张澜在政协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二 (中国历史上)民族发展在地区上是相互交叉的……汉族曾长期统治中原,向兄弟民族地区扩张;可是也有不少的兄弟民族进入过内地,统治过中原。……形成各族杂居的现象,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
——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
材料三 第一条为了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群众性的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2010年修订)
(1)依据材料一指出“新制度”是什么,并概括新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实行民族政策的依据和目的。
(3)依据材料三,说明我国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上的成就及其意义。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嬴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加以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这一制度主要有三个环节构成。一是建立国家元首制度……;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军政事务;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此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两千多年历代王朝统治的基本模式。
——袁行需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三 元朝政府在中央设中书省统领全国行政,在地方设行中书省,行中书省以丞相或平章政事为长官,凡地方军政大事无不统领。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分别指出“地方分权体制”和“独制”格局的内涵。
(2)依据材料二阐述中央集权制统治的基本模式。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出元朝在地方管理制度上的创新之处并概述其对后世的影响。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欧美近代以来的重大事件
时间 事件
14—15世纪 意大利文艺复兴
16世纪 欧洲宗教改革
17世纪初 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定律
1687年 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18世纪 启蒙运动发展到高潮
——根据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整理
从材料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件,归纳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结合世界史的相关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所拟论题必须观点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1.C
根据材料“岸上的煤气灯、电灯 ”可知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在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因此最早可以是1895年甲午战争后,故C正确;鸦片战争发生在1840年,第二次工业革命还没有开始,故排除A;洋务运动开始于19世纪6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还没有开始,故排除B;1912年民国成立,晚于甲午战争,故排除D。
2.D
根据所学,《共产党宣言》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因此把它作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D正确。
3.C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雅典的所有成年男性公民都能出席“公民大会””中可以看出,材料反映的是主权在民的思想,故C项正确,D项错误;AB项都是启蒙思想。所以答案选C。
4.B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俄国农奴制改革规定农民赎买土地的赎金高于当时地价二三倍,使农奴受到严重的剥削,故列宁说“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的一干二净了”,故B选项正确;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属于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意义,故A选项错误;C选项只说明农民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没有涉及农奴受到严重的剥削,故C选项错误;农民仍然受到地主控制的村社严格管理,属于人身自由的问题,不是赎买土地的问题,故D选项错误。故选B。
5.B
结合所学可知,法国总统任命内阁需经众议院同意,B项正确;英国早在13世纪就有议会制度,A错误;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分别由议会、政府、法院独立行使,总统对宪法负责,对选民负责,C项错误;德意志帝国议会权力较小,具有立法权,但任何法案必须经过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D项错误。
6.A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国家元首首相是不拥有政治权力的,选A是可能出现在通告海报“内容”一栏的,不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英国是君主立宪制国家,所以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后统治方式的变化是可能的,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美国是权力制衡的国家,所以美国分权制衡如何有效预防专制也是可能的,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英国是君主立宪制国家,所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完善和发展也是可能的,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7.B
橡胶分为天然和合成橡胶两种,天然橡胶是从橡胶树、橡胶草等植物中提取胶质后加工制成;合成橡胶则由各种单体经聚合反应而得,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出现的,属于化学工业,故选B;ACD不符合题意,排除。
8.A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791年宪法》规定:行政权归世袭的国王,但国王的行政权不能超越法律,由此可见,当时法国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故A项正确,B项错误;C项说法错误,1791年宪法确定的选举制度是有财产限制的;D项错误,1791年宪法符合君主立宪派的利益。
9.B
由材料信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后,通过推广体育和军事教育,有效地传播了‘共和’理念,令法国全体国民对共和制国家有了具体而深切的感受”可知,法国此举旨在强化全体国民的国家意识,故B正确;此时法国已经建立共和政体,故A错误;材料和维护国家统一无关,故C错误;增强公民体质不是主要目的,不符合材料信息,故D错误。
10.A
根据材料“亚历山大帝国建立后,亚历山大娶波斯皇族女子为妻,马其顿士兵采用波斯礼仪与当地贵族女子通婚”可知,“欧亚联姻”属于婚姻关系的政治化,它有利于巩固帝国的统治,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希腊文化被波斯文化吸收,排除B项;“欧亚联姻”有利于扩大帝国统治基础,排除C项;“开始”说法不准确,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
11.C
根据材料“尤其是各文明国家的人民,彼此紧紧地联系起来,致使每一国家的人民都受着另一国家的事变的影响”可知强调的是世界是一个联系密切的整体。共产主义者同盟是各国工人阶级的联合组织,体现的是整体性,C选项符合题意。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体现不出世界联系的整体性,A选项排除。法国里昂工人起义体现不出世界联系的整体性,B选项排除。印度民族大起义体现不出世界联系的整体性,D选项排除。
12.C
根据材料三的“这场革命的效果就是摧毁若干世纪以来绝对统治欧洲大部分人民的、通常被称为封建专制的那些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这场革命指的是法国大革命,可以概括出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是: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冲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等,法国大革命深受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C项正确;法国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主要体现在产生了许多影响深远的思想家,排除A项;巴黎公社运动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尝试,排除B项;D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C项。
13.A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西亚。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古代巴比伦的文明成就,古代西亚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了60进制,用于日常生产,①③符合题意,A项正确;北非的古代埃及人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使用莎草纸作为主要的书写材料,②④不符合题意,排除包含②④的B、C、D项。故选A项。
14.A
根据材料内容可知,俄罗斯的教堂、圣像画和国徽都带有拜占庭文明的色彩,说明俄罗斯深受拜占庭帝国的宗教影响,A项正确;俄罗斯的兴起晚于拜占庭符合史实,但与题意中的拜占庭文明影响俄罗斯文明没有必然关系,排除B项;拜占庭文明趋于保守,创新不足,而且材料反映的是俄罗斯文化的特点,不是拜占庭文明的特点,排除C项;拜占庭帝国与俄罗斯并不是一个国家,二者的历史传统存在差异,并不相同,排除D项。故选A项。
15.D
从材料中的时间来看,大帆船贸易发生在新航路开辟后,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已经产生。中国商人通过在吕宋岛的贸易往来,扩大了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故答案为D项。材料反映的不是中国与美洲的直接贸易,排除A项;中国早就同西方国家存在贸易关系,排除B项;C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16.D
根据材料可知特留份制度,旨在限制完全的遗嘱自由,“保护近亲的继承权,平衡遗嘱人意愿及近亲权益两方关系”体现了特留份制度可以和谐家庭关系,稳定社会秩序,D项正确;“特留份制度,旨在限制完全的遗嘱自由”与A项保护了公民的政治自由无关,排除;B项充分尊重和认可了遗嘱人的意愿与“特留份制度,旨在限制完全的遗嘱自由”不符,排除;特留份制度可以保护近亲的继承权,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财产流入远亲,但不是特留份制度的重要意义,排除C。所以选D
17.(1)特点:民主程度高,人民拥有主权。
(2)限制:20岁以上男性公民均可参加,广大妇女、外邦人、奴隶被排除在外。说明:雅典民主有很大局限性,只是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
(3)三省六部制。区别: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是皇权专制下的民主制,实质是皇帝个人独裁;雅典属于集体管理的民主政治。相似:两者都注意权力的制约。
18.(1)新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突出特点:实行广泛的人民民主。
(2)依据:在历史上,我国各民族互相杂居,互相同化,互相影响;近代以来,我国各民族都受到帝国主义的压迫,在革命战争中结成深厚友谊;所处地理环境各异。目的:通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助,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3)成就:为扩大基层民主政治建设,1998年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创造性地发展了各种村民选举制度。意义:有利于充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有利于我国农村的政治和经济建设;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19.(1)内涵:地方分权体制指西周实行的分封制;独制格局指秦确立的中央集权制。
(2)基本模式:建立皇帝制度,皇权至上,皇位世袭;建立皇帝任免的三公九卿中央政府机构;建立皇帝任免的郡县制。
(3)制度:行省制度。影响: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我国近现代的省级行政区划分奠定了基础。
20.论题:近代人文主义的兴起与影响
人文主义精神的核心是提出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重视发挥人的才智和创造力。主张追求现实社会的幸福生活,提倡探索人与自然的奥秘。
近代人文主义开始于欧洲文艺复兴,发扬光大于启蒙运动。文艺复兴是一场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促进了科学与艺术革命,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14世纪,在意大利商业发达的城市,新兴的资产阶级中的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借助研究古希腊、古罗马艺术文化,通过文艺创作,宣传人文精神,冲击了封建秩序,解放了人性。
启蒙运动高举理性主义的旗帜,是一场更为深刻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解放运动。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启蒙运动覆盖了各个知识领域。解放人的思想,为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作了理论准备。
总之,近代以来,人文主义的兴起的发展,对人类社会各方面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