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检测夯实基础训练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一个物体同时受到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作用,其中,,若用一个力等效代替这两个力,则这个力的大小可能是( )
A.1N B.2N C.5N D.7N
2.以下关于力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B.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D.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有关
3.下列四个单位中,功率的单位是( )
A.帕斯卡 B.焦耳 C.牛顿 D.瓦特
4.下列关于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足球在水平地面上滚动一段距离时,重力对足球做了功
B.小明用力推发生故障的汽车而未推动时,推力对汽车做了功
C.吊车吊着重物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一段距离时,拉力对重物做了功
D.举重运动员从地面将杠铃举起的过程中,举重运动员对杠铃做了功
5.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4m/s
B.课桌的高度约为1.5m
C.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kg
D.教室里的大气压强约为两个标准大气压
6.下面所述案例是物理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大海中的抺香鲸靠加热或冷却脑油来控制沉浮
B.小明用力推箱子在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箱子的重力做了功
C.用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是因为锅内气压大,液体沸点低
D.我国古代的辘轳就是一种轮轴,它的作用只是改变了力的大小
7.下列实例中,增大有益摩擦的是
A.向木板中钉钉子,把钉子在肥皂水中沾一下再钉会容易些
B.用架子车推煤球很费力,把煤球卸下一些后,推着就觉得省力
C.冬天,在结了冰的路面上撒细沙,可使人行走安全
D.工人在搬运笨重货物时,常在地面上铺设几根圆木
8.下列各图中,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密度计 B.离心式抽水机
C.船闸 D.压强计
9.最大容积为400mL的烧杯静置在水平桌面上,烧杯内有质量为200g的水,现将一个体积为330mL的可乐罐缓慢浸入烧杯中,如图所示,烧杯溢出水的质量为100g,ρ水=1.0×103kg/m3,g取10N/kg,此时可乐罐受到的浮力大小是( )
A.1N B.2N C.3N D.4N
10.在如图所示的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水果榨汁器
B.面包夹
C.栽纸刀
D.修树剪子
11.关于一些物理概念和规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果两个力三要素相同,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
B.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加力的同时,甲物体也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C.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后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D.鸡蛋磕到碗边上鸡蛋破了,是因为鸡蛋受到的力大于碗受到的力
12.如图所示,是苍溪龙舟代表队参加“百舟竞渡迎端午”龙舟现场,下列关于划龙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龙舟到达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B.龙舟在最后的冲刺阶段速度很快,惯性很大
C.运动员用桨向后划水使龙舟前进,说明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运动员不再划龙舟,龙舟会慢慢停下来,说明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13.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赛龙舟、吃粽子也成为人们过节的重要习俗。小彤看见妈妈在家煮粽子时,锅中水沸腾后改用“小火”继续煮。针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能更快的将粽子煮熟
B.用“大火”可使水沸腾更剧烈,沸点升高,不应该改用“小火”
C.水沸腾后,改用“小火”水温升高较慢,锅中水不易被烧干
D.水沸腾后,用“大火”或“小火”煮,水温都不变,用“小火”煮可节能
14.一个实心金属球放在盛满水的杯子里,从杯中溢出 10 克水,若把这个金属球放入盛满煤油的杯子里,溢出煤油的质量为(ρ煤油=0.8×103kg/m3) ( )
A.8 克 B.10 克 C.12.5 克 D.无法判断
15.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立方体(V甲>V乙)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把甲放在乙上面,乙对地面的压强增加p1;若把乙放在甲上面,甲对地面的压强增加p2。则p1、p2的大小关系是( )
A.p1<p2 B.p1=p2 C.p1>p2 D.无法判断
二、多选题
16.很多文学作品含有一定的物理道理,反映了文学家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和用心体会.下面文学名句与物理解释对应正确的有
A.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荷动"的原因是荷一受到力的作用
B.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闻声却不见人”是田于声速比光速快
C.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未改的是"音调”
D.花气袭人知骤暖,雀声穿树喜新晴——人们主要是根据音色判断出“雀声”的
17.一根细长绳的下端系一个金属小球,上端固定,就制成一个摆。把小球拉离竖直位置松手,让它摆动起来,如图所示,可以观察到小球在摆动过程中摆动的幅度会逐渐减小,最终会停下来,对于小球在摆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情况,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小球从低处向高处摆动过程中,动能全部转化为势能
B.小球依次经过最低点时,动能会逐渐减少
C.小球从低处向高处摆动过程中,线对小球的拉力做了功
D.小球从高处向低处摆动过程中,势能部分转化为动能
18.小雨利用如图所示实验器材探究“阻力对运动的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保证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运动时速度相同,应让小车每次都从同一高度由静止下滑,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B.通过小车分别在棉布和木板表面滑行距离的分析,进一步推理得出小车不受阻力时的运动情况,运用了逐渐逼近法
C.水平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快,运动得越远
D.这一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对力和运动的认识,说明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19.如图甲所示,长方体金属块在细绳竖直向上拉力作用下,从水中开始一直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上升到离水面一定的高度处,图乙是绳子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金属块重力的大小为136N
B.浸没在水中的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是20N
C.该金属块的密度是7.8×103kg/m3
D.在t1至t2时间段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大
20.将一个小球放入装有少量水的烧杯中,小球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静止,向杯中缓缓倒入水,直至小球在如图乙所示位置静止,此时小球露出水面的体积与图甲中小球露出水面的体积相同,则( )
A.图乙中小球所受浮力大于图甲中小球所受浮力
B.图乙中水对杯底的压强大于图甲中水对杯底的压强
C.图乙中小球所受重力与小球所受浮力是平衡力
D.图甲中小球只受两个力的作用
三、填空题
21.在物理学中,把对人们有利用价值的功叫做________;在工作时,对于额外负担,但不得不做的功叫做________.________之和叫做总功.
22.如图是某商场的自动扶梯。扶梯的部分几何尺寸如图所示,质量60kg为的小华站在该扶梯上从商场一楼到二楼。已知扶梯以1m/s的速度匀速上行。则扶梯对他做的功是______J,对他做功的功率是______W,如果站在扶梯上的人数增多,扶梯的机械效率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3.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的容器底部放有一个边长为10cm,质量为900g的正方体物块,则物块对容器底的压强为______Pa;逐渐向容器内倒水使物块漂浮,物块受到的浮力是______N。(g取10N/kg)
24.如图所示,水平桌面的右端固定一定滑轮,轻质小盘通过一根绕过定滑轮的细绳与桌面上质量为0.4kg的木块相连。当小盘内放有重力为0.5N的砝码时,木块未被拉动,这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_____N;当小盘内放有重为0.6N的砝码时,木块正好匀速向右运动,要想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力使木块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这个力必须多大 _____。(忽略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
25.如图所示,擦窗机器人能凭借自身底部的真空泵和吸盘吸附在玻璃上“行走”,带动清洁布擦拭玻璃.当真空泵将吸盆内的空气抽出时,由于_____的作用,擦窗机器人被压在玻璃上;擦窗机器人从窗户底端运动到顶端,其重力势能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四、实验题
26.如图所示,是小芳和小明利用木块、卡片、滑轮和钩码等器材“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
(1)小芳实验中通过调整钩码个数来改变拉力的______,松手后她应该观察开始小卡片能否平衡;
(2)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芳下一步操作是______(选填“A”、“B”或“C”);
A.左右各加一个钩码
B.把卡片剪成两半
C.把卡片扭转一个角度
(3)小明选择图乙的方案进行实验,小芳认为图甲的方案更好,是因为甲方案减小了____对实验的影响;
(4)在进一步实验探究中,小芳将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卡片______平衡(选填“能”或“不能”),由此实验步骤可知只有作用在______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小明也对同一问题进行了探究,但他在左右支架上装配两个滑轮时没有安装在相同的高度,如图丙所示。你认为能否用小明的装置进行实验?_____(选填“能”或“不能”)。
27.图甲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因素的实验,图乙是探究动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
(1)在甲实验中,使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的目的是__,通过观察___比较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情况.
(2)在实验乙中,使不同的小球从同一高度滚下的目的是为了研究动能与___有关;通过比较______比较动能的大小.
五、计算题
28.如图所示,质量为0.6kg的小鸭子漂在湖面上,小鸭子的腹部受到水的压强为500Pa。(,)求:
(1)小鸭子所受的重力。
(2)小鸭子腹部在水中的深度。
29.抗洪抢险中解放军战士穿的救生衣是用泡沫塑料制成的,使用时必须使人的头部露出水面(头部的体积约占人体总体积的1/10),如果救生衣的体积为2.4×10-2m3,则使用该救生衣的战士最大质量不得超过多少千克 (设人体的平均密度为1.06×103kg/m3,泡沫塑料的密度约为0.3×103kg/m3:)
六、作图题
30.在图中画出杠杆F1的力臂和阻力F2的示意图.
( )
31.如图乙,小明站在商场的扶梯上匀速向上运动,请画出小明所受力的示意图。
试卷第8页,共8页
试卷第7页,共8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作用在同一个物体、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 =3N,=4N。
当两个力的方向相反时,合力为
F=F2-F1=4N-3N=1N
当两个力的方向相同时,合力为
F=F2+F1=4N+3N=7N
因此合力有两种情况,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C
【详解】AB.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即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故AB正确,AB不符合题意;
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的维持;故C错误,C符合题意;
D.力的三要素有: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D
【详解】解:A.在物理学中,帕斯卡是压强的基本单位,故A不符合题意;
B.在物理学中,焦耳是功和各种能量的基本单位,故B不符合题意;
C.在物理学中,牛顿是力的基本单位,故C不符合题意;
D.在物理学中,瓦特是功率的基本单位,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4.D
【详解】A.足球在水平地面上滚动一段距离时,移动距离的方向水平向前,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两个方向相互垂直,故重力对足球没有做功,故A错误;
B.小明用力推发生故障的汽车而未推动时,只有力没有距离,故推力对汽车没有做功,故B错误;
C.吊车吊着重物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一段距离时,拉力方向竖直向上,移动距离的方向水平向前,两个方向相互垂直,故吊车的拉力对重物没有做功,故C错误;
D.举重运动员从地面将杠铃举起的过程中,力的方向竖直向上,移动距离的方向也竖直向上,两个方向一致,故举重运动员对杠铃做功,故D正确。
故选D。
5.A
【详解】试题分析: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 --1.4m/s故A符合实际;课桌的高度约为中学生身高的一半为0.7m,故B不符合;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重为500N,故C不符合;教室里的大气压约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故D不符合;应选A.
【考点定位】常见数据的估计
6.A
【详解】A.大海中的抺香鲸,大脑中的脑油受热膨胀,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大,浮力变大,上浮,大脑中的脑油遇冷收缩,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小,浮力变小,下沉,故A正确;
B.小明用力推箱子在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物体没有在重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箱子的重力没有做功,故B错误;
C.用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是因为锅内气压大,液体沸点高,故C错误;
D.我国古代的辘轳就是一种轮轴,它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故D错误。
故选A。
7.C
【详解】A.向木板中钉钉子,把钉子在肥皂水中沾一下,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法来减小摩擦力,故A不符合题意;
B.把煤球卸下一些后,是通过减小压力的方法来减小摩擦力,故B不符合题意;
C.冬天,在结了冰的路面上撒细沙,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法来增大有益摩擦,故C符合题意;
D.工人在搬运笨重货物时,常在地面上铺设几根圆木,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的方法来减小摩擦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C
【详解】A.密度计是利用物体的沉浮条件工作的,故A不符合题意;
B.当装满水的水泵叶轮旋转空气减少,气压变小,外界的大气压大于内部的气压,水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水泵内,是利用大气压的原理进行工作,故B不符合题意;
C.船闸工作时,上游阀门打开,上游和闸室构成连通器,下游阀门打开,下游和闸室构成连通器,底部连通,上端开口,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故C符合题意;
D.U形管压强计,底部是连通的,但是U形管上端是封闭的,不属于连通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C
【详解】水的密度
由可得,烧杯内水的体积
溢出水的体积
烧杯的容积
可乐罐缓慢浸入烧杯中时排开水的体积
此时可乐罐受到的浮力
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B
【详解】试题分析: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先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启瓶器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A.水果榨汁器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C.栽纸刀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B.面包夹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D.修树剪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选B.
考点:杠杆的分类.
11.B
【详解】A.如果两个力三要素相同,则说明其方向是同一方向,不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故A错误;
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加力的同时,甲物体也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故B正确;
C.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时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故C错误;
D.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相同的,故鸡蛋磕到碗边上,鸡蛋受到的力等于碗受到的力,故D错误.
12.C
【详解】A.龙舟到达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具有惯性不能停下来,而不能说是“受惯性作用”,故A错误;
B.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与运动速度无关,故B错误;
C.运动员用桨向后划水,给了水一个向后的作用力,同时也受到水向前的反作用力,龙舟前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C正确;
D.运动员不再划龙舟,龙舟会慢慢停下来,是因为受到阻力的作用,阻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错误。
故选C。
13.D
【详解】AB.水的沸点与液面上方的气压大小有关,气压低,沸点低;气压高,沸点高,与是否使用“大火”或“小火”无关,故AB错误;
CD.用“大火”加热可以缩短水沸腾前的加热时间,水沸腾后吸热温度不变,所以水沸腾后改用“小火”不能使水的温度升高,却可以使水保持沸腾状态,同时也节约了能源,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14.A
【详解】一个实心金属球放在盛满水的杯子里,金属球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则金属球在水中沉底。从杯中溢出 10 克水,金属球的体积为
若把这个金属球放入盛满煤油的杯子里,金属球的密度大于煤油的密度,故金属球沉底,溢出的煤油的体积为10cm3,溢出煤油的质量为
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15.C
【详解】甲乙两立方体V甲>V乙,则他们的底面积,则
>1
<1
由题意知,甲乙两物体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即
p=
p=
则
由题意知
p1==>p
p2==
所以,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16.AD
【详解】A.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荷动”的原因是荷受到力的作用,故A正确.
B.声波遇到障碍物或小孔通过衍射继续传播的现象叫波的衍射.“闻声却不见人”是声波的衍射现象;由于光的直线传播,人被山遮挡住而看不见,故B错误.
C.音色是发声体所特有的声音特色,乡音未改鬓毛衰—未改的是“音色”,故C错误.
D.音色是发声体所特有的声音特色,不同的鸟儿音色不同,雀声穿树喜新晴—人们主要是根据音色判断出“雀声”的,故D正确.
答案为AD.
17.AC
【详解】观察到小球在摆动过程中摆动的幅度会逐渐减小,最终会停下来,这说明小球在运动的过程中存在摩擦,机械能转化为了内能。
A.小球从低处向高处摆动过程中,大部分动能转化为势能,还有少部分转化为内能,故A错误,符合题意;
B.由于小球的机械能总量越来越少,所以小球依次经过最低点时,高度相同,质量不变,重力势能相同,所以动能会逐渐减少,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球从低处向高处摆动过程中,拉力始终与小球运动的方向垂直,小球在拉力的方向上没有通过距离,所以拉力对小球不做功,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小球从高处向低处摆动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变小,重力势能变小,速度变大,动能变大,势能部分转化为动能,还有少部分转化为内能,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C。
18.AD
【详解】A.小车在水平面滑行的距离除跟所受阻力有关外,还跟小车刚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有关,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应使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处由静止滑下,故A正确;
B.牛顿第一定律描述了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状态,绝对不受力是不存在的,因此,牛顿第一定律不是直接由实验得出的,而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推理得出的,这种实验方法叫做科学推理法,分析小车分别在棉布和木板表面滑行距离,推理得出小车不受阻力时的运动情况,采用的实验方法叫科学推理法,故B错误;
C.根据实验可知,水平面越光滑,阻力越小,小车速度减小得越慢,运动的越远,故C错误;
D.这一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对力和运动的认识,说明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D正确。
故选AD。
19.BC
【详解】A.当金属块完全露出液面,没有浸入水中时,金属块不受浮力,此时拉力等于重力,即为图中的CD段,则由图可知,该金属块重力为
G=F拉=156N
故A错误;
B.当金属块未露出液面时,即为图中的AB段,从图可知,此时绳子的拉力为136N,则浸没在水中的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F浮=G-F拉=156N-136N=20N
故B正确;
C.因为F浮=ρ水V排g,所以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金属块的体积)
=0.002m3
金属块的密度为
=7.8×103kg/m3
故C正确;
D.从图可知,在t1至t2时间段内绳子的拉力逐渐变大,由公式F浮=G-F拉可知,金属块受到的浮力逐渐变小,故D错误。
故选BC。
20.BCD
【详解】因为甲乙图中小球露出水面的体积相等,即排开水的体积相等,所以,由F浮=ρgV排可知,图乙中小球所受浮力等于图甲中小球所受浮力,故A错误;由于乙图中水的深度大于甲图中水的深度,故由p=ρgh知道,图乙中水对杯底的压强大于图甲中水对杯底的压强,故B正确;根据题意知道,图甲和图乙中小球都是漂浮,所以,受到的浮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且只受浮力和重力的作用,故C D正确,故选BCD.
21. 有用功 额外功 有用功和额外功
【详解】在物理学中,把对人们有利用价值的功叫做有用功;在工作时,对于额外负担,但不得不做的功叫做额外功;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叫做总功.
【点睛】对人们有利用价值的功叫做有用功,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是额外功.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是总功.
22. 2400 480 变大
【详解】[1]小华站在该扶梯上从商场一楼到二楼, 扶梯对他做的功是
[2]根据勾股定理可得扶梯的长度为5m,小华上楼的时间为
扶梯对他的功率为
[3]如果站在扶梯上的人数增多,扶梯的有用功增大,额外功不变,根据公式 讨论可知,机械效率变大。
23. 900 9
【详解】[1]物块对容器底的压力为
F=G=mg=900×10-3kg×10N/kg=9N
正方体物块与容器底的接触面积为
S=(10×10-1m)2=0.01m2
物块对容器底的压强为
[2]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当物块漂浮,物块受到的浮力为
F浮=G=9N
24. 0.5 1.2N
【详解】[1]木块静止时,所受的摩擦力与小盘中砝码对它的拉力是平衡力,所以摩擦力等于拉力(大小等于砝码重)0.5N。
[2]当木块受到0.6N的拉力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摩擦力与小盘中砝码对它的拉力是平衡力,所以滑动摩擦力为0.6N;盘中放0.6N砝码时,在木快上施加水平向左的力使木块向左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受到的水平向左拉力与小盘对它向右的拉力、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平衡,即有
25. 大气压 增大
【详解】当真空泵将吸盘内的空气抽出时,内部气体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擦窗机器人被压在玻璃上;擦窗机器人从窗户底端运动到顶端时,质量不变,高度增加,其重力势能增大.
26. 大小 B 摩擦力 不能 同一直线上 能
【详解】(1)[1]调整钩码个数可以改变钩码的总重力,从而改变细线所受到的拉力大小。
(2)[2]要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就要让研究对象变成两个物体,所以应该把卡片剪成两半。故AC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3)[3]乙方案中,物块与桌面有一定的摩擦力会影响实验结果,甲方案如果忽略纸片的重力,纸片只受拉力影响,没有摩擦力的影响。
(4)[4][5]松手后因为两个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卡片不能保持平衡。
[6]两个滑轮没有安装在相同的高度时,仍然能够保证两个力可以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可以用小明的装置进行实验。
27. 使小车具有相同的速度 小车运动距离的长短 质量 木块被推动的距离
【详解】(1)让小车从斜面的相同高度滑下,是为了使其到达水平木板时具有相同的初速度;通过观察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小车运动距离的长短,进而判断小车所受阻力的大小;
(2)实验乙中,使不同的小球从同一高度滚下,小球到达斜面底端具有相同的速度,目的是为了研究动能与质量大小的关系,通过比较木块被推动的距离来判断动能的大小.
28.(1)6N;(2)
【详解】(1)小鸭子所受的重力为
(2)根据可得,小鸭子腹部在水中的深度
答:(1)小鸭子所受的重力为6N;
(2)小鸭子腹部在水中的深度。
29.111.3kg
【详解】设救生衣的体积为v1,人的体积为v2,由题知,救生衣和人体排开水的体积(浸入水中的体积):v排=v1v2,∵人漂浮,∴F浮=G=G人G衣,又∵F浮=ρ水v排g,G=mg=ρvg,∴ρ水g(v1v2)=ρ1v1gρ2v2g∴v2= v1= 2.410 2m3=0.105m3,∴m2=ρ2V2=1.06103kg/m30.105m3=111.3kg.
点睛:设人的体积为v2,可求得人和救生衣排开水的最大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人和救生衣受到最大浮力的关系式;知道人和救生衣的密度,可求人和救生衣自重的表达式;再根据漂浮条件得出关于v2的方程,解方程得出人的体积,再利用密度公式求人体的最大质量.
30.
【分析】先确定阻力作用点,然后过作用点表示阻力的方向;
先确定支点位置,然后过支点作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段.
【详解】阻力作用点为杠杆末端与石头接触的点,然后过作用点作竖直向下的力(即阻力F2);
已知支点为O,过点O作力F1的垂线段L1,那么L1即为所求作的力臂.如图所示:
31.
【详解】小明站在商场的扶梯上匀速向上运动时受到扶梯支持力、地球重力的作用,支持力方向与台阶垂直向上,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且支持力与重力大小相等。如下图所示:
答案第2页,共11页
答案第1页,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