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 《论语》十二章 课件(共5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 《论语》十二章 课件(共5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4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06 20:16: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3张PPT)
知识帮
拓展帮
第30篇 《论语》十二章
知识帮
《论语》十二章
第30篇
【作品拓展】
  《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东汉列为“七经”之一,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被后人尊称为“圣人”。
《论语》十二章
第30篇
原文呈现 参考译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孔子说:“学习了,然后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 人家不了解我,我并不(因此)生气,(我)不是有才德的人吗 ”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学而》)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没有竭尽自己的心力吗 与朋友交往没有(讲)诚信吗 老师传授的知识没有复习吗 ”
《论语》十二章
第30篇
原文呈现 参考译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有所成就,四十岁不再感到迷惑,五十岁知道上天的意旨,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岁能顺从意愿,不越过法度。”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论语》十二章
第30篇
原文呈现 参考译文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思考却不读书,就会感到疑惑。”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孔子说:“有贤德的人,是颜回啊!一竹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人不能忍受那种困苦,颜回(却)也不改变他(自有)的快乐。有贤德的人,是颜回啊!”
《论语》十二章
第30篇
原文呈现 参考译文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孔子说:“了解(或懂得)学问和事业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学问的人不如以(研究)这种学问和事业为快乐的人。”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合乎正义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说)就像浮云一样。”
《论语》十二章
第30篇
原文呈现 参考译文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在其中。选取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如果也有他们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孔子在河边说:“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论语》十二章
第30篇
原文呈现 参考译文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孔子说:“军队可以改变它的主帅,(但)一个人不可以改变(他的)志向。”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子夏说:“广泛学习且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
《论语》十二章
第30篇
【全文主旨】
  本文具体阐述了孔子及其弟子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个人修养等方面的思考与感悟,给人以启迪和帮助。
《论语》十二章
第30篇
【写作特色】
  ①思想深刻,富有哲理。涉及内容丰富,在思想上超越了时代的局限性,对我们的学习、成长有重要意义,且许多语句已演变成耳熟能详的成语。②语言简洁,形象生动。每章语录均寥寥数语,全文多运用反问、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以及“乎”“矣”“也”等语气词,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论语》十二章
第30篇
一、一词多义
《论语》十二章
第30篇
一、一词多义
《论语》十二章
第30篇
《论语》十二章
第30篇
《论语》十二章
第30篇
二、通假字
1.不亦说乎        说: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有:  
《论语》十二章
第30篇
二、通假字
1.不亦说乎        说: 同“悦”,愉快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有: 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论语》十二章
第30篇
二、通假字
1.不亦说乎        说: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有:  
《论语》十二章
第30篇
三、重点实词
1.学而时习之     时:   
2.人不知而不愠  愠:   
3.吾日三省吾身  日:   
三:   
省:   
4.为人谋而不忠乎 谋:   
忠:   
5.传不习乎 传:   
《论语》十二章
第30篇
三、重点实词
1.学而时习之 时: 按时 
2.人不知而不愠 愠: 生气,恼怒 
3.吾日三省吾身 日: 每天 
三: 泛指多次(一说,实指,即原句所说的三个方面) 
省: 自我检查、反省 
4.为人谋而不忠乎 谋: 谋划 
忠: 竭尽自己的心力 
5.传不习乎 传: 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论语》十二章
第30篇
6. 三十而立 立:  
7.四十而不惑  惑:
8.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逾:
矩:
9.温故而知新 新: 
10.学而不思则罔 罔:
《论语》十二章
第30篇
6. 三十而立 立: 立身,指能有所成就 
7.四十而不惑  惑: 迷惑,疑惑  
8.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逾: 越过 
矩: 法度 
9.温故而知新 新: 新的理解和体会 
10.学而不思则罔 罔: 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论语》十二章
第30篇
11.思而不学则殆 殆:  
12. 一箪食,一瓢饮 箪:  
13. 人不堪其忧 堪:
1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好:
15. 饭疏食,饮水 饭:
疏食:  
水:
《论语》十二章
第30篇
11.思而不学则殆 殆: 疑惑 
12. 一箪食,一瓢饮 箪: 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 
13. 人不堪其忧 堪: 能忍受 
1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好: 喜爱,爱好 
15. 饭疏食,饮水 饭: 吃 
疏食: 粗粮 
水: 冷水 
《论语》十二章
第30篇
16.曲肱而枕之 肱:
17. 择其善者而从之 善者:  
18.子在川上曰  川:
19.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逝:
20.三军可夺帅也   三军: 
夺:  
《论语》十二章
第30篇
16.曲肱而枕之 肱: 指胳膊 
17. 择其善者而从之 善者: 好的方面,优点 
18.子在川上曰  川: 河流 
19.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逝: 往、离去 
20.三军可夺帅也   三军: 指军队 
夺: 改变 
《论语》十二章
第30篇
21. 匹夫不可夺志也 匹夫:
22.博学而笃志 笃:  
23.切问而近思 切:
《论语》十二章
第30篇
21. 匹夫不可夺志也 匹夫: 指平民中的男子,这里泛指平民百姓 
22.博学而笃志 笃: 坚定 
23.切问而近思 切: 恳切 
《论语》十二章
第30篇
虚词释义
1.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者:  
2. 于我如浮云 于:  
3.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焉:  
4. 逝者如斯夫 斯:  
夫:  
《论语》十二章
第30篇
虚词释义
1.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者: 代词,……的人 
2. 于我如浮云 于: 介词,对,对于 
3.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焉: 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4. 逝者如斯夫 斯: 代词,这,指河水 
夫: 语气词,用于句末,表示感叹 
《论语》十二章
第30篇
句子翻译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译文   
重点句式 不亦……乎:常用于表示委婉的反问。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   
特殊句式 省略句:可以(之)为师矣。
《论语》十二章
第30篇
句子翻译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译文  学习了,然后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吗  
重点句式 不亦……乎:常用于表示委婉的反问。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  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特殊句式 省略句:可以(之)为师矣。
《论语》十二章
第30篇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   
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   
特殊句式 判断句:“也”用在句末,表示判断和肯定。
《论语》十二章
第30篇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  几个人一起走路,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在其中。选取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如果也有他们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  军队可以改变(它的)主帅,(但)一个人不可以改变(他的)志向。 
特殊句式 判断句:“也”用在句末,表示判断和肯定。
《论语》十二章
第30篇
问题探究
1.《<论语>十二章》主要包括哪三方面的内容
2.经过了两千多年,《论语》仍闪烁着夺目的光彩。请你谈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对你的启发。
《论语》十二章
第30篇
问题探究
1.《<论语>十二章》主要包括哪三方面的内容
【答案】 主要包括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个人修养三个方面。
2.经过了两千多年,《论语》仍闪烁着夺目的光彩。请你谈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对你的启发。
【答案】 学习和思考是相辅相成,不可偏废的。一味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被书本牵着鼻子走,失去主见。如果一味思考而不去进行实实在在的学习和钻研,则终究是沙上建塔,一无所得。这告诫我们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真知。
拓展帮
《论语》十二章
第30篇
1帮 细梳理·虚词通关
《论语》十二章
第30篇
题组1
(1)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河中石兽》)
 
(2)故不为苟得也(《鱼我所欲也》)
(3)今为妻妾之奉为之(《鱼我所欲也》)  
(4)愚以为宫中之事(《出师表》) . 
(5)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富贵不能淫》)
  .
(6)以顺为正者(《富贵不能淫》)  
(7)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论语》十二章
第30篇
题组1
(1)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河中石兽》)
 动词,变为,变作 
(2)故不为苟得也(《鱼我所欲也》)  动词,做 
(3)今为妻妾之奉为之(《鱼我所欲也》)  介词,由于,为了 
(4)愚以为宫中之事(《出师表》)  动词,认为 
(5)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富贵不能淫》)
 动词,叫作,称为 
(6)以顺为正者(《富贵不能淫》)  动词,当作,作为 
(7)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介词,被 
《论语》十二章
第30篇
题组2
(1)武陵人捕鱼为业(《桃花源记》)    
(2)是以众议举宠为督(《出师表》)    
(3)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十二章》)    
(4)岂能为暴涨携之去(《河中石兽》)    
(5)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6)全石以为底(《小石潭记》)    
(7)其名为鲲(《北冥有鱼》)    
《论语》十二章
第30篇
题组2
(1)武陵人捕鱼为业(《桃花源记》)  动词,当作,作为 
(2)是以众议举宠为督(《出师表》)  动词,担任,充当 
(3)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十二章》)  介词,替,给 
(4)岂能为暴涨携之去(《河中石兽》)  介词,被 
(5)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介词,对,向 
(6)全石以为底(《小石潭记》)  动词,当作,作为 
(7)其名为鲲(《北冥有鱼》)  动词,叫作,称为 
《论语》十二章
第30篇
题组3
(1)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鱼我所欲也》)    
(2)自以为不如(《邹忌讽齐王纳谏》)    
(3)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出师表》)    
(4)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5)念无与为乐者(《记承天寺夜游》)    
(6)俱为一体(《出师表》)    
《论语》十二章
第30篇
题组3
(1)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鱼我所欲也》)  动词,做 
(2)自以为不如(《邹忌讽齐王纳谏》)  动词,认为 
(3)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出师表》)  动词,做 
(4)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介词,对,向 
(5)念无与为乐者(《记承天寺夜游》)  动词,做 
(6)俱为一体(《出师表》)  表示判断,相当于“是” 
《论语》十二章
第30篇
题组4
(1)酿泉为酒(《醉翁亭记》)    
(2)行拂乱其所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初为霖雨之操(《伯牙善鼓琴》)    
(4)可以为师矣(《<论语>十二章》)    
(5)今为宫室之美为之(《鱼我所欲也》)    
(6)化而为鸟(《北冥有鱼》)    
《论语》十二章
第30篇
题组4
(1)酿泉为酒(《醉翁亭记》)  动词,变为,变作 
(2)行拂乱其所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动词,做 
(3)初为霖雨之操(《伯牙善鼓琴》)  动词,做,这里是弹奏的意思 
(4)可以为师矣(《<论语>十二章》)  动词,担任,充当 
(5)今为宫室之美为之(《鱼我所欲也》)  动词,做 
(6)化而为鸟(《北冥有鱼》)  动词,变为,变作 
《论语》十二章
第30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吾人为学,最要虚心。尝见朋友中有美材者,往往恃才傲物,动谓人不如己。平心而论,己之所为诗文,实亦无胜人之处。只为不肯反求诸己,便都见得人家不是。傲气既长,终不进功,所以潦倒一生,而无寸进也。
三房十四叔非不勤读,只为傲气太胜,遂不能有所成。京城之中,亦多有自满之人,识者见之,发一冷笑而已。又有当名士者,鄙科名为粪土,或好作诗古或好讲考据①或好谈理学嚣嚣②然自以为压倒一切矣。自识者观之,亦足发一冷笑而已。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冷笑,乃有进步也。
2帮 全突破·课外迁移
《论语》十二章
第30篇
诸弟平日皆恂恂③退让,第累年小试不售④,恐因愤激之久,致生骄惰之气,故特作书戒之。
(选自《曾国藩家书》,有删节)
.           
①考据:指研究文献时,根据资料来考核、证实和说明。②嚣嚣:喧哗。③恂恂:谦恭的样子。④不售:不中。
《论语》十二章
第30篇
虚词“为”强化练
  请解释下列句子中“为”的意义和用法。
(1)吾人为学
   
(2)己之所为诗文
   
(3)只为不肯反求诸己
   
(4)只为傲气太胜
   
(5)鄙科名为粪土
   
(6)嚣嚣然自以为压倒一切矣
   
(7)毋为人所冷笑
   
《论语》十二章
第30篇
虚词“为”强化练
  请解释下列句子中“为”的意义和用法。
(1)吾人为学
 动词,做 
(2)己之所为诗文
 动词,作,写 
(3)只为不肯反求诸己
 介词,由于 
(4)只为傲气太胜
 介词,由于 
(5)鄙科名为粪土
 动词,当作 
(6)嚣嚣然自以为压倒一切矣
 动词,认为 
(7)毋为人所冷笑
 介词,被 
《论语》十二章
第30篇
拓展强化练
1.课外翻译强化练
(1)自识者观之,亦足发一冷笑而已。
(2)故特作书戒之。
2.文言断句强化练
  或 好 作 诗 古 或 好 讲 考 据 或 好 谈 理 学。(用“/”标两处)
3.文意理解强化练
  作者在家书中阐述了什么道理
《论语》十二章
第30篇
拓展强化练
1.课外翻译强化练
(1)自识者观之,亦足发一冷笑而已。
【答案】 有学识的人见了,也只好发出一声冷笑罢了。
(2)故特作书戒之。
【答案】 所以(我)特别写信告诫你们。
2.文言断句强化练
  或 好 作 诗 古 或 好 讲 考 据 或 好 谈 理 学。(用“/”标两处)
【答案】 或好作诗古/或好讲考据/或好谈理学。
3.文意理解强化练
  作者在家书中阐述了什么道理
【答案】 不管求学还是为人,都要戒除傲气、自满之气,要懂得谦虚。
《论语》十二章
第30篇
【参考译文】
我们做学问,最重要的是虚心。我曾经看见朋友中有好的人才,(他们)往往仗着自己的才能而傲视一切人,动不动就说别人不如自己。平心而论,他自己所作的诗文,实在也没有什么胜过他人的地方。只是由于不愿自我反省,所以看到的都是别人的不足。傲气既然如此大,终究不能进步,所以一生潦倒,没有一寸长进。
三房十四叔不是不勤奋读书,只是由于傲气太盛,于是不能有所成就。京城之中,也有很多自满的人,有见识的人看见他们,不过发出一声冷笑罢了。又有所谓名士,鄙视科名,(将其)当作粪土,或者喜欢作点古诗,或者喜欢讲讲考据,或者喜欢谈论理学,高声喧哗自以为可以压倒一切。有学识的人见了,也只好发出一声冷笑罢了。所以我们用功,尽力去掉傲气,全力戒除自满,不要被别人冷笑,才能有进步。
各位弟弟平时都谦恭退让,但多年小考不中,恐怕是因为愤怒激动的时间太久,以致产生骄惰的习气,所以(我)特别写信告诫你们。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