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检测优化提升训练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现象中,用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A.吃冰棒感觉凉爽,是因为升华吸热
B.物体的温度高,是因为它具有较多的热量
C.运载火箭的燃料采用液氢,是因为液氢的比热容大
D.高压锅能很快煮熟食物,是因为沸点随压强增大而增大
2.健身教练用改变音乐的节奏,来改变健身者的运动;从物理学角度分析,主要是改变了健身者( )
A.运动的时间 B.运动的距离 C.重力 D.运动的功率
3.如图所示是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其中能正确反映物体对斜面的压力的是( )
A. B. C. D.
4.如图所示,盛有液体甲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和均匀圆柱体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将两个完全相同的物块(物块密度大于液体甲的密度),一个浸没在液体甲中,另一个放在圆柱体乙上。液体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增加量和压强增加量分别为ΔF甲和Δp甲,圆柱体乙对水平地面压力增加量和压强增加量分别为ΔF乙和Δp乙,则( )
A.ΔF甲可能大于ΔF乙 B.ΔF甲一定小于ΔF乙
C.Δp甲可能等于Δp乙 D.Δp甲一定大于Δp乙
5.中国南极泰山站采用轻质材料装配而成,为避免被南极强横风吹得移位,其独特的支架悬空形状发挥了作用.泰山站的悬空形状接近于下列图中的
A. B. C. D.
6.下列对一些物理量及其单位表述正确的是( )
A.力用符号F表示,它的国际单位是W
B.功用符号W表示,它的国际单位是J
C.压强用符号p表示,它的国际单位是N
D.功率用符号η表示,它的国际单位是Pa
7.如图,我国发射的“天问一号”火星着陆器,在着陆前,利用发动机向下喷射气体,进入悬停阶段,以便判断着陆区是否适合着陆。此时,“天问一号”的受力情况是 ( )
A.不受力 B.受平衡力 C.只受重力 D.只受发动机的推力
8.如图是我们熟悉的二维码的图片,现在,无论是大街上、网络上还是生活中二维码已经随处可见。二维码也成为手机生活服务的重要入口,扫一扫可团购餐饮,扫一扫可拿到打折电影票等等,手机扫描二维码的原理是,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一张照片,识别软件正是依靠颜色的深浅来完成对二维码识别,关于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二维码中各个区域对各种色光的反射能力相同
B.扫描仪获取二维码信息,是二维码反射的光经过摄像头对光的折射而成虚像
C.当扫描获取二维码信息,能将接收的折射光转换成数字信号
D.扫描仪能识别二维码本身发出的亮暗不同的光
9.关于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焦点,凸透镜有实焦点,凹透镜有虚焦点
B.平行于主光轴的光,通过透镜后必过焦点
C.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
D.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因此通过凸透镜光一定会聚在焦点
10.下列关于力的大小估计,正确的是( )
A.托起一本物理书,手对书的支持力约2N B.站在水平地面上,中学生对地面压力约50N
C.一瓶普通矿泉水的重力约550N D.一支2B铅笔的重力约1N
11.小京通过凸透镜看到了提示牌上“关灯”两字放大的像,如图所示。如图所示能正确反映其成像原理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12.下列飞行器中有一个原理与其它的飞行器原理不同,是( )
A. 飞艇
B.孔明灯
C.飞机
D. 热气球
13.如图所示是照相机的成像示意图,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B.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D.要使照出的像变大些,需要将镜头靠近物体
14.如图甲所示,一轻质钢丝固定在正方体木块的中央,木块浸入水的过程中,钢丝对木块在竖直方向的作用力F与木块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ρ木块=0.7×103kg/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的重力为10N
B.木块的边长为7cm
C.当F=6N时,木块排开水的体积为0.1m3
D.木块全部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10N
15.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水和酒精(ρ水>ρ酒精),且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一定能使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小于酒精对容器底部压强的方法是 ( )
A.倒入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 B.倒入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
C.抽出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 D.抽出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
二、多选题
16.下列实例与所对应的物理知识相符的是( )
A.台阶上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B.放风筝是利用了空气的浮力
C.书包带做的很宽是为了减小压力
D.用手堵住茶壶盖上的孔,水不容易被倒出是因为大气压的作用
17.下列给出的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
A.熟透的苹果从树上落下来
B.汽车匀速转弯
C.小孩沿直滑梯匀速下滑
D.人造卫星绕地球匀速转动
18.生活中需要对一些物理量进行估测,以下估测接近实际的是( )
A.一枚悬浮在盐水中的鸡蛋受到的浮力约为0.5N
B.千佛山山顶的大气压约为2×105Pa
C.质量为60kg的某学生从一楼走到二楼,做功约3600J
D.将一瓶500mL的矿泉水从地上拿起并举高到2m处,做功约10J
19.汽车沿平直公路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汽车的重力和汽车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B.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C.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如果汽车所受外力突然完全消失,则汽车慢慢停下来
20.如图所示,用10N的水平拉力F拉滑轮,使足够长的物体A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若不计滑轮重,弹簧测力计重,绳重和滑轮摩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B受到A的摩擦力为3N,方向水平向左
B.滑轮移动的速度为0.1m/s
C.A受到B的摩擦力为3N,方向水平向左
D.A受到地面摩擦力为3N,方向水平向左
三、填空题
21.压强是描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
22.小明的体重是500______,若他用20s的时间登上6m高的楼房,克服自身重力做功为______J,登楼的功率是______W。
23.在一刻沿平直轨道匀速直线行驶的列车上,一位同学站在车厢内,他______(选填“受到”或“不受”)摩擦力;如果该同学相对于车厢竖直向上跳起,当他上升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此时他受到______(选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作用;之后他会落在车厢内______(选填“原来的起跳点”“起跳点前方”或“起跳点后方”)。
24.如图所示,将钢尺一端固定在桌面上,用手下压另一端,松手后钢尺能恢复原状,说明钢尺发生的是________形变。手指压钢尺的力是由________发生形变产生的。
25.如图所示,轻质木杆AB可以绕O点转动,OA的长度是OB的三倍,A端细线下所挂280 N的重物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在B点用600 N的动力竖直向下拉木杆时,木杆静止不动,这时重物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________N,此木杆为________杠杆.(选填“省力” “费力”或“等臂”)
四、实验题
26.如图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1)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处于如图所示位置时,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右移动到35cm刻度线处,此时可将光屏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适当距离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倒立、______的实像;若不移动光屏,可在烛焰和透镜之间放置一个适当的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也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2)将图中蜡烛移至10cm~20cm之间某处,当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时,若烛焰中心下降1cm,光屏上的像会______(选填“向上”或“向下”)移动,移动的距离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cm。
27.在学习了密度计的知识后,小金同学自制了一支密度计,通过实验比较自制密度计与实验室用密度计的异同.他将两支密度计A、B分别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观察到密度计静止后的现象如图(a)、 (b)、(c)和(d)所示.(两支密度计的重力相同)
(1)观察比较图(a)、 (b) 可以判断:液体__________密度大(选填“甲”或“乙”).
(2)观察比较图(c)、(d)可知,自制密度计__________ 判断出液体甲、乙密度的大小关系(选填“能”或“不能”),且对比密度计A、B可知,它们的刻度线都是___________的(选填"均匀”或“不均匀”).
五、计算题
28.边长为0.1m的正方体木块,静止在水中,上下表面水平。木块的下表面距容器底0.02m,距水面0.06m。(g取10N/kg)求:
(1)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多大?
(2)木块受到的浮力多大?
29.如图是高压锅的示意图:锅盖上有一个空心柱为排气孔,空心柱上戴着一个帽子为限压阀.当高压锅气体的压
强超过安全值时,锅内的气体就会冲开限压阀,气体跑出一部分,使锅内气体的压强减小.现有一个直径为24 cm,空心柱小孔的横截面积为10 mm2,限压阀的质量为100 g的高压锅,要用它来煮饭,若当时的大气压为1.0×105 Pa,问:
(1)此高压锅内气体能达到的最大压强为多少?
(2)经商品质量检测部门检测,此高压锅内气体的最大压强不能超过1.8×105 Pa,要使此高压锅能继续安全使用,原来的限压阀还能使用吗?若不能,应该再配备一个质量为多大的限压阀?(g取10 N/kg)
六、作图题
30.如图所示,鼠标是人们日常计算机办公时必不可少的配件,鼠标的左右键均可以看成杠杆。当我们的手指在B点按下鼠标左键时,A端向下移动并按压其下方的轻触开关使电路接通完成操作任务,手指松开后轻触开关内部的金属弹片(可以等效成弹簧)将A端竖直向上弹起,请在示意简图中画出此时A端所受弹力及其力臂。
31.(1)如图所示,一木块沿斜面匀速下滑,请作出木块受到的受力示意图.
(2)如图丙所示,在水平桌面上用手指压铅笔尖,铅笔在竖直位置处于静止状态,在图中画出铅笔所受弹力的示意图。
(3)将一个重量为G的小球从空中某点静止释放,落在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压缩到最低点后,再被弹起,在下图中画出小球在最低点时的受力示意图。
试卷第8页,共9页
试卷第9页,共9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A、吃冰棒感觉凉爽,是因为熔化吸热
B、物体的温度高,内能大,与热量无关.
C、运载火箭的燃料采用液氢,是因为液氢的热值大
D、高压锅能很快煮熟食物,是因为沸点随压强增大而增大
2.D
【详解】功率反映的是物体做功的快慢,等于功和时间的比值,健身教练通过改变音乐的节奏来控制健身者的运动量,从而改变健身者的做功快慢,即功率的大小,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3.C
【详解】物体对斜面的压力的作用点在斜面上,垂直于斜面并指向斜面;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4.B
【详解】AB.当将物块放在甲液体中,由于物块密度大于液体甲的密度,所以物块将沉底
F浮<G
物块在液体甲中沉底静止
F浮+F支=G
而
ΔF甲=G排=F浮
圆柱体乙对水平地面压力增加量ΔF乙=G,所以
ΔF甲<ΔF乙
故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CD.由图可知
S甲>S乙
由可知
Δp甲<Δp乙
故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A
【详解】由题意可知,为避免被南极强横风吹得移位,应使风吹过时,上方压强大于下方压强,根据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知,泰山站的悬空形状应为下方凸起,上方为平面,这样横风吹过时,下方空气流速大于上方空气流速,上方压强大于下方压强,形成向下的压强差.
6.B
【详解】A.力的符号是F,国际单位是N,故A错误;
B.功的符号是W,国际单位是J,故B正确;
C.压强的符号是p,国际单位是Pa,故C错误;
D.功率的符号是P,国际单位是W,故D错误。
故选B。
7.B
【详解】火星着陆器利用发动机向下喷射气体,进入悬停阶段,此时喷出的气体对火星着陆器有向上的作用力,着陆器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它受到平衡力作用,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C
【详解】A.条形码黑白相间的条纹中,白色条纹能够反射所有色光,黑色条纹不反射光,故条形码的各个区域对各种色光的反射能力不同,故A错误;
B.手机扫描获取二维码信息,是二维码反射的光经过摄像头对光折射形成的实像,故B错误;
C.手机扫描获取二维码信息,是二维码反射的光经过摄像头对光折射而成像之后,通过软件识别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进而转换为数字信号,故C正确;
D.条形码黑白相间的条纹中,白色条纹能够反射所有色光,黑色条纹不反射光,二维码本身不发光,故D错误。
故选C。
9.A
【详解】A.凸透镜的焦点是由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是实焦点,凹透镜的焦点是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是虚焦点,故A正确;
B.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必过焦点,通过凹透镜后不过焦点,而是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通过焦点,故C错误;
C.凸透镜不仅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对发散光也有会聚作用,故C错误;
D.凸透镜的会聚作用是指通过凸透镜的折射光线相对入射光线而言,是会聚了一些或发散程度减小了一些,只有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因此通过凸透镜的光不一定会聚在焦点,故D错误。
故选A。
10.A
【详解】A.物理书质量约为200g,重力约为2N,托起时手对书的支持力约为2N,故A正确;
B.中学生质量约为50kg,重力约为500N,站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约为500N,故B错误;
C.一瓶普通矿泉水的质量约为550g,重力约为5.5N,故C错误;
D.一支2B铅笔的质量约为10g,重力约为0.1N,故D错误。
故选A。
11.C
【详解】通过凸透镜看到了提示牌上“关灯”两字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A.如图,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像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不符合题意;
B.如图,物体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像在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不符合题意;
C.如图,物体在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C符合题意;
D.如图,物体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像在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C
【详解】飞艇、孔明灯以及热气球都是气体浮力的重要应用,而飞机是利用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产生的升力升空的。
故选C。
13.C
【详解】A. 照相机要成实像,镜头必须是凸透镜,故A正确;
B.C. 照相机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故B正确,C错误;
D. 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要使照出的像变大些,应减小物距,增大像距,即需要将镜头靠近物体,以减小物距,故D正确;
故选C.
14.D
【详解】A.如图乙所示,当木块距离下表面为0时,钢丝绳上的拉力竖直向上,且大小等于木块的重力,木块的重力为7N,故A错误;
B.根据图乙可知,早用在钢丝绳上的力为0时,木块下表面距离水面的高度为7cm,并且木块处于漂浮状态,则浮力等于重力,即F浮=G,根据ρ水gV排=ρ物gV木,可知ρ水Sh=ρ物Sa,则正方形木块的边长为
故B错误;
C.当钢丝对木块在竖直方向的作用力F=6N时,正方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
F浮=G-F=7N-6N=1N
由公式F浮=ρ液gV排可得,木块排开水的体积为
故C错误;
D.木块全部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
故D正确。
故选D。
15.A
【详解】∵甲和乙是圆柱形容器,∴对容器底的压力
F=ps=ρghs=ρgV=mg=G
∵S甲>S乙,对容器底的压强
p甲=p乙
∴m水>m酒精。
A.倒入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产生的压力相等,甲的底面积大,所以压强的增加量水小于酒精,符合题意,故A正确;
B.倒入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ρ水>ρ酒精;∴m水>m酒精,这样可以使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大于酒精对容器底的压力,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于酒精对容器底部压强,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
C.抽出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产生的压力相等,但装水容器底面积大,抽出的水产生的压强小,所以剩余的水产生的压强大于剩余的酒精产生的压强,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
D.抽出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因为甲的底面积大,所以水减小的深度小,酒精减小的深度大,
h水p甲=ρ水gh水=p乙=ρ酒精gh酒精
抽出后
p甲1=ρ水g(h水h水),p乙1=ρ酒精g(h酒精h酒精)
所以
p甲1>p乙1
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
故选A。
16.AD
【详解】A.台阶上有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A符合题意;
B.放风筝是利用了风力,故B不符合题意;
C.书包带做的很宽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C不符合题意;
D.用手堵住茶壶盖上的孔,水不容易被倒出是因为壶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作用下水流不出来,故D符合题意。
故选AD。
17.ABD
【详解】A.熟透的苹果从树上落下来,苹果由静止到运动再到静止,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故A符合题意;
B.汽车匀速转弯,速度的大小不变,但运动方向发生了变化,汽车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故B符合题意;
C.小孩沿直滑梯匀速下滑,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不变,小孩的运动状态不变,故C不符合题意;
D.人造卫星绕地球匀速转动,速度的大小不变,但运动方向时刻发生变化,卫星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故D符合题意。
故选ABD。
18.AD
【详解】A.一枚鸡蛋的重力约为0.5N,悬浮在盐水中的鸡蛋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约为0.5N,故A符合题意;
B.一个标准大气压约为1×105Pa,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千佛山山顶的大气压小于1×105Pa,故B不符合题意;
C.质量为60kg的某学生从一楼走到二楼,他克服重力所做的功
W=Gh=mgh=60kg×10N/kg×3m=1800J
故C不符合题意;
D.一瓶矿泉水的质量
m=ρV=1g/cm3×500cm3=500g=0.5kg
将一瓶矿泉水从地上拿起并举高到2m处所做的功
W′=G水h′=m水gh′=0.5kg×10N/kg×2m=10J
故D符合题意。
故选AD。
19.BC
【详解】A. 汽车的重力和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作用在汽车和地面两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不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 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摩擦力,是水平方向的两个力,二者都是作用在汽车上,即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所以是一对平衡力,故B正确;
C. 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分别作用在地面和汽车两个物体上,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正确;
D. 汽车沿平直公路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如果汽车所受外力突然完全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汽车仍将做匀速直线运动,不会慢慢停下来,故D错误.
20.BC
【详解】A.静止处于平衡状态,水平方向上受到向左的拉力和A给它的右向的摩擦力的作用,由平衡条件得:B受到的摩擦力f=F=3N,方向水平向右,故A错误;
B.物体A的移动速度为0.2m/s,所以动滑轮的移动速度为0.1m/s,故B正确;
CD.测力计对B的拉力与A对B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N,所以A对B的摩擦力为3N,方向水平向右;由于物体间力的左右是相互的,则B对A的摩擦力为3N,方向水平向左;对A受力分析,A受到水平向右的绳子的拉力、水平向左的B对A的摩擦力、水平向左的地面对A的摩擦力,拉力为10N,则拉动A的力为5N,所以地面对A的摩擦力为
5N﹣3N=2N
故C正确,D错误。
故选BC。
21.压力作用效果
【详解】压强是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的物理量,用单位面积上所受压力的大小来表示压强.作用效果越明显,则压强越大.
22. N 3000 150
【详解】[1]小明的质量约50kg,重力为500N。
[2][3]小明克服自身重力做功为
W=Fs=Gh=500N×6m=3000J
小明登楼的功率
23. 不受 非平衡力 原来的起跳点
【详解】[1]匀速直线行驶的列车上,人和车没有相对运动趋势,不受摩擦力。
[2] 当他上升到最高点时只受重力,故受非平衡力。
[3]列车匀速直线运动时,人从车厢地板上竖直向上跳起时,由于惯性仍然保持与列车相同的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所以会落回原处。
24. 弹性 手
【详解】[1]弹性形变指的是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恢复形变,故松手后钢尺能恢复原状,说明是钢尺发生的是弹性形变。
[2]手指压钢尺的力,手是施力物体,手发生了弹性形变,手要恢复形变,而产生的对尺子的力。
25. 80 费力
【详解】如图,OA的长度是OB的三倍,即阻力臂是动力臂的三倍,所以杠杆为费力杠杆;
杠杆静止时,为平衡状态,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
,即
解得:
重物受到向下的重力,受到向上的拉力和地面向上的支持力,此三力平衡,即
,,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与物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大小相等,即重物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80N.
点睛:重点是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和平衡力的应用,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求出A点的拉力后,在明确物体在重力、拉力、支持力三个力平衡,而支持力与物体地面的压力为相互作用力,据此求压力的大小.
26. 右 放大 凸 向上 小于
【详解】(1)[1][2]由图可知
此时光屏上呈现一个倒立等大的像,则
所以
因焦距为10cm,当蜡烛位于35cm刻度线处,物距为
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大于2f,光屏要向右移动才能重新接收到像。
[3]不移动光屏,此时的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应使像提前会聚,所以可在烛焰和透镜之间放置一个适当的凸透镜。
(2)[4][5]将蜡烛移至10cm至20cm之间某处,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若烛焰中心下降1cm,根据过光心的光线传播不变可知,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移动的距离小于1cm。
【点睛】此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要熟记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特别搞清物距与像距之间的关系。
27. 甲 能 不均匀
【详解】[1]由于密度计两次静止时都处于漂浮,则F浮=G,即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等,都等于密度计受到的重力G,由图知,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V甲排ρ甲>ρ乙.
[2]c、d图通过自制密度计排开液体体积的大小也可以判断液体密度的大小;
[3]因为当密度计漂浮在密度为ρ液的液体中时,V排液=Sh,则有:
F浮液=G物,
即:
ρ液gV排液=G物,
所以,
ρ液gSh=G物,
则:
h=;
由此可知:h和ρ液是反比例函数,即h与ρ液的变化不是正比例关系,所以,密度计刻度分布不均匀.
28.(1)600Pa;(2)6N
【详解】(1)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
(2)木块的底面积为
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为
所以木块所受的浮力为
答:(1)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是600Pa;
(2)木块受到的浮力为6N。
29.(1)2×105 Pa;(2)0.08 kg
【详解】(1)原来的限压阀对出气口的压力:F=G=mg=0.1kg×10N/kg=1N,空心柱小孔的横截面积S=10mm2=1×10 5m2,当时的大气压p0=1×105Pa,原来的限压阀对出气口的压强:p1==1×105Pa.高压锅内气体达到的最大压强:p内=p0+p1=1×105Pa+1×105Pa=2×105Pa;(2)因为p内=2×105 Pa>1.8×105 Pa,所以不能继续使用,要使此高压锅能继续安全使用,应减小锅内气体达到的最大压强p内,此时限压阀对出气口的压强:p限=p最大 p0=1.8×105Pa 1×105Pa=0.8×105Pa,由p=可得,此时作用在出气口的压力:F限=p限S=0.8×105Pa×1×10 5m2=0.8N,此时限压阀的重力:G′=F限=0.8N,
配制的限压阀的质量:m′= =0.08kg
30.
【详解】A端所受弹力竖直向上,从O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垂线段长度即为F力臂。
31.(1);(2);(3)
【详解】(1)木块沿斜面匀速下滑,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摩擦力的作用。
(2)在水平桌面上用手指压铅笔尖,铅笔在竖直位置处于静止状态,笔尖受到的手的压力方向竖直向下,笔尾受到的弹力方向竖直向上。
(3)小球在最低点时的受到竖直向上的弹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弹力大小大于重力的大小。
答案第4页,共10页
答案第5页,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