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 唐雎不辱使命 课件(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 唐雎不辱使命 课件(共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06 20:22: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知识帮
第5篇 唐雎不辱使命 《战国策》
知识帮
【作品拓展】
唐雎不辱使命
第5篇 
本文选自《战国策·魏策四》。《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共33篇,分国编次。本文记叙了强大的秦国与弱小的安陵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
唐雎不辱使命
第5篇 
原文呈现  参考译文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我想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就答应我吧!”安陵君说:“大王施与恩惠,用大的(土地)交换小的(土地),很好;虽然如此,(但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护它,不敢交换!”秦王不高兴。安陵君因此派遣唐雎出使秦国。
唐雎不辱使命
第5篇 
原文呈现  参考译文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对唐雎说:“我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不听从我,为什么呢?况且秦国灭亡韩国和魏国,而安陵君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是因为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长者,所以不在意他。现在我用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但是他忤逆我(的意愿),是轻视我吗?”唐雎回答说:“不,不是这样的。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而守护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哪里只是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呢?”
唐雎不辱使命
第5篇 
原文呈现  参考译文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 秦王愤怒了,对唐雎说:“先生也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唐雎回答说:“我不曾听说过。”秦王说:“天子发怒,横尸在地(的人有)百万,血流千里。”唐雎说:“大王曾听说过平民发怒吗?”秦王说:“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下帽子,光着脚,用头撞地罢了。”唐雎说:
唐雎不辱使命
第5篇 
原文呈现  参考译文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不是有胆识有才能的人发怒。(从前,)专诸刺杀吴王僚时,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时,白色的长虹穿日而过;要离刺杀庆忌时,苍鹰扑到宫殿上。这三个人,都是平民中有胆识有才能的人,心里的愤怒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征兆,(现在,专诸、聂政、要离)加上我,将变成四个人了。假如有胆识有才能的人一定要发怒,(那么就)横尸在地两人,血流五步远,全国百姓都要穿白色丧服,今天就是这样。”(于是唐雎)拔出剑站起来。
唐雎不辱使命
第5篇 
原文呈现  参考译文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秦王面露胆怯之色,直身跪着,向唐雎道歉说:“先生请坐!怎么会到这种(地步)!我明白了:韩国、魏国灭亡,但安陵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只因为有先生啊。”
唐雎不辱使命
第5篇 
【全文主旨】
本文通过讲述小国之臣唐雎临危受命出使秦国,最终不辱使命,维护了国家的利益和尊严的故事,歌颂了唐雎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爱国精神,同时也揭示了弱国安陵能够在外交上战胜强秦的原因。
一、通假字
唐雎不辱使命
第5篇 
【实词释义】
1.秦王不说          说:   
2.故不错意也 错:   
3.仓鹰击于殿上 仓:   
一、通假字
唐雎不辱使命
第5篇 
【实词释义】
1.秦王不说          说: 同“悦”,高兴 
2.故不错意也 错: 同“措” 
3.仓鹰击于殿上 仓: 同“苍” 
二、重点实词
唐雎不辱使命
第5篇 
1.唐雎不辱使命 辱:   
2.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易:   
3.安陵君其许寡人 许:   
4.大王加惠 加惠:   
5.故不错意也 错意:   
6.请广于君 广:   
7.岂直五百里哉 岂直:   
8.秦王怫然怒 怫然:   
二、重点实词
唐雎不辱使命
第5篇 
1.唐雎不辱使命 辱: 辱没、辜负 
2.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易: 交换 
3.安陵君其许寡人 许: 答应 
4.大王加惠 加惠: 施与恩惠 
5.故不错意也 错意: 在意 
6.请广于君 广: 增广、扩充 
7.岂直五百里哉 岂直: 哪里只是 
8.秦王怫然怒 怫然: 愤怒的样子 
唐雎不辱使命
第5篇 
9.伏尸百万 伏尸:   
10.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布衣:   
11.亦免冠徒跣 徒:   
跣:   
12.以头抢地尔 抢:   
13.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庸夫:   
士:   
14.怀怒未发 发:   
15.休祲降于天 休:   
祲:   
唐雎不辱使命
第5篇 
9.伏尸百万 伏尸: 横尸在地 
10.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布衣: 平民 
11.亦免冠徒跣 徒: 裸露 
跣: 赤脚 
12.以头抢地尔 抢: 碰,撞 
13.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庸夫: 平庸无能的人 
士: 有胆识有才能的人 
14.怀怒未发 发: 发作 
15.休祲降于天 休: 吉祥 
祲: 不祥 
唐雎不辱使命
第5篇 
16.若士必怒 必:   
17.天下缟素 缟素:   
18.挺剑而起 挺:   
19.秦王色挠 色挠:   
20.长跪而谢之 谢:   
21.寡人谕矣 谕:   
22.徒以有先生也 徒:   
唐雎不辱使命
第5篇 
16.若士必怒 必: 一定 
17.天下缟素 缟素: 名词用作动词,指穿白色丧服 
18.挺剑而起 挺: 拔 
19.秦王色挠 色挠: 面露胆怯之色 
20.长跪而谢之 谢: 道歉 
21.寡人谕矣 谕: 明白,懂得 
22.徒以有先生也 徒: 只,仅仅  
唐雎不辱使命
第5篇 
【虚词释义】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以:   
2.安陵君其许寡人 其:   
3.虽然,受地于先王 虽: 
4.且秦灭韩亡魏 且: 
5.以君为长者 以:   
6.轻寡人与 与:   
唐雎不辱使命
第5篇 
【虚词释义】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以: 介词,拿、用 
2.安陵君其许寡人 其: 表示祈使语气 
3.虽然,受地于先王 虽: 连词,表示让步关系,可译
为“虽然”“尽管”
4.且秦灭韩亡魏 且: 连词,表示递进,相当于“况且”
5.以君为长者 以: 介词,把 
6.轻寡人与 与: 语助词,用于句末,表示疑问 
唐雎不辱使命
第5篇 
7.虽千里不敢易也 虽:   
8.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之:   
9.休祲降于天 于:   
10.挺剑而起 而:   
11.长跪而谢之曰 而:   
唐雎不辱使命
第5篇 
7.虽千里不敢易也 虽: 连词,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即使” 
8.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之: 助词,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9.休祲降于天 于: 介词,自,从 
10.挺剑而起 而: 连词,表示顺承,相当于“就”“才” 
11.长跪而谢之曰 而: 连词,表示方式或状态 
唐雎不辱使命
第5篇 
【句子翻译】
1.安陵君其许寡人!
译文    
2.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译文    
唐雎不辱使命
第5篇 
【句子翻译】
1.安陵君其许寡人!
译文  安陵君就答应我吧! 
2.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译文  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哪里只是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呢? 
唐雎不辱使命
第5篇 
3.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
译文    
特殊用法 判断句:……者,……也。
4.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译文     
唐雎不辱使命
第5篇 
3.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
译文  这三个人,都是平民中有胆识有才能的人。 
特殊用法 判断句:……者,……也。
4.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译文  心里的愤怒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征兆。 
同课章节目录