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 虽有嘉肴 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 虽有嘉肴 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1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06 20:20: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知识帮
拓展帮
第25篇 虽有嘉肴 《礼记》
知识帮
虽有嘉肴花源记
第25篇
【作品拓展】
本文是《礼记·学记》中的一段,主要阐述了有关学习的观点。《礼记》,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虽有嘉肴花源记
第25篇
原文呈现 参考译文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虽然有美味的肉食,(但是)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但是)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的困惑。知道了自己的不足,这样之后就能自我反思;知道了自己的困惑,这样之后就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兑命》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这句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虽有嘉肴花源记
第25篇
【全文主旨】
  本文先将“嘉肴”与“至道”进行类比,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然后论证了“学”与“教”的关系,得出“教学相长”的结论。
虽有嘉肴花源记
第25篇
【实词释义】
一、一词多义
虽有嘉肴花源记
第25篇
【实词释义】
一、一词多义
虽有嘉肴花源记
第25篇
二、通假字
学学半       学:   
虽有嘉肴花源记
第25篇
二、通假字
学学半       学: 同“敩”,教导 
虽有嘉肴
第25篇
三、重点实词
1.虽有嘉肴 嘉:   
2.弗食 弗:   
3.不知其旨也 旨:   
4.虽有至道  至道:   
5.不知其善也 善:   
虽有嘉肴
第25篇
三、重点实词
1.虽有嘉肴 嘉: 好,美 
2.弗食 弗: 不 
3.不知其旨也 旨: 味美 
4.虽有至道  至道: 最好的道理 
5.不知其善也 善: 好处 
虽有嘉肴
第25篇
三、重点实词
6.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是故:   
7.教然后知困 困:   
8.然后能自反也 自反:   
9.然后能自强也 自强:   
10.学学半 学:   
虽有嘉肴
第25篇
三、重点实词
6.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是故: 所以 
7.教然后知困 困: 困惑 
8.然后能自反也 自反: 自我反思 
9.然后能自强也 自强: 自我勉励 
10.学学半 学: 学习 
虽有嘉肴
第25篇
1.虽有嘉肴 虽:   
2.不知其旨也 其:   
3.其此之谓乎 其:   
之:       
【虚词释义】
虽有嘉肴
第25篇
1.虽有嘉肴 虽: 连词,表示让步关系,虽然 
2.不知其旨也 其: 代词,指嘉肴的 
3.其此之谓乎 其: 副词,表示推测,大概 
之: 助词,标志宾语前置,不译     
【虚词释义】
虽有嘉肴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译文    
特殊用法 “然后”是古今异义词,指“这样之后”。
2.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译文  
第25篇
【句子翻译】
虽有嘉肴
3.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译文     
特殊句式 宾语前置句:其谓此乎!
第25篇
【句子翻译】
虽有嘉肴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译文 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的困惑。 
特殊用法 “然后”是古今异义词,指“这样之后”。
2.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译文 知道了自己的不足,这样之后就能自我反思;知道了自己的困惑,这样之后就能自我勉励。
  
第25篇
【句子翻译】
虽有嘉肴
3.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译文 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兑命》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这句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特殊句式 宾语前置句:其谓此乎!
第25篇
【句子翻译】
虽有嘉肴
第25篇
1.说说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文章以“嘉肴”开头,有什么作用
3.从学习的角度看,本文给你怎样的启示 请结合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看法。
【问题探究】
虽有嘉肴
第25篇
1.说说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答案】 “教学相长”,即“教”与“学”相互推动、相互促进,“教”是“学”的另一种形式。
2.文章以“嘉肴”开头,有什么作用
【答案】 运用类比论证的方法,以“嘉肴”类比“至道”,从吃饭引申到学习,再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进而论证中心论点,使得文章通俗易懂,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问题探究】
虽有嘉肴
第25篇
3.从学习的角度看,本文给你怎样的启示 请结合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示例:学习中要有互动和交流,有时候,可以采用“教”的方式学习。比如,尝试把自己的理解讲给同桌听,看看他的反应。如果他能明白,表明你确实理解透彻了;如果他仍有疑惑,表明你的理解可能存在漏洞,这时就可以“知困”而“自强”了。
【问题探究】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